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政治论文
  • 宪政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与村民自治_政治论文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迄今已有十一个年头,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出现了家族、宗族势力,黑恶势力的渗入和横行,贿选、斗殴、械斗、冲击选举会场,毁灭选票等破坏选举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不当的竞争导致候选人之间、家族和民族的矛盾发生,村两委之间关系紧张,村民内部发生的割裂等等。为了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和政府也积极采取了应对措施和方法方式,有所成效,但有些根本的问题仍十分严重和3突出。就中国的宪政历史发展及现状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对农村的影响进行阐述,并就对农村各群体做好宪政意识培养教育以促进村民依法自治展开论述。       1中国宪政历史及农村宪政民主的现状       自秦统一中国后到清朝末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王朝的更迭中,整个过程被封建制度所统治,儒家思想占居了主流和一统天下,虽然清王朝末期迫于形势而制定的一些宪政法律制度,但也只是停留在书面,还没来得及实施,清王朝就灭亡了。国民政府期间亦曾有类似的宪政法律,但在所谓训政、军政时期,也根本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效果。       在解放区、根据地所制定的一些宪政法律虽然对中国的宪政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以夺取政权为主要革命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太完善和深人的发展。在解放后的20多年,国家在一次次的政治运动中,无暇顾及宪政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而新中国宪政建设和发展实际是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重视和快速的发展起来。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有重大的突破和当今的民主法制成就。       纵观中国的历史,中国没有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宪政发展历程,更缺乏象英国那样有浓厚的宪政和民主发展的土壤和宪政意识沉积。对于广大的中国农村、农民来讲,传统的陈旧思想、小农意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所提倡并灌输的家族制、宗族制的制度的规范和思想的、延续、残余着并还起着作用。农民的科学和文化知识相对还很低,其民主法制,宪政意识更浅。       另外,中国的民主宪政的发展方式采取了非常特别的从上往下的政府推进式的发展方式。①在一个民主和法制意识,甚至没有先天浓厚宪政土壤的涉及八九亿农民的广大农村首先公推直选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实际上是对农村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全面检验和挑战。所以出现开篇列出的不良现象也不算惊奇,就是在西方宪政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民主和发展之路也是曲折和漫长的,正所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2开展对农村诸主体的宪政意识的培养教育促进村民依法自治       为了推进中国的民主发展道路,党和政府毅然的坚决的进行了推动了这个时代车轮,虽然道路坎坷,但只要是真理,我们就应当想尽办法克服、改造和完善它。在此作者就做好农村多个群体培训教育这个环节,从而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在开展基层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中能有所借鉴和参考。       2.1首先对广大农民进行针对性民主法制的意义和知识的教育和引导       全民性的普法教育到如今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民主和法治了解实践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有针对性的对农村民主选举制度方面的法律和政策方面知识的普及教育河引导不是太深人,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正因为上我国民主法制的先天不足和薄弱性等原因,农民对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更是肤浅。不但对选举的意义、程序不过多的关心和了解,就是选谁也多凭碍于情面、拉票、贿选、宗族、家族、民族等所影响和决定,在行使自己的选举权的时候,违心的、盲目的、不规范的进行。这些问题的存在促就了有些候选人利用贿选、许愿、威胁利诱、暴力等违法犯罪的方式、方法参加选举。其结果使那些动机不纯,上台后从事违法犯罪的人被民主的选上村干部的领导岗位。最终成为损坏大多数村民利益的不法分子。      要想有力的解决上述的问题,必须在一般普法的基础上,就农村民主选举开展针对性、深入性宪政和民主教育以及正确的引导,对相关知识要张贴发放到位、宣传到位、解释到位,要在平时宣传讲解,并在选举时候重点开展,在事后也要进行后期的教育。教育村民理解干部,相信干部,以集体利益为重,从而站在比较公正的立场参与选举,选出真正能为群众办事的好干部。从而夯实和逐渐培育最基层的民主和法律意识,推动农村基层的民主法制,为农村民主法制的依法和有序推进培育良好的土壤。       2.2对候选对象的培训教育       在选举过程中发生贿选、斗殴、械斗、冲击选举会场,毁灭选票等破坏选举活动的违法犯罪现象的直接参与人主要就是候选人及其支持者,为了避免和减少不法行为和扰乱选举活动的发生,要对在村民选举活动中的主要主体候选人,进行更重点的民主选举方面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培训和教育。要认真制定对候选人的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候选人了解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重要性,熟悉选举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在选举期间,要重点宣传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推选程序、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条件、提名方式、正式候选人确定办法以及具体投票程序;做到经常性宜传和阶段性宣传相结合,正面宣传和典型教育相结合,一般性宣传和疑难问题解答相结合,并通过一些行政法、刑法中关于对贿选、破坏选举典型的案例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训教育,使这些候选对象首先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起到预防和知而知止作用。       有效及时的对候选人进行教育和培训直接依法有序的促进竞选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在选举过程中的违法和不良问题出现,从而进一步体现民主和法制的优势、成果。       2.3不断增强在职村干部的法制观念       对待在任或新旧交替时期的村干部,要重点的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自治上来,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上来,保证村民委员会选举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进行,从而逐步使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在特定时间得以强化,并能及时得以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民主法制氛围和土壤。       对农村基层干部,要采取分组分批培训等方式,消除其模糊认识,增强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组织指导换届选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自己带头消除家庭、宗族、派别意识等的不良影响。尤其要注重培养农村干部的大局意识、奉献精神,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负担的义务。       2.4对人选村干部的教育       抓好新人选的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不但是确保新一届村委班子成员及早进人角色的需要,也是确保农村局势稳定的大事。对待原来没有连任的村委成员,要首先教育引导他们珍惜这次竞选的成果,努力兑现在竞选中自己的承诺。班子成员中有连选连任的村干部,引导他们认真总结在上届村委工作中的不足和优点,在连任内更好的带领广大村民继续搞好各方面的建设。       而作为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当选村干部进行政治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比如一是选派干部外出考察学习、提高其政治理论、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尽快完成从普通农民向村干部的过渡。二是要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教育、激励村干部科技兴农,通过创办项目,亲身实践,提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排头兵。三是在能力培养上主要是进行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付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和教育。