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硕士一级授权学科。在读本科学生500多人,各类研究生200多人。专业教师在人工智能、软件理论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计算机学科在云计算、软件服务、软件体系结构、物联网、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积极与国内相关行业合作,在数字版权保护,有色金属生产行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开发的生产决策模糊专家系统、生产数据多维分析系统、生产数据挖掘系统等软件已推广应用于国内十多家大型家电解铝厂,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互动新媒体核心技术研究团队,专注于图像识别、图像处理、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的增强现实技术先后应用于百度、三星、西门子、长安汽车、别克、奥迪、中联重科、南航、蒙牛、东方卫视等30多家高端客户的产品宣传和展示,得到了客户的肯定和赞誉。
实验室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下设六个研究性实验室,为硕士研究生和教师提供了较好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环境,是教师搞科研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基地。
计算机系设有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10个实验室,6个创作室/创意工厂,拥有1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校内实训基地,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使用面积为2507平方米,现有设备1475余件(套),总资产1482万元。
中心实验室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教学实验设备,包括硬件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以及毕业设计专用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创造了条件。
专业介绍
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强调学生的软件编程能力和硬件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在程序设计能力方面,学生四年完成的代码量可达到3-4万行;具有较为系统的项目实训经验,并在嵌入式软件开发方面具有较强能力。多次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师资状况
本专业现有教师46人,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建成了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专业方向明确的教师队伍。
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方向广泛,定位在培养中高级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人才,可以成为计算机硬件和系统工程师、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网络工程师。由于在本科期间打下的坚实的专业基础,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深造,成为计算机领域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主要学习的专业课程有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C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技术、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等。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参与计算机硬件设计、软件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
将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软硬件设计技术,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软件测试以及嵌入式系统等方面重点发展。
专业按理工类招生,标准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考研、出国
本专业在入学之初便注重构建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确立奋斗目标,针对考研和计划出国深造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历届毕业生中有考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硕士。
本专业还提供了大量出国深造的机会:交换生、2+2双学位、3+2本硕连读等项目,历届毕业生已有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学校继续深造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