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非理性行为经济学-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

行为经济学

>>

[转贴]非理性行为经济学

[转贴]非理性行为经济学

发布:leabai | 分类:行为经济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非理性行为经济学经济学非理性行为经济学——由2002年诺贝尔奖再谈“经济人理性与新经济的冲突”姜奇平  非理性行为经济学获得了诺贝尔奖!10月9日,听到这个消息,获奖者卡恩曼竟高兴得“非理性”地从窗户跳进了自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非理性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 非理性行为经济学 ——由2002年诺贝尔奖再谈“经济人理性与新经济的冲突” 姜奇平    非理性行为经济学获得了诺贝尔奖! 10月9日,听到这个消息,获奖者卡恩曼竟高兴得“非理性”地从窗户跳进了自己家,他说,"得奖是对行为经济学研究者的认可";听了这个消息,有的传统经济学家捶胸顿足,人大一位教授气愤地公开宣称:“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应该说不具备这样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我的感觉是:高兴并痛快着。从去年3月12日《以自由为主题的体验经济》到今年9月24日写《经济人理性与新经济的冲突》,我写了不下十篇“奇平视点”,提醒人们重视非理性行为经济。许多人,包括我的好朋友,都担心“非理性”这个题目太偏,奇怪我为什么一门心思钻这个窄胡同。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证明,《互联网周刊》这块阵地上,我们的准星一直在精确地瞄向前沿靶心。我在北京、山东、河北关于体验经济的多次演讲中,公开预言非理性行为经济学会获得诺贝尔奖,没想到这么快就如愿了。    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三次授与行为经济学家(贝克尔、阿克劳夫、卡恩曼)已充分地说明,时代,真的变了。新的经济,需要新的经济学。经济学家再顽冥不化地坚持“规则不变”论,迟早要进历史垃圾堆。美国商业周刊在线10月11日在《诺贝尔桂冠戴给了古怪的一对》中就不无讽刺地写道:“丹尼尔·卡尼曼不是一位经济学家,这也许是它能分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大理由。”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非理性行为经济学兴起的背景,那就是:技术融合带来的不确定性、高风险和个性化体验,正成为信息经济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最主要现实,实践要求经济学从根上修改基本假设。    天变,道亦变;经济变“新”了,经济学也要变“新”。经济学变革的矛头,首先就指向传统落后的经济学规则的核心:经济人理性。非理性,是指非经济人理性,不是否定一般理性。行为经济学要求经济人理性与非经济人理性两分经济学天下,这也反映了新经济的要求。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如果说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理性,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的基本假设就是自然人快乐。    功利主义是二者共同的源泉。在边沁时代,二者曾是一致的。后来,二者对功利的理解有了差异。经济人理性说的功利最大化,是指效用最大化。行为经济学也讲功利最大化,但这个功利是指快乐的最大化。    人们常把行为经济学“误”当作一种心理经济学。卡恩曼一直到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仍然认为自己是心理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普林斯曼的教授主页上,也是把他的职业定位在心理学。路透社在《揭开非理性行为之谜----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理论评介》中,同样把卡尼曼定位在经济心理学(economic psychology)。许多经济学认为2002年卡恩曼获奖反映的是心理学向经济学渗透的趋势。我认为如果光这样看,就太小瞧行为经济学了。   行为经济学令正统经济学最恼火之处,不在它是心理学,而是它不承认“经济人理性”。首先,它不承认“经济人”这个前提,它认为人的本性中有利他的一面,可以从利他中直接得到快乐,不承认利他是从利己派生的;其次,又不承认“理性”作为绝对前提,不管它是完全理性,还是有限理性,都不是无条件承认;它认为人可以依据非理性直接行事,而按理性原则行事反而可能是派生的。   更令人恼火的是,行为经济学竟然能解释实际。一方面,自从互联网将“网络效应”和价值“外部性”突出化以来,随着“认同”的内生化,“信任”的主流化,以及用“交往”定义人的本质(如哈贝马斯)等新思潮,将直接导致“社会人假设”的建立,以及相关的“社会资本”等新范式进入财会报表体系,将“经济人”假设在涉及赢利问题上的局限暴露得越来越充分。另一方面,体验经济在各行各业的比重呈主流化趋势,美国股市脱离基本面“非理性繁荣”和“非理性走熊”的表现,都是传统理论解释不了的。这些,为行为经济学的生长提供了实践基础。行为经济学的这次转运,完全靠的是第三次浪潮。是成千万亿新财富的“实践”,活活检验出来的(相对)真理。    汪丁丁在9月20日天则所讲演中就提醒大家,导源于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劳夫教授的行为经济学正在成为热点:“主流经济学太不重视行为,我提出了行为经济学提出的六大假设,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各种最基本的现象,引入’行为’假设后,立刻就可以解决。”如果行为经济学不能解释实际还好办,它“竟敢”对传统经济学解释不了、解释不好和不该解释的问题,提供了自己的解释,所以保守经济学家对它火冒三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汪丁丁刚流露出行为经济学的倾向,前年就被以语言暴力著称的一位保守的经济学年轻人称为“走火入魔”。 