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谢富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企业理论演进

    马克思认为,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特定的历史过程必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变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动态的相互作用决定社会变迁的一般理论出发,结合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商品形式如何在适当的社会和技术条件下,成熟为资本的形式;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动力——追求剩余价值的推动下,生产组织如何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从协作向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转变,又如何彻底地改变了技术,最终形成了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厂制度。马克思之后,基于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生产组织出现的现实,晚年的恩格斯、拉法格、希法亭、布哈林、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布雷弗曼进一步从分工、技术入手,对垄断组织内部生产过程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杰出的分析;以马格林为代表的激进经济学者,将工厂制度的兴起归结为资本家对劳动进行剥削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学者开创的调节学派理论从调节社会中人们所必须的物质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关系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三种类型的演进,即简单协作型生产组织为主的外延积累制度、以泰罗制生产组织为主的没有群众消费的内涵积累制度和以福特制生产组织为主的伴有群众消费的内涵积累制度之间的相继演进,近年来调节学派的部分学者开始研究福特制向索尼制转变问题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生产组织理论一、马克思的生产组织变迁理论马克思首先描述了一个均衡的市场交换组成的经济体系:所有的商品都按照其价值进行交换,商品的价值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如果所有商品都按照价值进行交换,那么价值增殖来自何处?马克思通过对流通过程分析表明,流通过程并不能产生价值增殖,价值增殖来源于从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值与其使用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异。通过工资购买工人的劳动能力,货币所有者获得了指挥工人在既定时间内进行生产的权力,其货币相应地转化为资本。资本所有者支配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超出生产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继续劳动就能占有雇佣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任何生产过程中,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需要人们计划和实施其自身的劳动能力与原材料、工具及机器的结合;在资本主义商品过程中,在工资和对厂房、设备、和材料的投资既定的条件下,劳动时间越长、劳动强度越大,劳动能力的利用程度越高,单位时间内将购买的投入转化为商品的数量越多,单位劳动成本和资本成本越低,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越多。在区分简单协作和分工、以及分工的各种形态等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劳动能力和劳动之间的区分,结合英国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发的历史经验,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将分工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迁结合起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内部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及其对劳动人口工作条件所带来的影响,描述了从工场手工业(包括简单协作和分工两个阶段)逐步演变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厂制度的主导性生产组织演变过程,随着生产组织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制度的演变,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也发生了从形式隶属到实际隶属的转变。第一阶段,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只是在一个工场主同时雇佣较多的工人,在大规模进行的劳动过程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要求有广阔的市场的时候才开始的。”(马克思,1983,32页)在同一资本指挥下雇佣劳动者之间为生产同种商品而进行的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起点。同以往的简单协作相比,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1)一开始就是以多数雇佣劳动者的集结和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资本形式下的积聚与集中为前提;(2)从属于资本的协作劳动所要求的统一指挥和管理的职能,表现为资本的特殊职能:资本家不仅是为生产而管理,而且同时是为剥削而管理;(3)雇佣工人的协作是在劳动过程中以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来进行的,这种协作中创造的新的生产力是资本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作为社会化的劳动组织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协作可以提高组织内部劳动生产率:协作抵消了各个劳动者在劳动技术上存在的差异,使每个工人的劳动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节省了用于生产资料方面的开支;创造出的集体力量,大于他们单个劳动力量的机械总和;协作劳动可以激发个人的竞争心,有利于提高效率;协作可以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使劳动对象更快地通过劳动过程的各个阶段,或在空间上从多方面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从而缩短总产品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协作可在较短的劳动期间内投入庞大的劳动量,突出完成紧急生产任务,避免经济损失;协作扩大了劳动的空间范围,可以完成单个劳动者无法完成的工作等等。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是建立在手工劳动这一技术基础上的,生产过程尚未发生技术变革,劳动者的手工熟练技巧,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起着决定的作用,“在资本的开始阶段,它对劳动的指挥具有纯粹形式的性质和几乎是偶然的性质。”(同上,331-332页)第二阶段,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出现简单协作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劳动者在手工劳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劳动的生产组织,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由于“产品或者是由各个独立的局部产品纯粹机械地组合而成,或者是依次经过一系列互相关联和操作而取得完成的形态”,(同上,345页)工场手工业存在着以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结合形成的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以同种手工业的协作形成的有机的工场手工业两种组织形式。工场手工业的两种不同生产方式,都把原来独立的手工业者集中起来,通过其内部的分工专门化,使工人专门从事一个部件或一道工序的操作,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减少劳动的非生产消耗,提高劳动强度;分工使复杂的工艺日益分解为许多个别的操作,工具的日益专门化使劳动工具大大改进;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认为,有机的工场手工业是工场手工业的完成形式,通过将原来分散的手工业者结合并实行有机联系的分工,生产的产品要经过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和生产过程,缩短了各个特殊阶段的空间距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使不同的操作孤立起来,并互相独立,孤立的操作建立整体联系的必要性使劳动对象从一个过程转移到另一个过程,与后来的机器大工业相比,这种传递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浪费人力。在有机的工场手工业内部,“各种不同的互相联系的操作由时间上的顺序进行变成了空间上的同时进行,这种结合似的有可能大大增加一定时间内提供的商品量。”(同上,347页)这种同时性是通过分解手工业的活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创造出新的协作条件:分工造成的各种局部劳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各项操作具有连续性、规则性和划一性,“在一定劳动时间内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成了生产过程本身的技术规律”;“不同的操作需要不同的时间,因此在相等的时间内会提供不等量的局部产品”(同上,348页),为了使生产连续进行,不同的操作必须使用不同比例数的工人,即分工“为从事每种专门职能的工人的相对数或工人小组的相对大小,创立了数学上的固定比例。”(同上,349页)从工场手工业整体来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不同的工场手工业的结合即纵向一体化现象。工场手工业的技术基础仍然是手工劳动,其内部分工使局部工人终身从事某一操作,而不同的操作又各有不同的要求,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局部工人的培养教育费用极不相同,其劳动力价值也极不相同,这样就出现了组织内部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资等级制度,工人被分为熟练和不熟练工人。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劳动的社会结合,使增加工人人数成为技术上的必要,单个资本所必须使用的最低限额的工人人数,要由现有的分工来决定,进一步获得分工的利益促进了资本的增大,从而扩大了资本剥削的范围;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使工人长年累月甚至终身从事某种局部片面的操作,工人不仅丧失了进行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资料,而且丧失了独立制造产品的能力,雇佣劳动进一步依赖于资本,劳动对资本的隶属由形式隶属开始向实际隶属转变;“工场手工业分工使生产上的智力作为别人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工场手工业仍然是建立在手工劳动和手工工具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它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熟练工人使用数量上优势限制了非熟练工人、童工和妇女的使用,剥削范围受到了限制;局部熟练劳动力的培养费用和周期较长限制了剥削劳动的数量;由于“工场手工业的集体机构没有任何不依赖工人本身的客观骨骼”,(同上,371页)资本始终没有能够占有雇佣工人的全部可支配时间,不得不经常同工人的不服从行为作斗争。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要采取更新的生产力方法和生产组织形式来取代它。第三阶段,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厂制度的出现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发展使生产工具专门化,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了生产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机器的发展、机器协作体系的出现,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器大工业阶段过渡。“工场手工业中的劳动力和机器生产中的劳动资料是工业革命的起点,”(同上,373页)这种生产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确定机器和手工工具之间的区别,任何机器都是由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组成的,其中工具机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因此,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是用一个机构代替使用一个工具的劳动者,这个机构用许多同样的工具一起作业,由单一的力来推动,而不管这个力具有什么形式。”