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宏观经济学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下载]复旦宏观经济学PPT attachment 经管在职研 nbird 2005-10-11 43 15829 陈世豪 2021-10-22 10:12:08
[下载] 曼昆 宏观经济学 第五版 中文版 pdf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jokeware 2008-9-2 69 33387 kingconsultant 2021-3-23 10:47:12
Macroeconomic Theory: 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2nd edition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nop 2013-7-19 67 18727 simoshan 2020-7-26 11:38:47
罗默宏观经济学教材及答案教材下载及学习讨论专贴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masloffice 2009-4-4 6 3707 JL.y 2017-11-8 16:30:02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讲义(财大)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xds319 2005-8-1 14 6173 好好先生呆呆 2017-6-27 16:40:26
[原创]宏观经济学面面谈01:GDP的故事 attachment digest 宏观经济学 猫爪 2008-12-1 125 64026 mrj420 2017-3-25 20:51:47
[分享]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试题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iGhost 2007-11-29 7 5123 790985682 2015-11-24 21:28:15
[下载]罗默的高级宏观答案(多版本)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xinxing0033 2009-4-5 73 20781 GAGIBAR 2015-10-14 10:00:07
[下载]宏观经济学题库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laowu4160 2007-6-17 36 13577 ntf198602 2014-10-25 07:52:55
[求助]请教: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有那些区别?? 宏观经济学 yanzi0715 2007-8-27 16 23060 尜尜猫 2014-9-27 22:25:23
曼昆宏观经济学中文第5版pdf高清晰(绝非中文第4版,不能解压问题已经解决,详见7楼或52楼说明!)免费了!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mashimaro_jl 2008-11-21 291 50561 kangyifan 2014-9-4 23:58:18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的详细课件。PPT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britneylvy 2009-6-11 192 35091 258966234 2014-1-16 15:52:45
大师们给我讲解一下二部门经济中i=S的含义 还有储蓄的含义 和一般储蓄一样吗 微观经济学 AL-Qaeda 2013-8-17 3 6125 liuy050229 2013-8-23 16:15:00
宏观经济学 问题 IS-LM 宏观经济学 zhouzhijie 2013-6-11 2 3343 东佳高科 2013-6-11 22:43:05
[原创]宏观经济学 期末试题 附详解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benxiaoyu 2008-11-11 20 8757 实验人生 2012-12-28 13:48:28
[下载]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试卷集锦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yxw165054 2009-3-28 29 7051 实验人生 2012-12-28 13:44:29
下载1***宏观经济学版电子书籍\宏观数据、软件资源汇总专帖(2006.4.16更新) attachment digest 宏观经济学 一刹春 2004-12-15 261 126940 bajjio 2011-10-1 10:48:2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attachment 经管在职研 gaoyao234 2008-6-14 16 8145 peteman 2009-12-26 15:06:42
