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破茧重生:北大CCER研究生的生活一瞥经济学 金融学学习-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金融>>

金融学

>>

转 破茧重生:北大CCER研究生的生活一瞥经济学 金融学学习

转 破茧重生:北大CCER研究生的生活一瞥经济学 金融学学习

发布:123456jiayou | 分类:金融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三.经济学学习经验个人认为研究生阶段经济学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掌握基本工具、2.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某一个领域、3.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和师长、同学讨论而不能闭门造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三.经济学学习经验
个人认为研究生阶段经济学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掌握基本工具、2.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某一个领域、3.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和师长、同学讨论而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要把数学这个工具当成目的。在思维上,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思考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方法论上实证主义结合解析主义,思维方式上演绎法结合归纳法,意识形态上避免对经济学过分的崇拜。
(一)、经济学学习的三个阶段
1.熟悉用数学语言刻画世界,掌握基本工具
学完初级和中级经济学以后,高级经济并不继续引入更多的事实和理论框架,但开始用相对“严格”的教学工具规范地描述理论。这个阶段的教科书往往不是那么全面(尤其是在宏观方面),其目的往往在于建立一个流派而非整个分支的理论框架,非常强调应用数学工具更为严格的描述既有的理论。这一阶段关键要看一流的学者是如何用数学工具简化世界的,注意变量的选取(如何用最少的变量来表达理论,简化了哪些信息)和模型的构造(如解的特性:产生了周期、增长还是多重均衡)。
这一阶段可以不看经典的名著,如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经济学书系(蓝色系),这些书思想深刻、逻辑严密、自成一家,如果没有掌握理论的思维框架,并且对某一个领域有较深的理解,一方面很容易看得似懂非懂,不知所云;另一方面可能陷入其思维模式而拒绝接受其他解释。
2.阅读论文: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一个领域
教科书都是一个或观点相近的几人人写的,作者严密的描述以说服读者。但研究生阶段重要的是学会质疑而不是“掌握真理”,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随,因此阅读论文是极端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不同流派是如何质疑对方观点,如何跳出对方逻辑框架而打开新的天地。
阅读每一篇论文都只有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用什么解释了什么?也就是说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中间的逻辑是什么?
2)这篇文章有什么缺陷?
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思维的方式,技术已经不重要了,因此,除非是几篇公认的奠基性文章或与现在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他文章都只需看Abstract。从这些文章中一定要训练出自己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看完假设和结论,一定要想想“如果是我来写”,这篇文章应该如何展开,哪几点是构成逻辑推理的基石,然后再粗略的翻看文章正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展开的,自己疏忽了什么,冗余了什么。在阅读完一定量文章,对体系有较为清晰的框架以后,还应该问问自己:这篇文章对既有的理论体系有什么贡献?
寻找文章的缺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假设
2)论据
3)从假设到结论的推理过程
4)从结论展开的推论
5)案例选取与案例安排
这要求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分析假设是否较好的抽象了现实,解释了最多的现象;论据是否与现实相符;推理是否只注意到现实世界的一种逻辑发展过程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案例是否证明了文章的观点,安排上是否逻辑清晰。
论文的选择如下:
1)对这个领域的综述性文章(review)。从中了解这个领域的脉络,从其reference里可以寻找其他论文,明了这个领域的关键词,有利于网络搜索。
2)Edward Elgar(EE)出版的Elgar reference collection :The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critical writings in economics/financial economics系列,每一专题的前言都疏理这个领域的框架,明了这个领域进展,而且第一个部分都包含了经典的review文章。
3)电子资源:图书馆-电子期刊-JSTOR和Elsevier Science 数据库
4)讨论课上老师选出的经典论文,
5)最新的论文,Google和相关网站(参见第四部分)
强烈推荐:1)林老师给研究生开的研讨课
2)朱天飚老师的讨论课,尤其是讲方法论的前几节
http://www.sg.pku.edu.cn/dpe/pe.htm
3.论文: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
学习他人的理论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重要的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对理论有新的贡献;依葫芦画瓢,总要自己画一只才会有感觉。总的来说,写论文有两种途径:
1)从现象到理论
从现象到理论是一种比较困难而且高风险的方式,最难的在于选择一个“有趣”的现象,说出它为什么有趣。这需要你对现有理论比较熟悉,然后你还需要做出自己的逻辑推理,自己选取合适的变量,搜集论据展开证明,而且由于没有模型可供借鉴,数学这一部分可能会很弱,但这样做很有趣。
用这种途径思考论文的步骤如下,来源于朱天飚老师、路风老师的讨论课。
1.中心问题:中心问题应该建立在对“常理”相反或不同的观察上,只有这样这个问题才有意义和使别人感兴趣。
2.文献考察:别人是怎样解释你提出的问题的?中国的、外国的。
3.中心论点:你自己怎样解释中心问题?(用什么因素来解释?)这里的中心问题是要被解释的因素,也就是因变量/项;你的用来解释的因素是自变量/项),它(们)必须是抽象出来的,换句话说,用20个因素来解释你的中心问题就不是解释了,是描述。你的解释与别人的解释不同的地方在哪?只有不同才有写的意义。
4.论证逻辑:你的自变量/项与因变量/项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怎样从前者推导出后者?