四是在法律法规的教育上主要是对农业、土地、民事、水利、森林、环保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掌握。五是在对待村民和公共事务过程中,教育人选的村干部树立公正、公平的观念,摈弃和杜绝家族,民族,宗派的观念,依法的进行村民自治,防止出现脱离党的领导,搞小集团、地方势力、宗派、民族势力等违法犯罪等问题。       2.5对落选人员的教育       在选举后,要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工作,要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辅导和帮助,安抚帮助他们走出沮丧和不满的境地,帮助他们总结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下次再进行选举村干部在换届选举中落选。对落选的村干部,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支持,使他们感觉到党委、政府的温暖。比如有些县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开展慰问落选村组干部活动。认真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肯定他们在任期间的工作成绩,教育他们正确看待落选,尽力支持新任村组干部和党委、政府的工作,鼓励他们努力创造条件再参加下届竞选。二是落实好经济补贴。刘退休、离任的村组干部,及时做好养老金和一次性安置费发放工作,让他们退有所养,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等。       2.6对农村党支部成员的教育       在农民村民自治过程中,因选举和自治事务问题而引发的两委会矛盾时常产生,两委会间互不信任,相互排斥现象在有些地方异常严重,村委会的认为的自治是高度自治和党的基层组织的党的领导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而基层党组织传统的职能,定位模式的运作被民选的村委会所漠视,各自为政,村委会严重脱离组织领导,无法无天的自治在一段时间,一定地区呈现出来。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因此,农村党组织必须着力提高在新形势下领导群众自治的能力。       所以在日常对农村党员和党支部进行教育培训过程中,农村党支部成员自己并同时要让群众充分认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作用。首先应尊重村民自治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支持和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其次,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正确认识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再次,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获取新的途径,学会用经济的、民主的、法制的和思想教育的方法组织农民,领导农民,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所有基层党组织与村委会和广大农民群众都能紧密联系起来,避免矛盾和割裂,使自己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综上所述,村民自治的民主法制建设之路虽然有很大的困难和存在很多的问题,但只要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的村民的积极参加下各主体密切配合,共同协力一定能使我国的村民自治不断的推向前进,从而铸就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民主法制之路。

  • 关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与和谐社会主义关系新探_政治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 关系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措施的提出,标志着和谐社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三位一体的科学体系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主义已崭露头角。和谐社会主义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以科学理论和先进政党为指导、追求公平与效率为目标、创建和谐社会为理想的综合体。探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主义的关系,对于评价与借鉴市场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伊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深入完善并趋于成熟,直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和谐社会设想和五中全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的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与和谐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它标志着和谐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探讨和谐社会主义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关系,对于科学利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  市场社会主义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的夹缝中形成的社会思潮,经历了种种市场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理论。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默在讨论市场社会主义简史时的说法,依据不同时期辩论的主题或认识的发展,把市场社主义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价格运用于经济测算;第二阶段的特征是确定社会主义的一般均衡价格可以通过求解一系列复杂的联立方程得出;第三阶段的辩论产生了兰格模式;第四阶段与上世纪5O年代以后相继出现的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相联系;第五阶段的特征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左翼理论家重新构建未来社会主义蓝图的种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11(P1¨。而以罗默本人为代表的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新理论所提出的模式和设想,为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概括说来,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有以下几种:  1.企业管理型社会主义。该模式的特点是: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完成社会主义的目标。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利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原则管理企业,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进而实现社会主义,达到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组合,既避免了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公,又实现了企业发展的效率优先原则。罗默的证券社会主义就是这种类型。罗默在1994年出版的《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证券社会主义设想,这种社会主义是在深刻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力图把市场体制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结合起来的新模式。  其基本原则是个人、国家、银行、企业相互制约。把国有资产以证券的形式平均分配给成年居民,居民凭证券去购买股票并借此来参与企业的分红,但不能把股票和现金相互交换并在逝世后把证券上缴国家以避免个人财富集中。国家通过贷款利率的变化来控制对企业投资实现宏观管理。具有自我约束机制的银行对企业实行监督和管理。小的私营企业一旦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或创办人逝世就要收归国有。  证券社会主义模式否定了苏联模式的国家所有制和社会主义的联系,运用证券模式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把利润最大化原则和银行和股票等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应用于社会主义,以保证利用市场配景资源。但由于其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而忽视了其他要素,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改良。  2.扬克的公平实用社会主义。詹姆斯·扬克在1992年出版了《修正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方案》,提出既要保留资本主义的经济效率,又要克服其带来的不公正问题。他肯定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否定私有制,反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分配不公现象,倡导私人资本社会化以实现社会公平。