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ie
36255 38

[历史或转型的制度分析] 【深度讨论1】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案例与论文 [推广有奖]

  • 0关注
  • 58粉丝

荣誉版主

至尊红颜

学术权威

9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8
论坛币
1695139 个
通用积分
15.2952
学术水平
45 点
热心指数
74 点
信用等级
27 点
经验
19627 点
帖子
4410
精华
27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2
最后登录
2019-6-22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本专辑先讨论地方政府官员在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中的作用,角度是(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先看一则报道(案例),再看几篇论文。希望对制度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参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07-21 14:43:27   时论   新考核体系意味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政府逐渐在从单纯地注重经济指标向注重社会全面发展转变。   据报道,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后,几个省市已经开始了党政官员考核评价新体系的试点工作。新考核评价体系除了经济发展内容外,还加入了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社会治安、公共教育等非经济内容,并细化出若干具体指标。据悉,这一新的党政官员考核评价新体系有望于一年内在内地全面推开。很显然,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增加了社会性目标,减少了经济性目标。这一转变意味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政府逐渐在从单纯地注重经济指标向注重社会全面发展转变。   这一政府治理理念的变化是对二十年来的经济政策的经验总结和重新定位。长期以来,我国各行政机构顺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府行政的合法性和官员的政绩均建立在GDP的增长数字上。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并不反映民意和民生,忽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然而,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大系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体,经济发展只是这个大系统之中的一个环节,是增进人类福祉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有机系统的最大特点,一个社会如果在政治、文化、经济、自然环境等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使整个社会系统瘫痪,使人类最终丧失幸福感。去年我国遭遇了SARS,虽然经各方努力我们才能化解此危机,但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单纯依赖经济增长而忽视整个社会系统建设(比如公共卫生部门)的这种做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政府执行发展经济的职能,更需要政府强化自己的危机处理功能,疾病、暴风雨等天灾人祸都需要政府能快速做出反应、化解危机。   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并不仅仅需要“仓廪实”式的小康,还需要满足人类成其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这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自己的公民权益不会被随意践踏和侵犯、周围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有着免于各种恐惧的身心自由。成就这些软环境不仅需要经济条件的改善,更需要优质高效的公共行政服务和健全公正的司法体制。可见,发展经济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的终极追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建设是公民免于匮乏的必要保证,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责任固然重大,但政府也同时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认为,“国家的存在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国家又是人为的经济衰退的根源”。另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正是基于对政府权力扩张的警惕,所以一直主张最低限度的政府。哈耶克认为,政府应当建立保障竞争性市场正常运转的法律框架、实施强制义务教育、保持经济稳定和防止大的衰退、管理外交关系与国防。简而言之,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单纯为政府设定一个中心任务,必然会扭曲政府的公共品质,并容易产生一个畸形的社会。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政府和市场应该各司其职。政府必须放弃全能政府的治理理念,回到公共权力本身,回到公共事务本身。各级党政官员也应该摒弃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指数的政绩观,厉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遏制权力寻租、与民争利的乱象。只有如此,我国的市场经济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否则,所谓的市场经济不过是一潭被权力搅浑的脏水,污染了社会良心、扭曲了市场机制,并最终使整个社会的发展裹足不前。   党政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变化,正体现了我国政府的治理理念悄然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和公平并重”的转变。从这一治理理念演变的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出,执政党的执政方针正在向理性回归,并最终落实到“以人为本”的根本性政治目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8 18:11: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分析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 地方政府 经济学 论文 政府 制度经济学 深度 官员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沙发
nie 发表于 2004-7-25 23:2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问:

政绩观的改变将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官员的行为?这种改变还适合公共选择理论对官员的分析吗?

一般经济分析总是在给定偏好、禀赋和技术下的最优化,对政绩观及其影响的制度分析适用这种方法吗?

“效率”与“公平”在何种程度上是矛盾的,在何种程度上又是一致的?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藤椅
wy 发表于 2004-7-26 23: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的回答:

政绩观改变的实质是偏好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被外力(上级)作用的,因此这里偏好是一个搜寻的过程,这是与新古典不同的。既然改变了偏好,一旦确定下来之后,应该还可以用公共选择理论吧?

