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论文范文
  • 工商管理论文选题

    工商管理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 一、 管理学方向参考题目 1、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2、 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3、 消费者行为研究 4、 现代商务谈判 5、 激励理论的研究 6、 领导理论的研究 7、 组织发展与变革 8、 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9、 “扩展企业”运作研究 10、 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11、 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12、 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13、 克服“克隆公司”现象 14、 大企业组织流程化设计 15、 跨国经营的价值链设计 16、 产业链上的价值链分析 17、 入世后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 18、 企业竞争力问题探讨 19、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安全的保障问题 20、 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21、 论企业战略联盟 22、 人力资源资本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23、 西部大开发问题的探讨 24、 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25、 关于推行股票期权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26、 企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 27、 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28、 虚拟企业 29、 企业核心竞争力 30、 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问题的研究 31、 企业成长研究 32、 知识管理研究 33、 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研究 34、 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35、 管理伦理与现代公司经营 36、 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 37、 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 38、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 39、 面向新经济模式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40、 资本经营方式研究 41、 企业并购研究 42、 管理者收购研究 43、 战略联盟研究 44、 租赁经营研究 45、 定制生产模式的系统设计与管理 46、 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 47、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支持体系的设计与管理 48、 JIT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49、 MRP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50、 企业生产计划系统的研究 51、 企业生产性资源的计划管理 52、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53、 企业系统质量控制的应用 54、 质量管理标准的研究 55、 先进制造技术条件下的质量管理 56、 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57、 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思考 58、 我国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59、 公司合并中关联人的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60、 企业购并战略中的核心问题研究 61、 论管理创新 62、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 63、 试论中国加入WTO的对策 64、 论组织怎样做才能实现管理科学化 65、 中国企业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66、 国企法人治理结构难在哪儿 67、 中国股票市场应建立退市制度 68、 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69、 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启示 70、 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 71、 CEO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72、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73、 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74、 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75、 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可控因素分析 76、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控因素风险分析 77、 启示眼与借鉴:流通企业迈出国门 78、 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79、 我国入世后,市场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预防 80、 入世后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81、 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82、 中国跨国公司的创建与发展 8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发展契机 84、 企业模式的比较研究 85、 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迪与借鉴 二、 市场营销方向参考选题 1、 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问题 2、 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 3、 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 4、 客户关系管理(CRM)问题 5、 中外营销管理创新的案例分析 6、 网络广告理论与应用研究 7、 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 8、 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 9、 电子商务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10、 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探讨 11、 品牌策略探讨 12、 广告创意策略探讨 13、 各种类型的市场研究报告 14、 各种类型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15、 关于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16、 关于关系营销与建立顾客忠诚 17、 关于营销行为中的职业道德 18、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 19、 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20、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21、 网络营销刍议 22、 WTO框架下的服务营销 23、 关于服务营销文化 24、 公关与品牌形象的塑造 25、 关于品牌运营的几个问题 26、 试论城市营销 27、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现状与对策 28、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对策 29、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 30、 新资本的成分在改变,资本的观念在更新 31、 试论发展中小企业的若干问题 32、 知识就是财富,就是新资本 33、 关于跨国公司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 34、 关于中国就业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35、 企业战略理论演变的研究 36、 多元化战略问题研究 37、 战略联盟问题研究 38、 核心能力问题研究 39、 我国家电企业价格大战的案例研究 40、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41、 战略性资源外包问题研究 42、 战略转型问题研究 43、 企业并购问题研究 44、 企业文化重建问题研究 45、 市场营销问题研究 46、 企业营销策划 47、 品牌战略研究 48、 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研究 49、 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50、 关于提高我国商贸企业竞争能力的思考 51、 关于提高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思考 