他提出建立公有财产管理局,接管当代资本主义中私人所得的生息资本投资收入,把小型私营企业的利税上缴,和公有的企业一起以社会红利的形式参与社会的再分配,实现分配领域的公平。他提出公有企业要有高度自主经营权,公有财产管理局不能干涉他们的生产活动来保障其最大效率。这种社会主义模式在强调公平与效率方面过于强调公平问题,没有过多触及资本主义的实质,核心是在保持当代资本主义效率的同时消除不公平的现象,因此只是从实用方面出发的一种设想。但他能关注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公平问题。也是难能可贵的。  3.工人自治社会主义。该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工人自治模式的缺陷即缺少市场机制而提出的一种设想。核心是工人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而不太关注整个社会的公有制问题。最具典型的是米勒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米勒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的市场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矛盾的存在,工人阶级完全有可能离开资本主义而建立自己的市场,于是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需要市场的可能并从各方面论述了市场对于社会主义的好处。他认为市场可以为社会主义提供更高的效率、更多的民主和政治自由。因此,他提出的模式主要是资本所有权社会化、企业内部工人自己管理、国家的经济调节和社会的公平。  可见这种模式也主要以公平和效率的结合为自己的目标,强调并肯定了工人阶级的自我管理机制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忽视了如何处理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致使科学的火花窒息。  二、和谐社会主义  1.和谐社会主义的含义。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升华。即社会主义是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市场经济、先进文化、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整体来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系统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和运行机制协调发展,同时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具体制度来看,包括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领导和群众、当代人与后代人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即政治上充分发扬民主,体制健全;经济上既能体现公平又能保证效率;文化上有符合时代精神,科学吸收古今中外又有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有先进的理念和理论为指导,有代表先进方向的领导集体,人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 对思政课教学的情境创设简析_政治论文范文

    一、提高教学质量要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做起 对思想政治课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创设良好的知识情境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再聪明的专家也像是一个盲人一样摸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今天的新课改形势下,情境教学法是目前最科学的教学方法。有一句名言:思维是从怀开始的,如果有疑问,才能不断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设置悬念,可以点燃学生的好奇的火焰,让他们有很强的欲望来解决问题,然后在学生想找到问题答案的时候,终于获得新知识。这样,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解也更为深刻,全面,到位。所以,问题情境教学设计了悬念,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和认知发展。 二、实物演示,创设情境 这是真正实物的中心,提供必要的背景点,形成一个整体,展示一个特定的情况。学生们在教学中参与的热情都很高,都想让老师给它一个尝试,想展示他们最好的学生!所以,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了。 三、生活展现,创设情境 把学生带入到社会或生活中,选择了一个典型的生活场景,通过语言教师的描述,在学生面前清晰显示这个情景。例如发现坏人作案,让学生模拟演示,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因此,在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参与教学与学习的全过程。 四、创设情境,拓宽视线,丰富课堂教学 开设政治课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然而,传统的政治大多数使用落后的教学理念,这样的理念下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不会太高。讨论了教学情境设置的重要性,思想政治课从此回归生活参加教学实践,以及政治观点的迁移和扩展到其他学科,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保持教学的新颖性和教学过程中的变化,科学合理地创造新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理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各种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使学生进入情境,使他们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锻炼,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学生在一个单调的课堂上研究政治内容,也出现了灌输式的教学方。这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是不利的,同时也影响着课堂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教学是在因材施教为理论基础上对学生的分层教学。政治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的 主角地位的体现。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然而,大多数政治教师应该认识到,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政治知识和观点。这样不仅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但也显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力,为调动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打下良好的基础。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是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政治知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生活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政治知识。如果只是从书面上解释的政治知识而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对政治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够的。另外,我们使用的常见的一些事实也是在生活中验证过的观点,他不同于数学公式的使用,学生会更深刻理解政治的观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情境环境。让学生对知识点和知识扩展网络结构充分的掌握而且能够迁移知识。然后把教学内容重新调整为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总结: 如果政治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巧妙地设置情境,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变外部说教为内在需求,化枯燥为生动,变沉闷为轻松,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新奇, 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既做到境与情的结合,又达到境与理的统一,情、境之中蕴含着理,才能使学生真正因体验而晓理,因感受而动情。对知识的解释也很到位,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大多数人认为,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一个抽象的概念只要没有趣味性,学生会觉得无聊。如果教师能够创设一个恰当的教学气氛,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从浅到深的感染了大多数的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情境如果设置的合理,巧妙地设置上下联系,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转外在说教为学生的内部需求,化枯燥为生动,变得平淡自如,化抽象为具体。所以说,在政治教学课堂上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法。