至于效率与公平,好好复杂啊。不过,我听说可以证明某种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比如,如果贫富分化太大,那么穷人的消费能力就收到限制,经济发展就受影响。我不太理解公平的确切含义,作为正义的公平?过程的公平?起点的公平?偶晕,哪位大侠指点一二?

使用道具

板凳
一刹春 发表于 2004-7-27 09:3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什么叫作为正义的公平?Fairness as Justice?这不是跟罗尔斯对着干嘛!
与其平淡地活着,不如用死亡搏一次无法遗忘的传说。

使用道具

报纸
wy 发表于 2004-7-27 10:0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哦欧,我说漏了,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呵呵。

不过,公平到底有哪些呢?

还有,以上这个案例到底还有哪些制度主义的思考呢?

使用道具

地板
闲人 发表于 2004-7-28 09:2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俺建议版主把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上周黎安老师的文章传上来,在这篇论文中,周黎安老师详细论证了官员的升迁对地方政府行为 的影响。这样可以丰富大家的讨论。
面对渐渐忘却历史的人们,我一直尽力呼喊!

使用道具

7
nie 发表于 2004-7-28 11: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周黎安的那篇论文“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刚从他那里得到电子版,稍后贴出。

先贴上他一个相关的演讲稿摘要。

 

中国地方官员的激励研究

  2002年1月17日,斯坦福大学的周黎安博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了题为"晋升和财政刺激:中国地方官员激励研究"。周博士认为中国地方官员之所以有动力促进地方的经济增长,地方官员的晋升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包干合同中的留存比例两个因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周博士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此假说的正确性,并且考察了这两种因素的互动影响。下面摘要如下:

  中国在近二十年内维持了10%的高速经济增长,而且学术上也认为中国的地方官员在在促进地方的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不具有西方民主社会的选举制度,所以刺激地方官员的不是选举制度带来的监督。那么什么动力刺激了地方政府进行大量的公共投资以刺激地方的经济增长呢?已经有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钱颖一强调了分权以及财政刺激对地方官员的刺激,后来又有一些学者强调了晋升对地方官员的刺激。在这个基础上,周博士提出如下的观点:中国八十年代来进行了财政改革,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包干来决定财政收入的分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包干合同一般是长期合同,基本上是五年,而且地方政府有权利对留存的财政收入进行支配。因此,地方政府留存的比例越高,那么地方官员就越有激励去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由于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着地方省级政府官员的晋升,因此,中央政府也可以通过提拔省级官员来激励省级政府官员。

  为了更详细的论述这个观点,周博士运用了一个委托代理的模型。参与者是中央政府以及N个省,中央政府处于委托人的地位,省政府处于代理人的角色。在模型中,如果省级政府的政绩最好,那么他就会晋升一级。这个模型很好的符合了中国的政治体系特点。中国政治体系中,省与省之间的水平竞争对于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于政府官员来说,他们很难从政府中摆脱出来,一旦从政,要么是升职,要么是退休,要么是罢免。

  模型的求解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省级政府官员最优其行为,第二步则是中央政府根据省级政府的反应最大化其财政收入,决定财政包干合同中省级政府的留存比例。因此,省级政府的官员会根据中央政府给予的财政包干留存比例,有一个努力的反应函数。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省级官员比较年轻的话,那么晋升后许多年都可以在任,而且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的一级,努力带来的收益就会很大,所以年轻官员的努力程度会很高。相反,如果地方官员年龄比较大的话,那么,即使他的政绩很好,晋升一级,那么也很快回退休,努力带来的收益相对较少,他的最优努力就会小于年轻官员的最优努力程度。在此基础上,中央政府会根据地方官员年龄的大小决定财政包干中地方的留存比例。地方官员年龄小,财政包干中留存比例就小;地方官员年龄大,财政包干中留存比例就大,用以刺激老的地方官员的积极性。