52、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 53、 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54、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55、 对加入WTO后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56、 外资零售业市场准入与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对策 57、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与技术进步 58、 论农村市场的开拓 59、 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与国际接轨探索 60、 第三方物流是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突破点 61、 网络广告研究 62、 定价策略与技巧 63、 消费者行为研究 64、 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研究 65、 品牌战略与决策 66、 中国上市公司的亏损问题与重组研究 67、 绿色营销中的渠道建设问题研究 68、 入世对我国分销业的影响分析 69、 物流的电子商务化发展问题研究 70、 我国批发业的发展转型问题研究 71、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 72、 公共关系管理研究 73、 某企业整体营销企划方案 74、 某企业营销现状诊断报告 75、 某企业年度营销计划 三、 人力资源方向参考题目 1、 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2、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3、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研究 4、 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研究 5、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管理与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 6、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7、 某市各种成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8、 论人力资源管理公正性意义 9、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10、 人力资本投资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11、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现状及完善对策分析 12、 工资理论——企业的薪酬管理 13、 对“民工潮”现象的理性思考 14、 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研究 15、 家族企业管理研究 16、 加入WTO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7、 21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8、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研究 19、 企业绩效考核研究 20、 企业人才培养与使用研究 21、 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 22、 顾客满意与人力资源管理 23、 跨世纪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24、 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25、 浅议企业财务分析 26、 企业资本运营研究 27、 入世对中国IT业的影响 28、 中国风险企业发展战略初探 29、 试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30、 入世后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31、 电子商务企业的客户服务 32、 中式快餐的发展问题 33、 企业文化的塑造

  • 谈谈目的语环境优势在对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谈谈目的语环境优势在对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目的语环境优势在对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善于运用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课外汉语环境来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真正融入汉语环境。 1、研究缘起       笔者从走进留学生课堂以及对留学生课后生活的观察入手,与留学生密切交流之后,发现部分留学生并没有利用汉语环境优势促进汉语学习的意识,访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充分自主的利用汉语环境,例如学生会在课余通过网络、影视、书籍、等各种渠道学习汉语,但是语料的匮乏,以及教学理念对该方面的重视不够等因素也使得学生不能有效充分的利用汉语环境。当然学校的教学理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的教学理念能为学生提供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目前针对中亚留学生对课外汉语的利用是否充分以及留学生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利用汉语环境这一现状调查还比较匮乏,有待于今后做进一步相关研究。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将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力求发现性别差异、国别差异、汉语水平差异等因素是否会影响留学生对课外汉语环境利用的语料需求,目的是帮助留学生提供更多切合实际需求的语料,结合课堂学习,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更快的融入到汉语环境中。同时也能为学校汉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汉语环境提供微薄之力。 2、理论背景       对于二语习得的最初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期。Ellis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界定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是在课堂内外学习除母语以外的一种语言。第二语言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描写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第二语言习得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和各项语言技能是如何发展的。其次,是解释第二语言习得,分析哪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起到促进和阻碍作用。他认为第二语言与外语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第二语言的习得泛指自然和课堂两种情况,第二语言和外语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是在自然环境下习得。然而二语习得就存在两种环境的习得,一种是在目的语的环境下,一种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权威人物H. H. Stern在《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中认为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第二语言,比学习外语享有更多的环境支持。学习者可以经常通过非正式渠道从身边的目的语环境中习得一些东西。① 普斯登(H.H.Stern1983)还提出了两个主要是学说,一个主要是指习得,在目的语环境中进行,另一个主要是指学习,指在课堂环境中进行。他将环境作为区分习得与学习的重要指标,认为习得是在目的语环境下有充足的语言环境背景下进行,学习者不自觉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在缺少目的语环境背景下,学习者自觉的学习过程。二语习得要在自然的目的语环境下与课堂教学环境下将二者有效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习得状态。       这些理论都可以应用于两种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对于两种环境下的二语习得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但是在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种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在学习效果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理论中不同程度的提及到语言习得的两种方式,认为习得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学得。而习得所处的环境为自然的语言环境,学得为非自然的语言环境。因此二语习得理论揭示了两种环境的二语习得存在的显著的不同点。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目的语环境中优势,以及来华留学生对汉语环境的语料需求主要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3、自然语言环境与课堂语言环境习得的差异       自然语言环境是一种无人教授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语境,而课堂语言环境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方式下的语言环境。