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行政管理
  •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关键词:毕业论文 大学生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选题原则 毕业论文如何选题 毕业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摘要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格式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当代我国政府改革的行政环境分析 2.政府职能转变的饿理论探析 3.当代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分析 4.从管理层次与幅度关系看广东省行政区划改革 5.试论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异同 6.论西方政府变革之道的借鉴意义 7.论当代西方政府变革的趋势 8.试论电子政务涵义与特征 9.领导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分析 10.领导的类型及其实用条件分析 11.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2.信息技术改革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分析 13.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之我见 14.行政法制与行政法制的差异分析 15.我国政府信息网络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16.政府职能变迁的历史轨迹 17.行政效率的涵义探析 18.政务公开的制度分析 19.政府采购制度中的问题及其预防方法 20.腐败的涵义及其防止措施 21.论行政道德与行政法制的关系 22.行政道德的效用分析 23.论行政道德的培养 24.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特征 25.论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26.公共管理的特征分析 27.行政现代化的涵义和特征分析 28.治理理论的涵义与特征分析 29.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30.论政治与行政的关系

  • 退耕还林中的人口与发展矛盾及其解决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退耕还林中的人口与发展矛盾及其解决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为了遏制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解决中西部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扭转长江、黄河流域水患灾害,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草)(以下简称退耕还林),1999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铺开。 从我国目前的生态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看,实施退耕还林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是,应当引起人们充分注意的是,实施退耕还林中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还十分尖锐,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矛盾,从长远来看,退耕还林的成果将难以保持。为了搞清这个问题,笔者对山西省退耕还林任务最大的两个市地(吕梁地区、忻州市)及所属的四个县(柳林县、方山县、神池县、五寨县)进行了调查,本文以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对这个问题作以讨论。 一、退耕还林区(以下简称退耕区)的人口生存条件 人口生存条件是人口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新中国成立以来,退耕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各方面的条件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的提高。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人口过快增长等原因,大部分退耕区的人口生存条件仍然较差。 1.退耕区的自然条件 退耕区多属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半山区,平川谷地很少,我们调查的市县平地多在10%以下,山地和丘陵地占90%以上,这种自然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水土流失。以神池县为例,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27740公顷,占到土地总面积的88.6%,年侵蚀模数8900~22000吨/平方公里,年流失肥土1957.3万吨,全氮含量约4.6万吨碳铵,速磷含量858吨过磷酸钙[1]。水土流失使退耕区的耕地变得更加贫瘠,粮食平均每市亩产量只有150斤左右。 退耕区另一个对人口生存影响较大的普遍现象是干旱。以忻州市为例,大部分地区春旱每2~3年一遇,夏旱每3~5年一遇。而且旱灾发生的频率变化是由低到高,逐年增多。1571年到1670年的一百年中,共出现29个旱年,机率为29%,其中大旱年10个,机率为10%;1871年至1970年的一百年间,共出现过33个旱年,机率为33%,其中大旱年13个,机率为13%;1951年至1974年的24年间共出现过11个旱年,机率高达45.8%,其中大旱年4个,机率为16.7%。据有关史料记载,忻州境内连续干旱三四年甚至四五年也是常有的事[2]。最近十年中更是旱情频发,1990年至2001年的12年间,共发生旱年6个,机率达50%。1999年至2001年的三年大旱,粮食减产五成以上,许多农村几乎颗粒无收。1999年的大旱灾使方山县8.1万人全部返贫,返贫率达100%。 由于连年干旱,退耕区缺水现象十分严重,不少山区村庄水源枯竭,人畜吃水非常困难。五寨县的峰子头村,深沟中的泉水由于天旱已枯竭两年,人畜吃水全靠在10公里以外的县城拉水,每车6.5吨,120元。如果家里养有牛羊的,一年差不多需要10车水。不少家庭都承受不起。 2.退耕区的经济状况 退耕区的经济状况一般都较差,本文所涉及的两市(地)四县是全国15个连片的贫困区之一,地方财政收支多年赤字。以方山县为例,2001年财政收入841万元,支出就达8585万元,收支差额达7744万元。特别是1999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严重干旱,更使这些地区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我们调查的4个县,2001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不足1000元。柳林县为675.4元,方山县为598元,神池县为365元,五寨县为448元。析州市2001年报省核定的贫困县为11个重点县,占到全市14个县(市、区)的78.6%,占全省35个重点县的31.43%;贫困人口98.6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3.33%,占全省贫困人口351.86万人的28%。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忻州市2001年返贫人口就有7.75万人(注:忻州市扶贫办.2001年扶贫工作总结。)。 