  周博士使用了1980年至1993年间中国大陆28个省(此中没有西藏和海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要验证的是各省的经济绩效是否与地方官员的晋升有关,也就是中央政府的晋升标准是否与模型相吻合,得出的结论证明了模型的假设是正确的。由于地方官员的努力程度是不可观测的,周博士用当年新增高速公路、电信业的投资额和国外的直接投资额来替代地方官员的努力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这些变量与年龄负相关,与财政包干合同的留存比例成正比,这验证了模型结果的正确性。另外,各省经济增长速度对年龄和财政包干合同的留存比例的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官员越年轻,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同样,财政包干合同的留存比例越高,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越快。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晋升以及财政刺激,即财政包干合同中地方政府的留存比例,是中央政府可以采取的两个可替代的激励地方政府的政策。地方政府官员很容易看到财政包干中的留存比例,财政包干中比例越高,地方政府就越有激励进行地方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有动力付出其自身的最大努力。但是,地方政府如果政绩非常好,而且自身又比较年轻,地方官员就会认为晋升会带来很大的利益,从而有动力付出努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官员的年龄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增长,在别的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地方官员越年轻,则付出的努力会越大。同样的,地方官员的年龄越大,那么他对财政包干中的比例越不敏感,只有当财政包干留存比例很大的时候,他才会在地方的政务上花费更大的精力;对于年轻的地方官员,较低的财政包干留存比例就可以调动地方官员的积极性。

(整理人:刘安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8 18:12:25编辑过]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8
nie 发表于 2004-7-28 11:0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再贴上另一篇与此有关的演讲稿。来自天则所。

经济绩效和省级领导人的政治升迁 薄智跃

222次双周记录

主持人(盛):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薄智越教授。薄教授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在许多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很多论文。他现任教于圣约翰·菲舍大学。他今天学术演讲的题目很有意思,在国内研究得还比较少。天则所今天请到薄教授来作这个演讲,表明我国现代研究领域已经推进到这个层次,即在对政治学及政府研究方面能不断的突破各种禁区,不断的往前推进。下面欢迎薄教授作演讲。时间为一到一个半钟头,然后是评议和讨论。

薄教授的发言

我1966年上小学,1976年高中毕业,是“浪费的一代”(笑)。在部队干了四年,80年从部队出来后,81年上北大国政系。我在北大呆的时间比较长,85年本科毕业后又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教书教了两年。90年去美国留学,最初是在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呆了一年后转到芝加哥大学政治系,95年获博士学位。其后是在各个大学教书,比如罗斯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及美国大学。从98年开始在圣约翰·菲舍大学国际关系系任系主任,我们设立了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项目。我今天的演讲取材于我这本书(?),很可惜还没有中文版。人大的一些老师和博士很感兴趣,想把它翻译过来,这要和出版社商量, 另外这个题目比较敏感,翻译了能不能出也是未知数。这个题目的中文意思是“1949年以来中国省级领导人的政绩与升迁”,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大概的阐述:研究对象、研究动因、资料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

第一, 研究对象主要是省一级(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领导人,包括四类:(1)省委书记(即文革时“第一书记”);(2)省委副书记(即文革时“第二书记”以下);(3)省长(包括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文革时的革命委员会主任);(4)副省长(包括自治区副主席、直辖市副市长和文革时的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这本书本来只涵括了1949年至1998年的内容,但是最近我应国内外机构的要求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收录了一些最新的资料。要说明一点,我的研究对象中不包括省人大、省政协和省军区的领导,虽然省人大领导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学术关注,我在近期也就省人大领导和党政领导进行了一些对比研究,但是我的主要研究对象还是上述四类省级领导。

研究时间为1949年到现在,分为三个时期:(1)1949-1966年,文革前;(2)1967-1977年,文革期间;(3)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升迁”问题(political mobility),具体包括:(1)提升(promotion),包括调升;(2)降职(demotion),包括被开除;(3)调动(transfer),主要指平调;(4)退休(retirement),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即8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的现象;(5)停留原职(staying),即不升不降,没有动。

