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科学化的关键路径——可测量-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经济学科学化的关键路径——可测量

经济学科学化的关键路径——可测量

发布:unsnet163com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标签〗话题原创经济学科学化的关键路径——可测量汪涛本文讨论了经济学科学化的现有看法,并以纯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解决经济学科学化的最关键方法——在经济学领域建立“可测量”这一绝对压倒一切的最高科学标准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标签〗话题原创

经济学科学化的关键路径——可测量

汪涛


本文讨论了经济学科学化的现有看法,并以纯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解决经济学科学化的最关键方法——在经济学领域建立“可测量”这一绝对压倒一切的最高科学标准。


一、来自当今中国职业经济学家的看法

下面一段话摘自巫和懋教授为中国经济学年会丛书系列之《经济学之路》做的序(海闻、巫和懋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28日)。


我觉得要想做个好的经济学者,首先要经常留意并思索经济理论与真实世界的关联。真实世界中的制度安排与人际关系都很复杂,要形成理论就必须经过简化的过程,抽离出最重要的外在因素,作为经济决策诸项推论的前提。在错综复杂的现象面前,如何能抽离出最贴切最重要的因素,作为经济推论的前提,是一种“艺术”,也是作为一位经济学者必须日夜寻思的重中之重。

给定同样的前提,经过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训练的学者都能推导出相同的结论,这部分是经济理论隶属于“科学”的那部分:经济学者都会同意这类“若A则B”的命题。但是,不同的经济学者可能想采用不同的前提描述同一个真实世界,采用不同的假设必然导致结论的差异,造成“两个经济学者,常有三种意见”的现象。

一旦成为一个经济学者,就需要提出经济理论来解释真实世界中的现象,因此也经常要通过抽离、推导、验证三个阶段来构建和修改自己所相信的理论。确立理论就是世界观,对经济学者而言,居于首要地位。凯恩斯说过:“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的想法,无论是对是错,其影响力均超过一般人的理解。自认能够完全不受知识影响而偏重实务之人,其实经常是某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比起观念的深入人心,对既得利益者的影响力未免过于高估。”

一位好的经济学者,必须经常检视自己采用的理论,熟习抽离和推论,并用各种计量或调查方法把推得的结论与真实世界比对验证,再回头修改原先的假设。在不断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尝试中,让经济理论逐渐贴近复杂世界,就会真正体会到经济理论的美丽和经济理论与真实世界关联之密切。

经济学虽然是一门社会“科学”,但要成为一位好的经济学者,必须要能掌握这种抽离和验证的“艺术”。而且这种艺术在课堂上并未传授,要靠自己去揣摩。从前提到结论这部分,可以依靠逻辑思维推得,在这方面数学家要比经济学家更有其优势。至于如何选取适当的前提假设来描述真实世界,并不断进行验证,则是一种艺术,必须经过长年的反复思索,并融合对真实世界的洞察,才能逐渐掌握。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经济学者应该具备的比较优势,也是他应该最优先培养的能力。

(巫和懋教授的原话可参见网友鬼魅魍魉在人大论坛上提供的如下资源:经济学者之路


二、巫和懋教授的看法说明了什么?

以上作为职业经济学者的巫和懋教授的话应当说是有相当代表性的,它清楚地表明了从职业经济学家角度来看,目前经济学的确很缺乏理论与其研究对象之间相关联的规范方法。这一最关键的部分还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并且更关键的是“这种艺术在课堂上并未传授,要靠自己去揣摩”。这一方面表明了,真正严肃的经济学家们大多数应当都是认同“理论必须通过对其研究对象的测量进行比对和验证”这种最基本科学原则的。但另一方面这种测量和比对验证在目前的经济学领域的确还没有找到真正普遍可用的方法。

正因为缺少这种规范的方法,并且没有作为一种规范对职业经济学家们进行要求,从而形成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相当大比例的经济学者们索性就不去经济现实中寻求理论问题的答案和检验了,或者随心所欲地从经济统计中抽取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建立或解释自己的理论。这样就形成更致命的问题:缺少方法还在其次,经济学家们如果因缺少方法就潜意识中认为他们研究的东西与经济现实不需要建立必须的联系,不需要去深入经济现实,这就自然地使经济学成为游离于经济现实之外,但似乎又有联系的虚幻状态。

更重要的一点是:计量经济学已经出现几十年了,它本来应当是联系经济学理论与实际之间桥梁的学科,但当前职业经济学家依然认为缺乏这种联系的规范方法,事实上也表明他们并不认为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已经发展到拥有这种地位的阶段。



三、经济学是科学吗?