大量研究表明,身处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都有助于二语习得。在自然语言环境中,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能完全习得母语。同样,在自然语言环境中,大多数的第二语言习得者,尤其是儿童,也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学会用当地语言交流。然而,在课堂语言环境中,许多外语学习者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却无法熟练掌握该种语言。原因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语料输人不一样。在自然语言环境中,语料输人具有自发性、可理解性、无序性。而在课堂语言环境中,语料输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教师决定学习者所接触的语料的内容及其复杂程度,对语言规则的描述非常清晰,交流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授和学习语言规则。由于语料输入的不同,两种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也不同。课堂语言环境虽然缺少了自然的语言交流,但由于注重语法、词汇、整体结构和布局的讲授,注重正式语言的运用及大量的阅读,并增加了老师填鸭式的灌输,阅读能力和语言的书面运用能力提高了。相比较而言,自然语言环境下,口语的熟练准确程度更容易提高。自然语言环境有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课堂语言环境则更有利于培养外语的读写能力。由此可见,自然语言环境与课堂语言环境在二语习得中都不容忽视,对于来华留学生,学校的教育理念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的正式学习,同时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利用自然语言环境,更有效的习得汉语。 4、利用目的语环境优势的途径       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场所主要是在学校,所以学校教育决策部门应根据学生的需求,配置汉语电教室,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音像资料,提供开展汉语活动相对稳定的场所。学院图书应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汉文图书资料供学生学习和查阅。学生是创造和利用语言环境的主力军,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再好的语言环境和条件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外第二课堂活动中去。      除了学校,留学生在课余校外、校内的汉语大环境中习得汉语知识的机会也不容忽视,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重视学生对课外汉语环境的利用情况,了解学生课外学习汉语的途径,包括对中文的视听、汉字文本的阅读、与中国人的交流等。可以通过收集生活中常接触到的语料,如在大型建筑物、商场、主要街道、公园、公共娱乐场所,甚至商店里商品上的汉语标签以及在一些商品广告或大型图片展示上的汉文字样等,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些汉语名称,以及学习中感兴趣的话题和文化知识,对这些在交际中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语料加以收集整理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语言地道的汉语画册,存放于留学生汉文图书室,供更多的留学生借鉴。笔者认为这样不但具有吸引力而且会让学生学到更多在实际生活中关于衣食住行的汉语知识,表面上看是对语言知识的补充,其实质正是本文所要强调的对目的语环境的利用方式。 5、小结       总之,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目的语环境优势在对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及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途径提高汉语水平,而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学习。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汉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使然,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留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任务式教学融入课堂及课外的学习中。掌握不同水平的留学生所热衷的语料,分国别、性别等归类整理,为不同目的和不同需求的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笔者认为,学校应当努力引导并鼓励留学生自觉融入真实的汉语环境,充分利用课外丰富的汉语资源。事实证明,要想学好语言,有突破,就需要眼界更开阔些,知识面更广些,基础更牢些,实践能力更强些。②因此,必须要有大量的语言实践和语言输入做基础。要做到这一点,来华留学生就要努力将自己融入汉语环境,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汉语。

  • 央视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

    "央视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 ""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一人文关怀的思想内涵和理念基础………………………………………1 二 公益广告的内涵及其特点……………………………………………2 三 公益广告的作用…………………………………………………… 3 四 央视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4 参考文献 ……………………………………………………………10 摘要:人文关怀是本世纪中国先进思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公益广告以它独有的人本性、公益性、倡导性等特点,寓情于形,把人文关怀包含在广告所要表现的日常现象中,以此告诫世人、警惕世人。 央视公益广告随着广而告之的播出直到现在,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发展直至高峰的过程, 本文就是从央视这几年公益广告的发展,来看人文关怀与公益广告的关系。文章首先介绍人文关怀的思想内涵和理念基础,进而引出公益广告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最后举例从央视公益广告看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央视 公益广告 人文关怀 引言 人文关怀是从本世纪兴起的,它的根本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是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本思想。人文关怀的出现与社会的日益文明和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前进,必然要把人文关怀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而央视近几年公益广告的发展,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人文关怀在社会中的地位的进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文关怀的定义。 一、人文关怀的思想内涵和理念基础 人文关怀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学术界引入的一个概念,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既关注民众的现实生存状况、疾苦、哀乐、精神欲求、思想感情,又重视个体及族类的全面发展,重视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境界,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呼唤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改善人的情感生活,完善人的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文关怀在近年的兴起与人文主义 在本世纪中国先进思潮中的兴起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人文关怀的理念基础就是人文主义。而这个词就意味着让人好好活着,它代表的是一种把人放在首位、极力维护个人尊严的思想。虽说人文关怀与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但近代的人文关怀又有其独特的观点。早期西方的人文主义学者们认为:人是世界的最高理想,因此自然界中的其他一切不过是用来实现这个理想的工具而已。而现在的人文关怀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它已经从人至高的传统观念中认识到,人不是完美的!人应该承认自身的不足,也应该维护其他事物的尊严,不管是制造工具的机器还是路上的石头,我们都应该加强它们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是不够理想的。我们一旦明了人不是万能的这一认识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会明了,犹如沃尔特。本杰明(Walter Benjamin )所说,人要活得有声有色,但必得去除头上的光环。