  • 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野中的个人自由与共同体建设_马克思政治论文

    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中,个人自由在纯理论层面是抽象概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个人自由与自我意识二者密不可分,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人类之外的对象世界来够证明意识的存在,从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意识支配人的实践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根据意识进行自由选择,即自由选择的前提是自我意识。因此,自由与意识密不可分,那些无知的不以意识的选择追求理性活动的人不具备真正的自由。对于拥有健全自我意识的人来说,个人自由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即经济、政治和私域。 马克思指出,经济自由是指人在以依赖物质为基础的阶段仍具有个人独立性,并在市场经济领域享有自由。①在市场经济中,人拥有经济自由具有重要意义。经济自由有利于人们在市场规律引导下依法最大限度地寻求物质利益。这一过程刺激人们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满足自身对物质的需求,使人们从听天由命、自我满足、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彻底解脱,在主动竞争中不断寻求冒险开辟新生活,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但以经济自由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在具有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市场经济模式滋生了人的拜金主义,使人的意识超出自身范围转移到自我的对立物上,导致人的意识被物质金钱所支配,使人类社会陷入对财富的贪婪追求中无法自拔。因此,马克思倡导共产主义经济模式,即人类联合进行社会生产,将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归属生产者共同所有,从而合理调配人类社会的物质交换。这样就避免了人类意识被物质所控制,也将人的生产消耗降至最低,实现最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物质分配交换方式。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必然会实现,人类必须以共产主义为目标并为之努力才能实现自由.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中,人类自由的前提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的关键在于尊重生命自由。即每个人都拥有生命本文由,也拥有不被外部力量剥夺生命的权利。同时,人也拥有自由思想和探索自由的权利。由于人的思想和生命都需要吸收外界能量才得以持续,因此人都有权利寻求与自身需求相适应的经济、文化自由。这些权利是人类拥有的基本人权,不可被侵犯和剥夺。因此,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赋予国民经济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等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政治自由度。马克思认为,政治自由对于个人而言主要在于处理好个人权利与国家法律、社会责任三者间的辩证关系。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必须以其个人权利和自由为前提,人们只有在拥有意志自由的前提下去行动,才能对其自身行为完全负责。如果人丧失自由意志和个人基本权利,必然不产生行为责任。因此,完全拥有个人权利是人充分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必要前提。以否定个人权利为前提的社会责任是外部社会的强加物,丧失了自由、个性和权利的人只能被称为僵死的木偶。②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向本真和社会复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治自由。 马克思提出,人的政治、经济自由都属于公共范畴的自由,都是在人与其他社会事物发生联系时产生的自由,是使人自觉遵循公共社会规则,保障自身和他人权益的自由。事实上,人除了公共自由外还有私域自由,这种自由仅存在于个人领域,与自身之外的事物毫无关联,不受好坏对错等一切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和法制的约束。私域自由的出发点是人自身,而非外界事物。对于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而言,面对的最直接问题是自我存在,如果连自我存在这一最基本的条件都无法满足,就绝对不存在其他领域的自由。抛弃自我存在的个体不过是行尸走肉,人类社会也就荡然无存。因此,私域自由完全由个人的不同经历和心境产生,除自身之外的任何人和物都无法真实体验,私域自由是人区别于其他个体的内在要求。然而,这种自由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个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变化。③对私域自由的追求贯穿人的一生,只要个体生命存在,人就能无限突破自身局限性,追求更高层次的自由。 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共同体 对于共同体的概念,马克思赋予其政治哲学意义上的理解,即将国家视为一种虚幻共同体。马克思对共同体的这种视距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国家与市民社会由于公共利益与特殊利益之间的对立而相互剥离。马克思在他的《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国家与市民社会相互剥离让人无论在理想中还是在现实中都以双重身份生活着。一个是天国中的人,一个是尘世中的人。在天国的生活就是市民视自己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员,将国家视为依托其普遍生活的本质。在尘世的生活就是市民视自己为社会中孤立的一员,虽然社会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与其他人发生或这或那的联系,然而每个人的眼中只将他人视为一种工具,甚至将自己也视为工具。因此,特殊利益与公共利益、特殊性与普遍性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中是对立和相互剥离的。 另一方面,市民社会本身也存在分裂的本性,所以它需要一个形式上的共同体来调节市民社会中众多利益间的矛盾冲突,而这个形式上的,或者可被称为虚幻的共同体即是国家。每一个人在市民社会中都有追逐自身利益的本能,而每一个人都会反对其他人为实现自己利益所做的努力,进而造成了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尽管不同个人之间也存在一致共享的共同利益,但这种利益绝不会超越个人利益之上而存在。正是由于这种利益矛盾关系,普遍的、虚幻的利益才能以国家形式来干涉或约束现实。 尽管利益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存在关联,但它们在马克思变革了存在论之后分别具有了不同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来说,国家原本要作为一种普遍存在成为现实个人实现的基础,但现实却是,国家与个人特殊利益对立而成为异己关系。由此下去,对于个人而言,国家的普遍性必然不是纯粹的,而只能是虚幻的。国家纯粹的普遍性在马克思眼中是个人的社会性,即以社会生活形式实现的个人。他指出,国家的作用只有以个人为途径才能发挥,但这种个人不是肉体意义上的个人,而是国家意义上的个人,即具有国家特质的个人。马克思视国家为个人内在特质的一部分,弥补了因国家与个人相互剥离造成的缺陷。他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应避免将社会抽象化,从而与现实个体对立,毕竟个体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存在物。④所以,社会的生命力即便不是个人生命力的集合,但也一定是个人现实生活的确证与表现。换句话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谈的本质内容就是站在政治哲学的高度,肯定个人的普遍性。

  • 试论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政治意蕴_马克思政治论文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 市民社会 共产主义  [论文摘要]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政治意蕴是马克思区别于其他现代性理论的核心。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这种关系切入现代性理论,一方面深化了政治哲学的研究,另一方面丰富了马克思现代性理论。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背景和主题是人与社会的分离,其核心内容为市民社会批判。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民社会的方法论批判,第二阶段为市民社会的实证性批判,第三阶段为市民社会的现象学批判。现代性问题的最终解决是实现共产主义,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工业实践基础之上的现代哲学,同时,又是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以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的政治哲学。马克思一生追求的就是批判市民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尽管人们对现代性本身众说纷纭,但其政治意蕴始终是马克思区别于其他现代性理论的关键。  