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重点-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重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

发布:funny胡 | 分类:经济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第六部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第六部分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ZF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总需求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作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移动: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从IS—LM模型分析中可知,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动会使LM移动,进而影响收入水平,而LM移动究竟会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即h越小,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越敏感即k越大),则LM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已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为:
式中d表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e表示自发支出乘数,h和k分别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和收入的敏感程度。从上式可以看出,当d、Ke不变且k比较稳定时,若h越小,则P上升一定幅度使M/P下降一定量时,国民收入Y就减少得越多;反之,P下降一定幅度使M/P上升一定量时,国民收入Y就增加得越多,因而,AD曲线就越平缓。同时,当h和k既定时,如果d和Ke越大,即IS曲线越平缓,则实际货币余额M/P变动时,收入变动也会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
当ZF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ZF支出扩大(增加),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3.总供给函数: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总供给曲线。所谓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而得的。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产出递减。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率的减函数,可写为:,实际工资越低,劳动力需求越大;劳动力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可写为,实际工资越低,劳动供给越小。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就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就业量。在短期,就业量的变化是引起总供给水平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在长期,资本积累的变化、技术进步等都会影响总供给水平。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货币工资变动能作何反应的假定。对企业或劳动者来讲,重要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是名义工资与价格水平的比率,当名义工资上升的幅度低于价格上升的幅度时,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实际工资就会上升。如果工资和物价可以自由变化,那么,就业量的决定就完全独立于价格水平的变化。因为物价上升时,名义工资水平就会同比例上升,劳动力市场将恢复到原来的均衡,就业量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样,就业量就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总产出也不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价格水平具有完全的伸缩性时,实际产出量主要由潜在产出决定,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可称它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或古典总供给曲线。
当名义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时,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时,现实经济中即使存在失业,工资水平也不会下降;但当劳动力处于过度需求状况时,工资却可向上调整。这样,在刚性的名义工资水平下,如果物价上升,实际工资水平就会下降,劳动力需求就会扩大,经济的就业量和总产出就会增加,总供给曲线就会向上倾斜。总产出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可把这条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市场上失业率逐渐减少。当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价格水平的上升就会导致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的出现,这样,名义工资就会随物价同比例上升,使就业量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从而物价水平上升时,产出也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上。经济的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向右上方倾斜,在长期就变为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上的垂直线。
4.总供给、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当经济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经济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实际产出、就业水平、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在古典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价格水平的变化不影响经济的就业量和总产出水平。任何由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波动而造成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不相等,理论上都可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化使经济恢复到原先的均衡,而不需要任何经济政策。例如,由于货币供给量的扩大(或者ZF支出增加,出口增加等),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样,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的总需求就超过了总供给,价格水平即上升。在需求方面,随着价格水平上升,货币市场上实际货币供给开始减少,利率水平上升;投资缩减,总需求开始减少。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距也开始缩小。只要总需求还大于总供给,价格水平就持续上涨,直到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结果,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量同比率增加,利率、总产出、就业量以及总需求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当经济的非均衡来自供给方面的波动时,如石油供给的减少,总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造成经济在原有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只要总供给不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调整,价格水平就持续上升直到总需求重新等于总供给。结果,总产出与就业水平下降,价格水平、利率上升,总需求量下降。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供给曲线由于名义工资的向下刚性而向上倾斜,就业量和产出水平都会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就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产出。
基本概念:
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ZF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ZF将要支出的数量。因此,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个经济部门的总支出。
2.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是指物价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均衡支出或均衡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会随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总需求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就是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了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均衡支出或收入。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系中,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如果货币供给没有变化,价格上升会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就会上升。利率上升,投资水平就会下降,因而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下降。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4.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
5.总供给函数与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一般价格水平与总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就是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描述了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总产出量。
6.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会相应地下降,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7.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表示长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由于长期总供给是惟一的,并不随物价水平而变动,所以在纵轴为价格水平、横轴为产出水平的坐标系中,长期,实际产出量主要由潜在产出决定,因而不受价格的影响,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实际工资相应调整后,产出量不会相应变化。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表示劳动市场均衡或非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纵轴为价格水平、横轴为国民收入的坐标平面上,就得到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因此,当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交点所对应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三个市场同时均衡也意味着此时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完全实现转化。
9.货币中性:指货币存量的变动只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实际变量(产量、就业)无一发生变化。
10.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该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因此,总需求曲线移动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对就业量和国民收入发生影响。
11.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该模型中,总供给曲线由于名义工资具有刚性而向右上方倾斜,这说明就业量和国民收入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产出水平。
12.劳动市场均衡:劳动需求曲线表明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劳动市场均衡就由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交点决定。当劳动的需求与劳动的供给相等时,劳动市场达到均衡。
13.工资下限假说:在短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向下刚性,但也具有完全向上伸缩性。这也就是说,工资有一个最低限度,无论劳动市场上供求如何变化,工资不会低于这一水平,从而具有不能向下变动的刚性,但在这一最低之上,工资则可以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动,从而具有向上的伸缩性。这一假说是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的基本假定之一。
14.工资粘性假说:当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工资也要发生变动。但工资的这种变动不是迅速的,而是缓慢的,劳动市场上供求的变动与工资变动之间存在着时滞。具体来说,当劳动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时,工资就要下降,但这种下降不是迅速发生的,而不缓慢地进行的;反之;当劳动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时,工资会上升,但这种上升也不是迅速发生的,而是缓慢地进行的。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就是这一假说(参阅第二十三章)。
15.工资完全有伸缩性假说:工资可以适应劳动市场供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动。当劳动市场上供给超过需求,工资会迅速下降,当劳动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时,工资又会迅速上升。通过工资水平这种迅速而及时的变动,经济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新古典总供给模型正是在工资有完全伸缩性这一假说的基础上说明就业量、产量、工资与物价的决定的。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309194-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