这也就是近代人文关怀所要提倡的时代精神和先进理念,就是人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人的生存环境,还要关注人的人文环境,更要关注人的生态环境;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这不仅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也是从人类永续生存方面考虑,并且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文关怀也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它一不单单是一种思潮,一种观念,而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产物。所以,无论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企业管理,还是广告诉求和传播方面都要重视人本思想,而在广告宣传中,公益广告是表现人文最集中的手段。 二、公益广告的内涵及其特点 公益广告是相对于商业广告而言,它最先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发展到现今已颇为繁荣且成效显著。在美国,公益广告被称为公共服务性广告,它是一种旨在增进公众对突出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其对此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其行为和做法,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的广告宣传。○1它分为两大类,一为公共广告,多为社会公共机构发布;一为意见广告,多由企业发布。○2而在日本,著名的《电通广告词典》将公益广告定义为:企业或团体表示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还击环境问题,向消费者阐明这一意图的广告。○3可见,西方公益广告所关注的重点在于社会问题,注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彰显问题意识与主体意识。而在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历史还不是很长,不少学者认为,公益广告是为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的,它是以推广有利于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为目的的广告传播活动。○4还有些则认为: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的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5可见,中国还只是把公益广告定位在广告层面。但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定位于共同利益和终极关怀以上的公益广告,它首先应具有的人本性使得它所关注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围绕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喊出大众关切的问题和期望,去赢得更多人的领会和共鸣,进而产生一致的行动;其次,它还具有公益性,不含有任何经济意图,虽其传播的内容是为了便于受众接受而具有诱导性,但其所有的信息都是围绕公众的利益而展开;第三,它还具有倡导性,即它仅仅是倡导,不卑不亢,不强制,不媚俗。 三、公益广告的作用 公益广告的如上特征,决定了它在品牌塑造、产品推广、企业形象塑造、社会文明促进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在品牌塑造、产品推广和企业形象塑造方面,公益广告就有着商业广告无法比拟的优点。观众总是对于明明白白引导消费的商业广告或多或少地保持一定的警觉和抵触,而对于那些没有明确引导意图又充满人性关怀的公益广告,则较为受欢迎也较易接受。公益广告站在公众的角度,以知心朋友的形象出现,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而且从公益广告的发展趋势看,创意逐渐向富有人情味的情感诉求转化,进而向以公益事业为主题、以情感打动人的公益广告发展,公益广告让消费者在情感的体验和心理的满足中不知不觉地增强了对署名公司的信任,并提高了品牌度和企业的知名度,这样也就为企业进一步的产品推广奠定了文化基础。 其次,公益广告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公益广告总是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广大公众为中心,针对公众关心的、有意义的社会问题,经过策划、创意,将主张或概念向观众输出。所以,它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宣传和教育不同。公益广告的制作艺术化,可使宣传的思想诉求于艺术美,更容易吸引受众;公益广告的内容人性化,符合了心理学的认知规律,能够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艺术美、人性化,再加上传播的广泛性和滚动式播出,非常符合现代电视的传播规律,受众在观看公益广告时,能够从视觉、听觉和心灵上得到享受和满足,同时,也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社会风气、社会文明。 由于公益广告能够针砭时荜,启迪世人,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最纯、最美的东西,引导人们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为弥补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日趋功利的精神文明之间的巨大裂痕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所以它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广告传播中的一片绿洲。下面我们就从央视的几则公益广告中来分析公益广告的人文关怀。 四、央视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 央视公益广告的开始源于1987年10月26日的《广而告之》节目的诞生,央视广告部在《广而告之》开播之初阐明宗旨时说:它通过提醒、批评、规劝,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各种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达到培育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目的。○6本着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伴随着中国公益广告事业的初步繁荣和发展,央视公益广告在这20多年的发展中也越来越趋向成熟,它时刻关注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播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它对于社会的意义是商品广告无法比拟的,它可以起到成教化、助人伦、足以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的作用。其中在央视播出的很多优秀的公益广告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思想观念或伦理道德的看法,深深地体现了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央视公益广告的诉求手段很多,而在这些诉求手段中,首先是利用亲情进行诉求的公益广告,它是央视公益广告的诉求核心,同时也是集中体现人本思想诉求点的核心。亲情类公益广告的主要诉求点是父子或母子之情,它是最直接的亲情,广告往往利用父母亲为子女操心或子女孝顺父母亲的情景或画面来打动受众,以此来引起父母对孩子的关怀重视或孩子对父母的体贴孝顺。其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两个广告就是爱心传递篇和常回家看看。在爱心传递篇中,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在睡觉前给自己的孩子洗了脚,然后又端来一盆热水为自己的母亲烫脚,这些情景被自己年幼的儿子都看在眼里,于是他也给自己的妈妈端来一盆热水,用稚嫩的童音叫自己的妈妈洗脚。看到这里,观众肯定会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曾经给过母亲这样的关怀?这则广告之所以能被人们记住并深受感动,就在于它告诉人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做了什么,孩子并不知道其中的意义,但他们全看在眼里,并在相同的环境下模仿出来,所以一个明智的父母应该用行动来教育孩子,而不是一些空泛的道理。就象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儿子虐待自己的父亲,并让他用木碗吃饭,这些做法都被自己的儿子看到,于是小小年纪的他也做了一个木碗准备将来给自己的父亲用。爱心传递篇与上则寓言有相同之处,只不过广告更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告诉孩子们:应该也关心关心自己的父母!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联想到同是公益类广告的常回家看看:奶奶在家忙着作菜,等着儿孙们回家一起吃饭,但是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过来都说自己没空,不回家吃饭了,连小孙孙都有应酬了。望着这桌菜,老人失落了。片尾的音乐让人感动,而片中老人无奈的话语忙,忙,天天都忙和在已经满是雪花点的电视前孤独睡着的落寞表情,让人心伤。广告旨在告诉孩子们,常回家看看吧,其实老人需要的只是和儿女们说说话,吃个团圆饭。这两则公益广告都是以亲情为诉求手段,体现了人文关怀与广告的完美结合。其实此类诉求手法不仅在公益广告中有集中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商业广告也融入了人文关怀,使受众在感动中接受产品。比如奔驰汽车的一则广告就与上两则广告有相似之处,它是以母亲呵护孩子的委婉手法为诉求点来表现奔驰车的安全,很自然地引起受众的共鸣,因为每一个人在生命中都经历过而且深切体会到,躲在母亲温暖怀抱中是最安全的,赤裸的母子形象传递了安全的肌肤之感,同时也告诉受众,奔驰汽车呵护客户就象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血脉相连,尽心尽爱。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之企业战略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之企业战略 " 内容提要:私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的热点之一。