一、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背景和主题:人与社会的分离  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的发展,现代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关于现代性的定义,大家始终众说纷纭。福科认为现代性是一种哲学批判,利奥塔认为现代性的标志是宏大叙事,哈贝马斯把现代性理解为自启蒙运动以来未完成的事业。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显然不同于以上几种说法,它主要揭示现代社会的客观矛盾,批判人与社会的分离和对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现代性理论也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  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基本原则。笛卡尔开启了西方哲学的主体性转向,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人逐渐成为整个世界的本体,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是其他一切存在者的根据,认为只要确立作为突出的基底的我思自我,绝对基础就被达到了……这就是说,主体乃是被转移到意识中的根据,即真实的在场者,就是在传统语言中十分含糊的被叫作‘实体’的那个东西。这种主体性与整个西方的工业生产密不可分,现代工业的巨大生产能力第一次把自然世界当作人的对象,人不再任意听从自然的摆布,而是为自然立法。正是人的主体性支撑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确立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所以黑格尔第一次明确把主体性概括为现代性的基本原则,现代世界是以主观性的自由为其原则的。’  康德是反思现代主体原则缺陷的第一人。他一方面要为自然立法,突出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为人的主体性设置了边界。人只能认识现象界,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超越这个边界,就会陷入二律背反。具体到社会历史领域,个人无法认识社会整体,个体的活动与社会整体活动也无法协调,处于分离与对立的状态。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康德从纯粹理性转向实践理性,但实践理性并没有走进现实生活,而是走向了伦理生活,陷入了道德哲学的抽象直观中。所以黑格尔认为康德只是提出了问题,没有实质的内容。康德哲学的主要作用在于曾经唤醒了理性的意识,或思想的绝对内在性。  黑格尔为了避免重蹈康德的覆辙,首先分析了主体性原则片面性的原因。在他看来,主体性原则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知性原则,是一种有限理性,而它却被设定为绝对。这就使主体性原则具有一种强制倾向,追求世界的同一性,从而导致个人与社会共同体的分裂。正如哈贝马斯所言:黑格尔把他青年时代的观点归纳如下:在现代世界,解放必然会变成不自由,因为,失去控制的反思力量已经获得独立,只有通过主体性的征服暴力,才能实现一体化。现代世界受到了错误的同一性的折磨,因为在日常生活和哲学中,现代世界把一种有限设定为绝对。  黑格尔率先弥合了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整体性的裂痕,唯心主义地解决了康德留下的难题。基于以上分析,黑格尔采取的对策是以理性代替知性,用理性来扬弃分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解。这里,黑格尔吸取了古典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劳动价值论,古典经济学家视劳动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作为唯心主义哲学家的黑格尔把劳动中的自我意识即理性视为社会存在的基础。他说道:每个人的工作按其内容来说是普遍劳动,既看到一切人的需要,也能够去满足一个人的需要:换句话说,劳动是有价值的。单个的个人的劳动和财产,并不是它们对他个人来说所是的那种东西,而是它们对一切人来说所是的那种东西。需要的满足是一切特殊的个人在其相互关系中的一种普遍的依赖关系……每个虽然是具有需要的个人,却变成了一个普遍的东西。在市民社会中,个人的劳动只有在社会整体的交换体系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个人的需要也只能在社会整体的交换体系中才能满足,这样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就弥合了,自在之物就变成为我之物了。就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以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这样,黑格尔一方面保留了人的主体性带来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劳动辩证法克HP,T人与社会的分裂。但黑格尔的解决方式是一种彻底的唯心主义,这正是马克思现代性理论所要批判的地方。  二、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市民社会批判  市民社会是现代工业实践的产物,与现代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政治哲学,其现代性理论的基本旨趣在于:通过市民社会批判,揭示人与社会对立的现实政治根源,改变导致两者对立的社会政治基础,寻求一种使两者和谐统一的社会政治制度。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分为三个阶段。  (一)市民社会的方法论批判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方法论批判。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起点。黑格尔法哲学的深刻之处在于解决国家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分裂问题。但是黑格尔把国家、社会、家庭这些社会存在当作概念实体,并且按照普遍优先的逻辑原则,从国家派生出家庭和市民社会。这样就把观念变成了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被理解为观念的内在

  • 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_政治论文

    摆在当代自由主义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到任何特殊的价值是否应该与积极的公民身份和公民美德的生活相关联。一般认为,契约论的各种自由主义所持的答案是否定的,同时这种答案也体现了对两种不同观念的信奉。简而言之,第一种观念就是在指定调整社会基本结构的那些原则中,居于核心优先地位的是每个人应该享有广泛的消极自由。第二种观念是认为在消极自由和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之间没有特殊的联系:假如自由被理解为对个体行为之外在限制的阙如,那么把自由等同于积极的公民身份和公民美德的生活是没有道理的。     当代自由主义的显著困境这里的自由主义是指能够在一些著作中找到的那种自由主义,如罗尔斯和德沃金的著作中(我简单地称之为契约论自由主义 [contractarian liberalism],或者有时就称之为自由主义)[1]业已因为它处理公民身份、共同体和公共服务诸善的方式,受到了来自很多不同角度的批判。有一种反对声音就是从政治思想中抽取共和主义或公民人文主义传统来论证自由主义的主要错误在于对消极自由理想的狭隘信守。[2]尽管共和主义者并不必然敌视消极自由,但他们还是经常被看作是在推崇其他一些重要的价值,比如公民友谊、共享的理解、自治和同他人一道参与共同体的政治事务。[3]从这一点来看,为恢复共同体和公共服务的固有价值,跳出自由主义的框架去看这些以及其它一些善是重要的。     对这一自由主义批评的一个标准反驳就是认为它忽视了人的目标和价值的多样性。共和主义者认为某种单一的善比如公民友谊或者自治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种善,因此,他们似乎对差异缺乏敏感。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共和主义传统与当代政治之相关性的一个决定性的反驳,但在过去的大约十年里,仍然有一些人试图通过证明这种持续的相关性在本质上多少有些不同来复兴共和主义传统。与其说共和主义传统是在挑战自由主义对消极自由的偏爱,还不如说在这种解释中,共和主义传统对这样一个问题提出质疑,即消极自由能否与对公共服务和公民身份的承诺分离。这些修正主义的共和主义者认为,积极的公民身份之所以应该得到重视,并不必然就是因为其本身就是善的缘故,而是因为它有助于维持一个自由的社会。我把这种修正主义的共和主义叫作工具性共和主义(instrumental republicanism),[4]这既是为了同受共和主义传统影响的其它观点区别开来,也是为了强调其自身的显著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它把公民身份和公共服务看作善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消极自由的实现。[5]     接下来,我想考查和评价由两位有影响的当代作者昆廷·斯金纳[6]和查尔斯·泰勒[7]所阐述与捍卫的工具性共和主义。工具性共和主义是否就代表了对诸如马基雅维里这些古典共和主义者之观点的一种历史性精确阐释,这是有争议的;但是,我将在本文中忽略历史阐释问题。[8]相反,我的主要兴趣在于,工具性共和主义是否意味着对自由主义在公民身份和公民美德的态度上的一种改善?     不可否认,在语言和侧重点上,工具性共和主义与契约论自由主义是尖锐对立的。但是,这两种学说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哲学上的关键分歧一种能够唤起自由主义者注意的关键分歧呢?斯金纳和泰勒两人都认为存在着这样的分歧,虽然他们是出于不同的理由。在下面,我将说明并不存在这样的分歧。我认为工具性共和主义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根据它的构建方式,要么在自由主义者与共和主义者之间不存在关键的分歧;要么即使存在这样的分歧,其中也没有一种分歧值得自由主义者关注。