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顶尖金融学院(Finance)申请点评-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金融>>

金融学

>>

美顶尖金融学院(Finance)申请点评

美顶尖金融学院(Finance)申请点评

发布:派克鱼 | 分类:金融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美顶尖金融学院(Finance)申请点评 先说说financePhD毕业之后的前景。如果你在美国,financePhD毕业之后要么b-school作professor,要么去industry。前一种出路的好处是生活相对而言会比较稳定,而且有假期,收入也还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美顶尖金融学院(Finance)申请点评

 先说说finance PhD毕业之后的前景。如果你在美国,finance PhD毕业之后要么b-sc

hool作professor,要么去industry。前一种出路的好处是生活相对而言会比较稳定,而且

有假期,收入也还不错(按照去年的标准,top b-school finance的起薪在16万左右,有

朋友拿到18万以上;一般的finance系能给到14万左右)。但也有坏处,其中一点就是前六

年要拼死拼活的争取拿tenure,从这个意义上讲,其生活和读PhD的时候没什么差别。再就

是现在finance professor越来越不好作,今年的job market更是差得可以。后一种出路,

去industry,也许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但不确定性很强。一般在industry的前若干年也

是会很累的,但不同的是工作干完了也就没有事了,换句话说,是给别人干活,这与在ac

ademia里给自己干活是很不一样的。

  top15 finance departments的一些总体情况:

  Chicag中国人在这里不是很多。所知道的是北大95的一个哥们现在在那里。Chicago的

特点是系大,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顶尖牛人,而且少壮派实力强。(比如说国内现在很流

行的那一本Asset Pricing的作者John Cochrane就是其一。顺便说一下,此人是Fama的女

婿。)加上其经济系的背景,以及多年来经济方面良好的学术传统和环境,所以一直是很

多人首选。Chicago原来是要考两个comps考试的,一个是第一年末,和econ的人一起;另

一个是第二年,自己系的。但现在变成一个也不考了,改成第二年要交一个paper。Chica

go的这个program是有名的tough的,有一个Columbia的professor讲,他自从毕业就从来

没敢回Chicago去做一个formal presentation。Chicago的学生没有办公室,如果你不去找

professor的话也就没人找你。

  Sloan (MIT):这些年中国学生也不多。MIT的finance并不是很大,但是精英云集。此

系第一门核心课由Steve Ross来讲。系里牛人甚众,就不列举了,但值得一提的是Sloan的

几个中国教授。一个是王江,应该可以说是中国人里在finance界做的最好的人了。另一个

是潘军,assistant professor,当时去MIT的时候还很轰动,但主要原因是当年MIT招了3个

female professors。另外有一个Andrew Lo,我至今没搞清他的中文名,是个台湾人,现

在负责系里的research(当然,在外面也有自己的hedge fund)。此人与Campbell   和Mackinlay合著的那本The Econometrics in Financial Markets几乎所有finance

PhD人手一本。但MIT这两年的placement并不很好(我指的是academia placement,下同)

。去年毕业的两个Ross的学生,一个做的还不错,却是一个bad presenter;另一个韩国人

,感觉非常一般,而且弄了一个典型的韩国蘑菇头,被认为糟糕已极。

  Stanford:特点是系小,但是很精。主要着重在asset pricing方面,系主任Duffie应

该是在asset pricing上顶级的人物,尤其在continuous time方面,所著作的dynamic as

set pricing theory几乎是这个方向上的通用教材。另外Singleton等人的affine yield

term structure model也以成为该系的标志之一。这些年来,Stanford毕业的人多数的co

mmittee都是由Duffie, Singleton & Sargent组成,而且placement普遍不错。但去年Sar

gent被NYU挖走之后不知道会怎样。Stanford的黄明是一个中国professor,北大毕业的,

当年是物理的背景,据说做model的能力极强,一个例子是当初他在Chicago的时候,连Ba

rberis这种人做model都要他来帮忙。也许是因为Stanford研究领域的偏重asset pricing

吧,这么多年以来它招的中国人几乎全都有物理背景(黄明,潘军,刘军,戴强。。。)

,我所见到的物理背景最弱的是去年毕业的那个王能,他当初在Caltech拿了一个chemica

l physics/physical chemistry的master。另外没听说过Stanford从中国大陆直接招过人

  Stern (NYU):老牌强系,Stern很大一部分的声誉靠finance来支持。这是全美最大的

finance department,全职的professor有四十多人,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代表性的人物,研