第二,研究动因,即为什么要研究省级领导。因为:(1)研究省级领导非常重要。首先,“省”在中国政治中作用举足轻重。尤其从1949年以来特别是1954年取消6大行政区域后,“省”就成为中央下属的、直接与中央发生互动的层次。我国的省人口庞大,有好几个省如河南、山东、四川比欧洲的七大国家的人口都多。去年11月美国的一个内部讨论会邀请了世界各地一些中国问题专家讨论十四大召开中国政局人事变动,绝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中央一级将要出现的变动,只有我是把关注点集中在省级领导上的。这表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而中国是一个以省为主要建制的国家(a country of province)。(一个学者)如果不研究中国的省,那么可以说他对中国并不了解。其次,省级领导在中国政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方面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中省级领导干部作为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的比例是相当大的(是主要成分之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位教授于1993年所著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一书中提到,中共中央委员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机构,而省级领导在这个核心机构中起的作用非常大;另一方面在省级领导结构中,省级领导当然是起决定性作用。(2)国外对中国省级领导的研究也不足。最早比较系统的研究中国省级领导的是Frederick Teiwes,他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的博士生,对中国省级领导非常感兴趣,曾写了两本专著研究这一方面,缺点是资料比较陈旧(多是文革时期的资料),不够准确和完整。在某种意义上他是开创者,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资料的不足和研究方法的某些不科学性(如局限于一般的推断)。他的两本专著是:“Provincial Party Personnel in Mainland China, 1956-1966”(1967);“Provincial Leadership in China: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Aftermath”(1974)。后者写的是文革期间省级领导的变动,但他所说的文革仅到1969年。另一个是中国学者,叫Huang Yasheng,现在是哈佛商学院的副教授。他的专著“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1996),研究的是中央和地方尤其是与省一级领导之间的互动,涉及到了相关的问题,但是对于省级领导的政治升迁陈述的非常有限,篇幅很少。第三个比较重要的资料是Peter Cheung、Jae Ho Chung和Lin Zhimin所著的“Provincial Strategie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Leadership, Politics and Implementation”(1998)。这本书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8个省的各界领导的改革举措及成效。因为仅仅选取了8个省研究,所以并不具有很强代表性,是有局限的。

总体上说,(国外对中国省级领导的研究存在的)不足包括:(1)资料陈旧。如Teiwes。(2)资料不够系统。如Huang 和 Cheung。(3)资料不完整。这既指其研究时间上的不完整,又指其仅限于某一时间某一部分领导,如仅研究省级第一把手。(4)对政治升迁(political mobility)缺乏研究。首先对省级领导的研究即所谓“精英研究”(elite studies)仅限于选用与构成的研究,是静态的,并不注重变动与发展。其次,缺乏对各省具体条件及领导政绩对其升迁的影响的研究。

我研究的特点是:(1)全面而系统。从1949年开始逐年研究,涵盖每个省的四类省级领导人。(2)以“政治升迁”为研究重点。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把“政治升迁”作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3)把升迁与政绩联系起来。(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采用量化分析方法。(5)1996年我发表了同一主题的文章,介绍我的研究成果,在相关学术领域引起一定的反响。 第三,资料和方法。资料包括:(1)省级领导。我运用了十个变量,如年龄、党龄、籍贯、性别、民族、原籍工作或在外地工作、与中央的关系等。我的资料库中收录了1949年至今各省担任过省级领导职务的2600多人的资料。(2)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经济增长和向国家上缴的税收或国家给予的补贴)。这些资料在目前是最全面的。

我的理论模式,也就是研究角度和思维方式从一般而言是“精英研究”(elite studies)。(我认为)目前政治理论界存在的一些理论模式,不太适用。现在做一个简单介绍,然后指出其不足。(1)派系模式(factionalism)。这在国外非常流行。最早的代表人物是Jorgen Domes,他是加州伯克利的政治学教授,他把中国政治的派系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性”派系(structural factions),即指这些人在生活上有共同经历,比如是同学、同乡或同行;另一类是“功能性”派系(functional factions),即指在存在部门利益的各个部门基础上形成的派系,如军队与政府。哥伦比亚大学的Andrew Nathan教授对其理论框架提出了质疑,认为派系与正式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不同,所谓派系都是建立在个人关系(personal tie)上,而建立在部门之间的利益或者领导-被领导关系之上的是“正式权力关系”(formal power relationship),不属于派系。我在研究过程中倾向于第二种定义。用此种派系模式研究中国政治尤其是中国省级领导的政治升迁存有许多不足,比较牵强附会,比如分析建立在猜测和小道消息而不是系统资料的基础上,对许多现象无法解释(例如,许多同乡在政治上互相争斗而非同乡则相互提携)。所以我认为派系只是升迁的一个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而不是充分条件(sufficient condition)。派系模式不足以解释政治升迁。(2)地方主义模式(localism)。这也是一种较流行的研究地方领导的模式。Teiwes提出了一个基本公式,来说明是否存在地方主义,以及用比例说明地方主义的强弱。这个公式是:在原籍任职的领导与外地派来的领导之比,其比例大则地方主义倾向强,反之亦然。这里暗含的一个判断就是本地领导即在原籍任职的领导等同于地方主义。这个公式似乎尚无人提出挑战,影响比较大。又有学者提到了明清时期的“回避制度”(law of avoidance),认为中共在选派地方领导人时往往无视传统的回避制度。我认为这样的研究模式不够严谨,因为把地方主义(通常是贬义)与出生地主义等同起来了。我96年对此问题作了一个专题研究,我认为地方主义与是否在原籍担任职务没有直接关系。另外,地方主义无法解释升迁的问题,这是其很大的缺陷。 我因此提出了不同于以上的“政绩模式”(performance model)。升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政绩。这是我的一个假设(hypothesis)。具体内容包括:(1)若一个省经济发展好,则省领导得到提升的可能性大;(2)若一个省上缴国家税收多,则省领导得到提升的可能性大。