其实汪丁丁今天还只不过是把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的有限理性调和一下,我在9月24日文章中主张比汪丁丁更进一步,连有限理性假设也要相对化,要引入非理性假设(或叫新经济理性假设)。如果不是这次非理性行为理论获诺贝尔奖,更不知会有多少人误会。   其实,行为经济的“非理性”并没有人们初看第一眼那么可怕。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不叫非理性,改称以下说法,你感觉会不会好一点?第一,改叫个性化经济。比如,“顾客是上帝”,就是典型的“非理性”经济学,谁会觉得可怕?第二,改叫体验经济。比如,F4、足球风靡大江南北,星巴克、可口可乐火遍长城内外,XP、MP3走红网络上下,有什么可怕的吗?第三,改叫风险经济。这倒是很可怕,但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是核心特征,想躲也躲不过去。过去把秩序当作常态,现在要把混沌当作常态,抓住规律,人们早晚会适应。    此外,不是一说“非理性”,人们就疯狂了。非理性,是指非经济人理性,不是否定理性。经济人理性与非经济人理性还是互相调和的,一般来说,传统经济中的理性因素多一些,新经济中非理性的因素多一些,但二者肯定长期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从大批量规模化确定性生产,向体验式个性化不确定生产的过渡,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本来,新古典主义与行为主义在古典主义时期,是同源的。那时人们并不区分快乐有何本质不同。到了马歇尔之后,快乐转义为可测度的效用;行为主义意义上的快乐,则被打入心理学,逐出了经济学师门。    卡恩曼的分析就从这里开始。在《体验型功利与实证型快乐》(意译,原文为Experienced Utility and Objective Happiness:A Moment-Based Approach)中,卡恩曼首先区分了功利的两种不同含义。他认为,功利在历史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边沁使用的,指快乐和痛苦的体验。一种是现代意义的,是指决策的权重,源自对选择的观察,在转义上用于解释选择。为区分这两种不同含义,卡恩曼把边沁意义上的概念称为体验性的功利,把现代用法的功利称为决策功利。卡恩曼希望找到一种实证的办法,把握客观的快乐(Objective Happiness)。可以说,卡恩曼的理论,是关于行为决策的理论。    卡纳曼早就发现了人们决策不确定性,即人类的决定常常与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1979年,他与已故的阿莫斯·特韦尔斯基合作,共同提出了"期望理论"。与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量化方法不同,卡恩曼的方法是,区分当下的功利(Moment-utility)与记忆中的功利(remembered utility),通过二者关系的比较,找到人们行为的支配因素。认为人的行为依赖于对过去行为结果的回忆。"过去是对未来最好的预测。"   汪丁丁在介绍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克劳夫的"行为经济学"时,将行为学的基本原则归结为三条:⑴回报原则,那些经常给行为主体带来回报的行为比那些不带来回报的行为更可能被主体重复;⑵激励原则,那些曾诱发了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比那些不曾诱发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更容易诱发主体的同类行为;⑶强化原则,行为主体在没有获得对其行为的预期回报,甚至为此遭到惩罚的时候,会被激怒,进而更强烈地要求实施同类行为或预期能够补偿损失的行为。另一方面,如果某类行为给行为主体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回报,或没有带来预期惩罚时,行为主体将更主动地实施同类行为。   根据这三条原则,人的行为都是经过“记忆中的功利”进行评估后做出的。这种评估,可能带来获得性偏见(availability biases)。比如,近期发生的重要事情总是记忆犹新,这种记忆就比较远的记忆更能影响当下的决策。比如,人们买涨,就是因为过去的回忆告诉人们的都是关于涨价方面的信息,使人们预期价格还会再上升,直到相反的最近记忆改变了这种情况为止。    传统的主流经济理论把"自利"置于理论考察的中心,但实践表明,利他主义、社会公正等,也是广泛存在的,否则无法解释人类生活中大量的"非物质动机"或"非经济动机"。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不只是自私的,它还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而做出不会导致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2001年美国经济学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克拉克奖章(Clark Medal)――颁发给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做出开创性贡献的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拉宾(Matthew Rabin)。拉宾就指出,追求公平性的心理已在很多市场中起了作用,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中。拉宾研究的领域还包括为何有的人会入不敷出、会吸毒成瘾、会三心二意等等,正统经济学根本无法解释人类为何会做出这些不理性的行为。   传统主流经济理论第二个主要观点是人们会理性地"自利",因而经济运行也具有自身的"理性"。    而行为经济学论者则认为,人本身就不是那么"理性"的,经济活动因此也不是那么"理性"的,例如,股票市场并不是对公司的现实,而是对投资者的情绪作出反应,而人的"表象"思维、心理定势、环境影响往往导致并不理性的错误。   美国《纽约时报》2001年2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一些经济学家称行为是一个重要因素》。