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xian2011

实体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之三)

7、自生自实机制、自生自实方式实体的自生自实是在内外诸实体特别是相关诸要素的运动和互动中实现的,是在内外诸要因素的交流交换中实现的,是在不断地建构—解构—再建构中实现的,是在其内在自生秩序和外在支持条件的共同支撑保障中实现的。其中的内外诸要素的运动和互动、内外诸要因素的交流交换以及由其带来的建构—解构—再建构、内生秩序和外在条件的共同支撑保障等,共同构成实体的自生自实机制。实体中相对稳定持存的诸自

laoxian2011

2023-02-19

2.1936 15 0
  • 关注作者
  • 收藏

实体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之二)

4、运动、动变、持存、自生自实一切物质的变化和过程,均可称为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物质互动、联系以及变化、发展、消解、衰亡的基础和根据。运动和变化,合称动变,也可称为流变。在普遍流变(动变)的世界中,只有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自生自实的实体才能相对稳定地持存下去、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而不能够自生自实的东西只能在流变(动变)中解体、消亡。持存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持续存在。自生自实就是在一定条

laoxian2011

2023-02-11

2.2557 12 1
  • 关注作者
  • 收藏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公有民为,各展所能,按需生产,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公有民为,各展所能,按需生产,按需分配公有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民为是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各展所能,意味着人们不再以谋生为生活第一需要,意味着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障碍和社会障碍基本上都被破除了;按需生产意味着生产力高度发达;按需分配是共富之后更进一步的要求,意味着人人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现实民为=民需+民谋+民商+民主+民建+民治+民督+民享民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合理需要(物质文化需

laoxian2011

2023-02-04

3.8624 19 3
  • 关注作者
  • 收藏

从追寻主义到解决问题

主义即思想体系或说思想理论体系。主义是认知的体系、思想的体系、观点的体系、理论的体系、信念的体系,往往是知识与非知识、科学与非科学混合而成的体系。——这里所说的知识、科学是指经实践检验为正确的认知、思想、观点、理论;这里的非知识、非科学是指未经实践检验或者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认知、思想、观点、理论、信念等。主义的内容不能也不必都是正确的、科学的。——这是因为人类对世界及其中的事

laoxian2011

2023-02-03

1.6459 14 0
  • 关注作者
  • 收藏

动变逻辑学与《道德经•第一章》

凡事物之生存、动变、发展、消亡,都有其内在自具的逻辑。研究事物的动变逻辑的哲学,称为动变逻辑学。动变逻辑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道”(特别是“天之道”)的研究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下面以《道德经•第一章》为例进行说明。从动变逻辑学的角度看,“道”就是事物动变的趋向与过程,既包括动变的现实趋向与过程,也包括动变的可能趋向与过程。事物动变自具自行的道,可称为“天之道”,亦可称为“天因”。人对道的认知、把

laoxian2011

2023-01-15

8.7378 22 5
  • 关注作者
  • 收藏

简论经济大循环(一)

经济循环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至少一种经济要素能够“回复”到其起始方位的现象。经济大循环是指绝大多数经济要素都能顺畅实现循环的现象。就经济大循环而言,从微观上看,往往是跨单位、多主体、多要素参与的经济流动过程;从中观上看,往往是跨部门、跨产业、跨环节的经济流动过程;从宏观上看,往往是跨区域、跨领域、甚至跨国的经济流动过程;从构成上看,一般包括物资流动与循环、信息流动与循环、货币流动与循环以及社会再生

laoxian2011

2023-01-08

12.4074 47 2
  • 关注作者
  • 收藏

实体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1.构成要素和构成因素事物的诸实体性构成单位,称为事物的构成要素,简称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诸方面、诸环节、诸部分,称为诸构成要素的构成因素,简称构成因素。诸构成因素植根于诸构成要素,但是往往并不独属于某一特定的构成要素,而是展开并实现于诸构成要素及其构成的诸事物的运动与互动过程中,展开并实现于诸构成要素及其构成的诸事物的生存、动变、发展、衰亡过程中,展开并实现于诸构成要素及其构成的诸事物的建构、解

laoxian2011

2023-01-05

9.1723 35 6
  • 关注作者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