[9]     1 斯金纳叙述的工具性共和主义     斯金纳和泰勒所阐述的工具性共和主义存在足够大的差异,这使得分别考查他们的思想是合理的。因此,让我们先从斯金纳的叙述开始。依照斯金纳的观点,共和主义首先是对一个自由国家(free state)理想的信奉。如同一个自由的个体,自由国家是一个没有受到限制,但能够遵照自己的意志,也就是遵照这个共同体之所有成员的公共意志去行动的国家。[10]在斯金纳看来,共和主义者看重自由国家的价值是因为两类显著的理由:第一,自由国家比非自由国家更容易积聚财富和国家实力;第二,按照斯金纳的叙述,更重要的是,自由国家要比非自由国家更好地保证其公民的个人自由。[11]共和主义者在此虑及的自由乃是为自由主义者所珍视的一些常见的消极自由:譬如,它们包括个人安全和政治自由。按照斯金纳的说法,拥有这些自由,仅仅是指不受限制地追求我们随意为自己确定的目标。[12]     共和主义者认为,因为其公民的疏忽和冷漠,自由国家很容易败坏为非自由国家。当这一切发生时,为自由主义者和共和主义者所珍爱的消极自由就处于丧失的危险之中。这就确立了共和主义的核心问题,即去识别一个社会中避免腐败的危险并维持其自由制度的条件。[13]     共和主义者通过探索有助于保存自由的各种不同的政治安排和政策通常包括法治和某种形式的民主自治来处理这个问题。[14]共和主义者提出的独特主张他们认为这个主张使他们超越了自由主义传统强调政治参与和公民美德的作用。他们认为,公民积极地参与政治并受一种高层次之公民美德的驱动,是维护自由国家的一个必要条件。[15]除非公民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否则他们会使其制度陷于停滞和腐化并最终丧失它们。并且,只有当公民是出于对一种共同善的信仰和为高层次的公民美德所激励,而不是受一种自我利益的驱动时,这种参与才是可能的。纯粹自利的公民更愿意关注自己的私人事务,并在公共事务中搭便车。     让我们把那些积极参与政治并为高层次的公民美德所驱动的公民称为好公民(good citizen)。斯金纳的下一个问题就转向关注个人成为并维持好公民所依赖的条件。[16]在此,共和主义者强调社会制度在把人塑造成公民之过程中的重要性: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制度培育了他们特定的态度与性情,共和主义者把这看作是个人成为并维持好公民的一个必要条件。[17]好公民的品格绝非个人与生俱来的,它们必须经过

  • 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路径创新_高中政治论文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国外各领域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运用,在理论及实际操作方面已经比较成熟,被公认为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失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研究性学习就是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习政治的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促进合作探究意识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其中的重要一种。这种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过程性的特点,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自主学习精神, 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将变革学习方式,把研究性学习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强调在学科领域,要为学生创设研究性学习的空间。根据全国基础教育会议精神,我国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和相应教材都将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放在了突出地位。《普通高中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助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破除教师中心论,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的多维互动,由机械模仿变为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合作、勤于创新的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为中心的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和互相尊重、互相负责的交往式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使学生有创新的兴趣,有求异求变、求新求奇的心理,敢于向书本、向教师、向权威质疑的勇气,逐步提高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各门学科课程存在着内在联系,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内得到拓展、加深;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在某些情况下,研究性学习课程也可和某一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思想政治课的教与学有着天然的匹配性。研究性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不容易掌握。长期以来,我们对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么划划背背,要么就理论讲理论。但是,高中学生的阅历浅,对理论问题的理解比较肤浅,泛泛而谈,就本论本,只能使学生更加模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更无法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觉悟打下理论基础。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学生学习政治课后应养成以下能力:自学能力;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鉴别、判断是非、正确观察问题的能力;运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提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横空出世,为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良好契机。我们不反对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相反,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但是,作为一种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它更关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应包括探究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课程两个层面。作为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完全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作为课程形态的探究性学习是为探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开展所提供的相对独立、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即在课程计划之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作为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还是作为课程形态的专题探究性学习,对着眼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首先要选择研究课题。不管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如何,不管选择何种类型的课题,如果想提出具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的课题,学生除了需要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能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的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道德品质,即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然的爱及对生命和人生的关怀。否则就选不出有价值的课题。同时,在寻求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思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学生在获得最大限度的自主权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比平时更大的责任。因相互的分工合作,每个成员的研究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小组的研究进程和质量。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既是对自己尽责,也是对小组和其他成员尽责。 综上所述,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不以掌握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行多向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他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新情况做出价值判断、经验组合和改造,其结果不是现有的知识的积累,而是在深刻的求知体验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袁军.