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经济学
  • 我国出版产业对外版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我国版权贸易总量不断增长,图书版权贸易的状况更具有代表性。本文将以图书版权贸易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我国出版产业对外版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对策分析。  【关键词】出版产业;版权贸易;问题;对策  一、我国出版产业对外版权贸易存在的问题  1.我国出版企业的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分散  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版市场日益向集中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例如英国,教育类图书的规模和专业化生产是对外出口的重要助力,哈考特教育、内尔森・索恩兹、柯林斯教育、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等,他们占英语教学出版领域8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我国的出版企业图书出版综合性很强,但总体规模较小,没有专业化分工,缺乏市场竞争力,生产能力分散。另外,我国大型出版集团的数量也偏少,难以发挥实力,书号和现金流受到限制,在产业中的骨干和主导作用有限,由于书号资源及政策性垄断,一些弱小的出版社也始终难以退出出版市场,出版企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分散,竞争力差,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2.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出版产业对外版权贸易,经济实力越强,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越高。美国近五年出版产业文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在0.7以上,而我国只有0.2至0.4之间。对两个国家来说,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对外贸易程度的高低,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产生贸易可能性越大。我国对外版权贸易主要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我国,而且需求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影响对外版权贸易的发展。  3.外贸政策及法律法规不完善  外贸政策对出版产业对外版权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的法规对出版准入是严格限制的,这样的对外贸易政策相对于我国出版单位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也会抑制出版单位和国际出版企业的竞争,严重限制了出版产品内容的多样性。  4.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距离较大  出版产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具有他的特殊性,它更重要的是来满足人们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具有强烈的民族习惯、意识形态、社会价值及伦理道德的特性。所以,出版产业对外版权贸易水平一方面受到贸易国家间的技术水平、资源相似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若是两国之间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语言相通,两国的文化距离较近,一国出口的文化产品容易被另一国消费者所接受,两国间的流通规模会扩大,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对策分析  1.优化出版产业结构  目前,全球出版业的大趋势是技术创新,传统出版企业已经开始全面向数字出版企业转型。我国传统出版产品受到语言、内容、传播渠道、营销渠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数字出版恰恰可以解决这种不足。我国出版产业应利用数字出版技术,拓展和延伸出版产业结构链,实现多重贸易,提升出版产品的附加值。另外,出版产业还可以与其他创意产业相互渗透,作为衍生产品,将其再出版。最后,要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出版产业带、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对外版权贸易的发展。  2.促进出版企业集团化建设  发达国家出版企业集团化程度已经很高,而我国才处于初级阶段,要提高我国出版产业对外版权贸易水平,必须促进出版企业集团化建设,让资源互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入资本市场是促进集团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上市后可以获得兼并、收购和联盟的启动资金,为下一步的经营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另外,上市后无形资产增值,还可凭借上市公司的机制和声誉,调整业务结构,拓展核心业务,还可以进行跨国发展,组建跨国公司开展全球业务。  3.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提高我国经济地位,增强综合国力,可以为出版产业提供一个更好的经济环境,提升其产业实力,扩大版权等文化内容产品的输出,促进出版产业对外版权贸易的发展。另外,综合国力的增强,人均收入水平会相应提高,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为对外贸易打好基础,还能将高新技术引入出版企业,提高技术实力。最后,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会提升,文化影响力也会增加,会让更多的国家对我国文化产生兴趣,从而不断促进对外版权贸易的发展。  4.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及法制建设  近年来,政府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应加大对出版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更多的税收、资本等方面的优惠,设置更多的奖项;其次,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支持国际书展及国际图书贸易洽谈会,提高出版企业国际影响力;最后,健全与出版产业相关的外贸政策和法律体系,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建立自律体系,制定行业规则,完善出版产业外贸政策。  5.创新出版产品  要对国际出版市场深入分析,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做好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出版产品,结合国际间的贸易壁垒、经济因素、语言、法律制度及消费结构、文化模式、宗教和道德背景等方面,从小处入手,做好我国出版产品差异化的定位。  参考文献:  [1]刘柳.我国出版业产业内贸易分析.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2]王婷.十年来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  [3]杨燕玲.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对策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 天津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以天津市人口老龄化作为研究背景,深入剖析天津当前养老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系统地原因分析,进而提出完善天津市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传统养老;生态养老  一、天津市养老现状  在在养老的主要方式有居家养老、社区集中养老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社区集中养老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是吸引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与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机构养老是社会养老的专有名词,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  二、天津市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老龄化速度过快,养老机制衰退  一般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法国、美国、英国分别用了115年、66年、45年,而我国仅用了18年。这说明,发达国家在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养老问题,在我国却是短期内集中爆发。尽管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制度的完善、待遇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而与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形成反差。截至2013年底,天津65岁及以上老人已达到129.53万人,80岁及以上老人达28.67万人,这就意味着每5人当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预计到2030年,天津市老年人口将达333万人。然而天津现有的养老机构并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高昂的费用和不完善的服务体系让老人不愿甚至进不去养老机构。  2.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财政投入有限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养老问题也是如此。当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80多位,却要抚养世界上1/5的老年人。