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力争本地配套率达50%以上 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大发展-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成都力争本地配套率达50%以上 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大发展

成都力争本地配套率达50%以上 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大发展

发布:wlw_88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http://www.reportway.org/uploads/allimg/161115/45690-161115103R4C9.pnghttp://www.reportway.org/uploads/allimg/161115/45690-161115103T3524.pnghttp://www.reportway.org/uploads/allimg/161115/45690-161115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http://www.reportway.org/uploads/allimg/161115/45690-161115103R4C9.png


http://www.reportway.org/uploads/allimg/161115/45690-161115103T3524.png


http://www.reportway.org/uploads/allimg/161115/45690-161115103U9640.png


http://www.reportway.org/uploads/allimg/161115/45690-161115103925I8.png


紧紧围绕轨道交通产业,成都努力提高本地产品配套率。从2007年开始,盾构机已经实现本地化生产,此次“巨无霸”的诞生,标志着成都地铁首次采用8.6米大直径盾构机开挖隧道。“成都造”又有了新的突破。
  整机成都生产
  核心部件从德国进口
  日前,在位于龙泉驿区的海瑞克隧道设备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了这台庞然大物。盾构机主机的颜色红黄相间,它的后配套像一条“尾巴”,长长地拖在后面,安静停靠在仓库里。当它的主机开始转动时,有一股电影里“变形金刚”的即视感。
  这台盾构机有什么特别之处?成都地铁建设分公司总经理张延告诉记者,这是18号线首台下线的盾构机。除了这个“身份”之外,它最大的与众不同体现在“量身定制”,和成都地铁以往使用的常规盾构机有很大区别。常规的盾构机直径是6.25米,而18号线采用的盾构机直径达到8.6米,直径比常规扩展了2.35米。从体积上来看,这台巨无霸更是比常规盾构机大了一倍。它的整机长度也达到100米,相当于3层楼高,打破成都地铁建设以来的纪录。据悉,地铁18号线将投入使用20台这样的盾构机,其中7台从这里生产,目前已成功下线1台,剩下的6台正在进行收尾生产阶段。
  从表面来看,这台盾构机只是体积变大了。实际上,内部“乾坤”大有不同。海瑞克(成都)隧道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白锟说:“随着体积的增大,内部设计并不是简单扩大尺寸而已,其设计和原理都会随之变化,再进行重新设计。”
  “仅用时6个月,从签约到出成品,这台盾构机就诞生了。”据白锟介绍,这台机器在成都进行生产,其外观能看到的部分都是“成都造”,内部核心部件则是从德国空运到成都,本地化生产的比重约为40%到50%。而生产6.25米直径盾构机的本地化率已经超过了50%。
  这台巨无霸的价格是多少?白锟透露,这台机器的售价为含税7600万元。他认为,这是中国西部首个这种规格的盾构机,未来在城市网络的建设中,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每月掘进180米
  助力18号线打造“全国最快”
  成都地铁18号线是直达天府国际机场的线路,要穿越一条难度极大的“瓦斯隧道”。
  “地铁要顺利通车,龙泉山瓦斯隧道是关键。”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段隧道全长9695米,隧道位于天府新站—三岔湖站区间,属于高瓦斯长大隧道,为全国第一条穿越高瓦斯地层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难度极大。
与此同时,地铁18号线设计运行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140公里,为全国最快地铁之一,远高于成都其他地铁线路每小时80公里的最高时速。为满足高速运行的供电需求,18号线采用2500伏交流制式供电,不同于目前其他线路采用的1500伏直流制式供电,这也对接触网高度要求更高,隧道设计断面也随之扩大,以同时满足接触网、车辆尺寸需求,缓解列车高速运行时风阻、噪音的要求。
  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和科学实验,专家组最终确定成都地铁首次采用8.6米大直径盾构机开挖隧道,最后将形成内径7.5米的隧道断面。
  据介绍,12月底,该盾构机就将在麓山站“下工地”了。由于这是成都地铁第一次使用这个加强版的盾构机,因此,还需要实验和磨合。初期预计速度是每月推进120到150米,经过实验后,施工方希望争取到每月推进160米。再经过优化后,希望优化到每月推进180米。
  力争本地配套率达50%以上
  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大发展
  从2007年开始,成都地铁盾构机已实现本地化生产。海瑞克(成都)隧道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琨告诉记者,成都轨道交通产业蓬勃兴起,当时成都市找到这家德国企业,希望在本地生产盾构机。为此,该公司在龙泉驿区设立基地,目前已为成都地铁提供了20台盾构机。
  从“成都造”首列A型车下线到“成都造”巨无霸盾构机投入使用……成都始终围绕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努力提高本地产品配套率,为本地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增加了地方税收,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悉,到2017年底,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有望达到1000亿元。
  明年底轨道交通
  全产业链主营业务达到1000亿元
  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2016年-2025年将是成都地铁投资额度最大、建设里程最多、建设任务最重、运营线网最密的十年。2016年-2020年,成都地铁每年将开通运营两个项目,到2020年,成都地铁将开通运营里程500公里以上,实现在建里程150公里以上。根据成都地铁新一轮建设规划和第四期建设规划,到2025年末,全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规模不少于1000公里,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6000亿元,仅列车采购就将达到5000辆以上。
