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初赛结束我校会计系参赛队进入复赛_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2006年度国际企业挑战赛(gmc)于10月11日开赛。经过一个月、五个赛季紧张激烈的角逐,初赛阶段于11月3日结束。初次参加比赛的我系三支代表队,不畏强敌,勇于拼搏,取得了两个第一的优异战绩。 2006年度国际企业挑战赛(gmc)有70余所高等院校,共派出了800余支参赛队(如其中:中山大学82支,北京理工大学30支,北京工业大学35支)。国际企业挑战赛(gmc)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四个阶段,初赛采用分组淘汰制,每组8个参赛队,前三名进入复赛。复赛将于11月24日开始。 物院芳菲炫秋队稳扎稳打,一路领先,稳夺小组第一;物院生活方程式队出奇制胜,后来居上,亦荣登小组首席。两队携手进入复赛阶段。物院易来队起初几个赛季成绩领先,只因对手经验丰富,最后一个赛季以微弱劣势屈居第四。 复赛阶段将于11月27日打响,让我们期待我们的物院芳菲炫秋和物院生活方程式队一路风顺,创造辉煌。 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20多年前起源于欧洲,为一年一度的国际赛事。它的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促进各国企业管理技术的规范化。目前已有中国、澳门、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德国、摩洛哥、墨西哥、葡萄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新加坡、香港、比利时、卢森堡、罗马尼亚、丹麦、希腊、瑞士、卡塔尔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挑战赛的国际组委会常设在葡萄牙里斯本。 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的核心是一套逐年更新、高度完善的电脑动态仿真模拟系统,模拟标准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至关重要的基本参变量以及在现实市场中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在此基础上,按照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建立一个互动的定量化的模型。 比赛由5人组成的参赛队经营一家虚拟的企业,队员分别扮演总经理、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研发等部门经理。比赛前队员会得到一本《参赛手册》,内容囊括了经过提炼的企业管理中所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如经营背景、市场营销、生产与分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和会计)和详细的比赛方法;队员还会得到一套《公司历史》,内容是参赛队着手经营的虚拟公司最近5个财政季度的决策及经营状况。队员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该企业每季度的经营作出一系列的决策,与同一市场的其他7个虚拟企业竞争。 决策涉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研发、营销、人力资源、投资及财务等方方面面,同时还穿插着金融、贸易、会计、期货、投资、信息技术等许多重要的实物性学科,最大限度地模拟一个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实运作状况。 每一家公司都必须很好地把握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各公司之间的竞争态势及本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各种数量模型,进行边际分析、数量博弈、价格博弈,制定出自己的竞争战略、产品组合、营销组合、销售预测,并通过对资本结构、生产规模、边际贡献率、产能、库存、现金流量、劳动力储备等方面的分析和决策,对经营结果进行控制和调整。 各公司的决策由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处理后,形成公司的《管理报告》,反映该公司决策所产生的市场效果,并以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作为综合指标,衡量企业经营效果。各公司根据《管理报告》对下季度的经营作出决策,再次提交计算机处理,并得到第二季度的《管理报告》。以此形式循环反复,直到第五季度结束,股票市场价格最高的公司获胜。 这是一种高水准管理能力的竞赛,培养、考验、评价管理者统观全局、系统思考、正确决策、灵活应变的能力。二十年来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和大力推广,参加过比赛和培训的人员已达十几万人,遍及全球各地。作为唯一得到欧共体推荐的权威管理系统,国际上许多院校已将其作为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的教具,许多大公司也将其作为选拔、培训、考核、评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工具。 从1996年开始,中国赛区已成功举办了10届比赛,在全国已颇具影响力。参赛的队伍也由首届的70多支发展到2001年的256支,2002年和2003年激增到400多支,2004年达到656支,2005年达到872支。gmc参赛者已达数万人,其中80%具有mba学位或mba在读生。参赛者学历水平之高,国内绝无仅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这种模拟系统是企业管理人员丰富管理知识、增强团队精神、提高管理技能及市场应变能力的捷径而加入比赛,并获得较好成绩。