以下是摘自约瑟夫.A.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一)P21页第一章第3节的话(商务印书馆,1991年8月1日):


3.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

要回答这一节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当然要看“科学”一词是什么意思。例如,在日常说法和学术界的行话中——特别在法语与英语国家——这个名词常指数理物理学。显然这就排斥了所有的社会科学,也排斥了经济学。如果我们规定使用与数理物理学相类似的方法是科学的特点,那么整个经济学就不是一门科学。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科学的”。再说,如果我们按照“科学就是计量”这句口号给科学下定义,那么经济学中有些部分是科学的,其余部分就不是了。这里不应该有有“等级”之分或“尊严”等感情方面的因素:一门学问被称之为科学并不意味着抬高它或者相反。

为了我们的目的,应该提出一个很广泛的定义,那就是:一门科学就是任何一种知识,它是人们有意努力加以完善的对象。①(我们将保留“精密的科学”这一名词,用于上述“科学”一词的第二种含义,就是说,那种使用多少和数理物理学有同样逻辑结构方法的科学。我们将使用“纯科学”一词以区别于“应用科学”)这种努力产生了思维的习惯——方法或“技巧”——以及掌握由这种技巧发掘出来的事实,而这些事实都超越了日常生活中思维习惯与实际知识的范围。因此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个实际上与此等同的定义:一门科学是任何一种知识,它发展了寻找事实和解释或者推理(分析)的专门技巧。最后,如果我们想强调一下社会学的一面,我们还可以制定另一个定义,事实上和前面两个也是等同的:一门科学是一个知识领域,其中有人,即所谓研究工作者,或科学家,或学者,他们致力于完善现已积累的事实与方法,同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所掌握的事实与方法使他们与一般“外行”有所区别,因而也和单纯的“实际工作者”有所区别。其余还有些定义也许同样不错,这里我补充两个,就不多加解释了:(1)科学是经过提炼的常识;(2)科学是经过工具加工的知识。


 上面熊彼待的话可以总结为:经济学家们很清楚按照现有自然科学的标准要求,经济学不能被称为科学。尽管熊彼特提到是否被称为科学无关“等级”与“尊严”,但事实上却关系到是否把经济学当作一个严肃的学问,从而使经济学的研究能够正常地进行下去。因此,熊彼特给出的一大堆关于科学的定义,事实上都是以能够将经济学纳入科学为目的来进行的,那就是调整科学的定义,直到经济学可以被纳入科学的范围为止。

我们再来看一下来自新闻界的人士崔永元对科学的定义,这个摘自崔永元个人官方微信公众号2015年2月4日23:28的文章“崔永元:关于转基因问题调查的演讲”,这个文章上载了他演讲的PPT:“班门弄斧转基因”。其中有两页PPT是谈崔永元个人对科学的定义。


  很显然,崔永元以更接近文学艺术的手法更大范围地扩展了科学的定义,以使得他个人的行为方式、也包括所有人文学科都可以纳入科学的范围。

  我们相信,如果你去问算命先生,他们也可以给科学下一套定义,从而把他们的工作也都纳入到科学的范围。


四、科学的最高标准——可测量

当我们讨论“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果目的是要把自己所在领域纳入科学,使自己的工作可以被称为科学,这样的出发点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科学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特殊方法,人们的确公认这种方法是最好的,否则大家也不会都想把自己标榜为科学。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清楚地理解科学认识的方法到底是什么,而不是要立一个标准去判断某个学科算不算科学。即使在物理学领域,同样有很多学者没有最充分地利用科学的方法,他们的工作依然没有从科学方法中获得最有效的帮助。这样的学者并不因为他研究的是物理学就一定能称为是科学的。因此,讨论科学与否的角度应当是“你用什么方法来认识世界”,而不是“认识的结果、体系、所在领域或学科”。任何认识领域都可以科学化,而任何认识领域也都可能变得不科学。

