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论接受者在《三国演义》文本及影视作品演绎中所起的作用_其他论文

发布时间:2015-05-27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bbs.pinggu.org/jg/,更多论文,请点经管之家查看

论接受者在《三国演义》文本及影视作品演绎中所起的作用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史并不是传统的“文学事实”的简单罗列,而是接受者能动接受文本的消费史。横向的,同时代的不同读者有不同的阅读经验、生命体验;纵向的,不同时代的读者有不同的时代环境、历史背景、不同的关照事物的方式。横向的读者和纵向的读者在对同一部文本进行阐释时,必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就形成接受美学所说的新的文学史上的一个个链条。每一部经典著作都历经时间的考验,同时代的不同读者和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对文本都有各自的接受程度和阐释结果,不仅作品本身的精神内涵得到持续不断的开发和挖掘,同时作品可能不断被庞大的接受者群体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本文就以《三国演义》为例来探讨一下接受者在文学作品及其相关影视作品演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接受群体分为隐性的接受群体和显性的接受群体,所谓隐性的接受群体就是指普通读者,他们在阅读文本之后不对文本做任何评论,或者没有把评论的内容公之于众,他们的阅读和阐释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其对文本的阐发多是不可预料、不可见的,也基本不会对后来的读者产生影响。而显性的读者则多是一些文学评论家,他们的观点会对普通读者产生较大影响,引导读者去接受文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一、“尊刘抑曹”思想的转变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明时期,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和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影响,小说的谋篇布局、行文生笔都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作者在创作时不可避免的怀着忠孝节义之心向读者灌输正统思想,着意渲染诸葛亮等人之忠,歌颂刘、关、张三人之义,并且不遗余力地展露董卓、曹操、司马懿等人的不臣之心。同时代的评论家通过对《三国演义》细致的研究,顺应作者的想法,将作者的思想展现给读者,例如庸愚子在其《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就历陈董卓、曹操、孙权的罪状,而如是赞扬刘备:“惟昭烈汉室之胄,结义桃园,三顾茅庐,君臣契合,辅成大业,亦理所当然。其最高尚者,孔明之忠,昭如星月,古今仰之,而关张之义,尤宜尚也。”[(1) 陈其欣.名家解读《三国演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05](1)后世的评论家也多沿用此说法,应该说是此说法先在的存在于后世评论家的思想中,成为他们的一种阅读视域,正如毛宗岗在其《读三国志法》一文中所说,“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2) 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336](2)此后,“尊刘抑曹”的思想在后世对《三国演义》的解读中一直处于稳固的地位,甚至成为阅读《三国演义》的一个基点,这里读者群体包含了隐性和显性读者,也可以说是显性读者指引着隐性读者在“尊刘抑曹”的思想基础上进行阅读。
清末到民国,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的同时,“求真、求实”的科学实证思想也传入中国,而中国当时的现状又使一些仁人志士感到保卫正统是迂腐可笑的,同时渴望披荆斩棘之士能勇挑历史重任,为中国开出一片新天地。读者因受到历史潮流的影响,在阅读《三国演义》时,自己所持有的基准思想也渐渐发生了动摇,甚而萌生与之相背驰的新概念。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首先提出了翻案的理念,想洗刷长久以来附着在曹操身上的篡权、奸诈。而真正形成为曹操翻案的风潮则是在1959年以后,郭沫若先生接连发表“为曹操翻案’’的文章,在原载于《人民日报》的《替曹操翻案》一文中,他从史实的角度论证在几场重要的战争中曹操的参战目的和战争的影响,并且客观评价曹操为民族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试图把曹操的真实面目还原给世人。除此之外,翦伯赞的《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李希凡的《<三国演义>和为曹操翻案》、等都是从历史真实的维度来行文的,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到曹操的功绩。这些显性读者的阐释发生的巨大转变,在无形中影响到隐性读者群体,人们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越来越不注重“尊刘抑曹”的思想,也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对曹操功绩给予认可,对其语言、人物形象进行研究的时候也逐渐远离过分贬抑的评价,开始出现比较中肯的评价。
83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对内容及思想性的阐发已经见出端倪,该版的《三国演义》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尊刘抑曹”思想已经有所抑制,刘、关、张及诸葛亮依然是电视剧歌颂的重点,但在情节的设置上,人物的刻画上,已经使曹操完全脱离董卓之流,成为亦正亦邪的一位枭雄。而热播的知识类节目《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又一次在隐性读者中引发了品读《三国演义》的热潮,而读者显然深受易中天据史求证思想的影响,《三国志》成为阅读《三国演义》的必备书籍。易中天对曹操历史功绩的肯定及对“乱世之奸雄”的阐释使很多隐性读者逐渐摆脱“尊刘抑曹”的思想。而读者思想的转变无疑促成《三国演义》效果史的转变。在高希希导演的新版《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发生极大地逆转,一跃成为慷慨豪爽、有勇有谋、重情重义的英雄豪杰之士,这无疑是为迎合受众口味而对《三国演义》承载的思想进行的新的开掘和演绎。
二、貂蝉人物形象的演变
貂蝉这个人物到底在历史上有没有,史学家和文学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貂蝉的身世作了如下安排:“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靡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妓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3) 罗贯中.毛宗岗.全图绣像三国演义(上.中、下)【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70](3)作为男人戏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女性之一,早期评论家就注意到了这个人物,由于受当时时代观念的局限,读者群体着重阐发的都是貂蝉巧为美人计、离间计,为天下除去恶贼董卓的义举。如,毛氏父子点评这一回时,在眉批中如是说道:“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蝉足以杀之。刘、关、张三人不能胜吕布,而貂蝉一女子能胜之。以衽席为战场,以脂粉为甲胄,以盼睐为戈矛,以颦笑为弓矢,以甘言卑词为运奇设伏,女将军真可畏哉!当为之语日:‘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4) 罗贯中.毛宗岗.全图绣像三国演义(上、中、下)【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68](4)李渔在阅读这一回时,如是评点:“奇。又奇。更奇。读至此而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忠。”[(5) 李渔.李渔批阅三国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82