(同上,378页)扩大工具机的规模促使了蒸汽机的发明,动力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被使用的工具机数量和传动机构,生产机构开始从机器的简单协作到以机器分工协作的演变:整个劳动过程是客观地按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各个局部机器之间的协作也在各局部机器的数目、规模和速度之间造成一定的比例,各个特殊的过程之间连续性成为支配性的原则,以机器之间的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机器体系出现了:机器生产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社会劳动的组织和劳动协作的性质成了由劳动资料的性质本身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机器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劳动资料的投入却增加了;在机器的价值和机器每天的损耗中失去的并转给产品的价值部分之间的差额已定的条件下,产品由于这种转移的价值与产品的数量成反比,在工作机规模和范围已定的条件下,日产品的数量就取决于工作机作业的速度,因此机器的使用要求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就成为一种经济的必要;机器的采用既扩大了可剥削的劳动的范围、又提供了扩大剥削量的条件,通过采用劳动力价值较低的妇女童工劳动、延长工作日、灵活付酬、改变劳动组织、加速机器运速度和提高工人看管机器的台数,资本家不断地将高固定资本投入转化为低单位成本的商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机器体系的完全采用,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厂是“一个由无数机械的和有意识的器官组成的庞大的自动机,这些器官都受一个自行发动的动力的支配,从而为了生产同一物品而协调地不间断地活动”;(同上,423页)机器的分工协作要求工人被分配到各种专门的机器上,适应机器整齐划一、单调重复的活动,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机器,机器使劳动条件支配工人具有技术上的现实性,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工人再生产所必需的费用,工人的手工技巧在生产中已日益不起决定作用,智力合并于资本变成支配劳动的权利,劳动者本身成了机器和资本的附属物;另一方面,“工人在技术上服从劳动资料的划一运动以及由各种年龄的男女个体组成的集体劳动者的特殊构成,创造了一种兵营式的纪律。”(同上,428页)——工厂制度,监督劳动以及等级制度达到最终发展阶段。以机器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工厂制度,逐步消灭了以手工为基础的协作和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吞噬了家庭劳动,并深入到农业领域,使农民也逐渐融入雇佣工人行列。在生产组织变迁过程中,技术与组织、效率与剥削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减少生产商品必要价值以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得以确立起来。以提高集体劳动能力的生产组织的各种历史形式,是以一定的生产规模为前提并随着生产的扩大而不断变迁的;生产组织形式与资本积累的相互作用,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内部的劳动生产率;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借助于竞争和信用,出现了巨大的资本主义巨型企业,企业规模“在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中,只有在投入的全部资本仅仅成为唯一的个别资本时,集中才算是达到极限。在一定的社会里,只有当全国的资本仅仅成为唯一的资本家手中的唯一资本,或者唯一的资本家公司手中的唯一资本的时候,集中才算达到极限。”(同上,664-665页)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垄断组织理论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燃机和电力的方面与应用、西门子-马丁炼钢技术的推广与钢的广泛采用、若干化学技术的突破等新的技术创新带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冶金、机器制造、电力、电机、石油和化工等重工业部门先后建立和发展起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大大加速了资本积累过程,生产规模和金融组织不断扩大,股份公司在德、美等国成为主要的资本组织形式,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生产组织的变化,使垄断组织的分析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中心问题。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从资本集中的研究中对垄断组织的产生做了科学的预见;恩格斯在晚年注意到垄断生产组织的出现,在编辑《资本论》第一、三卷时,以小注和增补方式,描述并初步解释了垄断组织的出现。1903年,拉法格发表了《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一文,指出托拉斯利用经济手段“消除竞争,用有计划的生产组织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拉法格,1985,212页)这种生产组织是从实际的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托拉斯的利益同银行的利益溶合在一起,”“托拉斯体系必须通过银行的统一组织将工业联系成整体,”“工业和银行,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联合起来。”(同上,270-272页)通过分析托拉斯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他认为“资本主义正在演变到它的最后阶段”。(同上,226页)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中,希法亭、布哈林和列宁对垄断组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基于德国当时垄断组织发展的经验,希法亭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企业固定资本相对投入加大和加快,资本主义有机构成迅速提高,从而造成企业利润率下降,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便产生了通过联合和垄断以阻止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在此过程中,产业对银行的依赖使银行资本职能发生变化:从提供流动资本信用为主向以提供固定资本信用为主转变,股份制度所提供的条件、巨额“创业利润”的动力,使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为金融资本,进一步促使生产组织卡特尔化。在希法亭理论的基础上,布哈林指出,“资本家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是资本积聚与集中过程的逻辑的和历史的延续”,(布哈林,1983,57页)这个过程既有横向的同种生产部门的兼并,又有纵向的不同生产部门的兼并,各生产部门组成一个垄断企业;这个过程既发生在生产部门,又发生在流通部门,发生在银行和工业之间;经过这样的兼并,国家与唯一一个垄断工业和垄断银行相渗透的垄断经济相结合,成为国家资本主义托拉斯。在国家资本主义托拉斯内部,社会分工由托拉斯内部分工取代而完全消失,计划生产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商品生产和竞争完全消失;各个国家资本主义托拉斯之间的竞争会形成一个又工业国和农业国组成的自给自足的有机体。列宁批判地吸收了希法亭、布哈林关于垄断组织的理论,指出“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列宁,1990,336页)竞争转化为垄断之后,生产以及技术发明和技术改进的过程都社会化了;与此同时银行之间通过兼并和重组,从集中走向垄断,银行开始监督、控制产业资本,垄断工业资本与垄断银行资本相结合而成为金融资本,银行成为万能的垄断者,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通过经济上的“参与制”和政治上的“个人结合”,控制着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资本主义演进到帝国主义阶段。在此基础上,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后,“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的工厂。”(列宁,1995,202-203页)二战后,斯威齐、巴兰和曼德尔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进一步分析了垄断资本的发展是否引起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作用的变化,着重探讨了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三、布雷弗曼的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理论作为第一位重新将马克思对资本家控制劳动过程的分析应用于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经济学者,布雷弗曼试图系统地探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劳动过程的变化以及劳动人民的职业和工业结构的变化。其中心论点是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分工将劳动的概念和执行区分开来,以便保持并加强他们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来榨取更多的劳动。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科学本身转化为资本被系统地应用于生产,通过科学管理和工业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深了组织内部分工,劳动者技能日益退化,越来越依附于资本。布雷弗曼指出,为了在越来越少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产品,必须改进生产方法和提高机器的效率:“管理部门致力于分解工人所掌握的劳动过程,把它改组为管理部门所掌握的劳动过程,新生产方法和机器则是管理这种努力的部分体现。”(布雷弗曼,1978,151页)在生产组织内部分工使工人成为局部劳动者的基础上,科学管理运动通过工业工程师的动作和时间研究,把全部操作、一直到最细小的动作,都加以概念化,设计、测量,使适合各种训练和作业标准都原先定好,然后要求雇佣工人按照同机器规格最为相象的规格来适应生产上使用的机器的节奏,雇佣工人的劳动被分解为一般的、不断重复的各种标准化动作;流水线生产的出现使手脑的分离、概念和执行的分离达到了极为严格的程度,管理部门取得了对装配速度的绝对控制,工人的劳动强度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劳动“成为管理部门所指挥的生产过程的一种客观要素”。(同上,152页)科学管理的实践是与机器演变相一致的,机器演变的关键因素是对机器运转的控制方式,机器从简单固定的构架取代人的双手去操纵工具的运动演变到整个工艺过程从头至尾不仅用机械而且用电力、化学和其它自然力来操纵,“逐步并尽可能地消除工人的控制职能,并把这种职能转移到由管理部门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尽可能地加以控制的一种装置上去。”(同上,190页)“资本的社会化事业和把管理权叫给资本家阶级的一个特殊阶层,在年代顺序上是同管理活动范围无限扩大相一致的。不仅企业规模在高速度发展……而且管理的职能也非常迅速地得到扩大”。(同上,230页)生产活动通过科学管理和机器的发展进行充分改组以后,职能部门也必须重新进行划分,每个职能部门都有其主管的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方面:规划、设计、研发、计划、生产管理、质量检查、生产成本核算、工作研究、方法研究、工业工程、规定发货路线和运输、原料采购和管理、工厂和机器的维修、动力、人员的管理和训练等等;当基本工程技术需要得到保证以后,为了实现包含在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中的剩余价值,销售职能成为垄断组织的第一需要;与此同时管理部门也从一种单线组织改组为适合把职权再分为各种职能的各个职员组织的合成体,管理成为生产组织内部实现控制、类似于生产这种劳动过程而进行的一种劳动过程,其中也包含着各种对抗关系;垄断生产组织的巨大规模使其内部的计划实际上成了必要的社会协作计划的粗糙代替品。垄断组织内部劳动过程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需求,管理职能的扩大、销售机构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成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和销售机构的雇佣人员;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而创立的新工业、新服务业也吸收了大量劳动者。从整体上看工人阶级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的简单化使劳动者技能水平下降,越来越成为资本的工具。四、激进经济学者的生产组织起源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人对大规模生产组织内部极度分工的“不满情绪”如旷工、离职、罢工、生产中的破坏活动和玩忽职守等显著增加,劳动生产率出现下降的,这就涉及到如何看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劳动等级制分工问题。西方主流学者和模仿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前苏东国家的经济学者,都主要是从技术必要性来看待劳动等级制分工问题:在一定的技术背景下,通过工作分割和常规化提高生产率,最终使以劳动的等级制分工为特征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传统的劳动组织形式。以马格林、鲍尔斯、金蒂斯和柯亨为代表的激进经济学者,通过对工厂制度和大规模生产组织兴起的历史考察,指出工厂制度内部的劳动等级制分工并不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工厂制度和大规模生产组织实际上是资本家用来剥削和更好地控制工人的手段。马格林从批评斯密关于分工提高效率的三个原因入手,指出分工节省任务传递劳动时间只是在每一项操作持续很长时间时才是必要的,但节约操作转换时间在总操作时间内无关紧要;分工促进机械发明与分工使劳动者愚昧相矛盾而不具有说服力;分工提高了熟练程度,但当考虑一些需要长期时间的工作如外科医生、钢琴演奏家和歌剧演员时,这一点非常有限,而且早期工厂和生产中儿童、妇女和成年男性很快学会所有各种技能。因此劳动等级制分工并不具有技术效率上的优越性,劳动分工通过“分而治之”维护了雇主在财务上的支配地位和直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中介人的地位,在等级制组织中,劳动时间的延长和强迫加快劳动速度、使用妇女和儿童劳动以及工作分割分化了劳动者之间的团结和控制力量等大大降低了劳动力费用,最终使工厂制度成功地取代了传统的劳动组织。