5.证据支持:用什么具体的例子和/或数据来支持你的中心论点?怎样组织它们?
2)从理论到理论
从理论到理论比较简单而且安全,找一篇论文加减一个变量或者约束条件或修改目标函数,求出解以后再去找点现实的事情说一说,世界这么大,找个故事还是很简单的;或者用中国的数据检验一下某种理论。不过,在行文的时候要倒过来,显得是从实际中抽取变量,获得理论并加以检验的。这种方法简单却不太有意义,但非常适合用来拿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和师长、同学的讨论必须贯穿于每一个阶段。自己的努力、阅读和思考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每一个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和局限性的,他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打开视野,促进思考。讨论不要仅限于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观察对方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的切入点、逻辑和扩展。
(二)数学和经济学
经济学是可以不用数学的,个人认为数学最重要的优点在于增强了理论的可证伪性,同时能够简洁地说明整个逻辑过程,避免了在论证过程中“偷换概念”的现象。
首先,一个无可证伪性的理论是没有学术意义的,例如我们无法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这样的命题进行证伪,因为作者总可以声称失败的国家“不够强大 ”。这样的理论对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帮助。其次,在金融、宏观、计量等方面很多事情用文字来说往往说不清楚,简单的数学推理却能使人一目了然。最后,用文字叙述时往往会出现一个关键变量在上下文中内涵不一,这使得文章很不严谨,如果用数学变量来定义就会减少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
但经济学绝不等于数学,很多概念很难被精确量化,例如公司治理;很多事件发生的次数太少而难以用计量的办法,例如经济形态的变迁。数学只是一种工具,让人更好的用经济学的眼光来观察社会,数学不是目的,数学化经济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事实上,经济学中所用的数学知识其实并不那么多,也不那么严格,而且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时代所用的数学工具也很不同。因此,学好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与统计就足够了,保证自己有掌握任何数学工具的能力,而不要奢望自己能穷尽所有的数学分支。如果发现自己应付考试都有问题,那原因很可能不是数学不好,而在于没有了解理论的脉络,被动的应付孤立的模型,而没有能够简化出一个脉络。
(三)受经济学训练后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正如每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往往是同一品质,每一个学科也是如此。经济学基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理性人的假设抽象出这个世界某些重要的变量,构建了相对完美的理论框架,对现实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但是,不能认为经济学解释了整个世界,忽略甚至排斥其他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或变量是非常狭隘的。
首先,从方法论上来说经济学是一个有很强实证主义色彩的学科,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观察和解释,因此倾向于采用定量的方法以来解释这个“客观”的世界。但事实上解析主义对现实也有一定的解释力,这种方法论认为思想集成决定社会,而思想集成是变化且难到寻找的,因此偏向于定性研究,理解社会是如何形成的。索罗斯《开放社会》一书就有很强的解析主义色彩。
另一方面,经济学是一个强调“演绎法”的学科,她完整的理论框架使得对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理论出发得到一个言之成理的解释,但千万不能只演绎理论解释现象,更要学会归纳现象得出理论。例如,对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很多经济学家往往只会看到市场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逻辑演绎表明经济发展的原因一定是自由市场经济。当他们发现市场的作用可被验证以后,对理论的迷信就更加深了一层,往往不再去想有没有其他理论没有阐述过的重要变量在起作用。在这一点上,对比亚洲四小龙等发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与其他未能发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的异同,归纳四小龙所共有而未发展国家和地区所缺乏的变量,林老师发现了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而政治经济学者则从中看到政府的作用和其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提出了 developmental state的概念。
最后,不要对自由市场的理念、经济学、甚至经济本身有过度的崇拜。自由市场来自于鼎盛时期的英美的经验和国家的利益,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用这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但我们不能仅仅从这一个视角去分析现实,把这些理论当成“真理”甚至进一步的想用“真理”来改造世界就很危险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约束条件,而很多这样的条件是被经济学所“简化”了的。经济学有很强的分析横向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但却很难分析纵向威权关系(hierarchy)配置资源的能力,而家庭、企业、政府、法律和军事系统都是以威权关系构成的重要社会组成部分。最后,随便翻一本历史书,你都会发现经济仅是其中的一章而不是全部。
