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建筑工程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建筑工程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较好的科学理论和人文素养;掌握必备的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组织管理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测量、识图和施工管理能力;从事建筑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质量控制等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技能过硬、身心健康的,面向工程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干课程:建筑识图与绘图、建筑力学、工程材料与检测、建筑结构、工程测量、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钢结构识图与施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BIM技术应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设备与安装图识读。师资团队:肖凯成,男,教授,工程硕士,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江苏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2006年被评为我院“十佳优秀教师”。主讲《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等专业核心课程。曾主编教材三部,其中《建筑施工组织》教材被评为2011年度江苏省精品教材、2013年“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教材。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项,横向课题两项。指导的学生团队在2013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毕业设计团队”。程和平,男,副教授,大学本科学历,工程硕士,建筑工程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二级建造师、测量技师、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主讲《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筑施工技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筑施工技术》和《高层建筑施工》、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工程测量》教材。章春娣,女,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讲《建筑结构》和《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参与完成100多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主持完成常发农装车间接建方案可行性研究等多项技术服务,发表多篇专业和教改论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竞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就业面向:建筑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工程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岗位: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预算员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市政工程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市政工程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较好的科学理论和人文素养;掌握必备的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组织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测量、识图和施工管理能力;从事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质量控制等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技能过硬、身心健康的,面向工程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干课程:工程力学、市政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材料与检测、市政混凝土结构、工程测量、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道路工程施工、桥涵工程施工、市政管道工程施工、道路与桥梁检测技术、市政工程施工组织、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综合识图实训、CAD实训、土工实训、测量实训、市政施工综合实训等。师资团队:李灵,男,本科学历,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公路),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曾在江苏恒基路桥有限公司工作,参与建设的宁杭高速长兴段,被评为“扬子杯”奖。2008年入校以来,主持完成常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课题一项,参与完成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社科联应用研究课题一项。主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桥涵施工技术》教材。发表相关专业论文、教学论文共8篇。多次获得院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院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余跃,男,长安大学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钢结构研究,讲师,一级注册建造师。参编教材《道路施工技术》,撰写文章十多篇。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张爱芳,女,本科学历,讲师,一级建造师(市政),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市政教研室主任。曾参与完成省重点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子项目和省重点建筑工程专业群建设;参编教材《桥涵施工技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力学》、《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四本,其中前三本为副主编;发表相关专业论文、教学论文共6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主持省级在研课题1项、院级在研课题3项。作为主要项目成员已顺利完成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曾获江苏省工科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工程力学组三等奖,并多次获得工程学院“年度考核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称号。陆天宇,男,本科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讲师。曾作为实训体系建设分项负责人参与省重点建筑工程专业群、省重点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参编《建设工程监理》教材2本;发表相关专业论文、教学论文7篇;指导学生获院级以上各类专业奖项3项;主持或参与的院级以上教育课题2项;作为主要参与人申报并获批的省教育厅资助建设项目2项;作为主要项目组成员之一,累计完成横向课题技术服务项目5项。徐小明,男,江苏通州人,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结构工程专业。2007-2009年于常州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任结构设计师;2009年至今,任职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专业)教师。先后参与完成教指委精品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设一项,院级课题《工程造价专业平台建设》一项。先后参与编写两本教材《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与计价实训》。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市政建设相关企业、ZF机关、质量检测等部门,可承担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管道工程的施工、养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就业岗位:初始岗位:市政工程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试验员、资料员、测量员、安全员、监理员等。发展岗位:市政工程项目经理、市政工程师、市政工程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等。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工业分析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工业分析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品质管理意识,掌握工业分析检测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产品品质检验、产品质量管理与监控、新产品研发分析、未知样品剖析与判断、分析测试质量保证的能力,具备工业分析能力与品质检验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干课程:《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分析检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分析检验工作概貌》、《检测实验室的管理》、《产品品质检验综合项目》、《监控与分析综合项目》、《化学品研发过程中的分析》、《制药安全与环保》师资团队:丁敬敏,女,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考评员,全国化工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化工高职基础化学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先后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仪器分析测试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省特色专业建设并获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主编《工业分析技术》等多本教材,发表论文数十篇。徐景峰,男,教授,主要从事工业分析与检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物分析;主讲《原料药的品质检验》及《药物制剂品质检验》等课程;指导学生参加2010年度“工苑杯”全国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获一等奖;主持常州科技局工业攻关计划科研课题《耐热原子灰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和应用》1项,授权专利1件;公开发表科学教育研究论文十余篇;作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承担校内外的工业分析与检验方面的职业技能培养和鉴定工作;江苏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徐瑾,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分析工高级技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骨干教师,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品质检验课程群教学团队”成员,主要从事化学品研发及分析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分离分析研究;主讲《日用化学品品质检验》、《生物产品分析检测》及《分析测试质量保证与计量认证》等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石油和化学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主持研究课题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5篇;获江苏省高等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二等奖1项(教材溶剂试剂分析);主持的院级精品课程《工业分析》建设,在学院教学比赛中获奖多项。