鲍尔斯和金蒂斯在马格林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由于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用于新机器的开发,为发明者提供了稳固而显著的市场,以获利为目的的发明者试图通过使自己的发明适应与工厂生产的社会关系相一致的各种生产方式来满足资本家的需要,最终使技术创新模式绝对地偏向于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等级制的分裂的生产关系。他们以凯瑟琳·斯通关于美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钢铁大王”们通过警察部队破坏联合的钢铁工会,打破劳动者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权,建立起等级制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中大规模地引进新技术和新机器的过程,因而不是技术支配了生产的社会形式,相反是生产的是社会关系广泛地支配了技术。通过对包买商制度向工厂制度转化的分析,柯亨指出机器生产的出现、中心动力源的存在和技术不可分性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资本家从只控制产出转化为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厂生产使资本家既获得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收益,又获得了通过监督生产过程、榨取更多劳动的收益;因此生产组织是资本家创造地、能更好地对工人进控制和剥削的工具。五、法国调节学派的积累体系变迁理论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滞涨局面与主流经济学政策上无能,以阿格利耶塔(Aglietta,M.)和布瓦耶(Boyer,R.)为代表的一批法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吸收了凯恩斯、卡莱斯基以及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发展了一种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理论框架,形成了法国“调节学派”。调节理论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关于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怎样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物质条件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理论,一定的制度形式和调节方式之间的相互补充,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特定的生产和交换关系所组成的积累体系,制约着资本积累过程和经济发展过程。特定的积累体系的内部各方面相互协调使资本积累过程或资本主义再生产按该制度特有的规则性继续进行。当经济技术的发展或调节方式的不适应或不完善等原因破坏了积累体系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均衡,资本积累过程就会出现周期性或结构性危机:前者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均衡而产生的,可通过现有积累制度自我调整解决;后者意味着积累过程的变化使得现有积累体系与资本积累过程之间存在矛盾,必须向新的积累体系转变才能解决。利用上述分析框架,调节学派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积累体系经历了以简单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为特征的外延型积累体系向以泰罗制为特征的没有群众消费的内涵型积累制度;泰罗制积累体系内在的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使其在战后被以福特制为特征的伴有群众消费的内涵型积累体系所取代。福特制积累体系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和技术体系的资本积累过程,是基于以下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的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资之间通过集体谈判所形成工资增长与生产率联系机制诱发了大规模消费,促进了大规模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家之间的垄断竞争使生产建立在对未来计划的基础上;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与福利国家制度,不断熨平经济周期和维持有效需求,调节着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良性循环;美国支配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关贸总协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积累过程顺利进行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20世纪70年代末,福特积累体系五个方面的内容都不再具有过去的属性,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已不复存在:生产组织内部极度地等级制劳动分工造成的激励问题,使通过劳动过程的科学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日益困难;投资项目庞大,延长了形成生产能力和赚取利润的时间并增大了风险;劳资之间寡头垄断局面使工资和价格下降的调节形式难以发挥作用;市场饱和以及消费模式向多样化转变,建立在标准化产品、长周期生产基础上的生产模式不再具有大规模生产的优势,福特制生产组织获取高额利润更加困难;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和福利国家制度不断增加的社会开支难以为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各国经济面临更加不稳定的国际环境。福特制积累体系面临着向新的积累体系如“后福特主义”或“索尼制”演变过程之中。布瓦耶描述了新积累体系已经呈现的部分主要特征:持续的产品/工艺创新,受终身雇佣的具备高技能和高归属感的雇佣工人;对剩余的折衷分配;生产组织通过多级分包网络来利用市场、产品和技术信息,并保持分包商之间的竞争;制造业、银行和国家分担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Boyer,R.,1991)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生产组织理论的简要评价结合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经验,马克思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组织生产过程的特定方式,参与生产活动的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既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下产生,而生产过程的发展又是如何在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展开的。他对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制度变迁的分析,为生产组织变迁提供了所有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但是英国生产组织后来的发展与马克思对机器大工业的预测并不完全一致,原因在于:(1)马克思没有看到英国生产组织内部熟练工人影响技术的能力,熟练工人通过车间工会巩固了他们对原子状生产组织内部劳动分工、非熟练工人的工作安排和流动以及劳动支出与工资的关系的控制能力,甚至还支配了新技术的应用,即马克思忽视了特定的劳资关系对生产组织应用技术和进一步分工的限制;(2)竞争和信用促进资本集中需要其它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使其容易维持相当容量的市场以维持小规模生产组织的存在;商业银行偏好负债和中间业务,根本不重视资产业务如投资和长期信贷,产业资本家融通资金主要通过自身积累和银行借贷使股份制度在英国不占主导地位。希法亭、布哈林和列宁依据当时德国或美国生产发展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垄断问题,但是他们着重分析的垄断资本形成所引起的经济关系变化和经济、政治矛盾的加剧,并把它与当时的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任务联系起来,而没有分析资本主义垄断生产组织内部劳动过程的发展,他们对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垄断生产组织发展到国家托拉斯直至消灭生产组织内部分工仅仅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推理:技术进步既提供了生产集中的可能,也有助于生产的分散化趋势,如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电力、多用机床、化学和卡车以及战后的各种新材料、新动力、电子技术等等;扩大生产产生规模经济要受到技术本身、管理能力、运输成本和各种风险的限制;(高峰,1996,31-38页)大规模生产所要求的专门化生产机器,不可能由大规模生产本身生产出来的工业二重性的存在;所有这些技术和经济因素都对垄断组织规模的扩大起制约作用。布雷弗曼对垄断生产组织内部的劳动过程的杰出分析,进一步修正和拓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的理论,恢复了劳动过程分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中心地位。问题在于他忽视了劳资双方通过集体谈判制度建立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保证了资本家获得了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和劳动力在等级制分工条件下的开发;同时他的理论也无法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劳动概念和执行在一定程度上的统一问题。激进经济学者将生产组织的产生归因于资本家剥削的需要,强调了劳资关系在生产组织起源和兴起中的作用,是有启发意义的。但是激进经济学者混淆了等级制分工促进效率提高和等级制分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应用,割裂了技术与劳资关系之间的辨证作用,将生产组织的产生归结为资本家主观意志的产物,忽视了生产组织产生的客观技术基础;例如琼斯以1700-1870年英国丝绸业从包买商向工厂制度演变的历史经验证明,工厂制度的建立及其扩散是为了利用水力和更先进技术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而不是资本家控制劳动过程的需要;(Jones,1987)鲍尔斯和金蒂斯认为等级制分工的建立导致新技术的应用,其采用的历史材料难以证实:“钢铁大王”打破工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使“美国的钢铁制造业的每个生产阶段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其创新速度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斯通,1974,66页,转引自威廉姆森,2003,327页)技术效率优势是等级制分工的客观基础,而不是相反。法国调节学派通过积累体系和制度形式等中间概念,较为具体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演化过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但是其理论主要着眼于宏观角度和描述性比较分析,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变迁还需要更为具体的概念,何况调节学派对20世纪70年代生产组织的描述才刚刚起步。

  •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板块中热烈讨论的一点感想

    在这个论坛待得时间长了,发现没有哪个板块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板块这么的热闹。我并不是要诋毁别的板块办得失败,而就思想交流的角度来看,这个板块确实做得很不错。至少,抛开理论功底和论证逻辑来讲,在这个板块中,无论持有什么观点,大家都能畅所欲言。中国人向来是比较含蓄的,这个板块能够成功的把人的嘴给撬开,让人开口说出心中想说的话,就已经是很成功了。至于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在这个板块中我并没有找到答案。对于反感这个学派的人来说,向来是不惜使用最恶毒的语言去诅咒它。直接把马克思的学说说成是“无稽之谈”都难以解其心头之恨。在我看来,这种反映多少是有些过激的。因为,只要多看就几个帖子就会发现,那些把马克思当作一无是处的人对马克思的思想知之甚少。他所反对的或许是中国社会的阴暗面。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些反对的社会阴暗面恰好是马克思本人也深恶痛绝的。中国人大概是一个比较势利的民族,正是因为有强权宣称支持马克思主义,所以很多人即便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也要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而实际上,不过都是一些伪马克思主义者而已。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我看来,是从来不必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仅仅一部《马恩全集》就能概括得完的。说马克思的《资本论》不科学的人,是否也要意识到,和马克思同时代的经济学家的论著,若是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也会是非常不科学不严谨的。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局限了他的视野,因此难免是会出现一些错误的,但是不可能因为这一点就抹杀了马克思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马克思的贡献有多大,我不想评论。因为我觉得我经济学学习的深度还不足够。如果有人觉得他的深度已经足够了,自然也可以畅所欲言。但我要提醒各位的是:那些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虽然理论素养很高,可是一百年后还有多少能被人记住呢?马克思没有得过什么诺贝尔奖,但是至少一百多年之后人们还是记得他,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人自认为是他的信徒。如果一个人的学说,能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处心积虑的批驳,却依旧有人相信的话,那么这个学说必定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学说。