论文以著名的民营企业苏宁集团的成功,阐述只要正确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科学管理,私营企业一定会有光明前景,同时也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论文旨在阐明在新时代里,人们要敢于直面挑战,突破旧观念,私营企业也会大有作为。 关键词:私营 企业 持续 发展 引论 闻名全国的苏宁电器连锁集团始创于1990年,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奋力拼搏,苏宁现已发展成为年销售规模80多亿、上缴税收过3亿元、员工万余名、连锁企业遍及全国24个省市地区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集团。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之一、全国民营企业10强、全国连锁企业10强、中国商业企业名牌企业、江苏省著名服务商标等殊荣。 更可喜的是自1995年起,是苏宁率先在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尝试连锁经营的模式。在江苏省内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合肥、杭州、西安、深圳等地以直营和特许形式建立了数百家连锁店。自2000年苏宁确立了以综合电器升级,连锁扩张提速为战略的二次创业阶段。2003年在南京山西路开设18000平方米的专业自营旗舰店堪称亚洲电器单体店之首,这意味着苏宁电器从空调专营到综合家电经营,再到信息家电拓展的第三次腾飞。在经营品类上,苏宁在做大做强传统家电的同时,大力培育信息家电;在连锁网络建设上,苏宁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数量决定质量,快速建设苏宁在全国的连锁网络。如此种种,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见证了苏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苏宁集团从当初的小个体铸就成今日的辉煌,它成功地昭示了我国私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谈谈德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关问题

    谈谈德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关问题       摘 要:以德国几所经管类专业各具特色的高校为例,介绍了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并从教学安排和对外交流两方面探讨了其对我院相关专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经管专业;课程体系;对外交流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是面向现实经济生活的,因此教学活动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尤其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经济的全球化势必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同时,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专业建设与发展,是当前经管类各专业共同面临的课题。教学活动的国际接轨是建立在学习借鉴他国先进之处并融合自己优势的基础之上,是面向全球、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笔者在大量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选择了德国巴符州几所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具有特色的高校进行介绍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经管类专业教学的启示。 一、德国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德国高校的专业设置跟我国的设置不完全相同,关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大部分高校(包括Uni. 和FH)都设有Volkswirtschaftslehre(VWL)和Be2triebswirtschaftslehre(BVL)两大学院或系,前者为国民经济,与我国的经济类专业相似,后者为企业经济,与我国的管理类专业相似。但由于经济学各专业与管理学各专业之间有很多交叉,所以这两个学院或系通常没有太明显的界限,这一点从教学安排、教学活动组织以及教学设施资源的共享上都能反映出来。 (一)Uni.Stuttgart的BWLUni.Stuttgart的BWL因其technicalorentation(面向技术)而着称。学生在校学习分为Grund2studium、Hauptstudium和实习论文三个阶段。 1、Grundstudium阶段(1-4学期)[1] Uni.Stuttgart的BWLGrundstudium阶段须必修基础课程、工商管理、经济学基础、技术类基础和法律基础五类课程,周学时平均为20学时。具体课程包括基础类的会计学、经济数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类的工商管理概论、成本和经营会计、财务报表、信息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设计、金融及投资、研发管理概论;经济学基础课程有经济学概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技术类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生产的基本原则、电子工程概论。 2、Hauptstudium阶段(5-8学期)[1] 该阶段的学习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三个必修专业模块:基础工商管理模块、经济学模块、专业工商管理模块;(2)一个必修技术模块;(3)一个选修模块:从工商管理、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模块中择一。 其中每一小模块又包含具体的若干门课程,比如,选择专业工商管理模块中的市场营销方向,由以下课程构成:B2B营销、工业采购、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研、营销实践、营销专题研讨。3、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9-10学期)学生需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论文。 修完1-4学期的必修课程并通过考试,获得Vordiplom者才有资格进一步继续深造。修完5-8学期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写毕业论文的资格。论文完成提交答辩并通过后,方可获得Hauptdiplom。至此,大学的学习才算结束。通常在1-10学期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1-2次社会实践,或半年或一年或更长,学校没有统一的要求。但毕业论文须在实习单位完成。 这样的课程安排,既能保证学生掌握较宽的经济管理学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选择具体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具有较强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教学安排,值得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学习和借鉴。 (二)FHReutlingen的IB(InternationalBusiness)该项目是FHReutlingen于1997年启动的,几年的发展,使其在德国小有名气,国际化是其显着的特征。这也是我们研究和学习它的意义所在。 1、InternationalBusiness概况FHReutlingen的IB学制4年,前3年在FHReutlingen学习,第4年到一个PartnerUniversity学习。FHReutlingen目前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共有6个PartnerUniversity。四年的学习计划中包括2个国外实践学期。该专业50%的学生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另一半来自德国的学生大多数具有海外学习、生活经历。该专业所有教授都长期从事国际商务和研究工作,所有教学都以国际视角为出发点。 2、前3年的教学安排[2] 前3年的教学任务分6个学期完成。在第3和第6学期各安排3门课程集中授课,其余26周用于海外实习。在前3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两个实习学期,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些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知识。德国学生要求至少一个实习学期在海外进行,国际学生要求第1个实习学期在德国进行。3年中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电子商务、经济数学、管理会计、商法、谈判技巧、商业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实务、市场营销、出口管理、管理方法等课程。另外,在第4、5两学期中分别要求每周选修8课时的选修课,所有备选课程(周课时均为4)为:电子商务Ⅲ、Ⅳ;管理博弈;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法;生产控制;战略控制;国际市场营销沟通;国际市场调研;欧洲商法概论;商业权利的保护;国际税收;公司法;经济政策;政治经济学;两门外专业课程。 在前3年的授课中,第1、2学期除语言课外,其余课程用英语讲授,从第3学期起,除语言课外,其余课程用德语讲授。为了满足国际商务专业对语言的要求,在前3年中分4个学期开设经贸英语,为德国学生开设法语/西班牙语和经贸法语/西班牙语,为国际学生开设德语和经贸德语。 3、第4年的教学安排第4年在国外的PartnerUniversity学习。各PartnerUniversity安排的课程有所差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就读学校。除墨西哥的PartnerUniversity用西班牙语授课外,其余PartnerUniver2sity都用英语授课。 