这就决定我国人均公共财政是有限的,而且能够切给养老的“蛋糕”就更少了。  3.家庭日益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而如今,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以及人口流动加快,家庭日益小型化甚至空巢化。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已经占到1/3,家庭平均规模不足3.1人,“4-2-1”家庭结构模式日趋普遍,“人丁兴旺”、“儿孙绕膝”现象很难出现,家庭所能提供的养老资源越来越少。  4.受历史因素影响,个人养老储备不足  养老储备是从年轻时开始的。无论是基本养老保险,还是个人储蓄养老,都是在退休前积累起来的。然而,我国当下的老人,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和单位内部退休养老制度。这些老人在中青年时基本没有个人财富积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他们的养老金主要由国家财政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来承担。  5.文化观念因素  第一,中国的养老文化是一种崇老文化。  所谓崇老文化,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对于年轻人或子女来说,年长者或父母占据优势地位,在家庭中享有至上的权威,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各种优待,政治上极受统治者倚重。崇老文化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差序格局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社会结构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  第二,血缘道义是中国养老文化的核心。  儒家为中国人用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编织出家国同构的社会关系 在血缘亲族中,以父为中心,上溯至祖宗,下源至兄长,旁延至伯叔,构成了家族的血统网系。养老又被称为孝亲 孝亲在其可见部分表现为习俗仪式和礼节等规范 对于个体而言,它是后天习得的,似乎给人以礼自外作的意味 李泽厚认为,孔夫子把孝悌建筑在日常亲子之爱上,从而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的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而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三、天津市养老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1.实施人力资本综合开发战略  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是抚养比升高,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提高抚养能力的基本途径。但目前降低抚养比的关键在于增加就业,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综合开发战略,为人口老龄化创造丰厚的物质财富。  (1)实现人口红利。实施就业优先策略,实现潜在人口红利向现实人口红利转变。完善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扶助失业等系列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潜在人口红利。  (2)挖掘人口红利。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在人的发展与物的增长间建立有机联系,加强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公平的投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对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强对优化人居环境、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的投入。  (3)延长人口红利。提高老龄人口素质和知识技能,延长老龄人口的健康期,适当拉长就业和准就业年限,从而延长人口红利期。积极开展健康促进行动,鼓励年轻时“健康储蓄”,构建老年健康服务系统,延长健康预期寿命;适时延长退休年龄,创造、增加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机会,完善职工培训和再学习机制,最大限度创造就业机会,以延长劳动者的就业年龄。  2.构建国民养老保障体系  构筑国民养老金制度、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商业养老保险的“三支柱”养老保障模式。  第一,通过国民养老金制度,构筑一个普惠的保障底线。资金通过政府强制性的收费或社会保障税等形式筹集,保障所有老年人最低收入水平,无论其就业或供款记录。该层次意在体现公平,实现资金的代际分配,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第二,通过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促进国民收入在一生内的平衡。将现行个人账户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剥离出来,和职业年金一起组成第二层次。该层次意在体现效率,强调养老保障的个人责任和单位责任。它的税率和费率由政府立法确定,分别由个人和企业缴纳,资金完全进入个人账户。中央政府对资金的运作制定专门制度,交由相关部门管理运作,并规定最低收益率。该层次意在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通过做大个人账户,使其逐步成为保障大多数劳动者的退休收入的主体。  第三,通过商业保险制度,提高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服务。这是自愿性的商业养老保险,它是前两个层次的补充。目的是满足不同收入阶层养老的需要,体现差别性,强调激励性。国家制定相应的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和模式,在国力不足、只能提供低水平保障的情况下,起到重要的补充养老作用。  3.自助养老――以房养老的新模式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势必增加了老年人的自助功能。在西方,这种自助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自己的老年生活。因此,在当今严峻的养老形势下,自助养老将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回归本质,养老最重要的莫过于经济支持,而现阶段仅凭微薄的养老金是很难应对老年生活。因此,如何获得更多资金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循着这个思路,以房养老是个有前景的选择。60岁以前,是人养房;60岁以后,房养人;撒手后,房没了,但却收获了不错的晚年。这种做法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养老观念,让我们能充分享受自己积累的财富,同时能极大地缓解国家的养老压力,减轻中年子女的负担。但对于以房养老模式的实行,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此种模式主要是反向抵押贷款,即将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经过综合评定,金融机构一次性或按月或按年支付现金,而借款人获得现金的同时依然享有房屋的居住权,直到百年之后,金融机构方能获得房屋产权而获益。此种方法在西方大为盛行,已成为享受高质量生活、实现生活效用最大化和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我国,这种养老模式会实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此,实现自助养老有待国家的帮助,而这帮助将极大地利好国家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杨蓓蕾.构建面向生活质量的城市养老体系探析――以上海市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侯立平.美国“自然形成退休社区”养老模式探析[J].人口学刊,2011年02期  [3]孙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 卢布大贬值对中国的影响

      近日,卢布“熊”冠全球。12月15日,卢布大幅贬值13%,随后俄罗斯央行紧急加息650个基点,将关键利率大幅上调到17%。但大招未能遏止卢布下跌,12月16日,美元/卢布盘中最高升至80.10,卢布跌幅高达19%,随后油价拉升令卢布贬值幅度收窄至5.7%;同日,美国称将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  近期,新兴市场货币几乎全线崩溃。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这些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不会太大。“即便形成压力,人民币的波动也不会像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那么大。”  俄罗斯历来是浙江地区重要的出口市场,两者的互补性很强。分析指出,卢布大幅贬值,除了关注买方的资信外,企业在出运前应提前了解买方所在国的汇率波动情况,合理报价和安排出运时间,降低风险。

