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MBA与企业管理者:谁成就了谁?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MBA与企业管理者:谁成就了谁?

——PME发问:是“共赢”,还是同流合污?

作者:李傲 来源:本站原创


MBA之所以受到热捧,是因为它最初的精英色彩,因为它与“管理”二字的密切联系。在社会大众的预期里,MBA总是与企业管理者联系在一起。而今天的事实,却让我们越来越疑惑:到底是MBA成就了管理者,还是管理者成全了MBA的火热?


MBA的确有着巨大的“魔力”。《福布斯》针对2002届中国MBA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全日制MBA毕业生就读前后的薪资增长达到96.8%,毕业后4年的年平均薪资涨幅达到24.9%;在职MBA毕业生就读前后的薪资增长达到62.9%,毕业后4年的年平均薪资涨幅达到22.1%。而针对2005届MBA毕业生的调查表明,这一届毕业生就读前后的薪资增长达到74.9%。MBA教育也帮助MBA毕业生获得了快速的升迁。就读MBA之前,仅有22.4%的学员在企业中出任总监以上级别的高层管理职位,而在毕业4年后,则有50.5%的学员出任高管,其中16.4%的学员已经成为企业最高管理者。
这些数字,足以让没有读过MBA的人蠢蠢欲动。尤其是那些没有拿到MBA学位的现任管理者,怎么也得给自己镀镀金了,于是纷纷加入充电、深造的行列。数万元的学费根本不在话下,只要能捧得学位归来,升迁之路上又多了一个十足的砝码。而且还可以大胆炫耀,俺可不是土将军,俺也是有学识的人了。
管理者的追捧又加剧了大众对MBA的向往。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游戏,关注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引来新的关注。好比我们上街吃饭,同时看到几家饭馆,一定会选择顾客盈门的,而不是门庭冷落的,因为在我们的思维习惯里,店里的人越多,就越说明这里的菜好吃。既然这么多的经理、总裁、董事长们都想要弄个MBA,看来MBA还真是个好东西了。
但是PME有话要问:这些管理者到底花费了多大的努力来获得MBA?抛开全日制的MBA学生不谈,单说那些在职攻读的,他们有多少时间是在真正在课堂里学习、充电?让秘书甚至司机去上课,是常有的事。临毕业了再找个抢手完成论文,身价不菲的MBA学位就这样到手了。如此一来,我们不得不怀疑,MBA所带来的那些薪资的增长和职位的升迁,有多少是因为MBA这个名号?还有多少是因为真正学到的管理知识?
过分的炒作,使得MBA渐渐成了一个装饰,一件华服。事实也的确如此。MBA的课程内容并不是独一无二的,MBA与管理才能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世界知名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以及包括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高尔文、安迪·格鲁夫、杰克·韦尔奇、迈克尔·戴尔在内的商业巨子,无一人获得过MBA。于是PME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不用把MBA太当回事。拥有MBA的人可能会成功,没有MBA的人照样也能出彩。
但是商学院和管理者,却不会理会这些。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MBA的学位能够为我增光添彩,帮助我升职加薪,当然要去读一个;对商学院来说,MBA热了,生源也多了,学费也贵了,名气也大了。两边都是名利双收的事,何乐而不为呢?用一个时下流行的词语来形容,可真是“双赢”了。
若以装饰而论,管理者的级别越高,需求自然也越奢侈。MBA似乎已经不能满足高级管理者的需求,于是又整出了一个EMBA。无论从学费,还是入学资格来看,EMBA和MBA都不在一个档次。除了精英色彩以外,EMBA又多了一层贵族色彩。且看下面这个学费表:

部分商学院EMBA项目2002-2005年学费

商学院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3万
春季:23.8万
秋季:25.8万
春季:25.8万
秋季:27万
29.8万
北京大学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19.8万
25万
25万
29万
北大国际MBA
18.8万
21.8万
25万
29万
长江商学院
25万
25.8万
26.8万
28.8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19.6万
23.8万
25.8万
26.8万
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
21.8万
春季:21.8万
秋季:23.8万
23.8万
25.8万
清华经管学院
25万
25万
25万
25万
人大商学院
20万
20万
20万
20万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19.8万
19.8万
19.8万
19.8万
外经贸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18.5万
18.5万
18.5万
18.5万
北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
18万
18万
18万
18万
北方交大经管学院
15万
15万
15万
15万

EMBA简直成了商学院的摇钱树。而这么昂贵的支出换来的实际效果又如何呢?国内的商学院根本没有自身经验,只有依葫芦画瓢,课程设置几乎全部照搬美国的做法,全然不顾我国在文化传统、管理理念、商业环境、经济水平等方面与美国的差异。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学教育远没有美国的普及,虽然参加EMBA项目的学员大多是企业老总,但调查却显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经济学基本知识方面非常欠缺,因此照搬美国的教学方法,显然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有人开玩笑,每逢这些EMBA学生上课,学校的停车场就如同豪华车展。再看看这些老总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呢?“××总经理。”“××董事长。”在课堂上,老师这样称呼自己EMBA班的学生。“老师,我工作太忙了,实在没有时间。” 这是学生对待自己的作业。他们似乎在告诉那些资历也许不如自己的老师:我们交了钱就是消费者,消费者永远是对的。
事实上,对很多参加EMBA的企业管理者来说,EMBA除了能让他们补充知识、获得学位以外,还有一个更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EMBA的人脉资源。对于MBA与EMBA的区别,有个很形象的说法:MBA关心“谁是我的老师”;EMBA则更关心“谁是我的同学”。现在坊间还有一句更流行的话:“上大学看学校、考研究生看导师、读EMBA班看同学”。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国内一家著名的商学院就在其EMBA招生广告里,赫然列出一批国内企业界风云人物的名字,其中一些在中国富豪榜上排名前20位,然后用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词写道:“在这里,你可以叫他们同学。”
你有地块,我有资本,同学之间来个强强联合,发展实业,则是又一家著名商学院EMBA班上发生的事情。除了在商业上达成意向以外,EMBA班中还出现过“课未上完,人已跳槽”的情况,即同学间谈论投机,于是其中一方将另一方挖到自己企业的旗下。如此看来,用“老总俱乐部”、“富人俱乐部”、“豪华同学会”这些称谓来形容EMBA班,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原本是用来增加知识的课堂,却蜕变为积累人脉资源、寻求商务合作、甚至互挖墙脚的场所,悲乎哀哉!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扭转,中国的EMBA终将跌入堕落的深渊。清华EMBA以“培养产业领袖,塑造中国企业未来”为自己的使命,PME要问:中国的EMBA,真的能完成这个使命吗?
MBA也好,EMBA也好,它们的光环满足了管理者的虚荣心,管理者的一掷千金则让商学院赚得盆满钵满,也让更多的人对MBA趋之若鹜。PME大胆发问:MBA与企业管理者,到底谁成就了谁?你们到底是“共赢”,还是同流合污?

(本网站独创文章,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