以一个美国PartnerUniversity(SoutheasternLouisanaUniversity,USA)的课程安排为例。在美国的一年分为3个阶段[2]:第7学期、第8学期和一个夏季短学期。其间安排的必修课程为: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统计学、企业政策和战略、金融政策、组织理论和行为、市场管理等。在3个阶段都有每周8课时的选修课要求,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周课时均为4)主要有:营销沟通、工业关系研讨、当代经济问题研究、商业谈判技巧、金融机构管理、行政管理、沟通理论、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国际会计专题、国际经济学专题、国际金融专题、国际管理专题、国际营销专题。 FHReutlingen的这种安排模式,充分体现了InternationalBusiness国际化的特征,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项目,值得我国同类专业借鉴其思想和某些做法。 (三)FHKonstanz的对华贸易专业FHKonstanz的对华贸易专业是专门针对中德贸易开设的新专业。该专业是在世界经济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中文、中德贸易关系以及东方文化等等内容而成的一个适用性很强的专业。FHKonstanz与南京工程学院有着20几年的合作与交流历史,其该专业的学生已从1999年起每学期都派遣学生前往南京工程学院交流学习,从2003年起南京工程学院每年也派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赴FHKonstanz交流学习。因此,该校对华贸易专业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对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改进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FHKonstanz对华贸易专业学制5年,前2年在国内学习,第3年的两个学期分别为海外学习、海外实习学期,第4年仍回国学习,第5年实习并完成论文。 在德国国内开设的课程主要有[2]:汉语、中文文字处理、中国概况、中国当代史、中国经济区域及其实践、高级汉语会话、东亚概况、跨文化交流、企业管理学、会计学、德国经济和社会法、数据处理、经贸英语、经济学、与东亚经贸伙伴的贸易洽谈、国际经济学、商业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商业函电、国际项目管理及融资、对外贸易及融资、全球价值链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财务报告和控制、企业创立及国企私有化、战略管理和文化、国际经济合作、税制与投资、国际经济合作法律规定、国际金融市场、国际企业演习、发展经济学等。 FHKonstanz的对华贸易专业更接近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前者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二、对我国同类专业教学及对外交流的启示 (一)对教学的启示从调研考察的结果看,国内外有关院校的教学安排值得借鉴,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 第一,经管类各专业面向全球化,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是一个外向型的专业,因此,对语言有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应该反映在教学计划上,即除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外,还应加大二外甚至三外的学习。在德国一般来说,大学生能使用至少三种语言。我国已成为WTO的成员国,对外交流日益密切,因此,为适应新形势而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基本的语言素质。 第二,加强实践环节。国外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般有至少一年的实习,而且毕业论文必须结合实习单位的情况,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论文。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到国外。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减轻了学校的组织负担。例如,在南京工程学院学习过的德国学生,完成了第8学期的学习任务后,有几位又联系到北京或上海的单位作论文。 第三,拓展知识面,选修外专业课程。我国经管类专业普遍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仅限于经济管理商业流通等领域,对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这样不利于学生走进具体的某个行业从事管理及经济贸易工作。而国外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如Uni.Stuttgart的BWL学生必修一个包括建筑、电子工程、能源工程、信息工程等的技术模块,其他大部分学校,无论什么专业,学生都必须选修2门或以上外专业的课程。 第四,加强与企业商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德国大学的经济管理院系非常注重与业界的联系,定期邀请业界人士开讲座,在学生学习与今后从事工作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以便学生对外界有所了解,而我们的学生更多的是在象牙塔里。 (二)对对外交流的启示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教育国际化是符合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是符合当代社会实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的思路。国际化,应该有两种含义:一是一个过程,从游离国际高等经管教育之外逐步走进国际高等经管教育体系之中的过程。 二是一种结果,指达到国际水准,包括学术水平、办学条件、人才培养、办学水平的国际水准。就操作层面而言,应包括加强与国外优秀高校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开展与国外知名学者的合作研究、加大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数量、在国外高档次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使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逐步引入国外先进学校的管理方式、争取国内院校学分的国际认可、争取加入相关的国际教育机构和联合团体、努力实现与国外联合办学等方面的内容。本课题就对外交流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 第一,交流的可行办法。国际交流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一,我国学生毕业后,到国外留学。这种方式属于大学毕业后交流,校际之间的专业合作还处于较低的层次。方式二,大学学习期间的交流。这种方式与校际合作有密切的关系,必须建立在校际专业合作的基础上。比如,可采用3+1方案,即两头学习在国内,共计3年,中间在外学习1年,被称为3+1联合培养模式。或者,采用2.5+2.5模式,即先用两年在国内强化德语和学习基础课程,再用两年半到德国留学学习专业课程,最后半年回国完成毕业论文。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涉及到教学计划的认可与有关方面的批准,如果授予双方的学位,还有更多行政管理方面的事务,涉及到更多方面的协调。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素质和能力的学生,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联合培养模式更有前途。 第二,联合办学,规模招生的设想。建立校际伙伴关系是校际合作的基础。建立伙伴关系,首先有利于师资的交流。如:我国的同济大学、上海交大、上海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是Uni. Stuttgart的PartnerUniversity,每年这些高校都派遣教师到Uni.Stuttgart或进修或参与科研或讲学,部分专业或院系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共同培养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建立校际伙伴关系,也是合作办学的前提。如前所提到的FHReutlingen,其合作办学的基础是与若干海外的PartnerUniversity的合作,也正因为海外高校的加盟,才使其InternationalBusiness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建立校际关系的同时,与企业界保持联系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培养学生的直接目的是为企业所用,因此,在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得到企业的支持和指导。 国内外都有联合办学的成功经验,国内院校相关专业应学习其可取之处,结合经管类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与国外优秀高校联合办学,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够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新一代大学生的办学思路。 参考文献: [1]UlrichEggert.InformationforVisitingStudentsandECTS-information-packageforStudiesinBusinessAdministration[M].4thversion,Stuttgart,StuertzVerlagGmbH,2000,98-101. [2]HeinzpeterKaerner,Studien-undPruefungsordnungderFachhochschuleKonstanz[M].5thversion,Konstanz,LudwigAuerCmbH,2000,19-21.