就业面向:面向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医药、商检、材料、纺织、环保、食品、化工等行业的分析检验、品质监督与管理及实验室组织管理等岗位。从事产品成分分析、质量检验,现代分析仪器的维护管理,新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过程技术管理,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制定等工作。就业岗位:质量监督与管理岗位:商品质量检查、商品质量监督、产品质量管理;品质检验岗位:原辅料品质检验、中间体品质监测、成品品质检验;分析仪器设备管理岗位:分析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与保养;产品研发助理岗位:新产品开发、分析检测方法建立与验证;拓展岗位:实验室资质认可、分析测试中心资质认证、质量管理、分析仪器设备销售。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药品生产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药品生产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掌握化学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能按照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从事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生物药生产操作、药物制剂生产操作、制药设备使用维护技术、产品开发、质量分析与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干课程:实用药物学、生物药物生产技术、生物分离纯化技术、药物制剂生产技术、化学原料药生产操作、化学原料药小试技术、化学原料药中试工艺与反应器、药物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制药生产设备运行与维护、药事法规与管理。师资团队:韦平和,男,博士,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以及常州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生化技术及制药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科学技术咨询专家。主要从事氨基酸的酶法合成研究,主持教指委精品课程《酶工程技术》建设,负责江苏省应用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常州市应用酶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张文雯,女,教授,硕士,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近三年来,主持科研项目6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获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直接到帐经费30余万元。陈文华,男,硕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生化技术及制药类专业会委员,从事化学制药药企产品开发和改造有二十余年,担任过总工程师等职务,主编、主审多部专业教材,在中文核心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发明专利5项。赵怡红,女,副教授,分析工高级技师,化学检验工高级考评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药品生产新工艺优化及应用。主持研究课题多项,申请专利2项,公开发表专业和教育研究论文1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2010年指导学生参加“齐都药业杯”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技能大赛荣获“产品检验工”团体一等奖,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孟祥斌,男,讲师,硕士研究生,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骨干教师,主要从事生物制药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药天然活性物质及活性研究和药物制剂研究;指导学生参加2008年、2010年生物技术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生物技术技能大赛匀获一等奖,同获优秀指导教师;主持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一项,主持院级课题一项;公开发表科学家研究及教育研究论文3篇。邓玉营,男,讲师,硕士研究生,博士在读,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骨干教师,主要从事植物及微生物工程化应用教学与研究工作,指导学生参加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技能大赛,分获团体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08、2010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各一项,指导学生参加常州市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完成2007年、2008年常州武进区科技项目各一项;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就业面向:毕业生主要面向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的药品生产企事业单位,从事原料药及中间体、生物药品、药物制剂的小试实验、产品开发、生产操作和现场管理,从事原料药及药品的质量分析与质量管理等工作。就业岗位:生产操作与工艺控制岗位: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操作岗位、生物药品生产操作岗位、药物制剂生产操作岗位。新产品开发试制岗位:原料药及中间体、生物药品、药物制剂的小试实验岗位。产品检验岗位:药品原料、药品中间体、成品药的分析检验与质量管理岗位。拓展岗位:药品生产管理、质量监控、理化试验、产品销售等。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环境工程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环境工程技术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环境监测、环境治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从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和维护,环保项目改造和设计、环保设备、处理指标检测与分析,水处理药剂市场营销以及ZF、企业环境管理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干课程: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噪声防治。师资团队:管福征,女,环保教研室教师,环境工程专业带头人,主讲课程《水污染控制技术》、《室内环境污染》、《制药安全与环保》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工程;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2009-2011年指导的学生在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上获得团体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获2010年全国环保与气象类专业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近五年为常州企业环保人员开展了污水处理工、大气监测工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千余人次。朱建梅,女,副教授,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类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的《区域环境监测》被全国环保与气象教指委评为精品课程,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参与完成常州市科协课题1项,指导学生参加第一、三届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1项,团体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获得环保与气象类教指委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田丽娟,女,1976年出生,副教授,环保教研室教师,全国环保与气象教指委精品课程《区域环境监测》课程讲授教师,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以及水污染控制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废气的处理、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回收;主讲《工业除尘运行与管理》及《工业废气处理运行与管理》等课程;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分别获得2008年和2010年全国环保与气象类专业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和二等奖,指导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一项,参与院级课题一项;公开发表科学教育论文10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2篇,参编全国通用教材2本;2009年指导的学生在首届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上获得团体一等奖,近五年为常州企业和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环保人员开展了污水处理工、大气监测工、环境管理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3期累计两千多人次。王莉,女,副教授,环境工程硕士,制药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常州市环境监测站,江边污水处理厂下厂实习。完成论文8篇。所授课程主要有《污水深度处理》,《环保设备》、《室内环境污染》、《环境监测综合实训》、《纯水制备》等。纪振,男,讲师,硕士研究生,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化工安全与环保》、《城市给排水管道工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技术》等课程;指导学生参加第一、二、三届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1项,团体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获得环保与气象类教指委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1项;主持院级教改课题2项,主持院级科研课题1项,引进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项,参与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指导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2篇获得环保与气象类教指委优秀教改论文三等奖;作为培训主讲教师,参与常州市水污染治理设施操作工培训班培训教学12期,参与如东污水处理工培训班、三废处理工培训班、车间主任班组长班等培训教学8期,培训人数逾千人次。朱其兆,男,199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主要教授课程:《水污染控制技术》、《水处理药剂检测与使用》等。就业面向:毕业生主要面向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医药、化工、冶金、轻工、机械、电子等行业企业,从事污染物处理和环境管理工作,面向市政环保企业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工作,面向ZF环保部门从事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面向环保行业专业公司,从事污染治理设施操作与维护、环境监测与管理、工程项目改造和设计、环保设备、处理指标检测与分析、处理药剂市场营销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污水处理工中级工证书获取率100%,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就业岗位:治理设施操作岗位: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环境管理岗位:企业环境监测与管理、ZF环境监测与管理;市场营销岗位:环保设备销售、水处理药剂销售;处理指标检测岗位:水质检测、废气检测、固废危废检测;拓展岗位:工程设计咨询、环境影响评价、CAD绘图、工业产品分析。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