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浅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_其他论文

发布时间:2015-05-26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bbs.pinggu.org/jg/,更多论文,请点经管之家查看

浅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敏感期、关键期。数学以其具有抽象特征一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难题,教师所教知识孩子不易理解和掌握,老师着急、家长担心,那么幼儿园应如何进行数学教育,改变这种状况,使之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进而获得数学的简单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一、要明确应教给幼儿数学的初步知识。
幼儿期对幼儿进行数学知识的启蒙教育,应包括数量、空间及时间三个方面。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学知识应是简单的、粗浅的。因此,应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来选择不同的数学知识。对于年龄小的可教会他们按某一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外部特征进行分类;认识简单的图形;5以内的数数;区分上下、前后;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等等。到了中班则要求他们按某一物体颜色、形状、大小、长短、高矮、厚薄等外部特征进行分类;10以内的点数及每个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半圆形;区分昨天、今天、明天等。大班幼儿要求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会倒数1-10、书写数字、学习10以内相邻数及10以内数的组成、加减;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会进行二等份、四等份;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认识整点、半点,知道一星期有7天。上述这些内容只要我们采用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活动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幼儿理解它们,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思维的发展。
二、教会幼儿数的能力
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书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比如教孩子数数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家长教孩子学数数,孩子也能很快地数出来,但这能说明他们就具有数数能力了吗?其实不然,你可让他们从一堆玩具中拿出几个来:有的会拿出1个、2个,有的会随便拿或一个又一个全拿给你,并不会拿出你所说的数来,这足以说明孩子虽会唱数,但对数的实际意义并不理解,而是凭机械记忆,按顺序背诵这些数字而已。一个具有数数能力的孩子,不仅会按顺序唱数,而且会对着物体正确地点数,数完后能正确说出所数物体的总数,即按物点数。幼儿学习数数很重要,是今后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计算的基础。1、一定要让幼儿动脑、动手、动嘴,在想一想、看一看、摸一摸、拿一拿、听一听、画一画、讲一讲的过程中,认识物体的数量。想和看有助于幼儿感知一组物体的总数;听和拿等有助于幼儿认识一组物体中的每一个物体,再配合看,准确地认识物体的数量;讲,对幼儿认识物体数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帮助幼儿记忆,因此要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来。2、学习数数可让幼儿按以下顺序进行:一边移动物体一边点数,接着点着物体数,在一定距离外指点着数,最后用眼睛区分物体进行点数。3、数数的方法,可利用区角、游戏,并尽可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认识数的实际意义。比如:老师拍5下手,幼儿也拍5下手。教师让幼儿拿3个玩具,幼儿就在许多玩具中拿3个玩具。还可以按要求在活动室寻找相同数量的物品。并根据需要学习分类数数,大小不一排列不同的同类物品让幼儿点数。如盘子里摆放不同颜色的玩具,要求幼儿数出相同颜色的玩具有几个。又如:选3个大串珠散在桌上,再选4个小串珠紧紧排在一起放在桌上,让幼儿比较大串珠和小串珠哪个多哪个少。
三、幼儿形成数概念的要求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提到:我吃了2个糖、2个苹果、2个巧克力,但要使这些物品同2联系起来,形成2这个数的概念,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感知物体、产生数的表象、最后形成抽象数概念的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
1、掌握10以内数的意义。会正确按物点数;能不受物体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干扰,正确判断所数物体的总数;会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2、认识10以内相邻数的关系。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关系,知道自然数中的任何一个数都比前面一个书大1,比后面一个数少1。如:5比4大1,5比6小1。
3、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这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原来的数,初步认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起来是4。4还可以分成2和2、3和1,2和2、3和1合起来也是4。
幼儿形成数的概念是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进行教育。
四、数学启蒙的教育方法
数学知识本身是十分抽象的,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1、运用形象、直观的实物。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材料具有直观性,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适合幼儿具体形象化的思维特点。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数学初步知识的教育过程中,实物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例如,教幼儿学习3以内的减法,可用苹果,边演示边讲题目:小红原来有3只苹果,送给弟弟1只苹果,问还剩几只苹果。就这样利用实物教孩子学习3-1=2,理解减法的意义。
2、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孩子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动手操作。在教孩子数学初步知识时,教师可为幼儿准备足够的实物材料,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获取有关知识。这种不是靠成人的灌输来获取知识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孩子学习3的组成时,可给他们每人3粒糖,把它分在两只小盘子上,然后问:可以有哪些分法呢?让孩子自己动手分,从而得出3粒糖可以分成2粒和1粒;还有一种分为1粒和2粒。这样,让孩子知道3可以分成2与1,1与2;2与1,1与2合起来都是3。
让孩子动手操作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分与合的操作。学习区别1与许多、分类、数的组成、等分几何形体等教学内容时,可运用分合的操作。
2)比较性的操作。孩子学习比多少、高矮、长短、厚薄、轻重等内容时,就可以通过重叠、并放、单排放等方法进行比较性的操作。
3)测量性的操作。让孩子用自己的脚步,或用一根竹杆、绳子等,来测量两段距离的远近;也可让孩子用小棒、小手来测量桌子4条边,比较4条边的长短。
3、游戏活动。把数学知识的学习放在游戏活动之中,适合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能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例如:“遮脸的游戏”。让孩子在看到或听到“8”,或算出得数是8的(7多1是几?6+2=?出示数字8、敲8下小铃,等等)时候,都不出声,用两手遮住小脸,不是“8”的(5多1是几?3+2=?出示数字3,敲2下小铃等)时候,双手抱肩,并讲出数字。
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层次,可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对小年龄的幼儿,可设计游戏情节生动的、游戏口吻多些的活动;对大年龄的幼儿,则可设计些竞赛性的游戏活动。例如:捉迷藏的游戏,让部分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剩余幼儿寻找小动物,找到要说:××动物躲在第几棵树后。如说对了,该动物就出来。
4、多种感官的感知。即利用眼睛观看,耳朵听声响的次数,用手触摸来知道物体的数形,以及利用动作(如拍几下皮球,跳了几下的动作)等来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
利用多种感官的感知,实际上是调动了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既适合孩子的特点,又有利于孩子对数学初步知识的牢固掌握。
总之,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只是为孩子入小学做知识准备,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兴趣,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孩子能从幼儿期就开始积累创造的才能。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