否则,就是那些批驳者的水平有限。那些把马克思贬得一无是处的人,应该不至于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住们都抱着一种鄙夷的态度吧?如果他们很崇敬诺奖得主,那我只能认为他们是喜欢追求时尚的人;如果他们确实连诺奖得主都鄙夷,那我只能认为他狂妄自大得可以。而这个板块中,不自觉的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人们,我倒是愿意表示我的敬意。因为,能够顶住世俗的偏见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尤其是我们的这个时代,浮躁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理想主义的精神已经日渐稀缺。但是,我发现板块之中存在一种不太好的倾向。那就是大家似乎过度的把精力集中于劳动价值论这个问题的争论,而对于其他问题的关注不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果要体现其优越性,那么就应当试图去解释一些西方经济学不能很好解释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独到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解释了经济周期的成因,并且为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基础。而这是那个时代其他学派的经济学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那个时代最为紧迫的问题。我们的时代,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问题、南北差距和世界发展问题等等。我们似乎可以不必在纠缠于学究式的政治观点争论,而多去解决一些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我相信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因为理论的来源是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不是一个禁忌。相反,这是相当必要的任务。反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人,实质上就是一个伪马克思主义者,因为马克思自己都认为他的理论并不是终极真理。要完成这个使命,我们就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来回的论述劳动价值论不是说完全没有意义,但是劳动价值论本身也值得我们深化发展。单纯的将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对立起来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劳动价值论有一天能够把效用价值论的某些合理成分也包含在其理论体系之中的时候,新劳动价值论的生命力就会变得更为强大。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劳动价值论只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一个极为微小的组成部分而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包含丰富得多的内容,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在我看来,如果只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理论高度的局限。首先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或许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修饰语是马克思主义。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有了这么一个限定之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不同于其他的经济学了呢?这里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观问题了。相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观,板块内的人们各有各的认识。我个人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确实是一种信仰,一种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应该是“自由民主”和“公平正义”。不同于纯粹的自由主义,只把“自由民主”当作圣经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应该把“公平正义”视作是与“自由民主”同等重要的理念。忽略任意一个,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了。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马克思本人对市场经济机制持高度赞扬的态度了。而马克思一生所反对的,或许不是市场经济机制本身,而是凌驾于市场经济机制之上的资本统治制度。资本的存在,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有特别的进步意义(物质资料的积累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也存在不合理的成分。资本人格化在客观上促进了物质资料的积累,但却也带来了社会的迷失。如果社会存在的全部意义仅仅是物质资料的积累,那么人类的幸福又处于何种地位?追求物质资料更快积累的过程,是否应该以牺牲人的尊严和幸福为代价?马克思的回答,自然是“公平正义”和“自由民主”一样,应当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离开了“自由民主”,“公平正义”是无法实现的。苏联模式的失败说明了这个道理,官僚集团统治之下的人民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公平正义。而没有“公平正义”的“自由民主”,也是难以持续的。眼下席卷全球却还余波未了的世界金融危机则说明了这个道理,不谈公平正义而奢谈自由民主的效率则是一种虚伪和自欺欺人。我觉得以此价值观作为我们经济学研究的理念基础,那么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就不会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应当是对现代性的一种思考,是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思考。如果我们只是为了理论而理论,为了解释浅显的现象而理论,那么也必将沦落为一种庸俗的理论研究。这在本质上与马克思所批判的庸俗经济学无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是要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即构建一个怎样的社会以确保人类社会的福祉不断增进。如果明确以此为目的,则具体理论分析上要进行怎样的取舍,则是次要的了。只要分析方式能够使我们到达这个本质要求,就应该勇敢的采用。而对于那些不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的分析工具,则可以毫不怜惜的舍弃。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境界上的自由。注:仅是谈谈个人的一点观感。若有反对意见,大可提出。真正的学术交流从来不应该排斥异己,只是思想的平等交流而已。但是人身攻击的言语还是免了吧。因为那些言语,可能只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让我稍微的感觉不舒服,但很快就会被忘记;不过攻击者素质的高低就已经是显见的了。

  • 全国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征文

    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定于2010年11月13-14日在成都举办“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第四届学术论坛。本次论坛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发展创新”为主题,向国内外学者征文。现将论坛征文启事告知如下:一、论坛主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发展创新;二、主要议题: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创新与发展;2、《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3、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4、马克思地租理论与社会主义土地制度创新;5、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模式研究;7、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与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8、马克思危机理论与当前金融和经济危机;9、其它相关论题;三、论坛形式:会议采取主题报告与大会发言相结合的形式;四、论坛地点:中国·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五、论坛征文要求及截止时间:1、投稿论文首页需提供论文题目、摘要(5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以及作者姓名、作者单位、研究方向和联系方式;2、排版:请统一用A4纸打印。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文中表格、插图,务必保证准确光洁,不错位显示。3、凡来稿注明基金资助,请在首页脚注列出。4、应征论文一般不超过10000字,信封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征文”字样,请将论文在2010年9月25日前挂号寄至:四川省成都市光华村街55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吴垠收(邮编610074);并请同时将论文电子版(word文档格式)发送至fzcxluntan@163.com,在邮件标题上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征文”字样和作者姓名。5、所有应征论文将由本次论坛组织专家进行审稿,确定参会入选论文。入选论文作者的会议邀请函于10月初寄发。六、联系方式:四川省成都市光华村街55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610074联系人:吴垠电话:13880838859(0)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0年7月

  • [转帖]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周肇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学者长期争论的热点问题,不少专家学者对此作过许多探索,并有大量论著问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吴易风文选》一书,收入吴易风教授在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撰写的大量学术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作出了回答。  针对有的中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的模糊认识和盲目崇拜这一现象,他撰写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论文。他指出,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既要了解它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立的理论体系,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存在着原则区别,又要认识到本质上它是传统庸俗经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他还指出,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中不少以新的理论形式复活旧的庸俗教条,在美化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丑化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盲目崇拜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完全错误的。  针对如何借鉴西方经济学这一重大问题,他指出,要运用科学的借鉴方法,必须严格区分西方经济理论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辩护内容和在技术上的有用之处。因为,西方经济学在技术上的有用之处,容易使某些人产生错误印象,以为它的一般理论在意识形态方面也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它的一般理论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辩护性内容,又可以使另一些人片面地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本没有可以吸取和借鉴之处。因此,在借鉴西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它的辩护内容和技术上的某些有用之处严格地区分开来。现代西方经济学就其一般理论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其庸俗的辩护论的性质并未改变。同时,我们要看到现代西方经济学提出的一些同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化生产有关的概念、论点和方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经济生活的一些实际情况。对于这些,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和改造,批判地吸收其中的有用东西。  针对有些学者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西方经济学的现象,他提出了西方经济学具有二重性的分析方法。认为应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一分为二观点,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全面剖析,分清哪些是意识形态成分,哪些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有用成分,对前者要进行必要的批判和揭露,对后者要借鉴和吸收。借鉴和吸收也需要科学的态度,借鉴是把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当作镜子,而不是照抄照搬。吸收是要经过消化系统的分解和吸收功能来摄取有营养的成分,而不是囫囵吞枣。  针对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滥用数学方法的现象,他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数学形式主义,但数学形式并不能证明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因为,错误的经济理论也可以采用数学形式,给错误的内容以貌似科学的包装。因此,在经济理论研究中要恰当地运用数学方法,使正确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表达得更精确。 

