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视野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 _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15-07-03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国际视野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 _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摘 要]本文对真实与公允原则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BP公司财务报表中的衍生金融工具披露为里对此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情况作了分析及评价。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真实与公允;BP公司
一、概述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传统金融工具的创新,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双刃剑”的效应。它的衍生性,杠杆性以及未来性的特点使企业更容易转移交易的风险,同时,它也加剧了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套利行为,滋生了金融市场的泡抹。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许多因为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而带来巨大亏损的案例,其中以“巴林银行事件”最为著名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监管的思考,同时,也给传统的会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开始重新考虑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披露问题。即使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今年来也发生了许多因为衍生金融工具而给企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的事例。比如,两年前的“中航油”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还有最近的“国储铜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说明了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为发达健全的资本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必将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金融自由化浪潮。在这个浪潮中,金融界创新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以美国为例,每年出现的新的衍生金融工具不计其数,为资本市场增添了巨大的活力。如此之多的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庞大的交易量使诸多企业暴露在这种“表外融资”的金融工具带来的风险之中。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前提,它的存在会大大增加金融市场的泡沫;一方面有大量的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另一方面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额急剧攀升,致使金融市场的波动足以使企业处于巨额亏损的风险之中;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繁多,交易复杂。因此,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为了避免进出口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也开始从事商品期货交易。1990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期货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1991年和1992年又分别在深圳、苏州和上海成立了三个期货交易所。后来由于交易所发展混乱,1994年到1997年进入了整顿期,市场规模有所萎缩。中国的证券市场也有了十多年的历史了,发展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了,中国的证券市场赢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品种,在未来中国经济金融的大发展中必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我国将于明年推出股票指数期货,许多金融创新也将在随后的不久推出。
我国发展起来的衍生金融工具大概有以下几种:外汇期货、互换与远期、股票指数期货、国债期货、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目前仅存的少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主要从事者是国内的金融机构。只有少数国内的大企业为规避外汇等方面的风险也委托银行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套期性的衍生交易。所以,目前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情况是: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衍生金融工具的品种单一,政府对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还有诸多限制: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表明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额,但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可以推断其水平要远远低于美国;除了部分金融机构外,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渠道并不通畅。而且,我国目前极度缺乏精通衍生金融工具操作实务的人才,公司也非常缺乏相关方面的经验,导致了我们国家的许多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比较失败。
我国的金融市场和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两者面临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也是截然不同的。不过,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对我们来说也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今年颁布的新准则就与国际会计准则非常接近了,其中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接轨。
二、真实与公允原则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应用
衍生金融工具表内确认还是表外披露是几年前IASC和几个发达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都极力要解决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在决策有用观下,准则的制定者希望能给报表信息提供更相关的信息。企业大量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披露无法揭示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而这种风险已经大到足以使企业产生严重亏损甚至破产。所以,衍生金融工具进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势在必行。这里关键的因素有两个:市场上足够比例的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在企业的交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且这些交易是通过金融市场进行,是完全的市场行为。真实与公允在各个国家及机构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由始至终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混合模式计量是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重点研究问题。FASB指出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最完善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制度,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上也一直扮演着“先锋队”的角色。FASB认为采用“盯市”的方法即采用市场价格来追踪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可以更好的反映企业的价值,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信息。这种方法同样得到了IASC和ASB的推崇。IASC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是熟悉情况的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所谓公平交易是指没有关联的各方在公开的市场上所进行的自愿交易。也正因为如此,建立在公平交易基础上的公允价值才能为市场上的大多数交易者所接受。用公允价值来衡量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是,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若由会计人员依据市场价格来确定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人为调节因素,结果的可靠性不能保证。
金融工具国际联合工作组(JWG)在于2000年12月颁布的《准则草案和结论依据———金融工具及类似项目的会计处理》已经建议对金融工具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然而这一
规划却受到了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反对,他们认为公允价值的主观性太强。由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具有非确定性、变动性(金额可变)和集合性(多种属性的集合)。公允·123·
公平性,而并未建立在时态观的基础上,它可以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允价值的概念实质上已经嵌入了各种计量属性,成为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其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差异的消除受到相关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金融监管的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否可靠也受到资本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计价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程度等外部条件的制约。
随着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它的理论基础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运用公允价值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价值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问题。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理财学对金融工具计量模型研究的日臻完善,现在的发达国家已经基本有能力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同时,IASC正在不遗余力地推行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英国的ASB在最近颁布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则完全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说明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已经得到了完全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声名卓著,但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它还存在不少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不少学者认为,公允价值并非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而是一种复合型的会计计量属性;也有的将所有非历史成本的会计计量都解释为公允价值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欧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委员会均对公允价值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都强调了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