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东成镇农业经济发展之我见 _工商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02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东成镇农业经济发展之我见 _工商管理论文

东成镇农业经济发展之我见

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中,农业经济在社会总的经济成分中虽然占的比例较小,但是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恩平市近两届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科教兴市、环境优市、和谐建市”发展战略。东成镇是一个有着90%人口从事农业的乡镇,并以种植水稻为主。农业发展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东成镇农业在历届政府中都得到了优先发展。但是,东成镇在农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极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促进东城镇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东成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东成镇位于恩平市东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边缘,属丘陵地区,农田状况是沙质浅脚土地,地力偏低,水利基础设施差,是全市苦旱地之一。2006年乡镇区域调整后,全镇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和15个村委会,171个村(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8158人(包括流动人口),户籍人口23934人,全镇有小二型水库12宗,湖面面积350亩,库容约320万立方米,主干渠长25公里,灌溉恩平市的四个镇十七个村委会,农田面积达26万多亩。
东成镇耕地总面积24000亩,其中水田18000亩,旱地6000亩。山地面积75000亩。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为主,占总面积60%,种粮面积与经济作物面积比例约为63:37。近几年来,东成镇通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已逐渐形成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种养结合的立体化结构体系。全镇种植高产、高效经济作物逐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相应调减,并结合当地实际,分别建立水稻、水畜、龙眼、荔枝、红江橙、香大蕉5大农业种养示范基地,其中龙眼、荔枝种植面积为4744亩,红江橙1689亩,香大蕉2115亩,水产养殖面积6532亩。农民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全镇人平年收入由2005年的3248多元提高到2006年的3495多元,个别富裕村委会的农民平均收入甚至达到4000多元。但是,东成镇在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意识不够,增产不增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农产品市场总的供应量是偏紧的,但现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实现了总量供求平衡,广大消费者亦从过去的“填饱肚子”到今天的“讲求营养”,而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够,加之农产品的质量不够好,致使不少传统的大宗农产品出现卖出难或价贱问题,出现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现象。如早些年东成镇农民广泛冬种“灯笼椒”,尽管果实累累,挂满枝头,市场收购价仅为每百斤5元,还不够支付采摘人工,更甭提成本费用支出。
(二)种植技术及管理水平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增收新项目也不断呈现。但由于一些农户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致使一些好的增收项目产出了恶果。例如:东成早期的一些水果种植大户,从银行贷款种植“柑、桔、橙”,但由于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跟不上,遭受“黄龙病”的全面侵袭,全园覆没,血本无归,还欠债累累,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种植“三高”农产品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三)农业物资上涨影响增收
我国于2003年实施执行新税制,减免农业税的政策一出台,引来一大片叫好声。然而,时至今日,农业并未见到有明显的好处体现,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明显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税虽然大幅减免,但农业物资如化肥等价格上升很快,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农业税的减免。
(四)农业生产的比例不合理
尽管近几年对农业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但农产品的三多三少(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原料型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现象仍然严重,不能适应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由于结构不合理,品质差,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导致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徘徊不前。
二、东成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东成镇农业生产增长不快、农民收入提高不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产销矛盾日益突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生产关系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贯彻执行这个农业制度后,农产品总量迅猛增长,到90年代后期,我国多数农产品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生产格局,价格也从低于国际市场到明显高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增产提价逐步失去空间。与此同时,其他诸如肥料、农具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却逐步上涨,间接造成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产销矛盾日益突出,从事纯农业的农民收入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全国大势如此,东成镇也不能独善其身。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竞争力不强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牧渔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东成镇大部分的农民从事生产相对单一,附加值和效益较高的牧渔业发展不快,从而制约了农民收入总体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东成镇农业的普遍落后。二是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落后,质量和档次偏低。由于受农业分散经营、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素质不高等多种因素制约,农产品改良更新步伐不快,老品种、老面孔居多,名、优、特、新品种少,致使产品档次落后,竞争力不强。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趋同,特色优势不突出。由于东成镇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分散,农民市场信息不灵,造成粮食、蔬菜、果品、畜牧等多数产业与其他地区雷同,结果就造成了现在东成镇普遍存在的“增产不增收”现象。
(三)农村改革滞后,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目前东成镇普遍存在的是“一家一户”的农业分散经营方式,这种小农经济的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制约着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农业新品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也受到很大限制。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贸工农、产加销环节联系不紧密、不稳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三是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财政分配体制、税费体制等配套改革进展不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四)农民素质不高,种植管理的技术较低