我的研究方法(methods)是芝加哥大学的“试验主义”,量化分析。以政治升迁为因变量,自变量则包括很多,政绩外还有党龄、年龄、性别、民族、学历、原籍甚至不同历史时期、有无政治运动、省的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向国家上缴税收等。我的统计模式是“多项式选择模式(multinomial logic)”。这种模式取决于因变量,因变量可以是多项选择(如某一领导人于某一时间面临数种可能:升迁、降职、调往外地或者退休)。自变量分为两类: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和数量变量(numerical variable),两种变量都可以。统计结果是RRR(relative risk ratios),即相对选择比例(率)。举个简单的例子,选择A或者选择B,选择A的概率是5.25%,选择B的概率是2.15%。这两个概率的比率2.44即是RRR。如果省长被提升的概率是5.25%,而省委书记被提升的概率是2.15%,则2.44意味着省长被提升的机率是省委书记的2.44倍。

第四,研究结果。我选择三方面介绍。

(1)学历和升迁。A、基本特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Hong Yung Lee出版了专著“From Revolutionary Cadres to Party Technocrats in Socialist China”(1991)。这本书主要研究中国领导,特别是改革开放背景下,如何转型。他的资料非常丰富,提到了中国领导层的学历和教育程度。他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的领导阶层是从没有文化的农民转变成有文化的知识分子。这种说法不够准确。我们研究的结果表明,从49年至今的中国省级领导的文化程度和学历呈现“V”形,两头高中间低。文革前省级领导的文化程度较高,50%以上的省级领导受过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文革期间急遽下降。原因一是中共领导者中也有很多是知识分子或小知识分子,受过一定的高等教育;二是解放时期的统一战线政策的作用,许多省级领导是原来国民党政府的官员或者进步民主人士。而文革时这些人都被打倒了,取而代之的是两类人:军队干部和造反派,相对文化程度较低。改革开放后,文化程度大幅提高,尤其是95年“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暂行条例”(最近颁布了“正式条例”)的颁布实施,规定省级领导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我统计的数据显示:1983年主要省级领导中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1/3,1993年是2/3,2002年是82%,甚至有4个书记5个省长是研究生毕业,其中河南省省长李克强还是北大的经济学博士。有的省级领导干部有外国学历,如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是金日成综合大学经济系毕业的。没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省级主要领导也占一定比例,如19%的书记、16%的省长不具备这一条件。B、学历与升迁。学者Hong Yung Lee持“专家治国论”(Technocracy),从这一理论推出一个假设:学历越高被提升的可能越大。真是这样吗?我通过研究发现,学历与升迁并不直接相关,甚至大学学历是进一步提升的障碍,有大学学历的提升机率是没有大学学历提升机率的60%。(说明一下,这是指进了省级领导这个层次之后进一步升迁的问题,与前述省级领导有大学学历的比例大幅升高的整体性论述是不矛盾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省很大,情况复杂,专家精通某一方面但往往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和把握全局的能力,这是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因此,我的结论是大学学历不是提升的主要条件,省级领导干部还称不上“专家治国”。