  • 浅谈水土保持对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在水土流失工作上的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我国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这些土地一年流失的土壤养分,大致相当于年施化肥的总量,使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高。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所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研究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水土保持内涵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水利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途径。  关键词:水土保持 水利 可持续发展  水利建设中,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对干旱少雨、沙漠肆虐、生态脆弱的恶劣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符合水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破解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难题。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创新和示范意义。  1.水土保持内涵  水土流失,是由于土壤表层被外力破坏,地表出现裸露,直到母质层育化小于流失土壤量,形成的岩石暴露的现象。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水土保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质是国土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对水土及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及利用。规划、预防、治理、监测监督可以强化水土保持工作管理责任,推动水土保持,达到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得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水土流失对水利开发利用的影响  2.1水资源利用量缩减  水土流失之后,流域上游中的山丘地表植被破坏,蓄水保水能力降低。同时,因为没有拦蓄降雨以及径流蓄水的保水对策,降雨之后,地表的径流流速随之增大。大部分的降雨通过地表径流的方式,迅速汇集到河道,变成山洪进入江河湖海。土壤的入渗量逐步减少,地下水及时补给不能满足,地下水水位下降。一旦暴雨山洪暴发,随后就会出现河流干枯,人畜吃水困难,土壤更加干旱。  2.2水质污染  我国一些地区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地质构造复杂,加之暴雨强度大,人类活动频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具有流动性,水资源的污染带动了一些污染源的迁移。具体有泥沙污染水源问题,将长期困扰着水环境条件的改善,诱发其他一系列灾害的发生;农业水污染问题,主要是农业化肥和农药对水资源的污染;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主要指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源;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水土流失作为重要载体和这些污染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何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控制水源污染,是水土保持面临的一个新的严峻挑战。  2.3引发自然灾害  植被破坏引起了水土的流失。一些地区,山体比较陡峭,植被总体较少、稳固性较差,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同时因为汛期降雨及山洪等因素影响,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使得不稳固的地表变得更加脆弱,加剧土地沙漠化的形成,还会造成土壤松散。除此之外,还有冲毁电力通讯、道路、房屋破坏水库、水塘、农田水利等不利影响。  2.4水库淤积  水土流失会形成江河阻塞,地表径流因为携带着大量的泥沙以及固体废弃物,会淤积在水库和河流中,使得水库调蓄以及河道行洪能力降低,对水库资源在综合开发方面形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加剧洪涝旱灾,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输沙量为16亿吨,其中有4亿吨都在下游,是水库淤积的罪魁祸首,甚至形成“地上悬河”,对河岸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威胁。  3.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3.1加强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与规划  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与规划中,水利完善总体规划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支持。建设惠泽百姓的水保工程,规划设计最关键。要本着“分期分批、集中连片、规模治理,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科学设计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优化布局,将水土容易流失的坡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并且与其他水利水保工程相结合、与拟建和在建项目相结合、与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主导产业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努力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更加科学合理,实现水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2明确治理责任  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土流失治理,不是水利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要明确政府和村民的水土保持工作责任。要根据《水土保持法》,将不同职能部门中的职责要求进行细化,实现本部门的职责明确。完善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水土保持工作职责,对本行政区域中生产和建设一系列项目,开展跟踪检查水土保持情况,落实实施全程监管。同时凝聚不同部门的水土保持力量,形成合力将在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取得积极的作用。尤其要搞好水土治理的试点工作,成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项目部,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通过林业、农业、国土等各方面努力,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水土流失现状。  3.3加强制度建设  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结合中的制度建设,要突出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度的建设基础是对现实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水利行政的主管部门要尽快全面和掌握实际的水土流失状况,并且在群众的监督权、知情权基础上,实现对本行政区域中水土流失的变化趋势、危害、面积、类型、分布开展防治调查。根据水土流失的特点,在治理、监督执法、规划与监测等方面开展建设制度工作。首先,把各项已有制度完善,实现执法人员秉公执法、忠于职守,做到违法必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其次,加快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制度建设。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办法作为依据,加快配套法规的修订完善,把《实施办法》切实落实到位,达到新的有关规定,开拓水土保持中事业的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最后,要做好水利规划与监测制度,编制出典型治理模式调研、项目库储备等基础制度,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站,纳入财政预算。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融资体制建设,健全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管理好水利地方建设资金。在认真将水管体制改革抓好的基础上,对巩固深化工作和总结评估进行好,把水管体制改革转到乡镇水利站以及小型水库的发展中去,形成水利工程建设的良好运行机制。  3.4加强能力培养  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党员干部。首先要从提高治理的意识入手,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要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工作的扎实推进,实现思想认识的提高,将治理机制不断实施,把水利工作开展好,实现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的开拓,为推进水利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其次,要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继续作为重点抓好,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预防监督工作,对人为水土流失严格控制。还要加大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力度,实现资金可以完全用于有效的水土保持项目中去,落实发挥生态的补偿效益。不断将清洁河流推进,不断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最后,要保证工作责任落实。不同级别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水土的流失严重地区,要把水土保持机构充实好加强好,负责将归口管理做好,实现水利工作中的监测、监督和综合治理。与此同时,交通、能源、林业、农业等有关部门,要同大中型工矿企业积极沟通,支持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工作,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4.结语  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要做好水资源供应管理工作,水土保持工作是重中之重。水土保持工作将“谁破坏就谁治理,谁形成水土流失,谁就补偿”工作原则。要突出监管重点,对监管对象全面掌握,全面推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春友.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关系述评――以大庆地区为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0).  [2]贺新宇.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3]李伟莉,赵静,许艳杰,周瑞芝.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内蒙古水利,2012(02).  [4]杨秀才.浅析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珠江现代建设,2012(05).