对东成镇而言,全镇农业不能迅速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纯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种植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不够。东成镇是五邑地区著名的侨乡,多年来,大部分的青壮年或出国,或外出打工,或在外做生意,剩下在家耕作农田的基本上是老的老、少的少,年轻一点的宁愿入厂打工也不愿在家种田。这部分农业从业人员的共同特点是年纪大、水平低,他们靠经验耕田,无法接受新技术,也不相信科学。
三、加快东成镇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如何促进东成镇农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最终要靠高新技术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系统,从根本上提高品质、增加数量、改善加工层次。而要使高新技术进入传统农业,必须构造高新技术与农业经济积极结合的新机制。为此,既要通过政府对农业资金投入一定数量的补贴,建立微观主体运用高新技术的利益激励机制,让千千万万的农户自觉地积极地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必须构造高新技术与农业经济积极结合的新机制。
(一)建立灵敏高效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是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矛盾,为了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必须建立一个灵敏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提高素质,向知识化、综合化和实用化转变;拓宽服务领域,向产前拓宽,向产后延伸,为产前产后产中提供系列化服务:引导科研、教育单位与企业“联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为农民提供全方位、集成化的服务;鼓励龙头企业通过给信息、供技术、建基地、搞示范、抓流通,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为农户提供生产过程特别是农产品销售加工等方面的服务。三是搞活市场和流通。重视市场的研究和开拓,走以销定产的路子,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按照民营、民建、民管的原则,积极推行合作制、股份制,组建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各类流通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吸纳社会资本加强市场硬件建设,形成产地市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相配套的市场网络,建立起纵横交错、上下贯通、左右连接的农产品大流通体系。
(二)提高农民素质,推广科学技术
农民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首先,要抓好学习培训,举办各种“农科知识”学习讲座,“绿色证书班”等;其次,要抓好技术交流,如妇联组织举办的“双学双比”活动、“妇女示范学校”就是一种较佳的方法,值得推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就没有现代农业。如水稻抛秧技术的推广,不仅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兄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耕作方式,而且每亩可比普通插植的亩增产30公斤,亩节约成本50元。目前,东成镇对农业科学实用技术的推广还不够,如温室栽培、生物化学、绿色食品、生物农药、配方施肥、反季节生产、果实套袋等技术,在东成镇的推广应用仍是一片空白。因此,很有必要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以及工厂化农业,以全面提高东成镇的农业经济效益。
(三)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农业产业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决定生产,离开市场的生产是没有意义的。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来调整东成镇的农业产业结构。
1.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压缩市场滞销的杂交稻、早籼稻品种的种植,水稻以种优质的粤香占、丰八占、籼小占、特籼占25号等品种为主,优质品种要占总面积的95%以上。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产值比要调为3∶7。农业品种要提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新”。
2.积极发展水产业、畜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要抓紧推广良种良法,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养殖业的比重。一是要把发展水产业、畜牧业列为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镇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要切实加大重视力度,经常过问这项工作。二是要做好扶持现有水产、畜牧养殖专业户工作。对这部分已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要尽量从各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三是要尽量引进新品种。新品种要优质、高产、市场价值高,要达到“人无我有”的效果。比如,发展罗非鱼、奶牛养殖都是前景可观的增收项目。
3.因地制宜,规模经营,营造品牌效应
要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的原则,合理规划,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的区域化经济格局,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比较优势。比如,四联大种香大蕉,牛皮塘搞了红江橙基地,下湖搞了水稻和水产基地,其他的村委会可以搞其他新项目:石桥头可以重点搞种猪场,石岗可以重点搞丰产林,等等。
东成镇近年来发展红江橙,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东成红江橙”这个品牌逐步树立。对该镇农民来说,种植红江橙是一项效益可观的种植业,每亩纯收入可达6000—8000元。目前全镇种植红江橙面积不足2000亩,全镇适宜种植红江橙的山坡地仍很多,发展种植红江橙仍然有着广泛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四)完善市场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产地批发市场是农民接受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和出售大宗农产品最便捷的渠道,也是鲜活农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形成具有本地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我们要根据东成镇的实际,积极参加市位于小岛的水果批发市场和位于恩城加油站侧边的农民自发组织经营的农贸市场,加强对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建设。首先,要大力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建立一些农副产品的加工企业,如果园可以办桂园肉深加工企业,蔬菜基地可以办净菜包装企业,奶牛场可以办麦乳精企业,如果确实没有资金的也可考虑招商引资发包给他人开发经营等。这些企业规模不大,投入不多,但最适合东成镇如今的农业发展环境,而且可以解除果农、菜农等专业户的后顾之忧,不失为一个“一举三得”之计。其次,要加强信息体系的建设,逐步建立全镇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据信息定市场,据市场的变化来确定适合东成镇发展的农副产品。同时,还要采取鼓励措施,壮大发展,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农民包销代销队伍,发挥其市场中介的重要作用,带动东成镇的农业稳步向前发展。
(五)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
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必由之路,没有产业化就谈不上现代农业。产业化在东成镇已提倡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发展还很不完备,占整个农村经济的比重还很小。所以,一定要下大力气,加快它的进程。要发展农业产业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力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要培育发展一批流通、加工龙头企业。按照产供销、种加养、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科技”模式,触角伸向市场,龙尾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用经济关系作纽带,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使东成镇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工农并重的经济区域,实现省委提出的“珠江三角洲要力争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恩平市水利概况·恩平市水利局,2005年12月。
2、政府工作报告·恩平市政府,2006年11月。
3、东成镇2006年工作总结·东成镇政府,2007年2月。
4、农业情况通报·恩平市农业局,2007年4月。
5、2006年统计年鉴·恩平市统计局,2007年5月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