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13考研调剂信息_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网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13考研调剂信息_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网 一、调剂信息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含无机非金属材料)、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防灾减灾工程及相近学科接收2013 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各位考生,欢迎报考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研究生!土木学院接收2013年考研调剂考生,请到http://tumu.bucea.edu.cn/xyxw/40450.htm下载调剂登记表,填全相关内容并发送到tmzs@bucea.edu.cn。请勿在此网站上留言。二、院校简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的北平高工。1936年本校开设的土木工程专业一直延续至今,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土木工程学科之一。七十余年来,为首都城市建设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其中包括建筑工程领域的杰出领导人李瑞环同志,九位全国工程设计大师,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院下设五个系、两个研究所和两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即: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地下工程系和材料工程系;土木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交通工程研究所;“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生教育始于1982年,现有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即: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 此外,还有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中澳合作办学土木工程硕士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于2006年通过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和复评,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单位。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土木工程一级重点学科,并荣获“北京市特色专业”称号。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荣获“国家级特色专业”项目。2011年建筑与土木工程荣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加大了办学投入,2011年在研科研项目经费达3000余万元, 大部分实验设备已进入北京市高校先进行列,达到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条件。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长城学者1名,教授20名、副教授24名,90%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7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近半数的教师毕业于世界著名学府或曾在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长期工作、学习或讲学。学院充分利用首都北京科研院所集中及行业界强大的校友优势,聘请数十位全国知名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目前在校本科生1489人,研究生254人。学院始终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理论联系实际和面向国际大都市建设为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的科研领域涉及建筑结构工程、防灾减灾、现代施工技术、路基路面工程、市政桥梁工程、地铁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及利用、现代大都市交通系统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等。 近五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盛部级科技成果奖、教材奖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50余篇。目前承担十余项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大量横向科研项目。学院在七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以行业为依托,与北京市各大设计院、建筑公司、市政路桥公司、地铁建设公司、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大型土建企业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学院注重工程实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创建了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京精大房建设监理公司、致用恒力建材检测公司、远大工程施工公司。拥有工程设计国家甲级资质、建设监理甲级资质以及北京市高校唯一的工程结构与建材检测资质。学院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许多毕业生被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建工集团等北京市和中央在京各大设计院及建筑集团录用,深受首都城市建设行业的欢迎。伴随着首都北京向着世界城市宏伟目标的迈进,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正以崭新姿态,建设世界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土建行业继续培养优秀人才,并逐步发展为本学科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心。三、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办 吴老师 邮编:100044电话:68321834;吴老师。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3考研调剂通知_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网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3考研调剂通知_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网 各位考生:欢迎你们选择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愿你们成为未来首都城乡建设与管理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接收调剂工作即将开始。我校多个专业可接收报考201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调入生源,并留有部分国家计划内招生指标。请有意申请调入我校的考生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可参考我校往年关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接收调剂的相关要求向接收调剂的二级学院进行专业咨询。考生可登陆我校研究生处研究生招生网页的“下载专栏”http://yjsc.bucea.edu.cn/zs/zsxzzl/index.htm下载并填写《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发送至拟调入专业所在二级学院联系人邮箱。我校将于国家教育部公布201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分数线和201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调剂录取政策及接收调剂生源条件后,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公布招生专业接收调剂生源的初试分数线和相关条件,通过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接收调剂申请,确定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发出复试通知等,接收调剂生源额满为止。具体调剂要求、调剂考生须准备的材料及调剂办法等请关注我校后续通知。一、接收调剂专业和联系方式 二级学院 名 称 招生专业名称 (以代码为序) 联系人 E-mail 联系电话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0813建筑学 赵晓梅 zhaoxiaomei@bucea.edu.cn 010-68322333 0833 城乡规划学 0834 风景园林学 1305 设计学 0851 建筑学(专业学位)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081401岩土工程 吴智鹏 wuzhipeng@bucea.edu.cn 010-68321834 081402结构工程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 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077601 环境科学 王宇石 wangyushi@bucea.edu.cn 010-68322126 077602 环境工程 081403市政工程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杨 娜 yangna@bucea.edu.cn 010-68322086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杨 明 yangming@bucea.edu.cn 010-68322108 120202 企业管理 120204技术经济与管理 085239项目管理(专业学位) 085240物流工程(专业学位) 1251工商管理(专业学位)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刘 星 liuxing@bucea.edu.cn 010-68322153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85215测绘工程(专业学位)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赵世梁 zsl@bucea.edu.cn 010-68322514 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85236工业工程(专业学位) 085240物流工程(专业学位) 理学院 070104 应用数学 李 洪 lihong3@bucea.edu.cn 010-68322519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文法学院 1305 设计学(研究方向:设计伦理学与美学理论) 徐丹石 xudanshi@bucea.edu.cn 010-68322158 二、收费标准1.2013年我校对委培及自筹招生计划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除外)收取每人每学年人民币6000元的培养费,对委培及自筹招生计划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年限内收取每人培养费人民币50000元(按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研究阶段分两次收取培养费,每阶段收取人民币25000元);对委培及自筹招生计划硕士研究生要求签订相关协议书;2.2013年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人民币100元/人。