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金融学院招生简章

一、院校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已有95年历史,现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1997年,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面向新世纪把上海财经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时,为适应商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商科迁址上海,于1921年成立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几经变革,1932年8月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

1950年8月,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为院长、副院长。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厦门大学、东吴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商学院或财经系科相继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遂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财经类高等学校,云集了褚凤仪、褚葆一、李炳焕、李鸿寿、孙怀仁、吴承禧、王惟中、杨荫溥、龚清浩、许本怡、周伯棣、邹依仁、薛仲三、周有光、尹文敬、刘絜敖、彭信威、胡寄窗、娄尔行等各学科著名教授。1980年3月,学校隶属财政部领导。1985年9月,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2月,学校划归教育部领导。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在全国财经院校中,我校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国家首批),也是首批设立社会科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和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7年,学校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

学校目前拥有会计学、财政学、经济思想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哲学4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计与财务研究院3个国家级基地;并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农业经济管理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法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应用数学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7个,另有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 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等10个专业硕士学位,以及会计学等36个本科专业。

截止2011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5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544人。有各类在校生23141人(全日制13544人)其中研究生6570人(学术型2372人,专业学位型4198人),本科生7659人,留学生1045人。

学校校园占地总面积727亩。其中,国定路主校区(619亩)是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部分留学生教育基地,中山北一路校区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及高层次人才在职培训基地,昆山路校区是成人教育基地。

学校设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统计学系、应用数学系、外语系、体育教学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MBA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学校还设有财经研究所、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等20多个科研机构。

学校办学条件日趋改善。学校建有现代化的计算中心、语音实验室、视听教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ERP实验教学中心、模拟法庭,以及金融科学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拥有水平先进的网络系统和多媒体专用教室。近年来,校园网络建设不断升级,联通校内各部门和学生公寓。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现有纸质图书171万册,电子图书3727G,已建成电子文献检索查询系统和集成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

学校一贯坚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学校与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等国际组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大学签约了合作协议,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英国剑桥大学商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日本一桥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等,在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科研、教师交流、博士培养、学生互换、海外学习和实习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特点,我校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公会(CGA)、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管理学会(LOMA)、英国保险学会(CII)、英国精算协会(IOA)、国际项目经理学会(IPMA)等14家国际认证机建立了国际从业资格项目的合作。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丰硕成果。1993年被评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200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1993年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95年薪火相传,上财人铭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之校训,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学校正在为加快建设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框架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进程而努力。我们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学校特色,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

二、专业介绍

1. 银行系

银行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在1921年建立的国立上海商学院银行系,建国后曾一度改名货币银行系,1998年8月起,又恢复使用银行系的名称。银行系现拥有货币银行学和信用管理学本科专业、硕士点、并招收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货币银行学专业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开设的《货币银行学》课程于2003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课程。银行系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处于前列,在金融实务界有一定的影响。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银行经营与风险管理、货币经济学、金融管制与监管、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前沿问题讲座、微观银行经济学、网络金融、金融营销、信用管理概论、信用经济学、资信调查与评估、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

银行系现有在职教师15人,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4位、副教授8位,此外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学术起点较高的师资队伍。银行系在我国金融界的知名学者王学青教授、戴国强教授、赵晓菊教授的带领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多年来该系承担了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国家教委科研项目以及上海市和财政部科研项目多项。为政府决策部门和金融贸易等管理部门和单位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咨询意见。科研成果和教材先后获国家级奖、省部级奖多项。银行系设有货币银行学本科专业、硕士点、并招收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货币银行学专业是上海市重点学科。

银行系现每年招收2个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合作)班和1个信用管理班。多年来向各级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各类经济部门培养了大批金融人才。特别是为适应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需要,该系长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上海银行体制改革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的社会实践,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称赞。中外合作班自2000年起开始招生,是银行系引进英、美、加等发达国家在银行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和先进经验,探索在新世纪如何改进本科教育制度、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试点,目前,中外合作班本科生积极参与上海市和本校各类外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受到社会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信用管理班于2002年起开始招生,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内首家从事信用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

银行与国际金融专业本科教育核心课程:货币银行学原理、国际金融、信贷管理学、国际银行经营与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货币经济学、金融前沿问题专题讲座、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项目投资与评估、银行法、国际贸易、金融工程、信托与租赁、金融数学等。