究范围一应俱全,几乎涵盖finance研究的所有领域。中国的professor有戴强和梅剑平。

Stern 现在处于一个上升期,据说去年placement是最好的(among all major finance d

epartments)。另外处于纽约也是其天然的一个优势。当初Stern的楼是在Wall Street 里

面的,邻居是American Stock Exchange,和整个NYU并不在一起,只是90年代才搬到现在

的位置。Stern系里的气氛很好,一个Chicago毕业的professor说自己毕业刚到Stern的时

候就有感于此。由于系大,所以Stern每年招的学生相对也多,这两年每年都有6、7个。招

生的时候并不是如Stanford那样强调理科背景(当然并不是忽视),而着重在背景是否扎

实,是否有潜力上。往年Stern的PhD都是要经过面试的,但这两年没有。

  Wharton (UPenn):Wharton的名字是再响亮不过了,做为全美最早的b-school,其名声

一直是among the top。但这两年感觉它的在走下坡路,随着老一批牛人如Sandy Grossma

n等人连续退休(Grossman 是全力去搞他的hedge fund去了),Wharton有点到了青黄不接

的时候。但据称其junior professors都做的不错而且很有潜力,所以相信它有一天会反弹

。Wharton的comps考试是不fail人的,所以学生的压力并不大,这可能也是最近placemen

t不好的一个原因。 Wharton的finance系也很大,而且每年发出的offer特别多,前前后后

大概会有十一二个,但由于很多人会被其他top schools抢去(去年至少有一个韩国人去了

Stanford,两个中国人去了Stern),最终enroll的平均在5个人左右,所以如果有朋友在它

的waiting list上,其实是非常有戏的。中国的professor有夏一红,UCLA Micheal Bren

nan的学生。

  Anderson(UCLA):Anderson的finance一直都是享有盛誉的,其牛人如Mike Brennan,

Eduardo Schwartz及Richard Roll等都是在finance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似乎都担任过

AFA的president,前两人几年前去过北大。)UCLA好像这两年结果出的比较晚,今年到现

在还没有定。去年招了三个学生,有一个是中国人,其余两个是美国人。(很令人惊讶,

竟然有如此高的美国人比例。)Brennan和Schwartz基本就算是退休了,六月在罗马还会正

式为Brennan举行一个退休仪式,以表彰其对finance领域几十年来杰出的贡献,众多牛人

都会出席。中国的professor有刘军,现在好像负责招生的工作,原来北大毕 业的,Stan

ford的PhD。今年的一个毕业生Ashley Wang原来是北大的,Longstaff的学生,估计会去U

CI。

  Yale:许多人都对Yale有所误解,认为其水平不高。实际的情况是,Yale的finance

research一直among the tops。在fix income里面极有名气的CIR model中的Ingersoll和

Ross都常年在这里,只是Ross几年前被Sloan挖去了。另外Ingersoll的the theory of fi

nancial decision making原来一直被作为标准的finance教材,直到现在也是一本必不

  可少的参考书目。Yale的中国PhD一直很多,今年的第一批offer已经给出,至少有一

个是中国人。中国的professor有陈志武,很强,both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也在

搞hedge fund。原来在Yale的还有一个中国professor何华,MIT拿的PhD,做asset prici

ng的,主要是derivatives,当初在Salomon Brothers做到md,回到academia呆了两年,又

被Lehman Brothers请到日本去当research group(cant remember the name exactly)的头

去了。

  Haas(UCBerkeley):Berkeley的finance professor不多,但名声都很好,在asset p

ricing方面似乎更有名气。Mark Rubinstein当初和Cox等人的binomial tree model现在仍

在industry被广泛的用于option pricing,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他的那本option

s markets与Hull的那本齐名,在derivatives方面是权威的书目(尤其是在industry及ad

vanced mba level上,包括financial engineering)。Berkeley的另一个优势来源于它的

著名的econ department,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岂不浪费?Berkeley finance的placement还