  • [长篇连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路在哪里

    (欣闻这里是一个讨论马克思的重要阵地,学术氛围浓厚,打算今后在这里安营扎寨,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些理解发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也欢迎一切的批评。本贴打算作一个长篇连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果要理出个头绪来确实太难,只好浪费一些笔墨了。)缘起在开这个贴之前,看了本版块的一个贴子“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不了主流?”,楼主的朋友打算“学点经济学,是想了解一些经济规律,一些很具体的因果关系,比如宏观经济为什么会波动?是哪些因素如何影响它的?当前的趋势又是怎样的?利率政策是怎么影响经济的?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对经济有什么影响?股市和宏观经济有什么联系?……”,但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上都在围绕着价值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剥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等问题,使楼主的朋友有些望而却步。人们都是现实的,马克思的那些东西似乎离我们生活实在有些距离,现在还谈主义似乎有些奢侈,这自然会大大降低人们对马克思的兴趣。而西方经济学则没有这些束缚,关心的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供给和需求等理论把价格基本上说清楚了,自然而然倒向了西方经济学的阵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逐渐边缘化了。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现在出现很多新的情况,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虚拟经济几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在如何看待服务性劳动、科学性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的劳动等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陷入了相当大的困境。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442-443.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这些都限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这也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最大的难题,如果研究全部都是引经据典,不和人们的吃穿住行联系起来,最后很容易脱离群众。但我们也知道,如果脱离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后只剩下一个空壳。那么有没有一条道路,既维护劳动价值论,又把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呢?本贴也想尝试从一条新的路,那就是从马克思的理论宝库中拿出两部类模型,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多部类模型,使扩大再生产也能达到一种均衡,从而可以说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在这引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劳动价值论、价格的形成、虚拟经济、对外贸易、货币的供给与需求、GDP的核算等等。本人写了一本书《算算中国家底:中国GDP究竟是多少》,这本书预计8月初可以上市,这本书是对两部类模型扩展的运用。GDP核算有一个最重要的三等价原则,现在各国在进行GDP核算时都没有严格遵守,如果不说清三等价原则,也是GDP成为一笔糊涂帐的根源,而通过四部类模型可以把这些全部讲明白。本贴初步计划写20个小节(有些小节可能会再细分,比如经济增长、GDP等),主要是围绕两部类模型展开,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同时也借鉴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由于本贴只是一个小专题,很多问题就没有全面展开,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将现把目录列出来(粗体字的目录表示已经完成):一、两部类模型的地位二、两部类模型的局限三、两部类模型扩展为四部类模型四、扩大再生产如何达到均衡附:四部类模型的通俗表述(上)四部类模型的通俗表述(上)五、四部类模型的说明及总需求与总供给六、模型的假设条件和生产周期七、银行八、剩余价值的分配九、产业部门的划分十、虚拟经济十一、剥削率与利润率——马克思有没有错误十二、价格形成和劳动价值论十三、斯科的产权理论就是一堆废话十四、垄断与定价权十五、货币需求十六、进出口十七、经济增长理论十八、经济危机十九、GDP和社会财富二十、投入产出模型与国民经济的数学仿真

  • 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真诚征文

    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定于2010年11月13-14日在成都举办“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第四届学术论坛。本次论坛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发展创新”为主题,向国内外学者征文。现将论坛征文启事告知如下:一、论坛主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发展创新;二、主要议题: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创新与发展;2、《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3、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4、马克思地租理论与社会主义土地制度创新;5、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模式研究;7、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与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8、马克思危机理论与当前金融和经济危机;9、其它相关论题;三、论坛形式:会议采取主题报告与大会发言相结合的形式;四、论坛地点:中国·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五、论坛征文要求及截止时间:1、投稿论文首页需提供论文题目、摘要(5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以及作者姓名、作者单位、研究方向和联系方式;2、排版:请统一用A4纸打印。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文中表格、插图,务必保证准确光洁,不错位显示。3、凡来稿注明基金资助,请在首页脚注列出。4、应征论文一般不超过10000字,信封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征文”字样,请将论文在2010年9月25日前挂号寄至:四川省成都市光华村街55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吴垠收(邮编610074);并请同时将论文电子版(word文档格式)发送至fzcxluntan@163.com,在邮件标题上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征文”字样和作者姓名。5、所有应征论文将由本次论坛组织专家进行审稿,确定参会入选论文。入选论文作者的会议邀请函于10月初寄发。六、联系方式:四川省成都市光华村街55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610074联系人:吴垠电话:13880838859(0)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0年7月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错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错在哪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显然是失败的,因为它与实际相去甚远,但错在哪里,很多人做了很多工作想寻求答案,但均无功而返!为什么呢?因为尽管它是错的,但其理论的系统性还是目前西方经济学所无法比拟的!用菜刀来切开金刚石,是当然不可能的!那么马克思错在哪里呢?马克思主义最致命的错误是它的公理系统。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决定了上层建筑,这没有错;但是,马克思以此确认: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第一动力”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即所谓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错误的。不妨作一个有趣的假设:剩余产品出现后,原始人不愿再追求利益,他们就绝不会向文明迈出一步,他们甚至连喝酒、酿酒都学不会;饱食终日的人们绝不可能想起用剩余产品去交换自己所缺乏的产品;人们更不可能想起要增添劳动力、不可能出现战俘奴隶、债务奴隶;人类就无法跨入文明时代的大门。没有利益追求,我们完全可以将汽车砸了、公路毁坏、铁路扒掉、桥梁炸断、电厂烧毁,使城市变成废墟,把高楼夷为平地……,把人类一切现代文明毁得干干净净,绝不会有人阻拦;相反,能生出这些耗尽千千万万人毕生心血的东西,难道不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吗?!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们的利益的增殖;利益的增殖仅仅是利益追求的结果;生产力本身只不过是人们从自然中获取利益的能力,无论是其存在还是发展,只能是人类利益追求的结果;尤其生产力的发展,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不能不依赖于人的艰苦努力。积极追求利益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其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而利益追求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成为“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只不过是人们的利益追求的结果。什么是利益,利益就是人对经济条件、环境的占有并利用。那么什么是利益追求呢?利益追求就是人以获得利益为目的的活动,利益追求是以利己心为中心出发点,它的方向指向最容易获利且较安全的方向,对于个体可能会有偏差,但是,他的利益追求的最大概率方向是最容易获利的方向,也就是利益相关系数最大的方向,而对于整个社会就会显示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追求是指向最容易获利且较安全的方向。生产不过是利益追求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无论利益追求,还是利益相关系数都是客观存在的,而绝不是主观想象的东西。没有人类的利益追求,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利益追求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它在人类一切社会活动中的“第一动力”的地位。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社会中一切社会性现象的产生及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对利益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一种罪恶,在批判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关于分工产生的原因说的:是利己心的缘故时,马克思说:“利己心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范畴,它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亚当.斯密一下跳入了逻辑的怪圈之中”,而事实上,利己心是人类基因带来的,初生的婴儿抓住了自己要的东西,谁要都不会给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利他是后天学的。马克思以为消灭了私有制就没利己心了,然而,公有制下人们的利己心依然如故,社会发展毫无动力,人们的利益追求无法转化为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只能转化为对公有财产的掠夺与瓜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利己心或者利他主义,是属于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决定于生产关系。事实上,利己心是人类的本性,不属于意识形态,它先于意识产生。动物甚至植物,没有意识,但它们都有利己的本能。在研究原始公产主义瓦解的原因时,马克思说:是由于此时个体劳动更有生产力的缘故。事实上,是人的私利的追求瓦解了原始公有制,但马克思认为先有私有制,后有私利的追求。恩格斯在研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时说:部落首领在交换中,贪污公有财产。。。。。。卑贱的物欲、低下的情欲。。。。。导致了原始公有制的瓦解,一句话:利己心带来了私有制。他们之间不自觉地相互矛盾。那么原始共产主义是怎么来的呢?事实上,那时人类的生存条件极端恶劣,始终面临着饥饿、猛兽侵袭带来的死亡危胁,靠个人是无法生存的,而集体的力量的任何削弱都可能带来整个部落的毁灭。