(2)地方主义与升迁。A、在原籍任职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的回避制度自曾国藩建湘军始被废除,地方主义从此抬头。后来军阀混战是典型的地方主义。解放后,中央采用“以中央的地方势力来反对不忠于中央的地方势力”的方法,委派大批干部回原籍任职,如叶飞到福建,黄克诚到湖南,李先念到湖北。从49年至今,约1/3的领导在原籍任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般而言省委书记是外地人,省长是本地人。这样搭配比较和谐,省委书记与中央联系密切,省长深谙当地情况。图形分布也是“V”形,文革前和改革开放后干部在原籍任职的比例较高,文革时较低。现在(2002年)比例又大幅下降,省长和省委书记中的18%是本地人,其中省长中的29%和书记中的3%是本地人。B、地方主义与升迁。我们的假设是:在原籍任职者更有可能被降职。研究结果表明:原籍与外来在升迁上没有本质区别,但原籍比外来更少被调动。所以,我认为地方主义理论不成立,应当注意的是任期长短。意即,原籍并不是关键,而在于任期长短产生的“认同”心理(identity)。如果在一个地方任职很久,则与该地认同心理日强,关系日深,这比原籍更容易产生所谓的“地方主义”。

(3)政绩与升迁。我运用了经济增长率(包括省增长率与在任期间平均增长率)与向中央上缴税收(包括省缴税与在任期间平均上缴税)两个变量。我的第一模式是“对比”,即用原职不动(staying)和提升、降职比较,发现政绩越好更可能留任。我的第二模式研究显示:经济增长率与提升无关,但上缴税越多越能提升。因此我的结论就是:中央关注的是上缴税收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率。上缴税收越多越能提升,少交税则更可能被降职。

评议

主持人(盛):感谢薄教授的讲演。这是一个很新鲜的话题,因为在我们的习惯印象中,政治升迁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并没有一定的规则,而且要在政治领域中突破禁区寻找规律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评论人。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周孝正教授,另一位是北京大学的赵晓博士。 赵晓:很高兴在天则经济研究所听到这样的报告。这虽是一个政治学的报告,但是也可看作经济学的报告。因为他的研究方法已非常接近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如建立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可以说当今国际范围内,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边缘正在变得模糊。

我先说一下对这个题目的看法。目前中国转轨时期存在两大难题。我们的精力都集中在第一个难题上。第二个难题是,根据标准产权理论,只有产权清晰,经济才能有效率(如道格拉斯·洛斯在许多著作中都已阐述的)。但是中国经济产权并不清晰,却一直保持着高增长。为什么呢?另外,根据西方标准的公共选择理论,中国政治的公共选择模式是非标准的,是没有效率的,而在没有效率的公共选择模式下经济能高速增长是为什么?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一些经济学的文献对后一个问题所作的解释看——如张维迎分析了中国地方竞争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变革——地方为了提高经济绩效,获取更多的税收资源,积极推进了中小企业的变革。二是中央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绩效作为考察地方干部的前提。基于以上两点,在大的政治框架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经济保持了增长。另外,我在中国“抓大放小”的案例中也发现:即使大的政治框架没有改变然而效率也能改变。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原来的政治官僚由技术型转为财经型,懂得经济建设的官僚更容易得到提升。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在经济学还是政治学领域都太少了。今天博教授提出的政绩模式,力图说明经济增长与省级干部升迁的一些内在关系,对于我国处于转轨期,公共选择模式又不标准的情况下如何促进经济增长能作出一些解释,从学术上看似乎可以算作这一支流。

对于研究方法,我没有不同意见。但是对于选取指标的真实性,我存在一些疑问。毕竟现在造假太猖狂了。另外对于你刚才提到的“任期长造成地方主义”的观点我认为还有讨论的余地。据我所知,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对地方经济增长关注不大,主要是用税收的数据,因为统计部门认为其真实性高。还有就是从49年至今时间跨度很大,应当分时期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也能分出很多小的阶段,不同阶段对学历、专业的要求都不同。

薄:我书的第六章建立在第五章“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三个阶段的情况,其中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年年不同,有较细的分类。

周孝正:研究很有意义,虽然数据真实性有待考问,但是对于趋势的分析是对的。我认为应该人文型领导和技术型(侧重自然科学的)领导并重,提倡政治文明。另外可以与发达国家的领导升迁做一个横向比较。举个例子,比如中国历史上共有300多个皇帝,分了36个姓,但日本2000多年就是一个姓,所以被神化,所以能不负责任了,而中国则改朝换代频繁(笑)。我们在编《国家资源报告》时曾讨论应该用何种指标和指标体系来考察我国的干部。国际上有人认为应对一定任期后该领导所在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进行考察,作为核心指标。江总书记也说过“当今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笑)这是我的一点感想。