*************************************************
四、金融学学习经验
主要阐述偏研究和偏实务的不同学习策略,可能适用的书籍、网址和其他资源,强调不能,只关注直接融资,忽视其他融资方式,割裂的分析金融市场。
(—)不同的学习策略
对于想要从事实务工作的人来说,不要只看到直接融资市场(股票、债券市场)而忽视间接融资市场(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信托,保险等)。客观上,直接融资市场是一个相对“透明”的市场,公开的信息很多,有大量的数据可以做实论研究,因此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这个领域。但是,研究生阶段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或许比了解实务更为重要,考虑到在中国间接融资比例高达90%以上,关注这个市场是非常必要的。此外,保险的高资金量和稳定现金流对于任何金融机构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信托除了IPO以外几乎什么都可以做。
在学习金融学的时候,尽量注意把经济学理性的框架和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的框架融合起来。在不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候,计量模型可能还比较有效,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emerging market,金融市场实际上有很大“非理性”的成分,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基于“理性人假说”的经济学方法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进一步的,即使是在成熟的市场也会发生“金融危机”——这是一种经济现象,但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可能更密切些。此外,金融实务运作中了解真正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一些管理类的课程,了解组织的运作和异质性,比认为企业只是交给定市场结构的下自动利润最大化的 “无生命体”要好得多。在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投资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地区政治局势。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培养自己全局的眼光,把金融,宏观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周小川论述利率自由化的必要性(周小川(2002),扩大就业的补充研究,《比较》,第二缉,pp.1-8),没有从什么Pareto Efficient 出发,而是从人口结构,就业压力出发,阐明为解决就业必须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而银行需要利率自由化对不同风险的客户差别定价,以避免由于“逆向选择”而出现“惜贷”的现象,保证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发展,从而解决就业问题,非常的精彩!
如果单纯是对金融学的学术研究感兴趣,建议先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这主要是因为单个领域内的技术都比较成熟,而跨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太成形的框架,做单个领域较易于解决在学术界的发展和生存问题。如果希望出国研究金融学,客观上获得offer的不多,建议再思考一下目标和路径,在一些清华北大海外特聘教授指导下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或许是新的突破口。
(二)一些促进思考的途径
1.找一个bbs经常灌水,最好是当版主,关注每日动态,而且应该尝试对消息做一个分析和评论,写作能强迫你认真的分析,加深对现象的理解。
2.组织一个小组,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问题,互相的启迪和切磋,同时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简洁而清晰地勾勒一个现象)沟通的能力(迅速理解他人观点,分析其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及逻辑推理可能的结果,对比自己的观点)以及组织能力。强烈建议这种组织讨论完一个论题后一个休息的时间段,因为并不是每个成员都那么关注论题,无休止的讨论会使人放弃。
3.炒股或模拟炒股,认识自己的贪欲和市场的凶险(时间充裕者)。
4.实习:工作总和预期差的很远,去政府机构、外企、国企的相关单位看看,可以发现现实的问题,非常有助于个人人生规划。
5.参加 CFA、CPA之类的考试:虽对学术没有什么意义,但非常实用,毕竟生存并不是那么容易。
(三)学习研究的路径和资源:
这一部分是自己的学习经验,走过的路径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合适的,但绝非适用于所有的学友。所列的书籍都是自己偏好的,也不一定最好,由于这些书更新很快,所以都没有列出版本。这些书也不必要每一本都一页一页从头看到尾,了解框架是最重要的,其他要结合研究来阅读。此外,有英文版的书一定不要看中文的,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些传神的地方难以译出,英文看多了就会习惯的。
1.学习
(1)入门书籍:< Finance >, Zvi Bodie, Robert C. Merton,框架非常清晰
(2)中级教材
a.Investments:
< Essentials of Investments >, Zvi Bodie, Alex Kane, Alan J. Marcus.