  •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 关于新媒体对职校学生的影响分析

    "关于新媒体对职校学生的影响分析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开始影响着职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些影响既有有利的积极一面,又有不利的消极一面。因此,如何发挥新媒体对职校学生积极的影响,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新媒体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应对新媒体的不利影响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职校学生;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和教育逐渐呈现出开放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职校学生面临着更广阔的信息来源和多层面的影响,其中新媒体对职校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研究新媒体对职校学生的影响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一)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计划,其中提到了新媒体一词 。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中,也多次使用新媒体一词。由此,新媒体一词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流行起来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新媒体统一的概念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 ;美籍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满诺维奇认为新媒体将不再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的的媒体,而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没有相关的一组数字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示出来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当前的新媒体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 。实质上,本文研究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载体。 (二)新媒体的特征与优势 新媒体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可变性等自身固有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新媒体具备传统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优势和功能。 1.共享与互动优势 共享与互动是新媒体具有的一大优势,新媒体摆脱了以往传统媒体那种你播我看,你说我听的局限,通过大内存的硬盘和网络载体,实行按需分配,为广大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通过新媒体(博客、聊天软件)等,实现了对话与互动。 2.信息覆盖广 借助于新媒体,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信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得覆盖,实现了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覆盖面。同时,及时提供大量有深度、有广度的信息。目前,发生一件新闻事件以后,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有选择地获取事件的背景信息、后续报道等内容。 3.功能多而强 广播的缺陷在于只能听不能看,报纸的缺陷在于只能看不能听,电视的缺陷在于只能被动接受,没有选择的功能,也不可能回放或快进。而新媒体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新媒体,既能看、又能听,还可以选择内容,并具备回放和快进功能,满足了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二、新媒体对职校学生的影响情况 新媒体已经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职校和职校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广泛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积极的有利影响和消极的不利影响两个方面。 (一)新媒体对职校学生的积极影响 毫无疑问,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会为职校学生带来一系列有利的积极影响。 1.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 我国传统教育存在固有的缺陷,这也是近几年教育体制改革难以突破的关键所在,但是新媒体的普及将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第一,以往传统教育较多地采用填鸭式、灌输式、题海战术模式,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发挥主动性。而新媒体为师生打造一个互动、交流平台,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实践中,职校许多老师已经开始使用Email、博客、聊天群等方式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有的老师已经采取电子版作业方式,节省了纸张并提高了效率。第二,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内容单一,教材陈旧。教学过程中紧扣陈旧的教材,知识面非常窄。而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观点被引入教学当中,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第三,新媒体影响下的课堂教育,将会较多的采用影像、动画、PPT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得学习知识与娱乐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职校学生学习的乐趣。 2.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以往校园的学生与社会之间是隔离的,许多职校学生在封闭的学校里享受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当毕业走向社会时,才发现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有着天壤之别。新媒体影响下,将进一步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使得职校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的节奏和要求。第一,通过新媒体职校学生增加与社会群体交流的机会,增加对社会的了解;第二,通过新媒体职校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善与恶,美与丑,对社会有一个更加清晰地认识;第三,通过新媒体职校学生可以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紧缺什么样的人才,做到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各项知识和技能。 3.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新媒体出现以后,年轻人通过各种传播方式自我表现和自我创作的热情不断高涨,网络诗歌、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等各种创新作品不断涌现。新媒体给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新媒体将会成为孕育创新人才的摇篮。 (二)新媒体对职校学生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 1.信息控制问题 由于新媒体存在信息量大、信息源难以查找等特点,信息内容的控制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第一,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现实中,存在一些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也存在为了炒作等目的故意扭曲事实等现象,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海洋里,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成为职校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第二,舆论导向问题。在新媒体信息中,不同价值观、不同世界观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错误的思想和观念,这对于年轻气盛的职校学生来说,极有可能受到别有用心人的利用,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实践中,就存在一些学生在网络上以讹传讹,攻击政府的现象,当他们触犯了法律以后,后悔为时已晚。第三,存在一些不良内容的信息。当前,网络中存在着色情、暴利等文字内容和视频,这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具有极大地诱惑力,而且很容易引导学生走向犯罪的道路。 2.强势文化的影响 根据有关文献披露,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颠覆、演化中国的措施之一就是文化同化,他们通过大量影视作品、文字作品,宣扬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和富有,不断影响我国青年人的心理,使他们认同和接受西方的价值观,这对中国民族文化构成了极大地威胁。据统计,当今互联网信息中有90%的内容是用英语写的,这对于非英语民族的人们来说,在大量阅读和应用互联网文化的同时,他们正在不自觉地接受英语构成的文化价值观 。 3.沉溺于虚拟化世界 新媒体对职校学生最大的不利影响表现在各种游戏、虚拟化软件的影响,现实中,许多职校学生沉溺于虚拟社会不能自拔,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对未来自己的发展非常不利。第一,沉溺于网络游戏。有许多学生,由于家庭、自身等因素,不愿意正视现实,躲藏在虚拟的世界中编制自己的美梦,这对其心理成长造成了极大地负面影响。第二,衷爱网络聊天。许多职校学生非常喜欢网络聊天,通过QQ、MSN等各种途径与认识的朋友、陌生的人聊天,有的甚至发生网恋,这也影响了其个人的发展。 4.思考惰性问题 "