  • 中国下一轮增长的最大机遇:城镇化

      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就可以带动教育、医疗和产业发展,这是一个未来的巨大增长点和红利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开始减缓,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中国未富先老,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GDP增速也在放缓。这说明我们过去30多年的一些改革的红利或者产业的红利,我们人口的红利已经到了拐点了。那么,下一轮的机会在什么地方?  展望未来,城镇化是一个真正的未来的中国下一轮的增长高峰所在。我们的城镇化率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有53%左右。但是,真正的具有城镇户口的只有35%,也就是说,真正的城镇化只占全国人口的1/3。所以,我们要达到国际上的城镇化,达到80%、90%,我们才走了30%的路,差得很远。而且,我们现在的城镇化不是一个真正的城镇化,城镇中有两、三亿人是边缘化的。我觉得这其中就有真正的机会,就像我们当年的房地产改革一样。现在城里盖了很多的房子,最后空置率非常高,北京可能有20%~30%,有的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可能更高,甚至还有很多的“鬼城”。这浪费巨大,2亿多农民工在城里没有高楼大厦住,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在农村的宅基地的房子,也盖的很大。所以,两头空置,空置率非常高。这部分怎么调动起来,对实现下一步的红利非常重要。比如土地、宅基地流转起来,就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在城里买得起房,就可以带动教育、医疗和产业发展。如果加快这些方面的改革,这是一个未来的巨大增长点和红利。  第二,现在进入老龄社会,但整整一代的独生子女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后遗症会不断的出现。所以,养老在中国未来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养老行业实际上现在还没有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另外,就是医疗改革。我们现在看病难、看病贵,我们的医院可以更多地向民营开放。1978年的时候,邓小平看到中国国营企业到了崩溃的边缘,没有效率,邓小平说我们要开放,我们搞中外合作,我们搞了三资企业,中国经济一下子活起来了。  现在我们的教育全部都是国有的,使我们的教育不能很好地发展,我们大量的学生出国留学,现在每年出国留学达到50万人,累计出去好几百万人,现在中国的中产阶级在全世界范围内为孩子选择学校。我们的大学也可以像当年企业一样,搞中外合作,更多的办中外合作的大学,接受各种国际教育。  我们现在到了一个拐点,以前粗放式的经营已经没有了,现在需要更精细化了,比如环保、可持续发展、社会服务企业,这些都是非常大的发展方向。向精细化要效率,其中就有改革的机会。不管是城镇化,养老、医疗、教育,还是我们的企业国际化,还是环保,未来都会有非常好的机会。

  •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遇

      中国“新常态”经济的最大看点就是政府职能转变所释放的“制度红利”。这将是决定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政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的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的再平衡  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来  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过去我们透支了“政策红利”。  首先,地方政府利用大规模的中央财政投资、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以及银行信贷迅猛扩张等所引领的追求高速增长的时代,不仅无法维系下去,而且,它也透支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空间。  其次,政府主导的投资绩效并没有跟老百姓的实际收入联系起来,相反货币宽松的结果造成市场对货币未来购买力下降的担忧与日俱增,从而导致大众脱媒、追求高收益的理财愿望越来越强烈,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影子银行业务的膨胀都是由这种抗衡未来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理财行为而带来的资金成本上升的结果。本来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意图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居民债务负担以提升企业的投资和居民的消费意愿,但结果反而是双双收到压抑,更增加了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落差,严重拖累了经济的复苏的步伐。  第三,全力过度集中在政府手里,反而增加了市场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并滋生了以权谋私的贪污腐败现象。另一方面,资金软约束的问题又会导致地方政府过度圈地、过度投资的问题,留下了“与民争利”的不良印象,从而让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目前,反腐倡廉的整顿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了过度依赖地方政府投资模式所带来的严重的后遗症。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从过去的“过度作为”退化到今天的“不作为”,使得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难以再发挥当年曾有过的提升地方经济活力的作用。  第四,由于政府投资的范围有限,直接获得政府采购订单支持的企业,往往局限在少数资源型垄断行业和从事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有企业,大多数民营企业则受到海外金融危机的影响失去了很多关键性的商业订单,于是,它们将自己30多年打拼下来的产业资本转向了投资“稀缺资源”的金融资本。这种日趋严重的“产业空心化”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后续的转型和创新的效果。  第五,追求GDP增长的粗放型投资方式也严重破坏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在中国今天急需培育我们自己消费的环境下,大量中高收入的消费群体,会因为空气严重污染问题而移居海外,这会导致中国目前的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遇  首先,“中国制造”的标准化规模生产模式要渐渐开始向“中国智造”的差异化服务业延伸。做到这点,我们必须学会用好人才的本领。要让大学生和海归人才充分利用好他们的语言驾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去开拓中国企业所需要的海外市场,避免国内因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行为泛滥成灾。为了培育中国经济强国战略所需要的“人才红利”,今后我们更是需要依法治国,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发挥好税收杠杆的激励机制,并创建更多像上海自贸区的商业平台,让年轻人的创业精神能够在上面更好地发挥出来。  其次,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争取海外市场的投资红利,以此替代出口红利受阻所造成的中资企业产能释放的压力,同时,为了提升我们自己财富管理的主导权和其安全性,中国的人民币也要伴之而行。这种新型的争取“全球化红利”的战略,也可以从习总书记和李总理最近频繁的海外之行中,和其他国家首脑所签署的投资合作备忘录和人民币互换协议中体会到。显然,金砖银行、亚洲投资银行、思路基金等都是这种全球化红利的转变形式。为此,中国自身的金融开放也会加快推进,以配合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战略。  第三,中国经济已不再是过去解决就业作为主攻方向的格局,没有必要再把所有的企业都“养起来”而刻意去搞“成本洼地”的资源补贴。今天相反应该为淘汰落后产能而培育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未来,中国企业、甚至金融机构的破产将成为新常态,它预示着中国市场正在通过这种“资源配置红利”的释放,让胜出的企业和机构能够分享更多的资源(以前被劣质企业所占有和滥用),从而变得更有国际竞争力和健康的造血功能。这对改变今天中国股市的“政策市”格局,迎来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和国民财富创造能力的“价值市”至关重要。  第四,中国“新常态”经济的最大看点就是政府职能转变所释放的“制度红利”。这将是决定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政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的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的再平衡。  不缺位,就是指政府要着力投资民生工程,缓解大众的“后顾之忧”,让企业所创造出先进产能有一个强大的市场支撑。  不越位,就是指政府告别把市场准入大权牢牢捏在自己手中的做法,取而代之,让市场的公平竞争来过滤出好坏企业,而政府则应该做的是优化监管体系,依法治国,及时将劣质企业驱除出市场,结束过去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扭曲状态。  不错位,就是指政府不与民争利,及时做好市场参与者的各项合理的服务,从而真正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资源配置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

