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大经济论坛 标签 职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职业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日志

分享 最容易猝死职业TOP10曝光 你离死亡有多远
静静吃枣 2015-5-25 13:13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和压力的不断增大,年轻人猝死的事件屡见不鲜。而近日《生命时报》综合各媒体报道,经调查研究总结出最容易猝死职业,下面我们就先来盘点下十大猝死危险行业,虽说这个排行不能一概而论、直接对号入座,但确实能帮助大家重新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下面来看看你上榜了没?   容易猝死的人群有哪些?具有哪些特征呢?   被曝光容易猝死的职业,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广告狂人、白衣天使、网络店主、IT工程师、媒体人士、人民警察、一线工人、莘莘学子、演艺明星以及运动健将等。   猝死是指平素似乎健康的人由于潜在性疾病或功能障碍而突然出人意料的死亡。而猝死的常见内因是冠心病、心脏衰竭和遗传性心脏病,患者病发时会心律不正,心脏突然跳得过快、收缩过速,而导致死亡。而猝死的诱因则有很多,可发生在谈笑、看电影、听故事、吵架、饮酒、吃饭、大小便、洗澡、性交、行路、乘车、劳动、吸烟、睡眠等各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死于医院外,少数死于急诊室或住院时。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状态非常的亚健康,因此猝死的人群不断的扩大和增多。   http://sex.jiankang.com/xabj/   对于一般的上班族,该如何防范猝死这件事呢?   那么对于猝死,有没有办法预防呢?对于平时看起来健康的人来说,是没有征兆的。但是可以注意两点:一是看自己平时有没有无故晕厥现象,二是有没有50岁以下猝死的家族历史。此外,呼吸紧促或胸口痛也有心脏猝死危险,但是可能性极小。   此外,上班族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得睡眠。现代人睡眠太缺乏,加班熬夜,不加班熬夜,那么该如何调理自己的睡眠呢?   上班族要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不好改如何调理   没有天生就熬夜的人,反而睡觉是人的一个本能。晚上早点上床,平复情绪,远离电脑手机,关闭灯光,创造一个好的睡眠氛围。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好的睡眠习惯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此外,为了一个好的睡眠,在饮食方面要多加注意。晚上不宜吃得过饱过油腻,热牛奶、香蕉,马铃薯、麦片粥、全麦面包等食物都是最佳选择。   熬,还是不熬,这一直是个问题,需要睡几个小时也是没有标准的答案的。往往有人以8个小时为睡眠标准,其实在电灯发明以前,人们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通常是10小时,但过了12点还不睡觉肯定是不对的。   百姓健康网:我国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各种原因猝死。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年轻人是死于先天性心脏病。在心源性猝死里,80%左右由冠心病引发。此外,约1/5的人是因为"慢性疲劳",也就是过劳死。   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猝死的罪魁祸首。因此,为了身体健康,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兴趣爱好。
0 个评论
分享 执行力管理格言 156/300 条
kychan 2015-5-2 17:25
执行力管理格言 156/300 条 作为一个职业人,第一应做到简单加勤奋:那么无论是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任何的一切方面, 把复杂的事变得简单一点。在做工作的时候,勤奋永远是一个致胜的法宝。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地 方,只要你勤奋了,比别人多勤奋那么一点,你一定会超前别人很多。第二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这种 态度就是说你不要指望着公司给你带来什么, 首先问你, 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也就是说你所做的一切 不要马上去追寻一种很短暂的这种回报,你应该寻求更长期的回报。只要你做,你相信一点,总是有人 会发现你的。我们所说的金子总会是发光的,只是说这个时间问题,千万不要因为时间没有到你就来这 种急躁、浮躁,一定要沉得住气!
