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论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一个失误

学期初,笔者应聘兼职教师成功,开始讲授西方经济学。初为人师,尽管准备充分,但总有意外的难题。几次磨合后,学生们开始学会思考,各种问题粉墨登场。其中有一位同学提问方式怪异,问题也标新立异,引起了我的思考,为寻求答案,不得不找遍所有教科书,企图找出原因,但问题是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千遍一律。
一、古怪的问题
这天上课结束,这位同学邀请我留下给他解释问题,我毫不犹豫答应了,因为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份内事。于是这位女同学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花生米豆,给在座的同学每人发了几颗。我不解其中奥秘,静观其变。只见她力邀众同学,分享她的花生。等部分同学消费完准备继续伸手索要时,这位女生突然走向我,问道:“老师,我想请问既然边际效用是符合递减规律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在消费前由毫无兴趣,到消费第一颗花生后,发现欲罢不能了呢?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我们消费第一颗花生是边际效用是最大的,随后逐渐递减,那又为什么我们并无这种感觉,反而觉得边际效用是递增的?我们不否认当我们消费一定量花生后,会逐渐产生满足程度递减的效应,但也绝不能由此否认边际效用有时是递增的啊!如果存在边际效用的递增,那我们的需求曲线又会变成什么样了呢?”。我这才明白她的用意,渐渐折服于她的胆魄和提问方式,同时她巧妙的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但更重要的是,答案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本来我想把它解释为:消费者在消费第一单位产品是时,正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才使消费得到的边际效用是最大的,为了得到料想中的同样的边际效用,所以某些同学还想继续这种“美妙”的感觉。但是顿感欠缺:既然边际效用递减,那必然消费第二颗花生的欲望要小于消费第一颗,以此类推,必然是越吃越不想吃,怎么会越吃越想吃呢?这到底是经济学教科书问题,还是我们自身的感觉问题?如果是教科书问题,那为什么又没有一位著者谈到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如果是自身感觉的问题,那么正常的感觉又该是什么?
二、教科书的解释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用了两种方法推导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其中之一是基数效用论方法,它使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工具,在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 )不变的前提下,得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由于 固定不变,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商品的需求价格是递减的。从而推出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并解释了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
但问题是边际效用是否始终符合递减规律?如果真的存在边际效用递增的阶段,需求曲线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仍然毫无头绪,直到后来才突发灵感,问题迎刃而解,从此不得不感叹尽信书不如无书。
三、重新修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倘若我们延续基数效用论者分析框架,用 、 和 分别表示总效用、平均效用和边际效用。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 ,则总效用是消费量的函数,即有 = ; ; =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向于无穷小时,即 时, = = 。
花生豆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产品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不是在消费者消费第一单位的产品时达到边际效用最大,以后呈现逐渐递减的迹象;而是从消费的第一单位产品开始,边际效用是逐渐递增的,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在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前,边际效用是递增的,而后必然是一个逐渐递减的过程。
从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也应该更改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当消费者的消费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增的,当消费量达到某一特定值后,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修改这一规律的理论原因是:从生理和心理来讲将,由于消费者刚开始消费产品时,还没有调节到最佳状态(比如吃花生),我们的味蕾神经还处于休息状态,等消费完第一单位的产品,神经末段逐渐兴奋起来,当然对消费的最初消费的产品产生判断,如果感觉不好,自然这个边际效用临界点就是第一单位的产品,否则,消费者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足,从而做出继续消费的决策,进而增加消费量。从商品用途来讲,消费者在使用某种商品前,由于对产品本身的性能、功效了解不足,等消费完第一单位产品后,基本信息开始掌握,消费者开始对最初消费的产品产生基本判断,如果符合其需求,将会增加该产品的评价,后期消费中必然增加消费量。
四、修订后效用曲线与消费阶段划分
根据TU、AU和MU的关系,我们可以把消费划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第一阶段,效用曲线特征为:消费某商品的平均效用始终是上升的,最终达到了最大值;边际效用达到了最大值,且边际效用大于平均效用;总效用始终是上升的。这说明:在这一阶段,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不足,每增加一单位的消费量就可以大量增加总效用,因此,任何理性的消费者不会在他们刚对某种产品产生浓烈兴趣的时候就停止消费(比如对毒品的消费,消费者不会在还没有获得基本满足的时候停止消费者种产品)。
在第三阶段,效用曲线的特征为: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平均效用继续下降,总效用呈现下降趋势,边际效用值变为负值,此时,消费者也不会强迫自己消费,因为消费带来的不再是满足,而是负担。理性的消费者不会给自己添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会减少消费量(比如教科书上的吃包子的故事,消费者不会在自己吃撑后,于自己的不舒服于不顾,继续消费包子)。
既然理性的消费者不会在第一阶段消费就停止消费,也不会在第三阶段继续消费,那么能够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愿望的消费必然处于消费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自然成为消费者在单种商品消费问题上的决策区域,笔者称之为——消费的经济阶段。
五、纠正教科书简单化的推导需求曲线方法
教科书在推导单个需求曲线时,往往采用了过于武断的假设——直接假设边际效用符合递减的规律,从而在货币边际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得出单个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但是这样的结论建立在一个不稳定的基础上的,因为我们毫无没有理由相信,消费每一单位的产品从始至终都是符合这一规律。
根据花生豆事件,我们得出了修正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边际效用先增加后递减。进一步结合效用曲线关系,我们得知消费原来也是可分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但成为消费的合理阶段的只有第二阶段,我们称之为消费的经济阶段(把每一种商品的消费的经济阶段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消费的经济区域)。
我们把上面两个条件结合起来,就会发现,教科书上讲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是一种特例——属于消费的第二阶段的一种特例,有意思的是,该阶段的需求曲线就是笔者称之为消费的经济阶段的需求曲线,从而这使教科书的偶然假设成为了必然一种必然(如图2)。
实际上,在经济人条件下,不管边际效用如何变化,消费者只能在第二阶段做出消费决策,因此,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消费者的均衡点,必然向右下倾斜。当然,如果排除理性消费这个前提,我们还可以把需求曲线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增,需求曲线将表现为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征——这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消费,需求价格随个人偏好强度增加而增加。第三阶段,由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小于零,消费者从该产品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因此即使价格无限下降,需求弹性也趋向于零,价格与消费量无关。第二阶段:该阶段消费者处于理性的指导之下,消费曲线呈右下倾斜。
作者:蒋耀建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
院校老师推荐 一对一咨询 帮你科学报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