  • 新常态下 的经济形势和改革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概括的可以讲两句话,一句是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另一句是国内的发展改革任务极为繁重  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从外部环境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整整6年,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保持了整体复苏的态势,但复苏之路曲折漫长。2014年以来,主要经济体的走势明显的分化,美国经济进入了稳步增长的轨道,房地产市场回暖,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失业率从危机爆发时候的两位数,已经下降到6.4%,金融市场稳中有升。从欧盟和日本情况看,2014年的经济转为迟滞,欧元区面临着经济增长停滞和通缩的双重风险,在坚持量化宽松政策的同时,仅仅实现了零增长。特别像德国,德国这几年形势本来比较好,但是2014年也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失业率在欧盟高达11%,经济的停滞显得尤其的明显。日本安倍经济学的增长势头已经风光不再,2014年二、三季度的环比增长分别只有负1.8%和负0.5%,如果折年率相当于二季度经济负7.1%,三季度是负1.9%。日本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在2014年年中上调了一次消费税以后,决定本来是年底前再调一次消费税,把消费税从8%调到10%,但是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被迫取消了这个计划,而且提前举行大选。  新兴经济体两年来一直承受着经济失速和通胀的双重压力,除了印度保持在5%左右的速度以外,金砖五国其他国家,像巴西、俄罗斯、南非都在零增长的边缘徘徊。所以,总的看世界经济的复苏艰难曲折,不确定因素较多,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分化,地缘政治冲突和石油价格暴跌,这些都是世界经济波动的重大风险来源。据国际货币基金的最新预测,2014年全球增长只有3.3%,比年初的预测下调了0.4个点。为什么讲国际经济形势呢?因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短期内还是难有实质性的改观。  从国内看,一方面,2014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仍处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显现,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增加,财政金融的潜在风险增加,房地产等各种隐性的风险逐步的显化。虽然,风险总体可控,但是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增速进入了一个换挡期,国内经济运行持续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这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的一个主要的标志。  习总书记在经济工作会上专门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逻辑。他专门分析了进入新常态的九个趋势性变化。  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常态是什么?我想用点儿时间简单分析一下。概括起来,中国过去长期依赖的增长模式就是一种投资驱动、资源驱动、出口拉动的高速增长。从投资驱动来看,我国投资增长率每年都是在25%、30%,有的省投资增长率最高达到过将近50%,一个地区的投资和国民经济的产出相比较,有的超过100%,每年要投入的资金超过最后国民经济的总产出,这是一种难以为继的发展模式。所谓资源驱动,就是尽管中国资源存量已经很大,已经占到12.4%,但是我们消耗的钢是全球的46%,消耗的煤炭是全球50%,消耗的水泥是全球的63%。这也是不可持续的。所谓出口拉动,就是长期以来、改革以来外贸依存度逐渐增加,20世纪的后十年是平均40%,21世纪进入WTO以后,2005年最高的时候外贸依存度达到63%,这两年开始逐步的下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创造了经济的基本接近两位数的高增长。比较典型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一年,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14.2%,其中投资占了6%,消费的贡献是5.6%,出口的贡献是2.6%,加在一起14.2%,这就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增长的模式。  但是,从2012年一季度开始,中国的经济已经下行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维持在7.3%~7.9%的区间。2014年的三季度是7.3%,是近年最低的增长速度。今年,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外贸同时疲软乏力,都完不成预定的计划,2014年年初定的增长指标7.5%左右,靠的是投资要增长17.5%,实际运行情况可能不到16%;消费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定的年度指标14.5%,实际运行是12%;外贸出口定的指标是7.5%,前三季度是3.3%,后面的9月、10月,外贸有点快速的恢复增长,特别是出口,但是实践情况证明外贸出口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水分。  所以说,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常态,而且进入这个新的常态是一种被迫的新的战略性的转移,我们从过去的投资驱动、资源驱动、出口拉动的高速增长开始转入了市场驱动、创新驱动、消费拉动这样一种中速、稳定、平稳的增长时期。在这个新的阶段,更多的靠经济的提质增效、结构转型。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消费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投资的贡献,进出口对GDP贡献一直是负的,连续四年都是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表面讲,一般的解释是外需不振、内需萎靡,我们还要持续结构调整、产业化,但事实上是过去长期依赖的旧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而新的增长模式是要市场驱动、创新驱动、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它的发育和成长还不够。所以,本质上是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要靠深化改革。  2014年二季度、三季度开始国家出台了一些微刺激措施,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中国现在的经济不是靠扩大投资、靠一些刺激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靠结构调整、靠改革寻找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可以说,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意味着我们改革开放也要进入全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的重点任务也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倒逼机制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注重通过问题导向的改革,破除一切阻碍束缚生产力解放的体制机制,使中国经济改革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对于2015年经济增长,主要的研究机构一般都认为7%左右是比较实际的数字,这个速度考虑到了保就业和稳定市场预期的需要,也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可以为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留有一定的空间。   对2015年国内的形势,大家要关注的三个问题。一是一、二季度经济的走势。如果下行压力还增加,2015年的经济增速会不会在某一个季度突破7%,变成6打头。同时CPI、PPI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都是大家应该高度关注的。二是对于宏观政策的调整,大家要注意观察和跟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两句话,大家要很认真的理解,一句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要更加有效,也可能财政赤字会有进一步的增长。另一句话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对于这个松紧适度,大家感觉需要宽松的时候就要适当宽松一些,具体怎么操作,采取什么措施,需要进一步观察。第三个要注意的是,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十三五”规划和关于“十三五”规划的中央的建议都要在2015年做出来,“十三五”的发展的目标和关于“十三五”的一些发展的新思维,对于国家的宏观形势的走势非常重要。  未来改革的方向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还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的改革可以注重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尽快提出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当前,各级政府正在陆续清理政府权力清单,但是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负面清单,因为法无禁止皆可做,定了负面清单以后,其他就都可以开放了。上海浦东已经有了制定了负面清单的说法,如果真正取得经验,带有普遍性,就应该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国务院已经决定,天津、广东、福建先行一步,也建立上海浦东这样的自贸区,我想,在一定的区域内取得经验以后,尽快的全面推开,允许企业依法平等的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真正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  二是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势的行政性手段。