在退耕区的贫困县中,贫困人口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如柳林县2001年总人口为28.54万人,贫困人口为16.18万人,占到56.71%,占农业人口22.80万人的70.96%;方山县总人口为13.69万人,贫困人口为11.47万人,占到83.79%,占农业人口11.53万人的99.48%;神池县总人口为10.47万人,贫困人口为7.33万人,占到70%,占农业人口8.76万人的83.68%;五寨县总人口为10.94万人,贫困人口为7.76万人,占到70.89%,占到农业人口9万人的86.22%(注:各有关县2001年扶贫工作总结,农业人口数字引自山西省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2001年山西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 探讨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模式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探讨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模式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国外学者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关注由来已久,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更加青睐于中国模式。中国在制度转型和经济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道路,中国的许多经验对世界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提出了挑战,研究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 中国模式 一、中国模式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8.1%的增长率主导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革命。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到2009年,我国累计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5477亿元,第二产业156958亿元,第三产业142918亿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经济总量增加885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上的排位由微不足道上升到2009年的第3位,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其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2073亿美元(比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25616亿美元下降13.9%),对外贸易增长了2266倍。如今,我国的对外贸易从封闭半封闭走向了全方位开放,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1952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39亿美元,2009年则上升到了23992亿美元,我国由长期以来的外汇短缺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中国的高增长率与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经济以远远高于美国GDP(1.3%)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金融危机的蔓延越发暴露出西方经济模式的种种缺陷,包括美国在内的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次危机是美国发展模式导致的后果,并且这种发展模式还会引发越来越多的问题。许多国家想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来摆脱经济危机的束缚,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使中国模式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模式”特指中国经济模式。2004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美国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在英国外交政策中心发表的一份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独立自主摸索出了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即坚决进行革新和实验(如中国经济特区);积极维护国家边境和利益(台湾问题);以及不断精心积累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增长。他把这一模式称为“北京共识”,国内学者称其为“中国模式”,或曰:“中国道路”。 “北京共识”的提出无疑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一种回应,许多国家更青睐于“北京共识”而不是“华盛顿共识”。一是以华盛顿为主要的新自由主义造成重灾区和“中国奇迹”的出现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中国模式”。华盛顿主张私有化、自由化的经济发展道路,结果在东欧、拉美和亚洲造成了三个重灾区,特别是随着这次华尔街金融风暴肆虐全球,人们在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同时,不由得把目光纷纷投向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 二、中国模式的特点 中国模式表现在方方面面,其核心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模式。这两方面互相关联,互相强化。中国的成就是因为这个模式,而这个模式中的很多因素如果失去平衡,又可导致模式的危机和衰落。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经济方面,中国是混合经济模式。在这个模式里,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政府与市场要保持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危机就会接踵而至。从历史上看,私有经济或者民营经济在中国一直是存在着的,但中国不适宜走西方的私有化经济。中国的经济只有一部分是私有化,全面的国有化和全面的私有化都不是中国经济的常态,混合经济结构才是中国经济的常态。 中国的经济模式是在改革“斯大林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国模式”也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模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可概括为四个层面: 第一、从所有制角度来看,我们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同时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是经济模式的第一层面。