此时,为求生存只能共产、只能追求公利,此时,也没什么利益概念——原始人常把吃不完的猎物放掉——,最大的利益就是能活下去!追求公利是唯一能实现利益的途径。原始社会的大公无私、尊老爱幼仅限于部落内部,对其它部落,他们不但发动战争,而且把对手吃掉。这正说明了他们同样是利己的。唐山地震时,一些逃出的人住在帐棚里没饭吃,大家就分头到处找吃的,找来后由一个热心的大嫂支口大锅,平分食物。当营救工作开展起来后,很多家的东西扒出,人们就开始私藏自家东西,不再上交,大锅饭维持不下去了,共产主义瓦解——这正是原始共产主义产生与瓦解的现代版。难道是人性变了吗?非也,人性没变,是利益相关系数变了。马克思主义想杀死私利追求,却把它的儿子生产力奉为神,却不知没有私利追求就不会再有生产力,更不会有生产力的发展。他自己陷入了逻辑的怪圈之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有的研究的目的就是否定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而建立共产主义光靠所有制是不行的,于是他就认为有一个“共产主义道德”,在他看来:原始社会的人是符合的,共产主义道德如何产生呢?他就认为:公有制建立就能带来公利心,他认为:私有制带来了利己心,他认为生产力是第一要素,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决定了人是否自私!按他的逻辑建立的公有制,结果根本没有经济动力,事实上就否定了他的生产力是第一动力的理论,而利己心的更加深刻推翻了生产关系与人是否自私的关系!同时,他对利己心的产生、原始公有制的瓦解完全不能自圆其说,与恩格斯相互矛盾,前者说:私有制带来利己心,后者说利己心带来私有制,为什么呢?因为恩格斯是在读了《古代社会》后写的札记里总结出来的,而马克思是空想出来的!因为马克思不这样空想就无法得出共产主义能实现的结论!马克思不懂得私利的追求才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在私有制社会里,这对他的理论影响不大,因为私利的追求总能转化为对私有经济发展的追求,这是个自动机制;但在公有制社会里,这个自动机制不复存在,就有他想象不到的困难:生产力不再会动了!!因为个人利益的追求无法转化为对经济发展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只是种宗教,它的神是“生产力”,但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个人利益的追求却被否定。马克思主义是要太监生儿子!利益相关系数与生产力的关系介绍一个概念:利益相关系数,假如甲在经营某项事业上创造财富增量△X,△X给另一个人乙带来收入增量△Y;或者甲在经营某项事业上财富损失△X,使乙收入减少△Y。则C=△Y/△X就是乙对甲在该项事业上的利益相关系数,C越大,则乙就越关心、保护甲的该项事业,推动甲的该项事业发展的动力就越大;C越小,乙就越不关心甲的该项事业,保护力量越小,推动甲的该项事业发展的动力就越小,侵害甲的利益的可能性就越大。C为零或接近零时,乙就会毫不关心甲的事业,而侵害甲的利益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最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包括两个方面:1、劳动力;2、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而生产资料又是劳动创造的。生产力的核心是劳动力。马克思主义又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真的如此吗?我们看看各个时代的情况:在奴隶社会,奴隶完全失去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产品完全不属于自己,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劳动呢?心不甘、情不愿又如何能推动历史发展呢?他们之所以劳动,是因为奴隶主用皮鞭、锁链、饥饿、死亡来威胁、逼迫的,而奴隶主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产业的利益相关系数极高,促使他们强迫奴隶劳动。假如奴隶主对产业的利益相关系数极低或为零,他们就不会强迫奴隶劳动,而奴隶也不可能自愿劳动,那么,奴隶社会还会存在劳动吗?还会存在生产力吗?生产力如何能推动历史发展?奴隶又如何能推动历史发展?在封建领主制时代,农奴对私田的利益相关系数极高,对公田的利益相关系数为零,他们自觉自愿地在私田上劳动,而对公田则消极怠工,全靠农奴主强迫劳动,“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吕氏春秋·审分》),同样,如果封建主对公田的利益相关系数很低,就不可能强迫农奴劳动,公田就会荒废;而农奴没有对私田的高利益相关系数,私田也会荒废,社会经济就会瓦解,生产力又会从哪里来?历史又如何能发展?在资本主义时代,工人为什么会卖力劳动呢?是因为按劳付酬,干得好升职,干不好失业;使他们对本职工作的利益相关系数极高。为什么会按劳付酬呢?因为管理者追求企业利润,为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按劳付酬,提高他们的职业利益相关系数;那么,管理者为什么会追求企业利润呢?是因为,资本家对自己的企业利益相关系数很高,他们强烈追求企业利润,给管理者高薪和一部分股份,大大提高了管理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系数,而管理者若做的不好,就会失去高薪,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职业利益相关系数,使他们竭力追求企业利润,推动经济发展。如果没有资本家对企业的高额利益相关系数,就不会给管理者高薪和股权,不会要求他们追求利润,就不会有管理者对企业较高的利益相关系数,就不会有对工人的按劳付酬和奖勤罚懒,更不会有工人的职业利益相关系数,那么,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更不会有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任何时代的生产力,都是建立在一定水平的利益相关系数的基础上的,离开这个较高的利益相关系数,生产力就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国家所有制是最最奇怪的所有制,所有人对国有资产的利益相关系数都变成了几乎为零的状态,于是,没有追求利润的资本家,就不会有追求利润的管理者,更不会有“按劳分配”,工人的职业利益相关系数几乎为零,这使得国家所有制下的生产力完全失去发展动力,严重缺乏保护力量,经济规律不再起支配作用,起支配作用的是对国家财产的掠夺与瓜分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不懂得“剥削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事实上,他们是对社会经济的利益相关系数的主要占有者,因而是经济的组织者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引导者。更高的利益相关系数对应着更高的经营动力,那么,为什么不提高利益相关系数呢?事实上,所有人对同一资产的利益相关系数的总和是一个小于该资产利润率的常数,利益相关系数是一个十分稀缺的资源,如果在所有人之间平分对一资产的利益相关系数,就象把一斤白糖丢到长江里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不会尝到一丝甜味,这就是国家所有制失败的原因。原始公有制下,人们对经济的利益相关系数很低,私有制下对经济的利益相关系数很高,社会的发展使公有制瓦解;奴隶对经济的利益相关系数为零,使奴隶制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农奴对私田的利益相关系数很高,但对公田的利益相关系数为零,阻碍了封建领主制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崛起,使地主制经济产生,而地主制下,农民对土地的利益相关系数大大提高,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使得地主制经济迅速战胜领主制经济,贵族们迅速没落。社会制度的变迁过程,事实上就是利益相关系数分配的走向合理化的过程。因而,生产力的要素,首先必须包含:人们对经济的利益相关系数的分布状态,因为它决定了生产力能否存在和发展,决定了利益追求能否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转化的效率。那么,利益相关系数资源如何分配最合理呢?我们假设一个人是一企业员工,我们看到:他的正常的经济行为对经济的不同层次的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对本职影响力最大,无人能比;对本班组影响力次之;对本车间更次之,对本厂更次之;对企业外就太小了。这是一个梯度分布状态。不同职位的人的影响力也完全不同,按职位的高低递减。因而,按照人们正常的经济行为对经济的不同层次的影响力的分布状态,来分配人们对经济的利益相关系数,是对利益相关系数资源的最优化分配方式,它产生的经营动力是最大的。(参见《国有企业最优改制方案》)。我们看看自然中的物质结构: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又由原子结合而成,原子内部是原子核、电子。原子核又由中子、质子构成。中子、质子又由夸克构成…….,宏观上: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本星系…..,总之,是由不同的梯度分布的层次构成,越往微观的层次,越坚固,因为构成它们的引力越强大,越往高层次,越松散,因为结合它们的引力越微弱,如果打破自然界中的作用力的分布比例,使它们的强度完全相同,那么所有的物质结构连我们自身都将完全消失,整个世界将彻底毁灭。如果我们把利益相关系数看成吸引力,就会发现,社会经济发展对利益相关系数的分布的最佳要求与自然界对不同性质的“作用力”的分布竟然如此相似。而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恰恰是要打破利益相关系数的不均衡分布,使之均布,结果是利益相关系数被稀释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生产力发展动力的精细结构完全被摧毁,生产力彻底失去发展的可能。马克思主义者还在空喊发展生产力,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难道在这里还不能感觉到那种“合于自然”的美妙和背离自然的可怕吗?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性错误,是把生产力当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把人对利益的追求当成被决定的对象,它不懂得:利益追求才是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它错误地认为:利己心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受所有制决定。事实上,利己心不属于意识,它是人类的生物本能;利他才是后天的,它决定于人们之间的利益相关系数的分布状态。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就发生了错误。使它无法理解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正如把一个凡人放到神坛上,不给他吃喝,他能不死吗?  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个人利益追求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而个人利益追求的转化,需要人们对经济足够大的利益相关系数和利益相关系数的梯度分布,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当成了神,就不可能理解这一点了。  于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生产力就再也不会发展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但马克思主义者们根本不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们走向边缘化、被淘汰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其它错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第二个错误是把剥削和利益侵害混为一谈。事实上,剥削是一种交换关系,是一种经济的关系,而利益侵害,是掠夺,不存在交换,是对经济的破坏。这样,马克思主义甚至无法区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不同,在他看来,都是剥削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奴隶受到最彻底的掠夺,他们付出劳动,连维持生存的食品和衣服都不能起码满足,处于普遍饥饿、大量死亡的状态,奴隶主对他们不是剥削,而是利益侵害!在封建领主制时代,农奴无偿为农奴主提供劳役也不全是剥削,而包含利益侵害,因而他们在公田劳动上毫无积极性;在地主制时代,地主对农民收租是剥削,但若是随意提高地租就是利益侵害,封建时代的超经济强制都不是剥削,是利益侵害。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会越来越高,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因为随着资本积累的迅速增加,劳动变得越来越稀缺,而现有较简单的产品市场越来越饱合,产品越来越趋于复杂化,需要的研发劳动越来越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需要劳动者有越来越高的积极性,资本家不但要付更高的工资,还要送重要员工股份,剥削程度是越来越低,今天美国劳资分配比例大致为75%:25%,而在中国反要低得太多!(参见《经济动力学》第六章)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分工就会消失,事实上,消失的只是体力劳动,而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脑力劳动中的分工越来越发展,在企业内部,产品日益复杂、技术日趋尖端、工艺和技术日趋复杂、工艺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每一个劳动者能干的工作越来越窄,分工也必须越来越发展;否则,不但不能使经济得到发展,反而连现有本职工作都无法胜任。随着脑力劳动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和重要性的不断提高,产品对科技水平和智力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越来越广泛,要求不同领域的科技人员以及同一领域的科技人员之间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分工协作。同一科学研究部门和技术开发部门内部,由于课题越来越趋于尖端化、边缘化,跨领域、跨学科的科学技术内容越来越多,每一个人越来越无法胜任这种开发和研究工作,因而,要求内部分工协作越来越发展;否则,不但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反而连现状都无法维持。现代科学理论、技术的容量和复杂程度以时间的指数函数急剧膨胀,被世人称为“知识大爆炸”;科学理论和技术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均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科学理论与技术领域的分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给。爱因斯坦说过:“物理学上,哪怕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分支也足以吞噬一个人的一生”;研究数学的学者们,毕其一生,往往连模糊数学等新分支也不知道;二次大战之前,物理学诺贝尔奖很多为一人独享,今天,几乎全部是由几人合作获得;科学发展到今天,任何科学和技术上的成就都不能不依赖于协作,人们常常无法区分出谁对成果做了什么贡献、哪一个更大些。如果按马克思说的消灭分工,那么只能让社会倒退!(参见本人所著《经济动力学》http://press.ssreader.com/ebook/jjdtx/index.html"target="_blank">http://press.ssreader.com/ebook/jjdtx/index.htmlhttp://press.ssreader.com/ebook/index.html"target="_blank">http://press.ssreader.com/ebook/index.html《国有企业最优改制方案》http://www.pinggu.org/bbs/viewFile.asp?Boardid=29&ID=27339\"target="_blank">http://www.pinggu.org/bbs/viewFile.asp?Boardid=29&ID=27339)