  “按照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加快形成‘一校一总部两基地’空间布局,力争2017年底,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主营业务达到1000亿元。”成都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成都轨道交通产业规划,成都地铁公司将充分利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乘势而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提高本地产品配套率,力争配套率达到50%以上,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实现大发展。
  据介绍,下一步成都地铁公司计划成立专门部门负责与成都市经信委的对接、沟通和联系,协调各相关部门、区(市)县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事宜。同时着力抓好开发地铁勘察设计、咨询、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外委培训订单,与国内车辆企业开展后续车辆维保。还将着眼关键系统大部件本地化,引进车体材料铝材,车辆牵引、制动、车门、贯通道及车内装饰、列车空调、供电、信号、受电弓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厂家落户成都。
  力促轨道交通
  实现“成都研”“成都造”
  在地铁装备领域,成都地铁公司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大力支持外地轨道交通企业在成都设立生产基地和测试平台,实现本地化制造和软件开发,已吸引中车青岛四方、中车长客、卡斯柯信号、北京交控、阿尔斯通、今创集团等一大批车辆、信号、车辆及大部件、牵引系统厂商在成都设立生产基地、研发基地或测试平台。特别是3号线、4号线的B型列车已在中车新津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该基地已具备年产800至1000辆城际车、地铁车的能力,同时还具备500组现代有轨电车、轻轨车的整车生产能力,可实现产值50亿至100亿元。7号线A型铝合金列车已经在中车成都产业园下线,该产业园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
  与此同时,成都地铁公司与金牛区、中铁二院、西南交大、中国中车共同发起成立“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铁二院、西南交大、中电十所、中电二十九所等12家单位共同发起“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联盟”,大力促进轨道交通“成都研”、“成都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地铁建设领域,一方面,推动轨道交通建设,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等企业在成都设立子公司。另一方面,地铁工程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管件、电器开关、电线电缆、墙材、防水材料、沥青路面材料、干混沙浆混凝土等均100%使用成都市地方产品;挖掘机、起重机、钢支撑、脚手架、模板等施工机具均在成都市建材市场租赁。海瑞克、中铁装备、铁建重工等企业生产盾构的主要结构件都在成都生产、组装;管片均在成都生产。在地铁建设工程领域大力使用本地配套产品,极大带动了成都本地建材、机械装备制造、租赁等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线路速报
  成都地铁各线建设最新进展
  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
  线路全长约20.958公里(含同步实施工程3.38公里),共设14座车站。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机电安装及装修工作,计划2017年6月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
  地铁7号线工程:
  线路全长约38.56公里。共设3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18座。全线31个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目前全线正在进行轨道施工和机电施工,确保年底实现“轨通”目标。2017年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
  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
  线路全长约10.9公里,共设6座车站,全部车站主体结构实现封顶。该线轨行区施工正全面铺开。2017年底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
  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
  线路全长约18.805公里,由北段、支线段和南段组成,共设14座车站。目前正在进行土建和盾构施工。
  地铁5号线一二期工程:
  线路全长约49公里,共设41座车站。19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12台盾构下井,其中5台掘进。
  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
  线路全长约29.5公里,共设20座车站。二期工程全部打围,其中2个车站主体结构封顶,9台盾构下井,7台掘进;三期工程5个站点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3台盾构下井,2台始发。
  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
  线路全长约41公里,目前5个车站已打围,3个站进行土方开挖。线路管控重点是龙泉山隧道,该隧道属于高瓦斯长大隧道,为全国第一条穿越高瓦斯地层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难度极大。18号线2020年上半年具备开通条件。
  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
中机院(http://www.reportway.org/)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4944023-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