参考书目:
1、姚斯,(美)R.C.霍拉勃.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沈阳:辽宁
人民出版社,1987
2、王岳川(主编).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三国演义-(共两册)
【名称 】三国演义-(共两册)
【ISBN 】978-7-02-005155-7
【出版时间】1973-12-1
【作者 】罗贯中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5)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评论家都是着重于对貂蝉道德层面的颂扬。
83版《三国演义》在刻画貂蝉人物时也是着重表现了貂蝉在引诱董卓吕布、离间董卓吕布中的机智、美丽和勇敢。而董卓被杀后,貂蝉也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其后几乎没有任何戏份。这是当时的时代限制下读者群体所能关注到的貂蝉。
新版《三国演义》则对貂蝉这个人物做了全新的演绎。在多元文化氛围下,接受者更注重影视作品的娱乐性,新版《三国演义》之所以对貂蝉人物形象的挖掘固然有追求收视率,迎合观众口味的原因,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接受者对文本的能动接受。接受者在阅读文学文本的时候,对政治层面的开掘已经越来越少,而往往集中于感情的挖掘,真性情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而女性意识的觉醒使接受者已经不愿意把貂蝉仅仅当作一枚政治的棋子来看待,读者希望能看到貂蝉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在与吕布的情感纠葛中的内心世界,希望能深入探究貂蝉作为一个乱世弱女子的爱恨情仇,而不仅仅是一个勇于牺牲,忠君忠主的巾帼英雄。也正因为此,新版《三国演义》设置了貂蝉和吕布的爱情情节,貂蝉在诀别吕布时的真情流露感动了无数观众,这也正是说明该电视剧符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结语
《三国演义》从诞生流传至今,其内容和人物形象意义上的演变不是“尊刘抑曹”思想在流传中所发生的变化和貂蝉人物形象认知变化就能说得清的,笔者在这里只是以此为例来管窥接受者群体在文学名著的演变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相同的文本,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都会阐释出不同的文本效果,文学的接受过程是能动的,没有读者的文本就是一张单调的乐谱,只有读者的参与才能变成美妙的音乐,而不同的读者必然能赋予乐谱不同气质的音乐。任何作者都应承认和重视读者的重要地位,因为作者应该相信,经过读者的能动接受,作品的效果史才会显得瑰丽多彩。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