资源性垄断领域按照三中全会确定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加强监管的原则加快改革,特别是加快开放石油、电力、天然气、电信这样垄断行业中的竞争性环节的业务。网络性的资源垄断环节一些特许经营,应该可以面向所有的各类的所有制主体开放,对长期以来民营经济难以进入的领域,要加大改革力度,要有大的改革动作。比如讲到的原油的进口管制问题,我们国家原油的外贸依存度60%,每年进口差不多3亿吨,但是控制在几个屈指可数的央企手里。过去我们长期讲,为什么原油的进口管制不能开放,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担心大家一拥而上,到时候国外把石油价格抬上来怎么办,怕恶性竞争。实际上可以设定一个门槛,但是总体要开放,国际油价已经从前几年的120美元一桶,现在掉到60美元一桶,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已经跌破了60美元,短短一年的时间,下降了50%。应该为我们的取消石油进口管制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窗口,我想,对于一些重大的改革,中央还是要下决心,稳中求进关键是要有稳中有为,有为才可能有进。这是一个正确的逻辑。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强调,改革要有“三敢”的精神,敢于肯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  三是抓紧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价格改革,涉及到竞争环节、竞争领域的价格政府管的越少越好,能放开的尽量放开。特别要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形成由市场决定能源的价格机制。像油价市场化定价机制前几年已经明确定下来了,只不过我们要走的三步只走了两步,最后一步没有放开。过去为什么迟迟的这一步走不出来,还是有一些人借口保护国有企业,“中石化、中石油就是共和国的‘长子’,要是让市场定价就把它推到市场的第一线了”,这是借口,这个意见谁提的,谁就是我们党内最大的“老虎”,现在,中央已经对他进行了处理。就是他提出来的这个意见,迟滞了这方面改革的步伐。  四是全面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做法,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包括地方的优惠政策。2014年全面开展对于优惠的财税政策的清理,地方优惠财税政策包括零地价、负税收、直接行政补贴、财政补贴造成了一些地方的恶性竞争,破坏了整个市场的竞争秩序,问题非常严重。当时财政部提出的时候,我们也觉得底气不足,一个部门能不能做这么大的工作,各个省的政策都是省政府出的,都是省委支持的。最后明确了,国务院决定在2015年从全国来开展这项工作,这不是一个部门工作,是需要国务院、需要各个部门、需要全国各省都要统一思想,为了创造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来做工作。  五是抓紧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积极开展反垄断法的执法检查,同时要探索全面取消预算资金对于竞争领域的补贴,清理过度干预微观活动的产业政策,我们的产业改革和企业发展委员会,要注意产业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产业政策新的走向。长期以来,我们产业政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级政府对微观活动的一些干预。对这个问题,我想应该很好地进行研究总结。要通过清理一些不适当的产业政策,能够实行普惠的、竞争性的产业政策,用这样一些竞争政策来取代过去挑选赢家的产业政策,这样才能使各个企业处在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为我们市场体系的构建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只有加强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改革,我们中国的改革才能成功地跨越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中国的改革发展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 “财团经济”或可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发力点

    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当前的形势,当是要向市场开放更多的领域和空间,但有能力进入这样的领域和空间的民间企业和民间资本却少之又少,尤其是一些需要巨额资本的领域,比如铁路、航空等,能够有实力进入并与国有企业竞争的民营经济更是寥若晨星。       当前,众筹、公募等方式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主力军作用吗?这些概念虽然近来热度很高,但其实它们都不是什么新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末,也有网络和网络股热潮,我们将之称为是“新经济”。当时大家都认为,新经济的苗头不清楚,能做到什么程度也不清楚,所以一方面是“做”的问题,另一个方面就是“看”的问题。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新经济”就已经自己烟消云散了。  中国的经济增长尤其是产业发展是需要投资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了,各方都很着急,但是杠杆化的手段能够给经济增长带来实际益处的不多,相反的是,强化原有缺陷导致出现新问题的情况倒是不少。在中国经济结构缺陷没有完全解决的条件下,应该加快去杠杆化,不然债务该增加的还增加,产能过剩的更过剩,能够落下来的可能只是一个经济增长率数字。以减息为例,民营经济本来能够拿到的信贷资源就非常少,所以减息在某些地方只是利好国有企业,给未来的市场改革创造难题。  在目前的处境下,我们开出的“药方”是引入财团制度,利用财团法人实现资本集聚,化暗为明,积小为大,依此来促进经济增长。  按照一般的定义,财团是由极少数金融寡头控制的垄断集团,通常包括少数大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为数较多的工矿企业,商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又称金融资本集团。又是“寡头”,又是“垄断利润”,所以一说“财团”,感觉相当不好听。此外,财团在法律上也没有明确的地位,一般来说,财团法人是指法律上对于为特定目的的财产集合赋予民事权利能力而形成的法人,甚至有人说,根据中国的法律,基金会就是财团法人了。  其实,财团法人具有悠久的历史,甚至从古罗马时期就有萌芽了。到了现代社会,像美国的洛克菲勒和日本、韩国的财团已经相当有名了。尤其是日本,除了三菱、住友、三井、富士、三和以及第一劝银等六大财团之外,事实上涉及到具体的大型项目之际,还会组成各种专门的财团来加以实现和落实。所以,财团实际上还是一种重要的产业资本集聚形态,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财团与其他法人形态相比,具有三大特点:第一是实力强,在法规和政策的影响下,财团可影响的产业部门得以遍及重工业、轻工业、传统工业、新兴工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等。第二是控制力强,它们的资本纽带关系以及产业纽带关系,非普通金融机构可比。第三是家族和地方色彩,各财团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一些财团可以由单个家族控制变为多家族控制,可以推动财团资本进一步社会化。  以中国现在的情况来看,假如各省份能平均每省份有10个财团的话,政策划定财团底线为100亿,则中国的“财团经济”就可能在短时期内凝聚3万多亿的社会资本。一旦市场经济中出现这样的财团和资本实力,则可以运作的产业规模将会大为提升,竞争能力将会大为增强。尤为重要的是,政府同时还为家族企业的未来指明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家族“二代接班”出现的种种问题。  从宏观的环境来看,未来如何从“全民搞金融的热潮”中摆脱出来,转向理性的产业投资,这应是一个重大挑战。毕竟中国这么大,还是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发展产业,因此鼓励一批财团发展,给予政策优惠和信贷支持,支持其专门从事产业投资,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及旅游开发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并通过搜集和阅读相关资料,从中总结出适当的解决之道,希望能够对历史城镇的保护提供帮助。  【关键词】历史城镇;保护;问题;经济利益;旅游开发  引文:中国的历史文化城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对人文文化的传承,保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但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在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下,历史城镇遭受了严重的损害。保护历史文化城镇对传承、延续和发展历史文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保护好这些遗产是我们的职责。  1、现有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历史城镇的保护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但是在城镇保护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  1.1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不足。  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国内缺乏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我们仍处在摸索的过程中,这就导致现行工作的保护力度仍然不够,保护规划控制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亟待提高。  1.2 “遗产观”淡薄和公众参与的缺乏。  历史城镇保护无法引起公众的重视,形成不了正确的“遗产观”,因而无法形成大众参与的局面。最著名的例子是梁思成故居拆除,我们惋惜的不仅仅是它带有的名人烙印,更看重的是“建筑的精神、文化和社会价值,而绝不能单纯考虑建筑质量和艺术价值。”  1.3 保护方法不得当,造成“保护性破坏”[2]。  由于体制和机制的不够完善等原因,诸如人造景点、“假古董”开发、文物翻新等现象随处可见,无一例外皆是以“重塑、再现**时代面貌”的名义制造出的保护性破坏现象。  1.4 保护与民生、经济脱节。  单纯的保护不能为当地居民带来实际的民生、经济利益,无法调动大众的积极性,使得保护与居民生活、公众参与间的关系不容乐观。  