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十一五”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编制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指导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章 “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总体上已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开始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加快“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又有良好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和严峻挑战。

第一节 “十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全面启动实施了农业“三百工程”,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持续、稳健发展。主要表现在: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增加值稳步增加,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662.1亿元,比2000年提高23.5%;乡镇企业增加值达702.8亿元,比2000年增长203%,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2.8%;农业增加值达463.4亿元,比2000年增长21.1%;粮食总产量达到1168.2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78.4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3.4%和22.9%。

——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我市逐年加大“三百工程”实施力度,推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结构调整由农业内部向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转变,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全市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农村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43.8∶31.2∶25调整为2005年的41.7∶35.2∶23.1,一、三产业分别下降了2.1和1.9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了个4百分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突破23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159家;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0%,粮油产品优质率达到50.8%,分别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63万人;城镇化率达45.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十五”期间,我市进一步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完成“九五”期间在建17座中型水库主体工程并开始发挥效益,开县鲤鱼塘水库建设进展顺利,“泽渝”一期15座中型水利工程开工建设;西部供水工程项目建设提速,铜罐驿、松溉两大提水工程列入世行贷款项目开始启动;新建、续建了万州、南川、城口等19处防洪护岸工程,整治小(一)型以上病险水库195座;推进了万州、梅江等4个大型灌区建设,新增农村水电装机33万千瓦,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南水北调三峡水库补水方案的研究论证。全市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80.5万亩,利用宜草荒地和疏林地建设草场160.8万亩,建成庭院生态户5万户;累计治理小流域15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25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123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3.1%提高到2005年的30%。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76万千瓦,农业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4%,分别比2000年增加203.5万千瓦和提高3.7个百分点。实施农村“六小”工程,解决了224万人饮水困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5万户,为农村地氟病患者实施改灶4.3万余户。防汛抗旱、动物防疫及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初步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比“九五”提高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进程加快,所有乡镇和85.7%的行政村已实现通公路。

——农民收入跃上新台阶,扶贫开发取得明显进展。“十五”期间,全市农民收入增长走出了低速徘徊局面,呈现出提速增长的可喜局面。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9元,年均增长8.2%,农民增收来源逐步由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412万人下降到218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由140万人下降到55万人,重点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97元增加到2005年突破2000元,年均增长8.4%。

——农村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农村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5年,“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5.3%,比2000年提高49.3个百分点;乡镇为单位初保低限目标实现率达86.7%;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3岁,比2000年增加了1.3岁。建立了以区县为中心,乡镇为纽带的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从2000年的85%、84%提高到92%、95%。创建文明区县、文明乡镇、文明家庭的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成效。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八步工作法”在全市全面推广,村民自治、“一事一议”不断完善,农村民主政治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深化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农民减负达8.6亿元,使农民得到休养生息;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流转有序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和科技普及推广;以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分离,强化公益性职能,搞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逐步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取得明显进展。按照“三权不变”、“止新消旧”、“乡为主体”的原则,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产品购销全面进入市场化,全市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全面开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第二节 “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十一五”期间,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中央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明确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扶农强农的政策措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逐渐向“三农”倾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农业投入将逐年增加,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支持保护能力和条件。

——市委、市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市委二届七次全委会的召开,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将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农产品市场需求多元化,将给我市农业农村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城乡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不仅满足于对农产品数量的基本需求,而且对农产品的消费呈现出多元化、优质化和安全卫生的需求趋势,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换代。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将转变为城市人口,农产品消费群体不断增大,必将带动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进而拉动农产品的生产和农村的发展。

——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经济技术合作的不断升温,将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和农业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先进农业管理经验将进一步引入我市,从而推进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必将拉动我市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和农业招商引资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的兴起,将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等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紧密结合,农业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等领域,必将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力。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将日益凸显。

第三节 “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大。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缺乏动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0年的3.32∶1扩大到2005年的3.65∶1,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3:1的警戒线,也高于全国3.22∶1的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能力有限,免征农业税后,政策性增收空间缩小;受市场机制制约,农产品价格大幅提高的可能性降低;受农民自身素质制约,农民外出务工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农业发展资源刚性约束强,持续快速发展的压力大。“十一五”期间,我市耕地将呈刚性减少,虽然通过土地整治等农业综合开发措施可以新增一部分耕地,但是全市耕地面积总体是下降趋势。全市工程、季节性缺水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灌溉水库蓄水不足,人均占有蓄水量仅为135立方米,比全国低70%,农用水利用率只有41%,低于全国45%的水平。农业农村资金外流,财政性资金投入增长缓慢,金融支持乏力,农业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在建的“泽渝”一期工程、病险水库整治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转移就业压力大。农村人口多,存在大量季节性和隐性失业人口;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普遍偏短,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增收致富的有效技能,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弱,农民就业压力增大。

——农村发展不平衡,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压力大。我市地形地貌复杂,农业资源分布差异很大,受区位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步形成了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梯次发展的农业产业布局。都市发达经济圈得益于区位优势、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劳动者素质较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都远远高于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由于自然条件较恶劣、交通不便、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收入来源少且低。2005年,都市发达经济圈农民人均纯收入3813元,渝西经济走廊3459元,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仅2398元,收入之比为1.59∶1.44∶1。农村贫困人口和移民量大,全市仍有绝对贫困人口55万,多数分布在高寒山区、边远地区等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