  • 论党的理论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论党的理论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党的理论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内在统一性。而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迫切需要党围绕这些变化加强理论建设,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关键词: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 在意识形态争夺日趋激烈但形式更为荫蔽的新时期,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顺应党情民意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历史使命。而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党在理论建设中如何科学分析并有效应对这些负面效应,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一、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统一性 思想意识是客观现实在人头脑中的主观印象。客观实际的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在个体和群体意识中。群体意识一方面以共同心理为表现形式,属于群体意识的自发形态;另一方面以理论体系为表现形式,属于群体意识的自觉形态。其中,前者是后者的体现,前者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影响后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皆属自觉形态的群体意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群众心理的基础和来源,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者理论渊源相同。马克思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一方面为人类指明了奋斗理想和目标;另一方面为人类指明了引领实现这些理想和目标的领导力量。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唯一复兴之路。党诞生以后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并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党的理论建设的实质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体系、道德体系和哲学体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同理论渊源。 二者功能相同。政党、民族国家皆为集合概念,政党理论和民族核心意识皆为群体意识,整合思想是二者最基本的功能。一方面尊重个体观念差异,在差异中寻找共识;另一方面体现并整合多元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就业形式、组织形式、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多元、多变,而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皆有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基础上,具有整合差异、凝聚人心的天然职责和功能。 二者实现理论价值的基础相同。“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思想观念的产物,能否转化为物质力量,是否为群众掌握至关重要。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坚持党的理论越坚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贯彻就越彻底,掌握党员、掌握人民群众是实现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价值的基础。 二者检验标准相同。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识形态皆为观念的产物,“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已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的结合,党的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能否转化为现实力量在于其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践倘若党领导人民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达到预期目标就表明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奥有客观真理性。若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表明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有失误或执行偏离,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归根到底也需要依靠实践,若理论有所失误必须依赖实践为师加以修正同时即使正确的理论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加以完善;体现理论的前瞻性和先导性因此实践是二者真理性的检验标准也是二者发展的推动力量。

  •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问题研究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问题研究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治理缺失问题已经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正常发展。文章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内部治理的外部环境的角度探究非营利组织目前所处的困境,发现构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一般分析框架,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内部治理 外部环境 一、建立和谐社会离不开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昭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我国现在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易发多发,就业、腐败、分配不公、社会治安、环节污染等问题成为当前人民群众强烈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以分配不公来说,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国家统计局,2007);2004年末国家统计局测算的绝对农村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其中东部地区有374万人、中部地区有931万人、西部地区有1305万人,分别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14.3%、35.7%和50%,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国家统计局,2005);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总体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进入联合国的警戒线;占城市居民10%的财富多的人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占城市居民10%的财富少的人只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企业的经理职位与一般职务间的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余丰慧,2005)。 