蔡:我认为,研究中国领导的升迁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模式的变化。从整个中国国情发展的过程所引动的人事制度的模式、干部升迁制度的模式的变化或者某一阶段国家领导层的侧重点转移的角度来摸索干部升迁的规律,可能更准确一些。对于干部个人资料的收集与统计当然也是必要的,但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我认为如果能将今后的研究切入到干部升迁制度的变迁会触及问题的实质。薄教授远在美国,观察是远距离的,让人更多的感觉到一种理论上的灰色,理论与实际脱节比较厉害,因为生活在急遽变化,权力失去制约的市场经济滋生出大量的权钱交易,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获得官职和提升的现象已经扭曲了我们的干部提升制度。应当拉近观察的距离,深入本土,完全采取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太遥感了。中央一级赤裸裸的“跑官”比较少,因为受到的制约较多,但是省级这种现象比较泛滥。您的研究是纯学术的,但真正想要在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这一段历史的记录,必须转换模式的切入点,要更贴近中国的国情。比如,徐匡迪为什么突然从政治舞台上消退,他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下届总理的最佳人选,他的离去反映了我国干部选拔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黎鸣:我怀疑你用纯理性的办法来研究中国政治会有什么有价值的成果。中国的政治是“人治”,它与理性主义偏差得很远。你把49年至今的数据放在一起研究,可能出现许多相关因素相互抵消的情形。在中国很多升迁情况与政绩和上税多少没有必然的关系。即使按照相关计算得出相关性,但也是值得怀疑的。所以用纯理性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政治,并不有助于中国政治的变迁,反而把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掩盖了。用纯理性的方法来研究政治我是很怀疑的。对经济学的研究也是如此。现在的经济学家就进入了这样一个巨大的误区。经济不是纯理性主义的。比如,对心理学的研究在凯恩斯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又如,马克思和哈耶克都不仅仅是运用数字来建立理论的。我认为应当将研究的对象与理论密切结合,用纯理性的方法来研究与人、社会、政治、经济相关的现象则是进入了理论的误区,不会在学术上走得很远。

孟翔:相关性并不等同于因果性。相关性背后的原因还是要找到中国官僚升迁的机制,在这方面博教授没有下手。而且还很可能存在全然没有因果关系的情况,比如强省的领导因为上缴税收多而升迁机会大,但是他是如何到强省去担任领导的呢?很可能他是中央的亲信。因此这里升迁的原因是“任人惟亲”,恰恰不是政绩。所以仅从表象研究是搞不清中国的升迁机制的。

赵农:对,目前中国的干部升迁模式是只要得到他顶头上司的赏识就能提升。另外正如孟先生所说,有时候是为了提升一个干部才派他到强省去的。这是中国的国情,研究中必须触及。另外,我认为省委常委也是应当注意的一类省级领导类型,因为从一个副省长变为省委常委也是升迁。提到省级领导的学历,我认为存在原来学历很低但是担任领导职务后弄到大学学历的情形。

主持人(盛):各位讨论的很激烈。我想说的是,薄教授的研究有一个既定的命题,各位提出的涉及面非常之广,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这本书所研究的范围。刚才赵晓提到政治学的这种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相近,我说它运用数据统计、回归、相关系数、显著性等,仅是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刚才黎先生批评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方法,但是经济学研究方法还有很多别的种类。我知道政治学学科中有政治经济学的门类,我建议薄教授在研究中应当加入制度分析的方法,比如分析正式及非正式的晋升制度,这可能使你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加丰满。

另外,我对你的某些结论存有怀疑。比如你认为大学学历是进一步提升的障碍,你给出的“机会成本”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又如上缴的税收和经济增长某些时候可能存在负的相关性,浙江省义乌小商品市场年销售额100亿(现在是200亿),收的税是6千万,税率仅0.6%。现在很多地方往往隐瞒增长率就是要少缴税,税收高的地方恰恰就是经济增长差的地方。除以上两个因素外,“政治忠诚”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可通过税收来表达。税收不能太高,否则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中央也不喜欢。中央和地方存在一个均衡问题,中央并不欣赏完全没有地方主义,不顾地方利益的领导。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领导自身是否想晋升。为什么有些政绩特别好的领导留在本地拒绝晋升,例如凡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省级领导都不很愿意调往中央。事实上,央行的许多领导都是从落后地区调来的。在中国有许多现实问题,可能在美国远距离观察是不太容易涉及到的。