2、历史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不难看出,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除了要加强意识和完善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解决人与历史城镇的关系,这就要使城镇保护与经济利益协调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一个脱离繁琐城市生活的世外桃源,我们在对待历史城镇时,将人们的渴求与城镇保护结合为一体无疑是最好的方法。这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在合理保护历史城镇的前提下开发旅游产业。  2.1 通过旅游增强文化自豪感  旅游的开展在向游人展示历史城镇面貌的同时,也是当地人认识本地特色的机会。通过外人对当地的一草一木的重视,可以引发当地人的自豪感,从而更积极和主动的挖掘文化内涵,从根本上解决缺乏公众参与的问题。  2.2 通过旅游活动传承历史城镇的文化  在旅游开发中,将旅游项目开展与地方建筑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够扩大当地建筑文化的影响力,更好的保存建筑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还能为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提供适当的物质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在互相促进中共同发展。  2.3 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不悖  要做到保护与发展同时进行,就要理解保护与保留的关系。保护是指在努力维系城镇原有空间格局、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社会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在开发前期和后期对当地居民经济上的平衡来实现的一种对待城镇开发的方法。而保留指对各镇的开发仅从形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设计,将缺乏精神个性的空壳维护下来的方法[3]。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盲目的保留历史,而是在保留与发展中取得平衡。  3、历史城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要平衡发展  保护与开发再利用的关系,往往像矛与盾的关系,若无法平衡那么得到的会是其中一方面的牺牲。  很多地方的开发过于急功近利,仅仅保存下建筑砖瓦,但是凝结在建筑中的文化气息,以及他们所构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场所精神已经完全体现不出。这其实是对空间的破坏。“空间对风貌是更本源的东西,作为建筑上一级别而存在”[4]保护历史文化城镇,除了保存建筑这一元素,更重要的是对其空间、风貌的保护。  相反,过度的保护甚至保留,又会将历史遗产固封在特定的框架内,失去了保护的价值与意义。在历史城镇的保护中,常出现对单纯的一栋建筑或一段街道原样保留,使得其与城市不和谐。或者为了突出建筑或历史遗存的时代特色,盲目地进行修葺与还原,使其失去了原真性,这是与保护的目的相违背的。  4、国内外典型历史城镇保护差异  做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其中的差异。  宏村是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古村之一,其街道风格、古建筑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都是独特的文化遗存。然而这些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使得宁静的村落消失了。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赚钱的机器,整个村庄充满了商业气息。  而位于韩国安东市的河回村却是轻松、愉快和安静的,古朴的街道和木建筑没有被刺眼的商业招牌遮盖而露出谄媚的氛围,更多的展示的是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气息。将历史上古色古香的文化遗存完整地保留下来。  两者差异明显的原因在于两地对如何处理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时,考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宏村过于考虑经济利益,造成村落氛围的流逝,而河回村则从遗产保护的角度充分进行了考虑,旅游开发始终服务于传播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是对历史遗产的有效利用与保护。  5、解决之道与借鉴  5.1 以古村落的人文资源保护为核心  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辅相成,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历史城镇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一定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此前提下才能适当的的发展旅游产业。  5.2 寻求最优途径  旅游开发时一把双刃剑。首先,应重视“旅游保护”弱化“旅游开发”,以历史遗产保护为第一要义进行合理的开发;其次,应重视“文化效益”,弱化“经济效益”,重视历史文化城镇文化价值的传播;另外,要重视开发的质量而非数量,防止过度的开发导致的破坏。  除此之外,许多国外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对历史古城的旅游利用有两种方式:一是完整保持古代城镇原貌,再现昔日历史情境。如美国的威廉斯堡,保持着18世纪的城市格局和建筑形式,而在古城的两端外围专门开辟一片商业区,利用旧建筑的同时保持风貌的协调;二是保持古城特色,展示传统风格。这种方法以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为代表,保持历史遗存原貌,也不排斥现代生活的介入。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生活的介入并不能破坏原始城市的肌理和风貌,而是与旧城相辅相成的。  历史文化城镇反映了国家历史的辉煌,承载着历史的文化积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保护好,这也是我们历史文化传承和发扬最为关键的一环。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保护为前提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才能保存历史城镇的活力,继承并发挥起在历史中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著,《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 张松著,《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二版;  [3] 伍敏,《保护而非保留――论述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张松、王骏编,《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关于城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思考》,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4] 景秋晨,《残缺的历史风貌 流失的场所精神》,张松、王骏编,《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关于城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思考》,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 浅析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通知中明确规定拟将建筑业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税率为11%。“营改增”能减少重复纳税,对建筑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采取措施促进建筑业良性发展是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税负、财务状况的变化,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业;税负率;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营改增”有利于消除重复纳税;降低企业税负,增强发展能力;优化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根据规划,将于2014~2015年对建筑企业实施“营改增”。改革后,建筑企业税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上述方面探讨了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有效的合理降低企业税负率,为企业更好发展当好帮手。  一、建筑行业的特点  1. 建筑业流动性比较强,施工企业可能在多个地方进行生产建造,因此税改前后变化较大:改革前建筑企业是向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而之后是向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 施工项目周期长、核算时间跨度大。一项工程从准备、设计到竣工决算往往要经历较长周期,因此通常是根据已经完成的工程量,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来估算各年度的工程收入和成本并据此开具开票,随即产生纳税义务。”营改增”之前不存在抵扣一说,但税改后增值税发票如果不能及时取得,相应的也就不能进行抵扣,要多支出这部分现金,这就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重要影响。  二、“营改增”前后建筑行业相关税收处理的差异  1. 税率发生变化。“营改增”之前建筑行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改革后增值税的税率为11%;此外虽然附加税率没有变化,但因为税基的变化,所要缴纳的附加税金额也发生了相应变动。  2. 纳税主体变化。现行建筑业工程是实行总包、分包方式并以总包为扣缴义务人,总承包人在申报缴纳税金的时候可以相应扣除分包人的部分;但改革后,总、分包人均为增值纳一般纳税人,均按照各自的销项税抵扣进项税后申报缴纳。  