[原创]宏观经济学的缺陷 宏观经济学 云大一条龙 2007-9-20 6 2884 pvg_09 2007-9-23 15:11:00
[转帖]宏观经济学讲座,意外收获!!很好的资料!全部是视频(至少3G) 宏观经济学 人人 2005-5-3 1 5822 stonesen 2005-5-3 11:47:00

相关日志

分享 中等收入陷阱
accumulation 2014-12-25 17:36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经济学家认为的摆在东亚国家面前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东亚许多国家,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个人分类: 宏观经济学|0 个评论
分享 宏观经济学—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accumulation 2014-12-19 23:27
1.消费与产出的波动呈正相关;消费的波动小于产出的波动,发达国家特别明显;消费:非耐用品与劳务的消费; 2.非耐用品消费的波动性要显著低于耐用品消费的波动性; 3.投资与产出高度相关;投资的波动性更强,数量级上与耐用品的波动性相当;投资衡量了资源的跨期配置,与耐用品的消费相类似,因此,广义的投资包括投资与耐用品的消费; 4.就业的波动性略低于GDP的波动性;宏观经济变量的分类:顺周期性、逆周期性、无周期性; 5.真实周期理论:供给方面的变动是产出变动的主要原因;通过供给方面的冲击解释产出的变化; 6.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较好的解释了绝大部分宏观变量,比如产出、消费、投资、物价水平的周期性波动,在少数方面,比如就业和失业,就不是那么理想;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也没有考虑货币市场对于实际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凯恩斯学派认为经济在短期由于需求不足从而导致实际产出低于经济的潜在产出,就业规模也低于充分就业;而真实经济周期模型认为,经济周期的产生是由于经济潜在产出的变动; 7.RBC理论中加入一些劳动市场理论后,可以较好解释就业和失业问题; 8.投资是流量,其积累是资本存量;广义资本存量:政府资产、家庭资产、人力资本; 9.长期来看,资本存量与总产出的比值是比较稳定的; 10.政府投资的行为往往不由市场决定,一般来说与衰退间不具有相关性; 11.政府投资往往作为一种经济刺激的手段—财政政策,其目标是维持经济的稳定,如就业、信贷市场的稳定,因此政府投资在衰退期间会略有上升;政府赤字=政府收入-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在经济高涨时应该是上升的,转移支付等应该在经济衰退时比较高;因此,政府赤字在经济高涨时比较低,在经济衰退时比较高; 12.净出口在经济波动中的特征:经济高涨时,进口消费相对于出口增加的比较快,逆差较大,经济增长,顺差减少,因此变动率相反; 13.新获得的资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就位;真实周期的生产函数假设是新古典的,所有的投入的资本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但实际中资本的利用率可能是变化的; 14.关于投资是如何决定的理论;索洛模型中,投资是外生的;资本是如何跨期配置的?当前的产出由当前的劳动投入和上一期所持有的资本存量决定的;原因:新获得的资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就位;简化:只取t-1,而忽略t-2、t-3等;当前的投资不能立即决定当前的产出,投资的产出只能在下一阶段体现出来;新古典假设满足所有索洛模型的性质;假设-资本投入会得到充分利用,即资本利用率等于100%; 15.均衡时,名义回报率等于名义利率;否则,将存在无风险套利;即边际资本产出减去折旧率等于实际利率; 16.投资需求的特征:当利率和折旧率上升时,均衡的资本边际产出下降,意愿的资本存量下降;利率越高,资本存量越小;高利率会抑制投资;资本折旧降低了资本的真实收益率; 17.对于总投资需求:1.利率越高,投资需求越低;2.上期资本存量越高,投资需求越低;3.资本折旧越高,需要进行弥补的资本折旧越高,意愿资本存量下降,因此资本折旧对总投资需求的影响不确定; 18.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因素是不同的,比如净投资需求随着实际利率下降或者资本的边际产量曲线上移而增加。收入的增加或者实际利率上升时,家庭的实际储蓄下降; 19.考虑投资时实际储蓄多出了投资这一部分;决定债券与物质资本之间权衡的因素:名义利率与名义资本回报率;均衡时,二者的回报率相等; 20.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包含了投资的一般均衡模型;总需求部分多出了企业的投资需求;收入效应在此模型中不能抵消:之前的模型中没有投资,所有的信贷之和为零;而此模型中,社会净储蓄是正的,因为投资需要储蓄来弥补;财富效应会抵消一部分消费的增加; 21.微观基础:对消费,利率对家庭既有替代效应又有收入效应;而对投资而言,这种作用是单向的,即替代效应;跨期替代弹性越大,消费下降得越多;稳态时,投资相对于资本存量是比较小的,因此,投资的一点点变动意味着投资的变动率很大; 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强于消费对利率的敏感度;耐久品的消费对利率的敏感度与投资的利率敏感度差不多大; 22.