个人分类: 执行力管理格言 300|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增长最快的十个职业
济世良才 2015-2-6 18:23
美国增长最快的十个职业 来源: CNN 时间: 2015 年 2 月 原文地址: http://money.cnn.com/gallery/pf/2015/01/27/fastest-growing-jobs-2015/index.html 翻译:龚蕾 根据美国职业网站( PayScale.com )对 2012 年数据与 2022 年趋势预期,评选出美国增长最快的十个职业。 1 、信息分析师,就业增长 37% ,平均工资 96400 美元。 2 、 IT 安全咨询师,就业增长 37% ,平均工资 110000 美元。 3 、医生手掌治疗师,就业增长 36% ,平均工资 83000 美元。 4 、医生腿部治疗师,就业增长 36% ,平均工资 84700 美元。 5 、产品分析师,就业增长 32% ,平均工资 67800 美元。 6 、产品市场分析师,就业增长 32% ,平均工资 67600 美元。 7 、研究分析师,就业增长 32% ,平均工资 64400 美元。 8 、市场咨询师,就业增长 32% ,平均工资 90700 美元。 9 、战略咨询师,就业增长 32% ,平均工资 80000 美元。 10 、实验室主管,就业增长 30% ,平均工资 66900 美元。 (以上仅代表笔者阅读译文,译文水平有限欢迎指导。)
个人分类: 经济管理|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资料留存】30年3000名高考状元去哪儿了?盘点归宿与职业
1009088359 2014-7-24 21:12
最近,《时间去哪儿了?》(Time,where are you go?)、《爸爸去哪儿了?》(Dad,where are you go?)很火,《Mh370去哪儿了?》(MH370,where are you go?)让人很揪心。 今天,老冯故事慧/故事会/故事汇给大家带来《高考状元去哪儿了?》(The No.1 of NCEE,where are you go?)。 作为中国关注高考状元现象最久、研究高考状元时间最长的最年轻学人、《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主要执笔人,首次为大家揭秘改革开放30年来,3000多名高考状元的“悲喜酸甜”、“苦辣人生”。 2013年6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连续7年发布最新《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1952-2012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等状况展开调查统计分析,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第7年独家发布高考状元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显示,1977年恢复高考36年来, 高考状元流失海外严重,7成状元难觅职场踪迹。高考状元并非“全军覆没”,专业领域“职场状元”频现;学界状元职业成就最高,3人当选中国两院院士,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经商从政不是状元所长,无人登上福布斯胡润中国富豪榜,尚未出现省部级以上官员。 报告指出,“状元热”源于社会对知识和公平竞争的尊重,社会对状元未来职业成就有更高的期待;总体而言,恢复高考以来高考状元职业成就平平,状元的教育投资回报率未达社会预期。 恢复高考36年来,中国六星级和五星级大学最受高考状元青睐,8成状元扎堆就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高额奖学金成高校争夺状元“杀手锏”,港台高校未对北大清华构成实质性威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7-2012年全国高考状元争霸赛中,清华4次战胜北大,勇夺两岸四地“状元大学”称号,成为中国高考状元的最爱。令人惋惜的是,2000年以来浙大、武大和吉大等居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前十强高校,没能赢得中国最优秀考生的钟爱,已无高考状元报考。 近十年来,高考状元追捧热门专业,经管专业最受高考状元青睐,已成高考文理科状元首选,农学等冷门专业至今无状元问津。 调查显示,2000年以来,全国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明显,女状元比例高达51.84%,男性高考竞争力下降,男孩危机日益凸显;湖北男状元比例最高,福建女状元巾帼称雄。恢复高考36年来,王姓高考状元人数最多,各姓氏人数与其人口数量成正比,表明各姓氏后代的智商是相近的。高考状元是一所中学的“金字招牌”, 全国有520所中学培养出高考状元,“国字号”或“省字号”名牌中学垄断各地区状元;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培养出35名高考状元,雄居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榜首,赢得中国“高考状元摇篮”美誉。 连续7年独家调查追踪中国高考状元求学和职业状况,发布权威报告 自2007年起,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已经连续7年独家发布中国高考状元调查研究报告。《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对1952-2012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状况展开调查统计分析。报告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指出,报告调查对象的是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文科与理科的原始分状元(裸分状元)和加分状元,港澳台地区未纳入统计范围;数据主要通过中国各地的新闻报道、网络媒体、高校网站、中学网站和杂志书籍等多个渠道获取 。编制报告目的旨在让社会了解现今中国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发展等状况,为2013年全国高考考生填报志愿、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参考;为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高考研究人员拓展相关研究,为有关部门分配教育资源与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状元热”源于社会对知识和公平竞争的尊重 高考是目前全国人民公认的最公平、最公正、最大规模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状元作为中国各地区高考的最高分得主,是现行高考人才选拔竞争中的最高优胜者,也是现行高校招生政策的最大获益者。报告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指出,高考状元的出现是一个学生的天赋、情商、志向、勤奋与家庭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教育方式及其就读中学的办学理念、教师水平、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高考状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 每年全国高考成绩放榜后,高考状元因其特有的商业价值和教育影响赢得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高考状元的光环映射着状元的情结,牵动着中国全体考生、高校、中学、老师、家长、商家、媒体乃至全社会的眼球,成为高考赛场上万人瞩目的焦点。