各类非营利组织在解决易发多发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方面大有作为,本文列举3个案例窥斑知豹地说明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扶贫基金会2002年实现扶贫项目九大类45项,项目总投资5132.28万元,项目受益农户9万余户,40多万人贫困人口从项目中直接受益;2004年,扶贫事业取得更大成就,共筹募善款善物1.12亿元人民币,完成项目投入1.16亿元人民币,约有45.85万贫困人口从项目中直接受益。 2005年4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公众对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有420多万人参与,提出9个方面27条高质量的建议,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2002年,重庆市决定在主城区建30万千瓦燃煤发电厂,市民反映强烈。重庆市绿色环保联合会组织市民召开研讨会,建议政府停建以牺牲重庆市主城区空气环境为代价的工程。2003年底,重庆市政府采纳了建议,停建该工程。 二、治理缺失严重阻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全国各地都可以看见不胜枚举的非营利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工程中贡献的案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日益重要,也越发深入人心。虽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处于不断的优化之中,但仍有许多方面亟需完善,有些方面的不足甚至导致非营利组织外部治理缺失。加之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自身还存在许多诸如管理不善、定位不准、目标不明、资源约束等问题,致使内部治理环节也问题重重。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缺失导致该行业内公益腐败、公益低效、公益异化等违规事件频频发生,致使公信力不足,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受阻,严重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业曾发生“中华体育基金会”2000万元、“宋庆龄基金会”1810万元“丢失”的事件;云南“中国妈妈”胡蔓莉违规使用善款,用社会捐赠资金购买私宅并送女儿出国留学事件等等。

  • 关于政府公共管理职憾重构的思考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政府公共管理职憾重构的思考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高度集权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已不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当代社会,必须理清和重构我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政府 公共管理职能 官僚体制 市场化重构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政府对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职能,该职能主要源于社会中存在的与私人事务相对应的公共事务,主要涉及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在全球化、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理清并重构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对国家政府的职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这样的界定,即“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把政府职能划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指一切人类社会具有共性性质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另一部分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要求的特殊职能,而自从国家诞生以来,政府就是这两大职能的天然执行者。按照这一思路,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均毫不例外地突出强化政府的作用,并逐渐演化为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及无所不能的全能型政府职能模式。从公共管理方面来看,在我国政府中主要表现为:其一,按公共事务的行业门类、外在形式、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种类设置机构部门,并把由此设置的政府职能机构细化,下设层次众多执行机构实施管理。其二,管理职权高度集中,并自上而下地以计划管理形式为主,具体表现为审批、发文、执行的僵硬方式。其三,公式管理部门统称“事业单位”,纳人政府编制,既造成机构臃肿,又使其职能简单地行政化。其四,具体管理体制上,实行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人为割裂了各组织间的横向联系,造成信息封闭、交易成本增加。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表现在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中,就是具有广泛影响的“宫僚制”政府的职能特征,也就是说,我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具有典型的“官僚制”色彩。 官僚制由于代表行政组织方式的理性和效率,在资本主义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的危机时期,这种官僚制模式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其在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上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第一,强调公共事务及公共服务的官僚制独占模式,认为政府组织才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形式,只有如此,才能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平、平等感;第二,注重官僚制组织机构的层级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组织运转的效率。公平与效率,这两大特征正好迎合了官僚制最初的设计初衷,应该说,官僚制的实践为资本主义国家起过很大的作用,在政府公共管理方面,它解决了人民当时希望解决的基本问题,如社会的稳定、社会基本保障和公平、社会公共物品如道路、排水、教育等的供给,在社会大萧条和危机时期,它显得尤为突出,功不可没。 然而,任何组织体制都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官僚制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产物,它符合的是那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体制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已经表现出与大工业生产社会完全不同的特征,官僚制就难免其落寞和失败的命运。例如,严格的科层制度和规章制度曾是官僚制文化的核心,也是其津津乐道的效率的保证,能保证通过千篇一律的公共服务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在信息社会,刻板、僵硬的规章却成为追求效率、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公共需求的最大障碍。同时,由于官僚制极力推崇政府垄断和权力集中,久而久之,反而形成了公共管理领域效率的低下。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原则同样要求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部门的垄断,以求效率的提高,由此,官僚制政府管理模式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只能无奈于失败的结局。“政府是我们使用的一种工具,一旦这个工具过时了,重新发明的过程就开始了。