只不过是因为象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科学认识方法的规范更多一些,大多数学者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就会采用科学的认识方法。而被认为“不科学”的领域,科学认识方法的规范较弱一些,可能需要靠学者自己的领悟才能去掌握。

在纯科学看来,只要是认识世界的学问,都可以去采用科学的方法。没有任何学科是绝对科学的,也没有任何学科绝对是不科学的。纯科学对科学的认识方法进行了远比过去更深入的研究,并使这种方法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前所未有地清晰化,使得它可以很容易地被任何认识领域所理解,并适用于一切认识领域。

因此,纯科学并不是去回答某个学科算不算科学,而是告诉人们无论在任何学科“如何做”才算是科学、并且如何做才能更加科学。甚至于,纯科学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学科本身算不算科学的问题,因此人们也就不要再去纠结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从科学的认识方法来说,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一切所定义的概念都必须具备“可测量”性。测量的价值并不在于能否绝对地“证实”或“证伪”某一个理论,而是只有理论的概念“可测量”,才能以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相应的领域。物理学中为解释光的传播曾提出“以太”的概念,它是假设在所有空间中都存在以太这种物质,从而承担了真空中光波传递介质的作用。但为测量以太的迈克尔逊.莫雷干涉实验一直无法得到以太理论预测的测量结果。这个测量最后导致了光速不变原理的建立和相对论的出现。以太假设虽然被否定掉了,但它的理论假设是可测量的,这个认识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也有人认为仅仅从迈克尔逊.莫雷干涉实验的结果并不能直接导致光速不变原理,它也不一定绝对就可以否定以太假设,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它是可测量的,人们就可以不断通过各种测量去获得测量结果,从而获得不断增加的科学认识。光速不变原理是这个实验测量结果的假设之一,虽然并非绝对唯一的假设,沿着这个假设得到的新测量结果是最有效的。它并非绝对排斥其它假设的可能性,只是截止目前为止沿着这个假设走下去还没有遇到例外。如果遇到意外,人们就会去尝试其它的假设,这就是采用科学认识方法的正常认识过程。

可测量并不是科学方法的唯一标准,但却是近代科学绝对最高的和最重要的标准。由于在经济学领域没有建立起可测量的绝对最高标准,导致经济学领域的大量理论概念事实上是不可测量的。以下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简单讨论一下,理论概念不可测量会是什么结果。



五、从一个案例看已成“数理玄学”的经济学沉疴之深


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是这个领域相当权威和经典的教课书,其中在解释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时用到很经典的大炮和黄油的例子(参见书中图1-2)。微观经济学最基本假设之一“稀缺性假设”本身的论述只是一个哲学化的表述,而PPF则可以看作是这个假设的精确数学表达,因此它的成立与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很荒谬的现实是:有哪个经济学家,包括萨谬尔森本人尝试过建立一个测量系统,去实际测量一下大炮与黄油之间的PPF曲线是什么样的吗?根本没有。如果他们真的试图去这样做的话,马上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荒唐之极的PPF曲线。试问一下,如果减少10门大炮的产量,节省下来的钢材资源能生产多少磅黄油?如果减少100磅黄油的产量,节省下的牛奶资源又能生产多少门大炮呢?这从根本上就是违反最基本科学常识的事情。但就是这样一个显而易见没有足够科学根据和测量基础的PPF曲线,竟然在全球高校经济专业课堂上讲授了几十年(现在都已经修改到第18版了还是如此表达)而无人去质疑。这足以证明经济学家们无视现实的懒惰习惯已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PPF曲线根本就不可测量,稀缺性假设又如何去验证?如果稀缺性假设不能得到实际测量结果的充分验证,纯属想当然的东西,整个微观经济学怎么能走得下去呢?经济学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艺术”到这种程度,就是它为什么会成为“数理玄学”的根源所在。

(接二楼)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纯科学 新浪微博:汪涛_纯科学(http://weibo.com/u/1338327164)


作者简介:汪涛,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曾任中兴通讯国际市场副总裁,现任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投资总裁。曾出版《通播网宣言》,《生态社会人口论》,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注:本文是作者首发于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论坛经管之家论坛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950332-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