< Investments >, Willian F.Sharpe, Gordon J.Alexander, Jeffrey V.Bailey
第一本书行文更流畅易懂,第二本较学术化,但两者选一即可。在阅读时不但应该学习规范市场的运作,更应该想想中国市场到底因为哪些原因使得如此的无效率。在理论和实际中反复的来来回回,可以使人更好的理解两者。
b. Corporate Finance
<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 Richard A.Brealey, Stewart C.Myers
< Corporate Finance >, Stephen A. Ross, Randolph W. Westerfield, Jeffrey F. Jaffe
第一本通俗些,例子写的非常漂亮,第二本学术化色彩较浓,也是两者选一即可。需要了解简单的会计知识,仅借贷和资产负债表等基础即可。
c. Derivatives
<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 John C. Hull
如果简单的了解,a中任何一本书相关的部分就足够了。
(3)计量
<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
John Y. Campbell, Andrew W. Lo, A. Craig MacKinlay
全面介绍了金融学中常用的计量方法。
2.研究
(1)了解理论发展脉络
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工具(建模、计量),再有金融学相关的知识,就应该开始做研究了。强烈推荐在这一阶段先看下面这本金融思想史方面的书:
< Capital Ideas : the Improbable Origins of Modern Wall Street >, Peter L. Bernstein.
此书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简洁、流畅而完整的叙述了金融理论是如何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启迪初学者如何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简化变量,完美的展示了金融市场奔腾不息的力量和金融理论的深邃迷人的美感。
(2)专题研究:从问题入手
在学习理论的时候,总会发现一些既有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顺着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阅读相关的书籍、论文,和同学、师长以及有实践经验的人讨论,这样对理论的理解比较深,能够看到理论是如何抽象实际的,假设是如何决定结论的。
强烈反对先划定一个领域,看完一本“经典”教科书后再看另一本“经典”,不断预备知识的学习方式,因为知识是永远“预备”不完的,即使“预备”完毕了,也很可能只会在一个框架下思考,丧失了发现问题的能力。
研究的时候要把思路放宽,尽量早的去和同学师长讨论,一个人冥思苦想很可能在一个死结上纠缠,他人的建议、经验和相关资源能够帮你打开思路。
例如,自己当时想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小股民明知权利得不到保护也要持有股票,由于开始读的都是教科书,而这些书都是基于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的,自己改什么风险偏好的效用函数、设定投资机会限制,不是结论不对,就是太牵强,总让自己很不舒服。直到有一天和一个师兄讨论,他建议我去看看行为金融(Behavior Finance)方面的资料,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太久的被束缚在EMH里,而且浑然不觉。(建议阅读:< Inefficient markets :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 Andrei Shleifer)
(3)保持开放的思想,研究新的领域
在一个领域做久了,总会习惯思考相关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确需要在某个领域沉淀很久才会有所贡献,但不能在不知不觉中限制自己思考的领域。建议时常浏览如下网页看看现在的研究在做什么:
Journal of Finance : http://www.afajof.org/
Journal of Financal Economics : http://jfe.rochester.edu/jfe.htm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 http://www.aimrpubs.org/faj/home.html
NBER :www.nber.org
正式发表的文章已经比较慢了,有时间应该去各大名校金融系的网页上去看working paper.
(4)网络资源
统计年报:http://www.gse.pku.edu.cn/dataset/index.htm
中国资讯行:http://www.bjinfobank.com
国外数据:www.economagic.com
www.economy.com/freelunch
(四)实务资源
学习和研究的努力可以保证一个人在学校取得较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很现实的,绝大部分人都需要到社会上来工作,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了解现实的情况,知道一些被理论滤去但却在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变量是很重要的,下面的一些资源可供参考。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945733-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