三、学校信息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城校区邮政编码:100044学校主页:http://www.bucea.edu.cn 研究生处首页:http://yjsc.bucea.edu.cn/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各院系咨询电话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赵晓梅          010-68322333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吴智鹏          010-68321834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王宇石          010-68322126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杨  娜          010-68322086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杨  明          010-68322197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刘  星          010-68322153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赵世梁          010-68322514 文法学院:               徐丹石          010-68322158 理学院:                 李  洪          010-68322519 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  刘艳华          010-68322137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丁建峰          010-68322241 学校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政编码: 100044 学校主页: http://www.bucea.edu.cn 研究生处网页: http://yjsc.bucea.edu.cn 主管部门: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公楼209室)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考研成绩查询_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网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考研成绩查询_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网 根据教育部相关工作进程安排和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接待考生成绩查询工作的通知》(市研招办〔2013〕3号)有关规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就201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公布和接待考生成绩查询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成绩公布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考研成绩查询 本校不提供纸质入学考试成绩通知单,考生可自2013年2月26日始,上网登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处网页”首页,点击右侧“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查询系统”【点击进入】图标按钮,或直接输入网址http://xkyyjs.bucea.edu.cn/cjcx_login.jsp 【点击进入】成绩查询系统页面自行查询2013年入学考试(初试)成绩。2.在查询页面相应对话框中输入考生编号、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号及验证码,点击“查询”按钮,即可查询相应成绩。二、接待考生成绩查询工作1.考生如果对评卷结果有异议,可向本校提出查询申请。本校接待考生成绩查询的时间为2013年3月6日至7日。2.成绩查询仅限考生本人到校办理。由考生携带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件并提交书面查分申请书,明确查询科目、查询要求等,注明本人联系方式,并在查分申请书上亲笔签名,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西城校区办公楼209房间)办理。3.对于统考科目的成绩查询,因统考科目考生答卷不再返还招生单位,考生可查询统考科目内容仅限北京教育考试院下发本校的数据库内容。复查程序按照教育部及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相关要求进行。4.对于本校自命题科目的成绩查询,如发现确有考生试题漏判、成绩累计、登记错误等情况,本校将按成绩更正工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到北京教育考试院申请更正;经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核准后,本校会及时将复查结果通知考生本人。5.接待成绩查询工作咨询电话:010-68322241(研招办)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介绍_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36年,是北京市属唯一一所土建类学科齐全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学校遵循“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定位与服务面向,紧密围绕国家及首都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先后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36年,是北京市属唯一一所土建类学科齐全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学校遵循“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定位与服务面向,紧密围绕国家及首都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先后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学校学科专业涉及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等领域,是首都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基地。2011年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北京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联盟成员,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有近30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历史。自1982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形成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2011年被批准为北京高等学校“城乡建设与管理”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学校现有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近6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领域。现有在校研究生1257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16%。 学校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和研发人员梯队。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95人,其中正高专业技术职务10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1人。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综合实力与水平。近5年来,学校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9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2010年学校完成科技服务经费突破1.9亿元,已连续6年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三名。 学校有良好的学科与科技平台。现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等1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有“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拥有“城市保护发展与城市更新设计”等15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同时,学校设有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建筑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并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具有文物保护工程甲级资质)等 “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学校拥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共占地1150余亩,有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总值为2.41亿元,生均设备值为2.69万元;学校与住建部共建有中国建筑图书馆,藏书132万册,生均166册,电子图书221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38个,中外文期刊2637种。 我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马耳他等国家的31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合培养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在七十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校共培养了五万余名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良好,社会需求旺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我校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北京市各级政府所属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和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及建筑、市政等企业,大多已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国家及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