报告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指出,近年来全社会掀起了“高考状元热”,甚至出现了高考状元入孔林拜孔庙、母校立碑刻匾纪念状元、学生雨中“膜拜”状元、状元“骑马游街”、地方政府和企业几十万奖金重奖状元、北大清华港大“抢状元”和重点中学争抢状元归属等现象, 主要原因在于全社会对知识的尊重、对公平竞争的认同和渴望、对高考状元学习能力的认可、对他们未来职业成就的更高期待,不必“大惊小怪”,更是“无可厚非”。 高考状元流失海外严重,7成状元难觅职场踪迹 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加全面了解中国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发展状况,中国校友会网特别对1952-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状况展开追踪调查。报告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指出,中国校友会网总共追踪调查到1952-2012年全国各地区高考状元近2000人;其中,1977年以前的高考状元有18人,2000-2012年高考状元共1000多人。1977-1999年高考状元有900多人,当中能调查到职业状况的有370多人,仅占此时段状元总数的28.12%;7成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销声匿迹”,职场难寻高考状元的踪影。 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高考状元比较少,大多数高考状元 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保守估计全国状元中出国留学比例高达60%,相对而言出国的理科状元人数远高于文科状元,美国、新加坡、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是状元的留学首选。 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指出,总体而言,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流失海外现象较为严重,学成归国的状元仅占少数,使国家投入给高考状元的海量优质教育资源流失海外打了水漂,让国人心痛、让国家堪忧,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思考。 状元职业选择多样化,“高薪职业”成首选 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职业状况的1952-199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中,状元的职业类型呈现多样化特征,行业领域分布较为广泛。其中, 从状元职业类型来看,大都选择金领或白领阶层所从事的主流职业。相对而言,高考状元工作较为体面、经济收入较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事的职业大多属于“高薪职业”。 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分析指出,相对而言,在专业技术领域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较为顺利,取得了较高的职业成就,状元的职业目标、专业预期与个人预期符合度最高,状元毕业后大都进入相应专业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域内令人瞩目的事业成就。可见 ,学术研究、技术研发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应是高考状元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选择。 高考状元职场并非“全军覆没”,状元投资回报率未达社会预期 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职业状况的1952-1999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高考状元并非“全军覆没”,专业领域“职场状元”频现;学界状元职业成就最高,3人当选中国两院院士,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经商从政不是状元所长,无人登上福布斯胡润中国富豪榜,尚未出现省部级以上官员。报告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分析指出,总体而言, 社会对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期望过高,对状元的教育资源投入与其职业贡献及个人职业成就不成正比,高考状元的教育投资回报率并未达到社会预期。 其中在专业技术领域内,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较高,出现了数位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指出,相对而言,经商和从政不是高考状元所长;在政界中,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相对普通,出现市长和局长级人物,但未出现省部级以上官员。在商界打拼的状元中,出现了千万富翁和亿万富豪企业家,但未现商界顶尖人才,至今无人登上胡润福布斯新财富等中国富豪榜。 需要说明的是,2007年8月中国校友会网首次发布《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元调查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高考状元的职业状况的调研,启发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理性反思高考状元的教育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报告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指出,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校友会网的状元调查结论被多次“过度”解读或误读,甚至曲解为“恢复高考30多年来,高考状元职场‘全军覆没’”,并成为了某些过度批评高考状元和高考制度言论的所谓依据,这是极其不妥当的言行。赵德国指出,这种对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过度解读或误读对高考状元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客观的,也偏离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调研高考状元学业和职业的初衷。 学界状元职业成就最高,3人当选中国两院院士 结果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职业状况的1952-1999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 学术研究领域高考状元职业成就最高,出现数位顶尖人才和杰出人才,但尚未出现世界级顶尖学者,无人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尔奖和邵逸夫奖等国际科学奖励。 