3. 申报纳税额发生变化。税改前,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建筑业总承包人对工程进行分包或者转包的,将总包款减去分包、转包的金额即为申报纳税额;总包单位作为扣缴义务人,要对自己完成的工程收入和分包单位完成的工程收入进行准确划分。而税改后则根据企业的年收入、会计核算条件等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的,可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抵扣进项税额,余额即为纳税金额。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企业的有利影响  1. 减少重复纳税  现行建筑企业是按照总包款减去分包款后的金额再乘以相应税率计算应交营业税,并且对于收到已交过税金的材料发票并不允许抵扣,这就对同一个课税对象同时缴纳了营业税和增值税,存在重复纳税问题。”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将增值税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来确定应交税金,那么购买材料、设备的进项税额就可以抵扣,就避免了重复纳税,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税负率。  2. 有效规范企业行为  由于“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的税率为11%,因此企业都希望能取得正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可以进行抵扣以降低企业的税负。而只要企业购买了专用发票的扫描仪就能即时对取得的发票进行认证,避免了收到虚假发票的可能性,也能更有效地规范企业行为,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  3. 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  “营改增”之后,由于购买的施工机械设备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能够促使企业汰旧换新,优化资产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而另一方面通过购买新的机械设备,也能相应减少施工作业的人员,降低人工费的支出,减轻企业的税负。  (二)“营改增”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虽然“营改增”的目的是为了有效降低建筑企业的税负率,提升企业竞争力,但实际情况中存在是否都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取得的发票可以抵扣的税率是多少等因素,因此“营改增”对企业存在以下不利影响。  1. 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1)建筑材料对税率的影响  建筑企业的工程成本主要分为三类:材料、人工和机械设备。其中材料费占总的工程成本的55%~60%,所以材料发票的取得是至关重要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砖瓦、周转材料(模板、方木及其他)、涂料、安装材料等,这当中大部分的材料的增值税率只有6%,比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中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下列货物,可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①建筑用和生产建筑材料所用的砂、土、石料;②以自己采掘的砂、土、石料或其他矿物连续生产的砖、瓦、石灰(不含黏土实心砖、瓦);③商品混凝土(仅限于以水泥为原料生产的水泥混凝土)。 而这些都是项目中的主要材料,在工程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即使企业都能取得这些正规发票,但能抵扣的进项税只有6%,而要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却是11%,如此就要增加5%的纳税成本,提高了建筑企业的实际税负,压缩了利润空间。  (2)人工费用对税率的影响  人工费占总的工程款的30%~35%,主要包括钢筋班组、木工班组、泥工班组、架子班组、涂料班组、粉刷班组和零散的农民工。这些班组基本是挂在建筑劳务公司,在班组完成作业之后,由建筑劳务公司开票给建筑施工企业并收取劳务收入。相比原来3%的营业税率,税改后要缴纳11%的增值税,却没有任何可抵扣的进项税,这无疑加重了劳务公司的税负,在无法继续维持的情况下,劳务公司势必会将该笔税负又转嫁到施工企业身上,这导致施工企业的税负率进一步提高。   (3)机械设备对税率的影响  “营改增”后动产租赁业的增值税率为17%,机械设备租赁即属于此范畴。而租赁公司在之前购买的资产不存在的可抵扣进项税,但出租资产的收入要缴纳销项税,在没有进项税的情况下,却要承担17%的增值税税负,势必影响到设备租赁企业的利润,在权衡后租赁企业必然会放弃一般纳税人资格,转为小规模纳税人,这样只需缴纳3%的增值税就行了。但如此施工企业的进项税额势必减少,加重了企业的税负。  2.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项目造价的影响  “营改增”后,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合同收入中不包含这一块,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要部分剔除增值税销项税;合同成本中与原材料、租赁费等相关的进项税额也不再是实际成本的组成部分,成本中(不含人工成本等费用)也部分剔除了进项税额,因此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成本和毛利都将比税改前减少。  3. “营改增”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首先,资产总额的变化。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建筑企业购买的原材料等存货和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价格要扣除进项税额,因此资产总额会比税改前降低,资产负债率会上升。其次,企业收入、利润的变化。“营改增”后,由于受某些材料很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部分材料发票税率较低等影响,会出现企业多缴增值税的情况,导致企业利润总额下降。最后,对现金流的影响。许多工程项目要扣除质保金、垫资款等,工程款的支付比例只有80%~90%,这部分暂扣款往往要到工程竣工决算后才能支付,有的甚至要完工3~5年后才支付,但增值税却一定要当期缴纳,这就增加了大量现金流量支出,造成企业资金紧张。  四、建筑企业 “营改增”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合同管理,慎选合作对象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与供应商、分包商各自承担的税,要约定在对方提供合法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才能付款。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应优先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对方的资质文书,以防出现不能抵扣的情形;在不得已与小规模纳税人合作时,要尽可能在合同条款中注明,力争降低企业税负。  (二)积极进行税务筹划,合理降低企业税负  首先,对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因为可抵扣的进项税为17%,一定要取得增值税票并验明真伪;商品砼可考虑采用由施工企业自行购买水泥再委托对方加工的方式,这样就可以较多利用税率较高的水泥的进项抵扣;而砂石、部分电器材料和水料等可集中采购,要求对方提供正规增值税发票,如确实无法取得,尽量要求对方到税务机关代开。其次,对周转材料和资产设备等,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提高自行购买的比例,但一定要注意购买的时间点,尽量延迟到 “营改增”正式实施后。最后,由于企业投标要缴纳投标保证金,并且即使未中标该笔款项也要相当长时间才能退回;对在建工程也需要垫资,仅依靠自有资金难以维持,所以企业通常会向银行借款,而产生的利息又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因此,可以考虑改变利息支付方式,比如支付给供应商银承汇票,汇票金额包含货款和利息,然后让材料商提供相应的增值税发票。  (三)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培训,改进财务管理  面对“营改增”可能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财务人员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和学习,了解最新税法规定,同时由于“营改增”还将对材料采购、投标造价等方面产生影响,还应将此传达给相关的部门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另外,在“营改增”的过渡期,企业最好把能开的工程发票尽量开足,让分包商也尽快提供发票,而对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材料等发票尽量延迟开;要充分了解、利用财政扶持政策;保持与税务、建设主管等部门的沟通、获取支持。  五、结论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营改增”是必要的。本文从建筑业的特点、“营改增”前后税收处理的差异、税负率的变化等方面综合考虑了税改对建筑业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优化资产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企业降低税负,提升利润水平。因此,企业要积极应对 “营改增”,做好准备工作,培养相关财税人才,充分理解利用国家相关政策以增加企业利润。  参考文献:  [1]廖云兰.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营改增”中实现过渡[J].会计师,2014(02).  [2]姜兆夏.“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J]. 会计师,2014(10).  [3]张晖.探究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政监督,2014(02).  [4]戴国华.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影响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2(03).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