  • 理解“以德治国”的三个视点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理解“以德治国”的三个视点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自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理念和方略以来,理论界对“以德治国”已有不少解读。这些解读的具体观点虽然不尽一致,但大体上都是从治国手段的角度立论的。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和社会调控力量,当然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建构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但道德首先不是作为一种工具,而是作为一种合目的性要求和文化价值而存在的,并且同人类的“终极关怀”联在一起。而“治国”所涉及的也不只是“如何控制”的方式和技术问题,同时还有价值立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问题。因此,仅仅从“手段”或“工具”的角度理解“以德治国”,不但是比较偏狭的,而且还会由此引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如把以德治国简单地归结于对人的道德教化与感化。基于科学的道德论和治国论,我认为应从治国依据、治国手段和治国目的等三大视点上来理解以德治国。 一 从治国依据的视点上来理解“以德治国”,我们可以把“以德治国”看作是以道德原则为价值依据的政治活动和公共管理活动。 治理国家为什么要以道德原则为依据呢?在现代意义上,治国之治,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制统治之治,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之治,是政府代表人民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的公共管理之治。它包括制度的安排、公共政策的制定、制度和政策的执行以及司法活动等。罗尔斯说,正义是法律制度的首要美德。对此,几乎没有人表示异议,这说明法律制度与价值密切相关。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强调政策的人民性,这表明政策的制定必定有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问题。法律和政策的执行,是不是纯技术性的活动?现在很少有人赞同那种纯技术论的观点。至少行政裁决是摆脱不了价值纠缠的。司法活动也许是最具技术性的治国活动,但能说与价值毫无关系吗?恐怕不能说没有价值问题。既然立法、制定公共政策和行政裁决等都摆脱不了价值问题的纠缠,都要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其中当然就有价值依据的问题。道德原则(如公正原则和权利原则)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或社会整体利益中引伸而来的价值标准,以其作为立法、制度政策和行政裁决等等的依据,是必要的选择。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把道德原则作为治国的重要依据,实质上是把“人民利益”作为立法、制定政策和行政裁决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而政治和行政意义上的“治国”之所以要以道德原则为依据,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政治与价值、行政与价值的内在关联性决定的。 把道德原则作为立法和制定公共规约的依据,当然会带来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的道德化,但不能说以道德原则为依据治国,就是要建构纯道德性质的现代政治和公共行政,就是要实现中国古代社会的所谓“德政”。这里必须明确的是:强调把道德原则作为治国之依据,并不意味着道德原则是现代政治和公共行政的唯一依据。实际上,现代政治与公共行政还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此外,还有事实的依据和科学理论的依据。如果说以道德原则为依据来立法和完善制度政策也意味着现代意义上的“德政”的话,那么,这种现代“德政”与传统意义上的“德政”是不能混为一谈的。现代“德政”强调的是制度与政策的道德基础,而传统“德政”强调的则是政治统治者的仁慈。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论断:以道德原则为依据治国与所谓的“人治”是搭不上界的,而与“法治”却有其内在的关联。我们强调以道德原则为依据“治国”的重要意义在于:使社会制度安排和公共政策具有伦理道德上的合理性和立足点,从而也具有更为扎实的社会基础。 根据以上阐述,我们可以将“依据”论意义上的“以德治国”理解为:以道德原则为依据“立法”、以道德原则为依据制定公共政策、以道德原则为依据进行行政裁决等,从而立合乎道德之法、制定合乎道德之公共政策、进行合乎道德之行政裁决,达成公众对政治和行政的道德性期望,以实现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对社会的更有效的控制。

  • 论现代化视角下的村民自治现象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论现代化视角下的村民自治现象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村民自治现象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西周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带村民自治色彩的“乡里制度”,经过封建时代,民主革命时代和建国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有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到1988年村民自治普遍推行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推动了中国现代化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中国的村民自治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关键词:村民自治;发展历程;现代化 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它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90年代,伴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而迅速普及,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村民自治的主体是全体农村居民,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成员;自治的区域是村,即与农村居民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社区;自治的内容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即村务;自治的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处理好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管理。