报告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指出,其中, 有3人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分别是1955广西高考理科状元、上海交通大学雷啸霖教授,1958年辽宁高考理科状元、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善义教授,1965年福建高考理科状元、华南理工大学吴硕贤教授,均毕业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另有1人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是1978年上海高考理科状元、美国哈佛大学的袁均英教授;1人入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是1977年江苏高考文科状元、南京大学的童星教授;1人入选“千人计划”学者,是1980年浙江理科状元、上海交通大学的蔡申瓯教授 另外有2名高考状元当选长江学者等,分别是1977年安徽理科状元、中国科技大学的叶如钢教授,1977年江苏理科状元、中南大学的潘毅教授;另外有70多位高考状元执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国内外的著名大学。 刘震云盛琼斩获中国文学“诺贝尔奖”,文科状元更给力 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著名高考状元人物有斩获中国文学界的“诺贝尔奖”——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1978年河南文科状元刘震云,鲁迅文学奖获奖者、1985年安徽文科状元盛琼,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女性、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奖者、1978年云南文科状元张曼菱,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获得者、1977年湖北高考文科状元王家新教授等。 在法律行业领域内,出现了数十位赫赫有名的“状元律师”。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副教授指出,他们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实现了捍卫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职业使命;著名人物有1985年海南文科状元、海南法立信律师事务所庞道斋,1986年海南文科状元、英国安理国际律师事务上海分所邹姬,1989年甘肃文科状元、北京市天地和律师事务所吴小琛,1992年吉林文科状元、北京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李法寅,1996年吉林文科状元、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刘春东等。 新闻界的状元职业成就较高,大多在国内主流新闻媒体工作,其中不少状元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媒体界的大亨、资深编辑、 高级记者 和明星主持人。 著名人物有1982年江苏文科状元、华夏时报总编辑吕平波,1977年北京文科状元、中青在线总经理刘学红,1982年浙江文科状元、新民晚报副总编辑裘正义,1983年四川文科状元、《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辑徐永恒,1987年浙江文科状元、杭州出版社副社长尚佐文,1990年江苏文科状元、《凤凰生活》杂志执行主编叶蕾,1999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中央电视台《国际时讯》《天气资讯》《文化报道》主持人秦方等。 状元王亚伟荣获“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殊荣 在证券金融行业工作的高考状元中,出现了数位“状元基金经理”和金融才俊。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副教授指出,最有名的是“中国最牛基金经理”、1989年安徽高考理科状元王亚伟 ,他曾经运筹的华夏大盘基金,在全国所有的“股票型基金”中总是创造第一名的好成绩,赢得了“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的殊荣。另外著名的高考状元人物还有1984年江苏文科状元、友邦华泰基金副总经理王溯舸,1992年安徽文科状元、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票投资部总经理程海泳,1988年天津文科状元、中信资本中国直接投资董事总经理信跃升和1985年广东高考文科状元、广发证券总裁助理兼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陈立铭等。 高考状元商业成就欠佳,无人登上中国富豪榜 报告显示,在商界打拼的高考状元中,出现了多位商界精英,数人成为千万富豪或亿万富豪企业家。总体而言商业成就不突出,亿万富豪企业家凤毛麟角;少数状元进入国内外著名公司的管理层,成为中高级管理人员。报告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分析指出,令人遗憾的是,在1999-2012年福布斯、胡润、新财富和南方周末等中国富豪榜上榜2700多名亿万富豪企业家中,没能发现昔日高考状元的身影,经商的高考状元成就欠佳,无人进入中国商界顶尖人才队列。 其中,商业成就较高的状元企业家有 ,1981年吉林高考理科状元栗亚,在美国加州创建美诺国际有限公司,如今已成为拥有3000万美元资产的老板,堪称“中国最富高考状元”;1985年广东高考理科状元李朱,创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教育企业——广东启德教育集团,身家上亿;1985年湖北高考理科状元张斌,2005创办上海百悦投资有限公司,下有控股企业(项目)9家;1977年吉林高考状元韩永飞,2009年成为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入选者,创办北京密安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高达2000多万。 另外有位高考状元特别值得关注,他是1998年广东文科高考状元张锐,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富豪,于2006年毕业后自主创业创办“魔时网”,身价高达1000多万,步入了中国千万富豪的队伍,成为我国新生代高考状元中的佼佼者。 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各领域杰出人才中的高考状元 (按高考时间排序) 职业领域 高考年份 地区 高考状元 就读大学 职业状况 学术研究 1955 广西 雷啸霖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958 辽宁 杜善义 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965 福建 吴硕贤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1977 上海 袁均英 复旦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1977 江苏 潘毅 清华大学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中南大学长江学者 1977 安徽 叶如钢 中国科技大学 德国波鸿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技大学长江学者 1977 江苏 童星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教授、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 