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政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4]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5]严永伟.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 “公选”与干部制度改革_政治论文范文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政治话语空间中,公选无疑是一个吸引眼球的术语,其诞生、繁衍并成为媒体的流行语,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实: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任用机制正在发生悄然而意味深远的变化。         由于时差的缘故,在《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版本的工具书中,尚找不到该词的条目,这是一个含义处在不断生成和丰富之中的新词。有趣的是,这样一个刚刚凸显且尚未定型的术语其历史源起却已难以辨析。到目前为止,谁(何时/何地/何义)首先使用公选一词,没有确切的考证。不过,按已有的一种说法,‘公选’的称呼是四川省的创造,即‘公开推荐选拔领导干部 ’或‘公开推选干部’的简称。[1] 一个或字使公选这一简称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公开推荐选拔领导干部与公开推选干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区别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范围;公开推荐选拔领导干部一般用于县及县以上政府部门领导职务的任用,而公开推选干部则多用于村庄以及乡镇两级干部的任用。二是性质;表现为推荐与推选的不同,有没有这个选(选举)字,程序和结果大不相同。因此,公选作为一个简称在源起上就是一个多义词。         也许这种多义现象与公选两字本身的性质有关。就逻辑而言,公选一词可以分解为两个要素:公与选。前者在汉语中,指涉公开、公平、公正;后者则与选拔、推选、选择以及选举相关。公选一词似乎已包容了上述意义的诸要素。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试图给出公选的精确定义,不如描述一个大致的轮廓。简言之,公选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出来的一套不同于传统做法的干部任用方式,这些方式的一个相同特点是打破干部任用过程中的黑箱操作,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入民意(或考试)因素,以实现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目的。         从实际运用的情况看,公选一词包含三个层次,即村级组织、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县级及县以上政府部门的干部任用。具体来说,它既可运用于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域(选拔国家干部),也可以描述基层组织(选举村庄领导人);既可以是一种产生基层政府主要领导人的途径,也可以是地方政府内设机构负责人的遴选方法。在中国特定的政治体制背景下,它也适用于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从逻辑上说,它既指自下而上、高度动员、不同候选人公开竞争的公平选举(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也可指自上而下、层层组织落实、低度动员的公正选拔,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诸种过渡形态。自然,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公选有着不同的制度设计。         详细地说明不同的公选类型,也许非本文篇幅所能容许,不过简要地勾勒它们的基本特征及其区别还是必要的。以下的表格便是笔者作出的一个选择性的初步概括:                                                               公选的不同形式及其特点[2]                   I.村庄党支部          (两推一选)              II. 乡镇         (公推直选)         III.政府机关          (公开选拔)         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公选办负责组织实施。                   前期动员         公开动员         利用媒体和媒介进行宣传,将信息公告于众         公布职位、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         公开范围         全村         全乡(镇)         社会         预选人的产生方法         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群众推荐。                   报名与资格审查         报名与资格审查         预选人的筛选         一般举行演讲与答辩         笔试与面试         统一考试         初步候选人的确定方法         

  •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品格_政治论文

    论文关健词:马克思主义 人学 实践唯物主义 感性 现实活动  论文摘要: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必须注重它的实践唯物主义特征,这主要基于两个层次的理由:其一,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这是人学研究兴起的深层动因;其二,实践唯物主义与人学的研究领域有着共同的支点,即现实活动中的人:现实活动中的人是人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品格的主要体现之处。  新近召开的世界哲学大会已经把对人进行哲学的研究作为当前一段时期哲学研究的主题,人学研究的兴起是世界哲学的主潮、虽然它在中国的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甫一兴起,就已受到国内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成蓬勃之势,学者们采用全新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仍处于建设中,任何一种理论的建立都需要很多人很长时间的努力探索才能完成;理论又是开放性的,它需要汲取各学科的优秀成果完善自身,但理论又是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就有理由成为相关领域的典型代表而起作用、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艺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是先进思想的代表。因此,在人文学科领域内它将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建设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仍然是一个必项受重视的前提性的间题,也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建设必须注重它的实践唯物主义品格,以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作为人学建设的指导,      一、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实践概念在马克思1$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有过重要的论述,马克思是以实践为基础去批判旧唯物主义,建立新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又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是相对旧唯物主义而言的,这新就新在它是实践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      提纲,开头就批评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它们的主要缺点是不把事实、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在人对自然界的关系的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哲学仅靠感性的直观不可能了解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达到人和自然界的真正统一。真正实现这种统一的是人的感性的客观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首要的内容)。因此,作为哲学范畴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首要的和基本的内容,便是表现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概念的提出才使马克思决定性地超出了费尔巴哈、他不仅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且根据唯物主义的原则改造了他的辩证法,从而积极地扬弃和克服了黑格尔哲学:讨于马克思来说,实践概念决不是从人的本质或人的特性中引仲出来的人本主义概念,而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即他们的现实生活关系中概括出来的历史观概念。实践所表明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既受自然制约也受社会制约的主体的能动性。