可以,今年在job market上的有一个人不错,但不知道最终去那里了。

  Columbia:Columbia finance的中国人甚多,而且每年都有。但是Columbia有一个特

点:不喜欢要转校的学生,换句话说,他们喜欢背景比较纯的。这不是空穴来风,是Colu

mbia的一个professor自己说的,这里就不说明是谁了吧。2000的时候,Columbia从北大统

计系招了一个本科女孩,似乎对于非finance和econ专业而想直接从国内来学finance的人

是一种鼓舞。但需要说明的是,那个女孩在ccer拿了一个双学位。Columbia去年毕业了一

个叫张小燕的(北大经院的),去了Cornell的Johnson,做的相当不错,毕业之前在JFE发了

一篇paper(coauther with Hodrick?)。今年又有一个中国人毕业(Xing,北大经院的),

好像也不错,去Rice。

  Kellogg(Northwestern):kellogg一直是美国商学院中的佼佼者,本人对其感觉一直

很好,但说实话,对那里finance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只见过有Jagannathan,就是弄出

HJ bound的那位。kellogg各个系的placement一般都很好,但finance这两年不如以往,但

鉴于整个job market形势不乐观,也就不一定能说明什么了。

  Harvard:HBS是没有一个PhD program是finance的,但是有business economics,如

果你选的方向是financial economics,其实和其他学校的finance是没有区别的。BE好像

没有中国人在里面,也没有中国professor。BE的placement真是好啊,几乎年年都有人去

top schools。看一下BE这些年毕业人的CV,你会发现很多人之前都是在harvard或是其他

如mit等“传统牛校”处拿的学位,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传统。HBS的PhD条件之优厚是没的说

了。免去学费之后每年有两万七八的奖学金,刚入学的时候每人还发一laptop。另外,虽

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但像HBS那样的校园环境确实会让你感到有优越

感。我觉得BE的吸引力不见得比那top5差,从某种程度上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Fuqua(Duke):Duke被称作南方的Harvard,系里有microstructure上的大牛Pete Kyl

e,他的那篇著名的continuous auction是finance PhD必读的paper之一,而且据说每有新

一界学生推他的结果时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篇seminal paper,确实

写的很棒。系里有一个David Hsieh(即“谢”)是香港人,MIT毕业,做asset pricing,

当年在Chicago,后来被Duke挖去。去年有一个中国人,感觉名字应该叫彭玲(没见过中文

),不知道最后去的哪里。今年Duke的offer已经给出了,但没给国内直接申请的,waiti

ng list上排名靠前的好像也是从美国申请的,其他情况不详。

  Simon(Rochester):Rochester是JFE的老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它在finance界的

地位。Simon的学生待遇很好,而且气氛不错,好像这个program也不是很tough。去年Sta

nford的王能和Wharton的张路都去了那里做assistant professor。Simon的申请费很贵,

但好像GRE/GMAT达到一定分数是可以免掉的,不知道这两年是不是仍旧如此。

  Johnson(Cornell):Cornell的finance挺小的,但是去年一下子招了至少3个assista

nt professors。Cornell的OHara是现任的AFA president,老太太感觉挺有风度的。OHar

是microstructure上的顶级人物,有一本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挺薄的,不到

300页,但写的特好。中国的professor有一个李海涛,yale的PhD。

  Michigan:这个学校我是真的不熟悉,只知道finance系内印度人甚众。之所以把它挑

进 来而非OSU Fisher是因为其商学院总体水平高一些,名声更盛。(但OSU对JF有很多年

的贡献,似乎更合适。)

  以上是我所感觉的top15 finance departments的一些总体情况,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更

正 和补充。top15顺序是随意的,不分先后。这里的中文名字多数都是我“音译”的,并

且 只有professor或已经毕业PhD的名字,以免给在读的PhD们增添麻烦。遗漏之处我会补

充。

关于申请。

  首先说说申请背景的问题。

  大家普遍的印象是,finance系喜欢招数理背景好的申请者,这一点儿都没错,但不要

把这一条强调得太过分。其实看重math/physics背景主要始于90年代。当时随着asset pr

icing中的derivatives pricing的大行其道,有着坚实math/physics背景的人成为各b-sc

hool的宠儿。   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期之前都应该算是finance的黄金时期,学术界上代表性的是几位

众望所归的金融经济学家先后得到诺奖。modigliani独享85年诺奖,markovitz,miller和

sharpe分享了90年诺奖,merton和scholes得了97年的,如果black当年在世的话,也是当

仁不让的另一位得主。(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如arrow,debreu,tobin及

lucas等人也在financial economics中有开创性的贡献,只不过不完全归为此类而已。)