1980 浙江 蔡申瓯 北京大学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 商界 1977 吉林 韩永飞 吉林大学 北京密安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千人计划入选者 1981 吉林 栗亚 北京大学 美国美诺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5 广东 李朱 清华大学 广东启德教育集团董事长 1985 湖北 张斌 复旦大学 上海百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闻出版 1977 北京 刘学红 复旦大学 中青在线总经理 1982 江苏 吕平波 复旦大学 华夏时报总编辑 1982 浙江 裘正义 复旦大学 新民晚报副总编辑 1983 四川 徐永恒 北京大学 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辑 1987 浙江 尚佐文 北京大学 杭州出版社副社长 1990 江苏 叶蕾 南京大学 《凤凰生活》杂志执行主编 1999 重庆 秦方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电视台《国际时讯》《文化报道》等节目主持人 文学创作 1977 湖北 王家新 武汉大学 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78 河南 刘震云 北京大学 国家一级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1978 云南 张曼菱 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后首位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中国女性 著名作家、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奖者 1985 安徽 盛琼 复旦大学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奖者 证券金融 1984 江苏 王溯舸 复旦大学 友邦华泰基金副总经理 1985 广东 陈立铭 北京大学 广发证券总裁助理、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1988 天津 信跃升 北京大学 中信资本中国直接投资董事总经理 1989 安徽 王亚伟 清华大学 千合资本董事长、原华夏基金基金经理 1992 安徽 程海泳 北京大学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票投资部总经理 法律 1985 海南 庞道斋 北京大学 海南法立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1986 海南 邹姬 北京大学 英国安理国际律师事务上海分所合伙人 1989 甘肃 吴小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天地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1992 吉林 李法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1996 吉林 刘春东 北京大学 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备注:为了对比分析中国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状况,中国校友会网选取的我国政界、商界和学界等领域的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人才如下:学界杰出人才选取的是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邵逸夫奖、阿贝尔奖等世界级奖励的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成就奖等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欧美等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千人计划学者、长江学者;政界杰出人才选取的是历届国家级和省部级等正职领导,第14届-18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校友等。商界杰出人才选取的是1999-2012年福布斯、胡润、新财富和南方周末等中国富豪榜上榜企业家。这些杰出人才均是我国政界、商界和学界的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构成了我国政商学三大领域的“职场状元群体”,这些人物基本上是被高校认可和肯定的杰出校友。 “状元争夺战”关乎高校社会声望与品牌价值 高考状元作为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的第一名,是中国高校竞相争夺的最优质生源。“能否赢得高考状元青睐”体现了高校在最优秀考生心目中的地位,反映了一所大学的社会声誉和核心竞争力。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副教授指出,高校“状元争夺战”其终极动因是高校社会声望与品牌价值的保卫战,事关高校的重大“面子工程”,历年来都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和媒体炒作的热点。特别是2005年以来,香港、澳门和台湾高校陆续进入内地招生,集体挑战北大清华的“霸主地位”,以状元为代表的两岸四地高校优质生源大战异常激烈,中国高考状元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高考状元钟情北大清华,清华崛起浙大未进前十 结果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1977-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中, 中国六星级大学和五星级大学最受高考状元青睐,其中选择就读北京大学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696人 ,雄居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位居第二,选择就读的状元有520人;我国北大清华是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的大学,恢复高考36年来招揽了80%的高考状元,在状元心目中的霸主地位其他高校望尘莫及。复旦大学有50人,位居第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49人,列第四;香港大学有42人,居第五;中国人民大学有29人,名列第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17人,居第七;香港中文大学有13人,居第八;中山大学有11人,列第九;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各有10人,并列第十。 1977年恢复高考后,清华大学录取的高考理科状元全国最多,高考文科状元仍然被北京大学等垄断。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副教授指出,最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清华大学招收的高考状元人数首次超过北大,勇夺第一;在2007-2012年高考状元争夺中,清华大学战绩辉煌4次战胜北京大学,成为高考状元的最爱。