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形式下实现的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能动的生活过程。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又构成了现存世界中的基本关系,实践是人在现存世界的生活过程中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人是在实践过程中的人:可以说,实践以缩影的形式映视着现存世界,它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而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存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把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世界的基础,由此看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的定义,它所表明的不是一种要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而是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共同点现实活动中的人      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对象和中.C内容,国内学术界分歧较大二黄楠森等主编的老人学词典》认为:人学是关于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它不同于人的科学(Enc. of man),也不同于人类学( anthropology ),也不同于人的哲学。人学是一门基础科学。韩庆祥认为:人学研究的对象,是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孙鼎国、李中华主编的《人学大辞典》认为、本辞典所使用的人学实际是指卜哲学人学。季羡林在该辞典的《序》中亦说得明白:人学必须解决三个间题:人本身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间题,人与大白然之间的间题。这三个间题的中心环节是卜人。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规定了人学研究的范围。而我们认为,人学研究的第一要点应是现实的人及人的实践活动。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自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人)这个一定条件既包括自然条件也包括社会条件,这些构成当时的现实条件。这种人也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些话虽然是针对当时德国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直观唯心主义而说的,实际上却表达了一种关于人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处于现实活动中的个人无疑是人学存在的前提,人性、人的本质、能力、个性、需要、权利、自由、解放、价值、全面发展,个人与群体、社会等研究范围必须以此作为基础。而且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恰恰最精当地体现出了时代的要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推动者又是受动者.处于历史洪流中的个人永远是个变量。而通过这种种变量所折射的,就是五彩斑斓的现实的生活世界。

  • 中国形势与政治论文|我国形势与政治论文_政治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形势与政治论文|我国形势与政治论文_政治专业毕业论文        学习了中国形势与政治后,对中国面临的环境又多了一些了解,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老话,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当前的相对稳定的世界大环境下,虽然有很多的事在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宏观上来说,基本状况还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世界上处于相对孤立的位置;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后起工业化国家,我们的国家根本利益在于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全面复兴(不是全部任务,而是基本任务)这个战略目标就决定了我们的国家利益与西方大国意欲主宰世界的战略图谋存在着根本对立。对于这一点,经过市场经济几百年洗礼的西方人就比我们一些把未来看成玫瑰色蛋糕的新潮精英要冷峻得多了。     世界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广泛的全球性挑战。说其深刻是因为目前全球的主导性文明的根本价值观、思维方式正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危机;说其广泛,是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民族能够置身于这种大变动之外,由于国际形势日趋紧张,中国与西方大国根本矛盾的日益明显、尖锐,中国过去二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国际环境条件正日益恶化,甚或不复存在。而且,技术的发展已使得这种冲突越来越具有彻底毁灭性,越来越难于被隔离。     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形势政治中不可不提的,也是有着巨大影响的国家之一,有于他在政治上的独特和霸权性质,所以有无论怎样都对世界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美国借反恐名义,进一步强化其对外政策,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国的对外战略由“先发制人”取代“遏制与威慑”,使国际安全领域增添新的变数。伊拉克成为美国第二阶段反恐目标,通过武力手段推翻伊拉克现政府成为布什政府的既定政策和主要选择。在我们的世界大环境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继续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因素突出,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已对国际和地区安全构成现实威胁,谋求单边主义和单极世界的倾向重新抬头,巴以冲突等地区热点问题久拖不决。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日趋活跃,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全球经济仍未全面复苏。总体看来,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没有改变。9.11事件为改善大国关系提供了良好契机,反恐合作成为大国之间新的利益交汇点。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平稳发展,两国在反恐、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进展。     假如美国颠覆并占领朝鲜,将改变东北亚安全形势。中国将丧失400千米安全纵深,美、日联盟的军事力量就一直会推进到鸭绿江。届时,中国不但需要在整个鸭绿江沿线重新布防大量精锐部队,而且随着每次美军演习,中国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现在这一压力由朝鲜承担着)。如果美军在朝鲜北方建立军事基地,北京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丧失了防御纵深以后,对空袭的预警时间就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的安全形势就倒退回20世纪70年代中苏对抗的时代了。如果大量战争难民涌入东北地区,不但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对社会治安、就业问题也造成压力。敌对势力的渗透会破坏东北朝鲜族自治地区的稳定。事实上,近10年以来,一直有韩国的敌对势力向延边州渗透,多次发生的北朝鲜难民冲击外国使领馆事件就与韩国地下教会有关。历史经验证明,凡有外国势力渗透的地区,原先和睦相处的各民族之间矛盾就可能激化,并被外国势力所利用。在中国北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统一台湾就成了一句空话。美国除了台湾海峡之外,又多了一条牵制中国的北方战线。综上所述:中国必须维护朝鲜半岛的安全和稳定。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着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获得了50年的和平。在处理朝鲜问题时,我们同样应采取一贯的积极防御战略。和50年前相比,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拥有了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因此,只要中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把财力物力转化为战斗力,就完全有可能恢复朝鲜半岛的军事平衡。     台湾是当前中国的最根本问题,也是很艰巨的问题,但是对于台湾问题来说,我们已经有很多经验和讨论,在此我就不做繁复的说明了.新当选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上任对两岸关系的改善有了很好的开始。总之,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中国的根本目标是民族的全面复兴,并且不论道路是多么的艰难,我们都将为之奋斗. 论文关键字:中国形势,政治论文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