  • PDF高清《当代西方经济问题研究评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马艳/

    http://www.sinaimg.cn/book/pubbook/011/e6/cover_591291_large.jpg书名:当代西方经济问题研究评析图书编号:2479466出版社:上海人民定价:28.0ISBN:720807126作者:马艳出版日期:2007-08-01版次:开本:16开简介:序内容提要第一章当代西方经济的发展阶段问题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第二节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第三节晚期资本主义理论第四节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第五节社会资本主义理论第六节比较与评析第二章当代西方经济的性质问题第一节当代西方经济的新特征第二节当代西方经济的性质第三节比较与评析第三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所有制问题第一节股权分散化与法人资本主义理论第二节国家所有制与合作所有制理论第三节比较与评析第四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阶级关系问题第一节阶级结构理论第二节“中间阶层”理论第三节劳资关系理论第四节阶级冲突理论第五节比较与评析第五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垄断问题第一节垄断资本理论第二节垄断价格理论第三节垄断利润理论第四节利润率规律理论第五节比较与评析第六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分配问题第一节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第二节雇佣关系和剥削关系理论第三节分配关系和分配制度理论第四节比较与评析第七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国际经济关系问题第一节中心一外围理论第二节经济殖民主义理论第三节不平等交换理论第四节比较与评析第八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全球化问题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成因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四节比较与评析第九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经济危机问题第一节基本矛盾理论第二节经济危机理论第三节经济周期理论第四节比较与评析第十章当代西方经济的发展问题第一节当代西方经济的新发展第二节当代西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三节当代西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节当代西方经济发展的趋势第五节比较与评析后记目录:序内容提要第一章当代西方经济的发展阶段问题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第二节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第三节晚期资本主义理论第四节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第五节社会资本主义理论第六节比较与评析第二章当代西方经济的性质问题第一节当代西方经济的新特征第二节当代西方经济的性质第三节比较与评析第三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所有制问题第一节股权分散化与法人资本主义理论第二节国家所有制与合作所有制理论第三节比较与评析第四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阶级关系问题第一节阶级结构理论第二节“中间阶层”理论第三节劳资关系理论第四节阶级冲突理论第五节比较与评析第五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垄断问题第一节垄断资本理论第二节垄断价格理论第三节垄断利润理论第四节利润率规律理论第五节比较与评析第六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分配问题第一节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第二节雇佣关系和剥削关系理论第三节分配关系和分配制度理论第四节比较与评析第七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国际经济关系问题第一节中心一外围理论第二节经济殖民主义理论第三节不平等交换理论第四节比较与评析第八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全球化问题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成因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四节比较与评析第九章当代西方经济中的经济危机问题第一节基本矛盾理论第二节经济危机理论第三节经济周期理论第四节比较与评析第十章当代西方经济的发展问题第一节当代西方经济的新发展第二节当代西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三节当代西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节当代西方经济发展的趋势第五节比较与评析后记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读新危机(免费)

    摘要:很多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经济危机的解释就是在劳资关系中,“雇佣劳动者”被资方剥削,使劳动者需求不足,从而出现生产过剩。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在劳资关系中增加劳方的收入,减少受资方剥削的程度。这样,劳动者收入提高了,自然就可以使需求增加,减缓危机。事情真是这样吗?本文便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浅谈当前危机下的种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恶化,使市场经济规律以经济繁荣急剧转化为经济衰退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世界经济学说史上一切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都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面前接受检验,人们可以判断这些理论究竟与实际是否相符合、符合到什么程度。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最经得起检验的理论就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国际金融危机从原因到现象无不成了《资本论》的当代例证。翻开(资本论),会发现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写下的很多话就像是今天写的。国际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是货币信用危机,实质上是生产过剩危机与货币信用危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危机往往是与整个经济的危机相伴而生的,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马克思对货币危机的研究是与对经济危机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从《资本论》相关论述可以看到,货币危机往往是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先导和表现;而作为危机先兆的货币危机,并不是危机的原因,相反,它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和危机的表现形式。马克思说:“在货币市场上作为危机表现出来的,实际上不过是表现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本身的失常”,“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所以乍看起来,好象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由此可见,我们研究金融危机,不能只局限于从金融现象本身来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必须深入到再生产过程中探本溯源。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的解释,大多还停留在现象层面上,如超前消费、房地产泡沫、金融衍生产品泛滥、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不严、货币政策失误、投资者低估风险等等。也有人将金融危机的成因归咎于人的贪婪本性,这种将危机根源追溯到人性贪婪的“原罪论”,大概也算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最高境界了。  对于当前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欧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左翼学者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用大量的事实来分析危机的根源,更深入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参考。 国际著名左翼学者罗伯特·布伦纳认为,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生产能力过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愈演愈烈.西方国家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一直拖延对过剩生产能力和过剩资本的摧毁。面对总需求长期不振、经济长期低迷的困局,各国政府采取更为有力也更加危险的经济刺激方式,这就是“资产价格凯恩斯主义”,从而导致了当前的灾难。 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机关刊物(国际社会主义评论)在2008年11月刊发了编辑乔尔·戈伊尔的评论文章,指出住房和债务泡沫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显著不平等。在美国,近几十年来资本家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工人的实际工资被不断压低,几乎所有新创造的财富都被资本家夺取了。1973年美国人均GDP是2万美元,2006年是3.8万美元,增长了90%。然而在此期间工人的工资却下降了,1973年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是每周330美元,2007年下降到每周279美元。工资要维持家庭生活水平,除了工作更长时间、从事更多工作之外,只有通过房屋抵押贷款的方式来举债消费。这种财富从工人阶级向资本家转移的过程,为潜在的投资行为提供了大量资本。但是资本不是用来投入新技术、新厂房或新设备,而是大多投到利润率最高的住房、建筑和金融部门,这些投资大大刺激了住房和债务泡沫。美国俄勒冈大学社会学教授约翰贝拉米福斯在《每月评论》2008年第4期上发表的论文,通过对房产市场泡沫危机演化过程的剖析,阐述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部门停滞与金融部门膨胀的根源。在垄断金融资本阶段,人数相对较少的个人和公司掌控着生产与金融部门,其目的在于造福小部分的市场寡头垄断者。在这个阶段,实体经济已无法吸纳寻求投资机会的生产剩余,经济陷入严重的停滞状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1972至2007年期间平均只有79.8%,而1960至1969年期间平均利用率达到85%。膨胀的金融部门暂时阻止了经济状况变得更糟,经济变得越来越依赖金融化作为增长的关键手段。但是,金融化仅仅是一种弥补经济停滞的方式,越来越集中的巨量资本除了严重依赖金融和投机活动,找不到其他的可以按照期望的利润率继续赚钱的方式,这是资本主义发展本身所固有的深层次矛盾。最后我想谈谈关于防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危机的几点思考。