冯用军副教授分析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对文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文科综合实力快速崛起,赢得了相当多高分文科考生的青睐,清华逐步缩小了与北大的差距,终结了北大“一枝独秀”的文科状元争霸局面。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排行榜20强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状元人数 办学类型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1 北京大学 北京 696 综合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2 清华大学 北京 520 综合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3 复旦大学 上海 50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49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5 香港大学 香港 42 综合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6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29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7 特色专业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8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 13 综合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9 中山大学 广东 11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0 南京大学 江苏 10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 10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2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9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武汉大学 湖北 9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4 南开大学 天津 7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5 浙江大学 浙江 5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6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3 特色专业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 3 特色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3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3 特色专业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外交学院 北京 3 特色专业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每年高考时段是中国一流大学火拼实力和吸引力的最佳时间,是大学打响品牌保卫战和扩大社会声望的绝好机会,每年的高考状元争夺战,已成为中国一流大学明争暗斗的竞技场。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副教授指出,国家政策倾向与支持力度、经济形态变化、办学声望大小、区位地域优势、状元奖学金是否阔绰和高考志愿填报方式都是影响全国高考状元选择高校的最主要因素。冯用军副教授指出,综合实力居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的高校的优势专业理应成为优秀高分考生的理性选择,特别是入选2013中国一流大学的六星级和五星级大学都应该成为2013年高考状元的首选大学。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星级排名 办学类型 入围大学名单 六星级 ★★★★★★ 研究型大学 综合型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专业型大学 特色型 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五星级 ★★★★★ 研究型大学 综合型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台湾长庚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特色型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 专业型大学 特色型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高考状元追捧热门学科,农学至今无状元问津 报告显示,从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1977-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就读学科专业分布来看,选择就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522人,雄居各学科门类首位,占总数的37.85%;其次是工学有324名状元,居第二,占总数的23.50%;理学有221人,居第三,占总数的16.03%;法学有110人,列第四;文学有84人,居第五;医学有17人,居第六;哲学有7人,列第八;教育学有4人,列第九;艺术学有2人,位居第十。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副教授分析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令人遗憾的是,恢复高考36年来,农学尚无高考状元问津,这显然与我国从农业大国变身为农业强国的国家战略不符,值得反思。 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经济管理专业雄居榜首 结果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1977-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中,选择就读经济管理专业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522人,雄居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榜首,就读的高考状元人数遥遥领先其它专业。电子信息专业位居第二,选择就读的状元有94人;法学专业有92人,位居第三;生命科学专业有85人,列第四;计算机专业有77人,居第五;物理专业有51人,名列第六;建筑学专业有48人,居第七;自动化专业有43人,居第八;中文专业有36人,列第九;数学专业有34人,位居第十。 位居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学科专业依次是外语、新闻学、土木工程、医学、化学、政治学、材料学、机械工程、历史学、哲学和力学等专业。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副教授指出,全国理科状元最青睐的十大学科专业是经济管理、电子信息、生命科学、计算机、物理、建筑学、自动化、数学、土木工程和化学等专业。