文章谈到,莱布森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名为"行为经济学"的经济理论新流派思想,向主流经济学提出了质疑和挑战。莱布森首先指出的,就是股市的非理性行为。针对莱布森的行为经济学,我当时就在“奇平视点”中指出:“针对经济人理性这个“心魔”,他们采用非理性“行为”这个旗帜来“灭佛”。 目标是摧毁工业原教旨主义的偶像——经济人理性。”    一年前,美国媒体根据学者的体重“统计”说,把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者加起来,现在还不到“一吨重”。我相信,随着卡恩曼、拉宾先后获奖,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者,一定会远远超过“一吨重”。       成功的应用:行为金融学    行为经济学一个重要的成功应用领域,是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记得去年中国经济学界为“股市如赌场”论争得不可开交。其实金融行为学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股市如赌场”,非理性行为在支配眼下行为,而且这很正常。    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如卡恩曼、拉宾(此拉宾非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个拉宾)、莱布森等,其实都同时把行为金融学当作重点研究领域。不过专门说到这门学科的代表人物,钱颖一推荐的是塞勒(Richard Thaler)和施莱佛、汪丁丁推荐的是Hersh Shefrin(代表作是Beyond Greed and Fear: Understanding Behavioral Finance and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Harvard University ress,2000))。这些理论都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很好解释了股市上人们“追涨杀跌”这种非理性行为的根据和结果。正是应用行为经济学理论,罗伯特·希勒,推出了预言纳斯达克崩盘的《非理性繁荣》一书,并在在纳指暴跌前一个月及时推出,使行为经济学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如果我们当时掌握这种方法看问题,对网络股就不会盲目乐观了。    我这里还想提到的是斯坦因。他于1996年在《非理性世界中的理性资本预算》提出了市场时机(markettiming)理论。斯坦因假设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而公司经理是理性的。在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股价往往会错误定价(mispricing)。在公司股价高估(overvalued)的情况下,公司经理的行为耐人寻味。按说,在使上市公司真实价值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会采取发行新股的做法。但斯坦因的研究表明,公司经理不会把股票市场的新融资进行真正的投资,而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盲目扩大经营规模,树立自己的形象和“政绩”。    斯坦因的这个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发现,对今天警惕和回避中国股市和网络股中存在的黑幕,仍然有现实指导意义。       为什么要重视非理性:一个市场与政府同时失灵的高风险未来即将到来    记得有个笑话说:上帝通知盖茨,第二天世界末日。盖茨回公司传达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我们的所有竞争对手,将不再存在。    如果我们对新经济,也象这个笑话讲的那样,报喜不报忧,那么我们会重新犯错误。所以我们在告诉大家,新经济是个性化经济的同时,也要告诉大家,新经济是高风险经济。    是的,在新经济中,人们将整天、整月、整年地处在高风险之中。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本身。    在工业经济学家天真地争论市场好还是管制好时,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这就是:我们在新经济中经常面对的,将既不是市场失灵,也不是政府失灵,而是更坏,是市场和政府同时失灵。   这就是非理性行为经济学的结论。    市场和政府同时失灵的原因,从根本上找原因,是一般价值尺度失灵。过去,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是用理性这同一把尺子建成的。衡量价值,用的是理性这同一把尺度。今后,在个性化经济中,在不确性的风险经济中,“行为”这把非标准尺子,将逐步取代理性这把尺子。“人人所有”的个性经济和个人的体验定价,将挤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供求定价的理性的位置,使价值变得不确定起来。风险主要来自于这里。   但是,高风险并不是世界末日。因为化解风险的办法,发展得与风险一样快。风险只是对不了解、不适应变化的人来说的。等我们的后代真进入到纯的不确定性经济时,会感到那是很确实、很保险同时充满机会和乐趣的经济,相反会奇怪我们这些先辈为什么会容忍工业经济这种死板经济,就象在工业社会从小长大的人,无法理解当农民有什么“快乐”一样。变化的快慢,可以商量。但有一点,拒绝变化,甚至反方向变化,是不行的。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社会只需必要的精神激励,让“做好事有好报”,成为可记忆的功利(remembered utility),就足以使人产生利他的动机。而这种动机,并不象把人当作驴马看待的物质主义宣扬的,是与人的本性矛盾的。而且,网络的正外部性利益,会使社会认同变得更加容易。换句话说,我们在未来可以期待的,是一个比今天更高的伦理道德水平。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6324-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