因此,村民自治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村民个人的事情由村民个人自主处理;二是村民集体的事情由村民集体商议处理;三是有关村民个人和集体的事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非依法不得进行干预。 中国的村民自治现象历史悠久,从西周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间几经曲折,可以说是一部由原始民主向现代民主迈进的历史。 一、村民自治现象的发展历程 中国带有村民自治色彩的“乡里制度”最早发源于西周时代,西周时代出现了“乡里制度”即“邻三为朋,朋三为里”,“国设六乡,乡在郊内”,“乡”的层级相当于现在的省市,而“里”作为“乡”下面的自治组织,对所管辖的村民的重大事务进行管理。不过这一时期村民自治还“名不副实”因为这一时期的村民还没有自主处理事务的权利,权力主要集中在“乡”这一级;到了秦汉和隋唐时期,“乡”的级别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确立的乡官制度,由管理向职役的角色转变,“村”制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由“属县于每村定有力人户充村长”[1]负责管理村级事务,这时对村民的管理更加细化,但是这时村民的自治权主要掌握在村官手中,村民只享有推举村官的权利;到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中央加强了对“村”级的控制,出现了保甲制度,所有权力收回中央,封建时代的这种原始民主遭到了进一步的弱化,可以说整个封建时期,村民处于“原始民主时期”,村民没有自治的权利,但是“乡里制度”这种自治组织模式的出现,或多或少地推动了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 在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自治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清末新政时期曾推行乡村自治,然而乡村自治只是反动统治阶级稳固其阶级统治的“权宜之计”,“其政治动机和功利目的是相当明确的”[2]。虽然这一制度在实践中流于形式,但其革命精神是值得肯定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为树立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权威,曾发动“乡村建设运动”,农村经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阶级的掠夺,天灾人祸的打击加速了衰败进程,正如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梁漱溟所言:“工作了九年的结果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3]1934年以后,国民党在农村推行保甲制度,编组保甲使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的严密的基层网络,提高了政府的“剿共”自卫力量,通过在乡村社会设立行政机构、派驻官员强化了国家权力对地方基层社会的控制。国家政权的下治,给分合离散的乡村社会输入现代性要素,建构了乡村社会新的治理秩序,但这种外部整合往往需要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迅速扩大的政府机构和增多的官员增加了财政负担。特别是在意识形态和体制不规范的情况下,行政权力扩张带来的效率低下和官员腐败,带来成本的增加,而这些成本主要由农民承担。保甲替代地方自治吞噬了农村原有的建设与自治功能,乡村的经济因原动力不足走向衰败。

  •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和建议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和建议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以革命老区元坊村为调查对象,采用了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小型座谈和个别面谈相结合等调查方法。总体上,元坊村村民保留了革命老区艰苦朴素、村民团结等的优良传统,与许多农村的铺张浪费、宗族矛盾严重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也存在缺乏现代市场意识、对国家的许多惠民措施不是很了解等的问题。其调查的目的是为更好建设新农村提供政策依据。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元坊;调查和建议 元坊村地处河北省平山县西部深山区,距“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红色圣地-西柏坡仅15公里,是一革命老区,保留着许多优良的革命传统,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等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改革开放初,元坊村还是太行山上的一个“山是和尚头,下雨泥石流,十种九不收,干旱渴死牛”的贫瘠小村,人均收入仅为几十元,而今的元坊村已是“山顶油松盖帽,半山干果绕腰,苹果栽山脚,田间地埂花椒”的立体生态农业村,80%村民人均年收入为2 500元左右,被誉为“太行明珠”。革命老区元坊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中,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有不少困难,现在对革命老区元坊村进行实地调查,以期通过这一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政策依据。 一、调查总体印象 采用了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法,小型座谈与个别面谈相结合法,以及实地考察法等多种调查方法,共获得数据1 500余个。 总体上,感觉元坊村村民保留了革命老区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比如,在我国许多农村对婚丧嫁娶进行大操大办日益蔓延趋势下(朱新峰,2005),大多数村民都能保持清醒头脑,量入为出,调查显示,村民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支出的占96.4%,与别人家攀比或铺张浪费的仅占3.6%。精神豁达,将近80%的元坊村村民对现状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待人厚道,与人发生纠纷,也是通过友好沟通解决,未出现过大规模的宗族间的冲突,这对于封姓和韩姓两大宗族分别占元坊村40%户数的农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在我国农村,宗族势力蔓延已严重冲击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成为乡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曹海林,2002)) 。 但元坊村村民也缺乏现代市场意识,比如存在着人们称之为“等值的现金与实物不相等现象”,即村中将种植结构调整后的土地改为对农户的粮食补贴,1亩地按600斤小麦和600斤玉米折价,年底按市场价一次付清,从经济的角度看,这对村民来说是只赚不赔,因为这里土地的年产量也就这么高,又不需村民支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了,但部分村民认为获得的现金往往没有专门去购买粮食,所以来年粮食还是不够吃,在消费心理上觉得这种“只赚不赔”的买卖“冤枉”、“不划算”。