模型预测:产出与需求都是顺周期的,而利率是逆周期的,劳动供给略有减少;扩张性的冲击导致了利率的下降,新利率水平下投资水平比原来增加了; 23.在上述讨论中,对于工作量的预测与事实不符,同没有考虑投资的一般均衡模型一样,我们需求借助于资本边际产出的变动来解释工作量的变动; 24.当生产函数的上移伴随着边际产出的增加,那么家庭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且暂时性的边际产出增加带来的跨期替代效用也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的增加; 25.在上述模型中,实际利率是反周期的,但实际数据中预期的实际利率有弱顺周期性;实际情况中,总需求扩张大于总供给扩张,导致利率上升,生产函数暂时性的扩张是不足以导致利率上升的; 26.当存在持久性的冲击时,财富效应变得重要,对于消费有着很强的正影响,对于工作量有着很强的负影响,部分抵消了总供给的上升;生产函数向上永久性上移造成的结果是投资不变,产出的增加表现为消费的增加,利率水平不变; 27.投资发生大规模变动的原因:资本生产率的变化,即生产函数斜率的变化;实际利率和产出都相应增加了,但上升的利率减少了消费,使得投资的增加大于产出的增加;
个人分类: 宏观经济学|0 个评论
分享 宏观经济学—ZF支出
accumulation 2014-12-18 22:44
1.ZF支出对经济有多大影响?——凯恩斯支出乘数的概念; 2.ZF支出包括ZF消费、ZF投资与转移支付,ZF消费和ZF投资占据了ZF支出的大部分; 3.一般地,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ZF支出的比例越大,因此,发达国家ZF规模一般较大,发展中国家ZF规模一般较小;其原因:欠发达国家ZF的制度可能不完善,如提供的公共品少,基础设施投入少;中国是特例,中国ZF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与投入很高;发展中国家可能对社会保障关注不大;经济发展似乎伴随着ZF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转移支付的增加; 4.计划经济时代,ZF财政支出比较高,因为ZF承担了很多市场机制; 5.ZF的预算约束:ZF的支出项与ZF的收入项; 6.税收改变了消费与闲暇之间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变人们的决策;征收定额税收,忽略税收带来的替代效应,工作的边际效应不改变;一般地,非定额税会对经济产生扭曲的作用,即改变了物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与人们的决策,从而偏离了社会的最优; 7.基础设施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公共品具有两种特征:1.替代私人消费作用;2.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之一,可以作为生产要素加入生产函数; 8.ZF支出越多,家庭的负担越大,家庭的财富水平越小;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如ZF在公共物品上多投入一点,家庭就会少消费一点; 9.家庭的预算约束; 10.ZF消费的暂时性移动:影响投资(资本存量)的因素:利率、资本折旧率、资本的边际产量;假定ZF消费的移动仅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投资;ZF对总需求的影响大于对总供给的影响,产出上升,利率上升; 11.从供给来看,最后产出的上升来自于ZF支出对于企业生产的促进和均衡利率的上升对于工作量的促进; 12.从需求来看,私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下降了。一方面是均衡利率的上升,一方面由于ZF消费对于私人消费需求的替代。我们一般称这种情况为ZF的挤出效应,特别是对于私人投资,因为投资对利率更敏感; 13.由于ZF投资的挤出效应,总产出的增加最终小于ZF消费的增幅; 14.凯恩斯模型的假定-市场不是完全出清的状态-所有产出都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此存在乘数效应;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市场完全出清-不存在乘数效应-乘数小于1;因此,真实经济周期模型认为,有效的市场经济,市场完全出清,市场经济会自发减少冲击对经济的影响;而凯恩斯认为,支出增加促进消费,消费反过来促进支出; 15.ZF消费增加使得在任意利率水平下,总储蓄下降了,而总投资需求不发生变化,从而利率需要上升来出清信贷市场; 16.战争对美国产出的影响、战争对美国利率的影响、战争对英国利率的影响; 17.ZF消费的持久性移动:ZF消费持久性的变化带来的财富效应不能被忽略;财富效应使得相对于暂时性ZF支出的上升,私人消费降幅将更大。这就使得ZF消费的持久性变化对于供给和需求有着同样大小的影响; 18.由于利率近似不变,ZF消费持久性的增加对于投资的挤出效应很少,主要挤出了私人消费。
个人分类: 宏观经济学|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