如何编写企业解决方案书_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写作本文章时,我在跟踪一家中型服装公司的ERP项目,先拿这个Case来解剖,希望得到一点体会。当然该项目的实施是面队全国范围服装的原料采购、委托加工、生产、市场推广、分销、售后。 当然,这个Case仅仅来说明问题,在分析系统的架构时,同时也是我对我管理的项目相关的经验分析,一是蜂星(CELLSTAR)体系的全国分销系统、二是UT斯达康(UT STARCOM)全国(含东南亚部分地区)维修及售后服务系统。 1.引出问题 项目上线一旦列进项目的计划时,总是需要一些关于项目的参考意见,那么关于项目的“硬件”和“软件”,硬件有谁提供,软件又由谁提供。我这里所说的“硬件”和“软件”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比如说“软件”包括我们下面将要叙说的由程序编码产生的软件,另外一方面有咨询管理、项目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知本……,林林总总,很多的。 额外的一句话,现在的知识管理正在“大跃进”,我们在这里说几个简单的概念,还是可以的吗,也符合潮流。 在这里我们就会感到茫然,不知道这个项目从那里下手,另又如此之知识体系,我们如何劈繁从简地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 编写项目的解决方案书。 第二, 编写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编写可行分析报告一般是咨询公司的事情,但作为ERP的供应商和ASP(应用服务的供应商),我们还是提供一个全套的解决方案比较好。 在编写解决方案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呢? 1. 针对行业ERP的实施是很困难的,在中国这个环境下,很难取得成功,这个我很有体会。所以,中国这个大环境我们需要考虑,就是要“有中国特色”。 2. 针对服装行业的问题又有那些?和物流是否相关?和区域地域相关?和进出口是否相关?和中国加入WTO是否相关?……当然问题是很多的,这也是企业为什么舍得化许多钱来上这些东西。 3. 首先需要搞清楚该行业的供应链,供应链中的各个相关的因数,相关的知识结构体系。 4. 其次分析该公司在该供应链的地位,利益关系,利益来源。 5. 再次分析该公司的业务流程。 6. 最后讨论系统的可行性,提出可行性方案。 我们首先考察一下服装行业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我们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该服装行业存在的问题是从服装行业内的人事在最原始的需求开始了解的。所以系统分析员就是干这些问题的。 项目的立案是在行业人事需要针对问题(投资、再发展和回报)的基础上,有针对地提出的,不是领导拍拍脑袋(据传长虹的ERP项目上SAP的就有一点领导拍拍脑袋的做法)。 2.服装行业中小企业问题 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大环境的生成和进化既取决于市场主体的有序规范的市场行为,又能为各厂商构建低耗、高效、优质、多品种、广开放的共生环境和条件,直接决定着厂商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共生关系和合作要求更能促进信息、知识资源的共享,实现现代化配置和创新。所以,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商务协作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战略。 同时,目前的中小型分销企业由于实施“独特风格,连锁专卖,领导市场”的经营战略,同时在市场运作中,依靠产品质量和新颖的样式在用户中树立了很好的口碑,培养了较好的营销渠道和客户群体。但是,在新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软件商务运作模式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公司采集的销售数据均是由各地分公司、专卖店从电话或传真给总部的记录统计,公司的各种数据流转不畅通,客户的需求信息不能快速响应,缺乏科学系统的数据分析。 2. 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公司须针对性的进行产品促销和调价,每个店铺均有一套自己的零售价和历史调价记录。 3. 仓库的所有出入单据均需带零售价。(包括内部之间的调拨单、退货单) 4. 为配合统计和盘点数据核实,希望能得到每个店铺每一天的进货数量及金额、退货数量及金额、销售数量及实收金额、正品折扣金额、赠品折扣金额的报表。 5. 由于配货部的工作需要,希望能更完善提供一些配货功能。具体能详细到每一个货号的在每个位置里的进销退存的情况。 6. 希望按照公司一向的习惯及作风制定工作单据格式。 7. 半成品的购销合成处理,由开始的订货合同,再自动统计布料的订购、付款、仓存情况。 8. 需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具体进行分析统计,包括它的发外加工的物料、标准用量、发料、实耗料、实际进仓及净成本的统计。 如何整合这些资源,我们根据现在较为成熟的技术,提出应用条件: 提出应用条件一定需要考察该企业的实际的资源,比如说现在正在使用的软件资源、硬件设备、网络设备、人力资源等情况。 同时,也需要借助现有的社会环境,提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方案(投资、收益及和投资其他方面收益的比较)。 如此,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程度相对以前要高出许多。现在在大部分的连锁专卖店铺都有一台网络终端机,目的是把当时的交易记录实时地进行汇总,减少当日的人工报帐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错误性,同时也对各个区域的销售情况做出当日的统计。但这类采用用终端机的模式投资大,应用专业性强,不利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合理利用和分配。 为了解决如此的资源浪费,减少企业投入,增加企业信息化程度,拓展企业的信息应用范围和应用趋向,我(基于公司的软件开发的采用的工具和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同时也针对我本人在Microsoft 商业软件的应用经验)提出小型应用的企业协同平台,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企业可以自由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 企业级(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在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 企业门户管理:该问题大多数公司都已经达到了,只是门户的质量上有写问题,没有什么不断更新的内容。 2. 客户关系管理:需要的很多但公司(中小公司)使用的较少。 3. 供应商关系管理 :同上 4. 财务管理 :都有,但无非是财务软件,但和ERP的结合很不够理想。所以如用友推出了NC平台。 5. 人力资源管理 :需要的很多但公司(中小公司)使用的几乎没有。 6. 知识管理:刚提出的概念。 7. 战略管理:该提出的概念。 企业级的模式建立企业门户,建立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采用EDI来交互双方的数据,节约开支,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