另外,对国家的许多政策也不是很了解,该村村民已加入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但有31%的受访对象不知道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项惠民措施。 二、大力发展生产,建设林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生态旅游村 (一)林果业现存的主要问题 元坊村人民经过近20年的艰苦奋斗,该村的生产与经营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从生产来看,从1987年起,元坊村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空间植被及作物对生长要素需求的差异特点,进行间作套种,努力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形成内在统一机制,开辟了石坝梯田粮林间作,环山水平沟植树造林。种植的果树以苹果树为主,另有板栗树、花椒树等,共栽种22.7万株,经济林木已达3 400多亩,占宜林山地的40%。从经营来看,为适应林果市场的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解决农户卖果难、技术不过关等问题,元坊村民在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由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发展起来了“河北省平山县元坊林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整合服务资源、组织农户入股、实行民主管理,建立了和社员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基本实现了双赢。总体上看,林果业已成为元坊村的经济支柱,基本上实现了村民当初 “既要让山绿起来,又要让人富起来” 的初衷。

  • 浅探全球化视角下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浅探全球化视角下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为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机遇,而且为它们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现实条件。在全球化背景下,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成果”,制定自己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运动 一、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与全球化初始发展 全球化把一个民族的发展置于人类普遍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这一过程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之日起就已经开始了。《共产党宣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正在出现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德文是“Literatur",这里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作。—编者注)。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竞争机制形成了两个互相支持的运作方式:一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是市场范围的扩大。一般而言,前者主要体现在生产领域,通过不断增加生产资料中的科学技术含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后者主要体现在流通领域,通过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扩大消费群体,同样起到降低价格、增强竞争能力的作用。 如果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最初大体上是在国内完成的话,那么,它的流通则从一开始就具有国际交换的性质。在实现工业革命之后,急剧膨胀的生产力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同时也为强行开拓这种市场提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这时,资本主义商人变成了殖民主义者,他们不仅携带商品,也携带枪炮;他们不仅进人别国市场,也开始霸占别国领土。 应该看到,工业革命首先冲击的是资本主义国内的经济关系。资本家利用机器吮吸雇佣劳动者的血汗,使阶级斗争趋于尖锐化;再加上周期性出现的生产过剩危机,使资本主义社会动荡不安。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主义实际出发,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了人类历史,判明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质,为人们创建理想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然而,现在看来,当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灾难性经济危机和暴力型阶级斗争,并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后发展的结果,而是其尚未继续发展的表现。工业革命初期,带有封建残余的雇佣关系使劳动者不堪重负,因而在国内激起激烈的社会冲突。但由于资本主义在国外扩张的成功,这种冲突逐步而稳定地获得了平息机会。资本家为着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同时也因从殖民地捞到大量超额利润,开始多多少少地改善本国工人的生活状况,并相应地规范雇佣劳动关系,安抚雇佣劳动者的情绪,致使资本主义宗主国的无产阶级获得了比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于是,越是发达国家,雇佣劳动者的生活条件越优越,他们就越不愿意选择革命,而是倾向于社会民主党人的改良主义。而广大劳动者反抗统治者的方式同他们遭受困境的程度是一致的:当他们穷到饿肚子或受到沉重身心压迫的时候,就会藐视一切社会秩序,就会不惜代价投身暴力革命。这一结论从反面说明了为什么落后国家取代先进国家成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热点。 由于各民族所拥有自然条件及人文条件的差别,导致它们发展的不平衡。近代以来,少数率先发展的民族,把奴役落后民族、霸占他国市场当做资本扩张的一条捷径。而落后民族在这一过程中势必成为被掠夺的对象,并由此加剧本国民众的生存危机,使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尖锐化。 与此同时,一旦世界市场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凯叙对方势力范围的情况就会发生。在资本列强出现实力变动的形势下,要求权益再分配的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战争现象说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然性质:它们不是通过理性,而是通过运用实力来确定彼此关系的准则,来完成资本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的有序化。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