中国“入世”以后,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并与国际接轨,世界经济的波动会直接作用于我国国内经济,经济危机可能性存在的客观条件更加充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和手段加以避免或减轻经济危机:(一)进行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失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极具活力的自由竞争机制优化了资源配置,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市场本身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要求政府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并在一定限度内参与必要的经济活动:一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监督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二是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规制结合起来,在市场机制有效运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通过提供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以及各种政治社会问题,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供需平衡近几年来,国内需求不足、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并有可能成为经济危机的诱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国内供给,扩大国内需求,促进供需平衡:一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我国必须立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投资重点转向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积极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用新技术改造、充实、提高传统产业,顺利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的认识,避免在地方利益和局部利益驱动下的重复建设和盲目生产,减少无效供给。二是通过调节社会分配结构扩大内需。政府必须积极扩大就业渠道,解决失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提高其生活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搞好住房、医疗等各项制度改革,消除居民后顾之忧,增强消费的信心;通过提高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等途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扩大农村市场需求。(三)深化金融制度改革,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市场在经济危机中有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提高金融体系自我控制风险的能力,使“信用”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杠杆:一是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内控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并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社会监督;三是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由货币政策工具引导的形成机制;四是鼓励发展各种所有制的、区域性的中小金融企业,以此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四)坚持对外开放,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随着经济日趋全球化、国际化,各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对外依存度越高,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越大,因此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吸取不同国家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世界经济组织的原则,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国家安全形成有效保障;二是尽快建立健全国家经济安全的监督机构和监督程序,防止外国资本转嫁经济危机;三是加强对外债、市场竞争、反垄断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并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外资经营领域里蓄意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非法行为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因素,以此维护和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总之,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无论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条件。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办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诸环节和方面使之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防患于未然。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践:我们知道什么不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践:我们知道什么不是社会主义长河不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以中央党校教授、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为代表的许多党的理论工作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已经迷惘不清了,坚称“过去的所谓姓‘社’姓‘资’的标准已经过时,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什么是“全新”?根据汉语字词的定义,其实就是与过去完全不同。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事物还是原事物吗?不是,恰恰相反,而是新事物。显然,王长江们的这句话无异于告诉我们,他们已经抛弃社会主义而建立了一种新主义,这个新主义叫什么呢?没有起名字,只是沿袭了旧称谓。但是,王长江们是有智慧的,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不是起不出新名字,而是不敢好汉做事好汉当,没勇气为他们的新主义正名,相反,却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企图证明这个新主义就是旧主义——社会主义,所以拼命地掩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称这种新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甚而为证明新主义与旧主义的一致性,而不断地放大、抹黑、造谣旧主义的错误,把假社会主义的罪恶和真社会主义的错误搅和到一块——瞧,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没有什么不同,也会牺牲人民的利益!以致让智力低下、不明是非的混蛋认为这种主义真的就是社会主义而加以猛烈抨击,甚而像扒粪功分子那样密谋彻底推翻。天道酬勤,王长江们数十年的鼓唇摇舌、造谣抹黑、指鹿为马和颠倒黑白,虽然不光明,甚至很小人,但却颇有收获,看看时下中国人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缺失、对党和政府的强烈不满和激烈谩骂,当知“社会主义”真的如同王长江所说,已经与时俱进到让大家不知道它的判定标准是什么了。然而,我们虽然不知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但是,我们却知道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分化不是社会主义。一个有既穷人也有富人的社会必然是不平等的社会,富人必然会利用财富而享乐,譬如住最好的房、上最好的学、看最好的医生、找最好的律师;穷人必然会因为贫穷而吃苦,譬如住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打不起官司,或者住最差的房、上最差的学、看最差的医生、找最差的律师。不仅如此,根据几千年的中外历史教训,我们还知道富人们必然不肯老老实实地做人、规规矩矩地做事,还会利用手中的财富而作福作威,或直接地欺行霸市、欺男霸女、鱼肉乡里,或通过金钱开路的手段,间接地利用政府、官员、黑社会进行欺行霸市、欺男霸女、鱼肉乡里,总之通过经济的不平等达到政治的不平等,行反动压迫之实,把个人的幸福建立在多数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社会显然不是我们为之憧憬和奋斗的幸福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相反,却是万恶的旧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资本家横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消灭了剥削和压迫,这样的社会是不存在资本家的。道理很浅显,资本家是靠榨取——剥削工人的劳动剩余价值来完成财富积累的,套用一句古诗“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一家兴起万家衰”。存在资本家就必然存在经济剥削,经济剥削必然上升为政治压迫,这依旧是不平等的社会,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家发展到0.4%的人口攫取国家70%的财富,99.6%的人用血汗供养这0.4%的剥削者,则甚至不是普通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超级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了。这样的社会显然也不是我们为之憧憬和奋斗的幸福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相反,却是万恶的旧社会——资本家对工人敲骨吸髓的社会。——娼妓遍地不是社会主义。娼妓是一种妇女谋生的职业,通过出卖肉体来挣取嫖客的钱。然而这种钱是见不得人的,任何人不会允许自己的母亲、妻子、女儿去做娼妓,任何女子也不会厚颜无耻地主动去当娼妓,然而却去做娼妓了,为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生活所困,找不到正当职业,但却必须挣钱,否则不足以养活自己及家人,为了挣钱,为了挣更多的钱,为了不出力而挣更多的钱,那就只好羞答答地去经营这个行当了。然而娼妓们这样做,等于把自己当作商品而随意买卖,今天卖给你,明天卖给他,甚至这个小时卖给你,下个小时卖给他,这早已超出了社会地位不平等的范畴,而是还有没有做人的尊严和权力问题。这样的社会显然不是我们为之憧憬和奋斗的幸福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相反,却是万恶的旧社会——直接或间接地逼良为娼的社会。——黑社会猖獗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人际关系和睦,社会治安良好。而黑社会猖獗了,第一社会治安不会良好,第二人民的生命财产失去保障,各种黑社会人员或近似于黑社会的人员肆意撒泼使横、打架斗殴、暴力火并、强jian抢劫、拐绑票、杀人放火、爆炸灭门,弄得人心惶惶、恐悸不安,连生命都朝不保夕,又谈何当家作主?又如何敢当家作主?这样的社会道德伦理皆无,法律形同虚设,拳头是老大,正气不足,邪气风盛,以致正不压邪,不仅暴力血腥,而且残忍恐怖,别说是文明进步,甚至已经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发展了,显然更不是我们为之憧憬和奋斗的幸福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相反,却是万恶的旧社会——赤裸裸的“仁义充塞,率兽食人”的流氓社会。——bagong迭起不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资本家与工人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斗争,因而bagong是必然的,甚至是暴力的。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推行公有制经济,企业是国家的,更是工人们自己的,厂方代表工人进行管理,与工人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工人有了困难可以向企业反映,并得到热情帮助,因此不需要bagong,更不需要走上街头大搞示威游行。而工人一旦bagong了,则说明厂方不再代表工人利益了,与工人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得不去bagong。显然,这样bagong迭起的社会不是我们为之憧憬和奋斗的幸福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相反,却是万恶的旧社会——剥削压迫合法化的黑暗社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确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将来的社会主义究竟要幸福到什么程度,我们确实不知道。但是不管再怎么发展、再怎么进步,其本质性的东西并不会变。因此,我们时下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了,但是我们却明确地知道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会计制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实质重于形式”,意思是一项交易的会计处理,不看其法律形式如何,而在于其权益是否发生实质性转移。法律规定货物属于你,但货物却不在你手中那是没用的,因为它可能会最终烂掉,或者丢失,甚而被赖掉,名义上你拥有却始终拿不到,因而这种法律形式不被会计处理认可。这个原则其实很适用于国家,判断一个国家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不在于其法律是否确定这个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在于法律是否规定这个国家由人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执政或当家作主,而在于工人、农民是否真的在执政,是否真的能当家作主,如此罢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亘古以来就多如牛毛,明处一套,暗中又一套,这种事我们见得多了。王长江们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拼命地抹糊,也不过是骗人一时,骗不了人一世。道理很简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糊涂蛋,再高明的骗术也终有露馅的时候。人们思想上的潜意识不是王长江们所能全面控制的,实在令王长江们痛苦和悲哀!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