业界的表征是hedge funds的大量涌现以及新的financial instruments的出现和使用。由

john meriwether领   衔的salomon brothers arbitrage group更可以说是把finance phd及prof们带到ind

ustry的先驱者之一。随后wall street各大投行纷纷效仿,一大批phd们成为了trader。8

9年larry hilibrand的2300万年终bonus是wall street all time legends之一,让业界体

会了“智慧的价值”。arbitrage group的这一“dream team”后来搞的LTCM更是传奇,只

不过是downside,正应了中国的老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个人认为LTCM的倒掉是这

几年没有finance牛人得到诺奖的原因之一。

  虽然可以说derivatives pricing的风潮已经基本过去,但其对于finance领域的影响

仍在对于申请phd的人来说,这一因素是不可不考虑的。最典型的例子stanford。前文中已

经提到,stanford的中国phd们,这么多年来全都是有着深厚数理背景的人(今年又招了三

个原来北大的牛人,两数学一物理,一水儿的奥赛金牌,在美国的top univ.)。建议两种

人不要申请stanford:一是没有数理背景的;二是从国内申请的。那些math/physics maj

or的朋友们倒是可以认真考虑一下这里。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不需要太多fin/econ的知

识。(潘军说她当初physics phd毕业之后的最初想法是去wall street工作,但发现好多

东西不懂,于是就想“系统的学一下finance”,然后就...)

  那些fin/econ背景的申请者们用不着担心,其实上面说的是一个特例。总体上,各大

finance系固然强调数理背景的重要性,但程度远不及stanford那样。而且,似乎有一个趋

势:有着扎实fin/econ背景的人更容易受到青睐。很多人都在讨论工作经验对于申请的影

响。对于大多数finance dept.来说,这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相反的,背景较纯,from

school to school的申请者是很受欢迎的。究其原委:   第一可能是培养phd的目标函数不同,强调的是academic research;第二可能是因为

工作过的人精力容易分散,另外可塑行不强。

  关于申请程序和材料。

  各系对于申请材料的处理程序不完全一样,但一般都是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ph

d office的审阅。一般的b-school都会设立一个phd office,掌管全院phd的各项事宜。p

hd office会进行第一遍也是最粗略的筛选,重要是看你的材料是否齐全,而且是否满足一

些最起码的要求。第二个阶段是把材料送交到系里,由finance自己的prof审。每年finan

ce的申请者都是最多的,根据学校不同,top schools一般在200-400人,近两年有强烈的

上升趋势。而在申请者中大约有一半是中国人。你想想,这么多人的材料,谁拿到手里不

烦哪?!所以这一阶段会持续很长时间。有一些学校,如chicago,在prof看材料之前会让

在读的phd先筛一遍,再给一个大体的rank,你可以认为这是第1.5阶段。第二个阶段结束

后,会有一个大体的被录取者名单出来,之后就是第三个阶段,committee的讨论了。基本

上在这个阶段,第一批给的offer就会定下来了,waiting list上的人也差不多。然后自然

就是正式发出offer的程序了。

  申请材料的重要程度其实是很难划分的,有的学校尽管会公开自己所认为的各材料的

相对重要程度,但在真正审阅的时候并不一定遵从。总的来说是没有一个标准。不过如果

你某一个方面的材料极强,那么就很有竞争力了。

  推荐信:首选自然是找牛人写。去年有人从国内申请的时候用了constantinides的推

荐信,在chicago的applicant rank里排得很高;有人拿到fama的推荐信,最终也是offer

一大把。另一个很好得选择是找和你要申请的学校有直接关系的人写推荐信。用chicago作

例子的话,就应该找从chicago毕业的人;在chicago作visiting scholar的人;自己的同

学/导师/coauther现在在chicago作prof的人...注意,推荐信一定要从学术的角度出发,

找个什么“大公司”的老板写是没用的,又不是在申请mba。

  GPA:至关重要,没什么可说的。

  Paper:基本没什么大的帮助,除非水平高in English,或是在著名journal发表的。

属于intangibles。

  GRE/GMAT:GRE考完了要申请finance的话还用不用考GMAT?一般我的回答是不用。因

为浪费精力,而且用GMAT申请没有优势,why bother then?但这里又出来一个问题:这两

年由于ETS风波,有一些学校对于GRE的成绩持怀疑态度,有的甚至明确说明不要GRE机考成

绩,这时GMAT似乎就显得必要了。可即便是这样,今年不还是有人GRE机考接近满分而拿到

了top school的offer?其实GRE/GMAT对申请的影响真是不大,没有人会对此特别注意,有

个差不多的成绩也就行了。但有一点,你的各方面成绩要比较均衡,别GPA3.9而GRE才不到

2000;或者反过来GRE2400而GPA才3.0。总的来说,如果你有精力,不妨考个GMAT,否则就

用GRE吧,又可用以申请econ,兼容性强。

 主题:Re:美顶尖金融学院(Finance)申请点评 红顶商人 [hongdingshangren@sohu] 发表于07-05 17:13 [回复] [发留言] [送礼物]