  • 2014年最新我的中国梦论文汇总大全

    "2014年最新我的中国梦论文汇总大全 "" 中国梦,流淌在岁月里。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从黄帝开创历史到如今的我们诵读历史,我看到太多太多的事迹,每个中国人都拥有着同样的中国梦。富强!富强!中国梦的口号在继续。中国梦流淌过每个日日夜夜、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地震、泥石流、洪灾,还是会有饱经沧桑后成功的微笑。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再度引起了中华民族对自身光荣、责任、使命的热切关注,激发了中华儿女走向伟大复兴新的自觉。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坎坷追梦历程的深刻启示,也是我们面向未来开拓前进应时刻秉持法则。 【中国梦论文】当代大学生使命与中国梦3000字论文 【摘 要】: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再次亮相,重温历史。回首百年,感慨良多。…… 【中国梦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3000字论文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主席定义中国梦…… 【中国梦论文】我的中国梦论文3000字 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这样说。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梦论文】我的中国梦论文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国梦论文】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 内容摘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 【中国梦论文】十八大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序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3月17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为13亿国人再绘中国梦 …… 【中国梦论文】形势与政策 大学生中国梦论文 论文摘要:自建国以来,60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 【中国梦论文】中国梦论文3000字 当中国梦在遥远的北京被唤醒时,全国人名都热情洋溢地为此奔走,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要实现整个名族伟大复兴,经济高度繁荣,科技快速发展,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高度提高,让世界看到…… 【中国梦论文】大学生的中国梦论文 摘要:中国梦,流淌在岁月里。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从黄帝开创历史到如今的我们诵读历史,我看到太多太多的事迹,每个中国人都拥有着同样的中国梦。富强!富强!中国梦的口号在继续。…… 【中国梦论文】我的中国梦议论文 每个人都有梦,么个国家都有梦!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传奇,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祖国的梦。我是中国人,我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管说我的梦想有点夸张,有点遥远。…… 【中国梦论文】共筑中国梦论文 梦,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梦。无论梦是否宏伟还是渺小,无论梦是否实际还是飘渺,无论这个梦,是否能成为现实,或者只是遥不可及。这都代表了一份希望,一份寄托,一种信仰。…… 【中国梦论文】我的中国梦论文2000 一段时间以来,从街头巷议到网络空间,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中国梦成为了重大而热烈的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二三见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二三见       摘 要:写作作为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分值比重较大。多年来,英语的写作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减少失误,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一、积累大量的词汇,为写作集材 万丈高楼平地起"

  • 应届毕业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应届毕业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信息反馈对经营盈亏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对会计改革和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以满足新形势对会计改革的需要,是实施《会计法》的关键,我们认为,会计人要尽快实行六个转变。 一、在知识结构上,由窄浅型向广深型转变?? 目前,大多数在职财会人员知识水平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一是知识面偏窄,较少了解本专业之外的相邻知识和各类新兴的边缘知识;二是有系统专业知识的人才也比较少。目前财会队伍中还有不少人未能掌握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的知识现状已很难适应会计改革的要求。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每个财会人员努力拓宽知识面,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之成为纵横均衡的广深型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在业务能力上,由单一型向多能型转变?? 一专多能,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为此,每个财会人员必须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善于运用经济管理及现代管理知识、方法和手段,解决财会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对处理各种具体问题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财会部门要建立财会人员业务档案,以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保证每个财会人员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向多能型方向发展,使财会人员逐步达到能够独挡一面,达到一专多能的业务水平。 三、在实际工作中,由学问型向实用型转变?? 近几年来,各类财经院校为财会队伍输送了一些新的血液,这无疑使财会队伍的整体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文凭、学问与工作能力并不能划上等号。因此,各单位要尽力在提高财会人员的调查研究、组织管理、处理具体事务等能力上多下功夫。一方面,要多让新上任的财务人员深入实际,独立完成一些工作任务,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目的地让新上任的财会人员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通过处理比较繁琐的、不同类别的、经常会碰到的具体工作,来提高他们的办事能力,以促使财会人员尽快由学问型向实用型转变。 四、在日常工作中,由繁琐型向科学型转变?? 财会人员整天忙于报账、算账、记账,主要精力被日常事务性工作所牵制的现象,是与会计改革发展方向很不适应的,亟待改进。努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这是新形势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财会人员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会应用计算机处理财会工作,确保财会工作从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 五、在工作效率上,由辛苦型向效益型转变?? 各级财会部门要尽力在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财会工作效率。每个财会人员都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一方面,对各项工作要严肃认真,谨慎细致,防止差错,避免出现无效劳动;另一方面,对各项工作要迅速、及时、抓紧、抓好,不懒散,不拖拉,保证日清月结,避免工作积压。各单位要对工作效益高、贡献大的财会人员进行必要的奖励;对工作平庸,无所作为的人员要调离财会工作岗位,以强化他们在工作上的高效率观念。 六、在工作职能上,由反映型向决策型转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工作对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信息反馈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财会人员单纯算账、报账、记账已满足不了会计改革工作的需要。每个财会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利用会计信息,为企业领导制定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证.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