蔡:我补充一个例子。一位广东省的市级干部对我说,在他们那里要想跟某位官员过不去就提升他,这样他就失去了人际关系等等既得利益,而且要提升就要考察,一考察他那些暗无天日的事情就容易暴露出来。(笑)

薄教授对评议的回应

感谢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这对我是一次很珍贵的学习机会。我在国外呆的时间比较长,对国内的许多情况确实了解得不够,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体会。

关于制度的研究,比如国家干部管理制度,我在这本书里虽然没有涉及,但我也开展了一些工作,如99年为一本英文杂志《中国法律和中国政府》编译了一组文章,关于党政领导人选择和任用的基本条例等的介绍。

我的这本书其实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了一些基础性研究,由此也提供了一个供大家讨论的平台。我认为研究省级领导的政绩要注重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研究各省的情况;二是研究各位省领导的相应举措。这样可能比较全面和彻底。谢谢各位。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9
nie 发表于 2004-7-28 16: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周黎安在《经济研究》上的论文

经周黎安老师授权,现将他在《经济研究》上的论文转贴至此。请注意可能与发表时的文章有一些文字出入。

欢迎大家进一步讨论。

938.rar (46.99 KB) 本附件包括:

  •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doc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10
nie 发表于 2004-7-28 18:3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周黎安老师在《经济研究》上的论文很有意义,思路非常清晰,观点也很直观。

我先概括一下周文的逻辑:周认为现有的理论从官员的经济激励入手难以全面解释地方政府的重复建设和保护主义,反证就是国际贸易这种合作博弈的形成。于是,周从政治激励入手,认为地方同级官员的升迁竞争是“零和博弈”,因此政绩导致的外部效应反而给对手带来负效应。在这种非合作竞争下,双方都倾向于不合作,并且最好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所以,只要提升是根据经济绩效,那么就么有官员愿意合作,以便维持自己的相对位置。这种结果与单纯的经济竞争刚好相反。周根据这一逻辑继续分析为什么实力相同的地区更加不愿意合作,以及地区恶性竞争的原因。最后,周将这一分析框架拓展到分析所有的同级竞争现象。

应该说,周文的结论与我们的直觉是吻合的。从政治竞争的角度而非经济竞争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竞争,这恰是主流文献所忽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一般不是单纯或主要因为经济绩效而获得“提升”,所以外国经济学家很难理解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而中国学者得以近距离观察这种现象,进而将之提升为理论命题。这正说明了,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同时切实理解中国实际情况,那么我们研究制度经济学应该会对经济学本身以及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做一些贡献。

从行文本身来看,周文么有什么高深的术语、推理,我们本科生就应该能够读懂。但是,行文非常规范,结构合理。我特别注意到,周文使用了不少来自公开报道的案例,这点与楼顶的帖子可以说不谋而合。我记得曾经在《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家茶座》)中提到,利用报纸的案例可以节约接触真实世界的时间和距离。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文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这有点脱离主题。

让我们继续深入进行学术性讨论。

周文能够立论的一个隐含假设是,地方官员的升迁主要取决于经济绩效。周文自己做的研究支持了整个假设,见7楼的帖子。但是,我的一个猜想是,对于市一级的官员而言,也许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对于省级干部而言,这个假设是否站得住脚呢?就如天则讨论时有人怀疑,到底是因为政绩好被提升,还是因为关系好被调到经济好的省份?例如,原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调到富裕的江苏之前是在一个落后的省份就职。那么,显然不能根据江苏的经济绩效来解释回良玉升迁到副总理的原因。我没有看到7楼周的具体文章以及其中的检验情况。但是,这种数据显然是必须被剔除的。这个技术性问题我想必须小心。

其他问题我们稍后再谈,也请其他感兴趣的人发表意见。对于好的文章我们除了学习,也要敢于批判性地思考。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