PS:要看自己的造化了。可能有些PS可以借鉴,但不要抄袭。自己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感

觉像废话)。

  还有一些零散的东西,就散着写吧。

  政治这东西在b-school里其实和任何地方都一样。如果要最终有个好placement,除去

你自身的水平之外,所在的系以及你的导师是谁都有影响。top schools一般都是你来我往

。最夸张的说法是mit和harvard的毕业生只不过互换一下,工作就都解决了。而你一旦得

罪了系里某个牛人,想拿tenure就千难完万难了。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tradition,尤其在招生和毕业择业的时候,很明显的有着倾向。

比如说,有的学校就不喜欢自己的phd去industry。还有的学校就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去作i

ntern。还有的学校就不fail人。还有的...反正说来说去,各系utility functions不一样

  闲聊两句econ。princeton的econ是个牛系,这没什么可多说的。该校没有b-school,

但econ系里financial economics这一方向上颇强,而且princeton的center of finance应

该也算是挂在econ系下面的。另,传统上,chicago和harvard的econ dept.也是很倾向于

financia   l economics的。chicago econ的毕业生有不少去了finance系。但一般这种流动是单

向的,很少有finance phd毕业去econ dept.(princeton除外)。去industry。中国人去i

ndustry的,科大的人最多,做的也最好,我所知最牛的人现在的收入是千万级的。indus

try里还有一批math/physics作quant的牛人。(有的学校的physics dept.会有至少一半的

中国学生去选fixed income。)

  waiting list。约等于offer。正如前文所述,各finance系招的人都有很多重合的,

所以waiting list上的人极有戏。waiting list是有rank的,rank#1的人跟拿到第一批of

fer没什么别。这时的心态一定要平稳。

  interview。至关重要,成败就此一举了!

  finance prof要教课,教学任务是很重的。尤其是面对一捆交了大把大把银子来的mb

a们。据说HBS的prof讨好学生很厉害,动不动就在课上发点儿糖果什么的。(几个HBS的M

BA们和我说的。)但一般教phd的课就爽了,如果你愿意,可以猛劲的torture他们。

  跋

  本打算6个帖子就收笔的,因为毕达哥拉斯说6是第一个完满之数。可是写来写去,这

已经是第8个了。无论如何,这回该收尾了。这个帖子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信息,姑且算为

跋罢。

  国内的金融研究这几年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也有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金融这一行业。

但不得不承认,还有很多人对这一领域有着错误的了解。我就因为学金融而被某同学称为

“一身铜臭”。事实上,financial economist和其他学科的学者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你如

果去industry自然不一样了)。另外,国内对于金融这一学科的限定并不准确,这从专业

名称上就可见一斑。“国际金融”,“货币银行”事实上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和

金融并不等同。(北大现在改称金融学了吧?)现代金融学时间上是从五、六十年代开始

摆脱简单的会计和法律描述而自成一体系的。Markowitz的Portfolio Theory及Modiglian

i-Miller的MM Propositons的发表可以说是现代金融学开始形成的正式标志。MM Proposi

tions里面所用的no arbitrage argument更是成为了金融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Black-

Sc   holes formula也是基于这一假设的。金融学的发展中也吸取了很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比如说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在corporate finance里面有着广泛的讨论。而金融市场也是现

实中最趋近于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competitive markets假设的市场,因而自然也吸引了众

多经济学的注意。这样一来,金融学和经济学就密不可分了。现代金融学被称为financia

l economics是合适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金融学已经基本成熟,asset pricing和co

rporate finance成为了两个基本分支   。除此之外microstructure相对比较独立,另外就是近年来兴起的behavioral finan

ce了。研究方法上无外乎theoretical和empirical approaches,experimental倒是不多见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finance这一领域中来。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7799-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