信用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核心课程:信用管理概论、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信用经济学、资信调查与评估、信用风险管理、中国信用问题研究、信用法律法规、信用信息与客户关系管理、资产评估和管理、项目评估、资本运作与债务重整、信用分析模型等。

2. 保险系

保险系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46年国立上海商学院(即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创建的我国第一个保险系。1985年上海财经大学恢复保险专业,为当时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设有保险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方向的院校。1994年保险系在华东地区率先招收精算方向本科生,并从1998年开始招收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

经过二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保险系已拥有一支有一定学术建树和教学特色的师资队伍。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较为合理平衡。

保险系现有保险和精算两个本科专业方向,同时还设有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险精算与会计两个硕士方向,并有保险、风险管理和精算三个博士专业方向。现有博士导师3名,硕士导师9名。

保险系一直注重与保险监管机构、保险实务部门和国外保险公司的交流和合作, 完成了数十项保监会和保险公司委托的研究课题, 并在国外保险公司的资助下先后建立了丘博保险培训中心、鹰星保险精算资料中心、苏黎士保险精算资料中心、瑞士再保险精算资料中心、恒康保险图书资料室、上财与三星火灾保险交流中心。同时较早地在国内设立了LOMA 、CPCU、CII考试中心和美国精算师职业资格、英国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中心以及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考试中心。

3. 国际金融系

国际金融系是1998年由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专业基础上建立,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先后涌现朱元、吴国隽、 谢树森等一批国内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知名学者。现有的师资队伍在编教师有14人,其中教授7人(占50%),博导6人(占42.9%),副教授5人(占35.7%),正副教授所占的比例为85.7%。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85.7%),具有硕士学位者2人。

主干课程介绍:

(1)国际金融学:本课程是分析和研究国际间货币运动规律和国际间过比运动所涉及的金融业务极其经营机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2)国际金融管理:本课程重点分析公司跨国经营中的金融策略选择。主要研究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风险的规避和管理策略,以及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投资管理和筹资管理的资金预算等问题。

(3)国际信贷:国际信贷的研究对象是国际资本流动规律与国际借贷方式极其有关的各种问题。主要探讨货币时间价值、利息、利率和费用以及国际信贷风险,说明贷款人与贷款人如何信贷决策。

(4)金融工程学:金融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企业及跨国公司具有很强的应用空间,是金融领域的高科技。学习和研究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对引进和效果国外金融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手段。

4. 公司金融系

公司金融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构成支柱之一,公司金融系是在金融学院公司金融教研室的基础上、吸收相关老师组建而成的。2004年以来,公司金融教研室开展了学科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生开出了公司金融学的课程。其他相关课程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公司价值评估、公司并购与重组、国际公司金融、公司金融实务案例、实物期权与企业投资等。目前在开发建设的课程有:公司治理、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行为公司金融等。

5. 证券期货专业

证券期货学院并入金融学院后,在校内以金融学院证券期货系建制,对外则继续保留上海证券期货学院名称。 

上海证券期货学院成立于1994年6月8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创办,是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证券期货专业人才的高等学院,当时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龚浩成教授担任学院董事长兼院长。 

证券期货系(证券期货学院)办学宗旨:培养和造就具有献身精神和金融职业道德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证券期货与金融工程专业人才。本系(学院)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致力于办成国内一流的具有较强实力和鲜明特色的金融工程与证券期货专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并坚持证券期货学院成立时提出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院风。 

三、学制与学位

金融学院各专业均为高中起点,本科4年学制,毕业颁发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国定路777号 

邮编:200433 

总机:65904057 

E-mail:wxb@mail.shufe.edu.cn

 

论坛首页|经济学专业介绍|管理学专业介绍|金融学专业介绍|统计学专业介绍|国际贸易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保险精算专业|经济学原理

本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为做大做强论坛,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62719935)

联系QQ:288198970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合作咨询电话:(010)62719935 广告合作电话:010-68466864 13661292478 (刘老师)
投诉电话:(010)68466864 不良信息处理电话:13661292478

手机版|人大经济论坛|三人行

京ICP备11001960号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招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