全国文状元最青睐的十大学科专业是经济管理、法学、中文、新闻学、外语、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专业。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 名次 专业名称 所属门类 状元人数 就读状元最多的大学 1 经济管理 经济学、管理学 522 北京大学 2 电子信息 工学 94 清华大学 3 法学 法学 92 北京大学 4 生命科学 理学 85 北京大学 5 计算机 工学 77 清华大学 6 物理 理学 51 北京大学 7 建筑学 工学 48 清华大学 8 自动化 工学 43 清华大学 9 中文 文学 36 北京大学 10 数学 理学 34 北京大学 高考状元性别大战,男孩危机日益凸显 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2000-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中,女状元略多于男状元,“半边天”的高考成就令人刮目相看。统计发现,女状元有522人,占总数的51.84%;男状元有485人,占总数的48.16%。其中,女状元从2000年最低的40.00%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62.79%,上升势头迅猛,男状元比例则从2007年的60.00%下降至2012年的49.38%,跌幅明显。总体而言,2000年以来全国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明显,巾帼略胜须眉,男性高考竞争力下降,如果高考模式和科目不做大的改革,未来女状元可能将“独霸天下”。 值得庆幸的是, 男性在中国高考理科状元榜上仍坚守传统的霸主地位 ,男状元占64.26%,女状元仅占35.74%。全国高考文科状元中,女性已经远超男性,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占66.98%,男性仅占33.02%。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社会进步男女日趋平等、高考科目设置中语言类偏多、女性身心特征优势等是导致高考赛场上“阴盛阳衰”的三大原因。 湖北男状元比例最高,福建女状元巾帼称雄 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2000-2012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湖北高考状元中男性比例最高,为71.43%;状元男性比例超过60%的地区仅有湖北、山西、安徽和山东等4省市,均处于中国的中部,传统文化观念较厚,男性社会期望更高。而在女性高考状元方面,福建女性状元比例最高,为70.27%,其中福建、河北、北京、黑龙江、江苏、天津、辽宁和上海等省市状元女性比例超过60%,这些省区市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均处于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较早,男女平等观念较浓。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副教授分析指出,出现上述现象可能的影响因素很多,与各地区的教育文化传统、区域地理位置和主流价值观有重要关系。 中国校友会网2000-2012年中国高考状元性别构成情况 年份 男状元比例 女状元比例 2012 49.38% 50.62% 2011 54.32% 45.68% 2010 53.85% 46.15% 2009 48.15% 51.85% 2008 43.66% 56.34% 2007 37.21% 62.79% 2006 39.47% 60.53% 2005 44.00% 56.00% 2004 52.70% 47.30% 2003 54.41% 45.59% 2002 38.03% 61.97% 2001 55.84% 44.16% 2000 60.00% 40.00% 合计 48.16 % 51.84% 恢复高考36年来,王姓最盛产高考状元 结果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1977-2012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共有260多个姓氏入列。其中,王姓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116人,高居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高考状元姓氏排行榜榜首;李姓状元有112人,居第二;陈姓、刘姓和张姓状元各有101人,并列第三;杨姓状元有55人,居第六;黄姓状元有53人,居第七;周姓状元42人,居第八;赵姓状元41人,居第九;徐姓状元30人,位居第十。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对比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最新“百家姓”排名统计结果发现,1977年以来全国高考状元中各姓氏人数与其人口数量成正比,表明各姓氏后代的智商是相近的。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最盛产高考状元姓氏排行榜 名次 姓氏 状元人数 1 王 116 2 李 112 3 陈 101 4 刘 101 5 张 101 6 杨 55 7 黄 53 8 周 42 9 赵 41 10 徐 30 高考状元成顶尖中学标志,堪称中学金字招牌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为中国目前最大规模、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对一个地区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年度检阅,也是检验一所中学能否育才、育出优才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能否培养出高考状元是检验一所中学办学水平和是否顶尖中学的重要指标,状元数量多少体现了一所中学的师资力量的强弱、教学质量与领导班子管理能力等的高低、校园文化的优劣。 高考状元就是一所中学的“金字招牌”,一所中学培养的高考状元的多与少对中学争夺优秀生源、赢得教育主管部门肯定和社会认可、提升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事关名牌中学的“生死荣辱”。 重点中学垄断各地高考状元,云师大附中荣膺“状元摇篮” 报告显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有520所中学培养出高考状元,分布在全国260多个地级城市,这些中学均是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办学水平一流和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国顶尖中学。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1977-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中,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培养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35人,雄居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100强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高考状元摇篮”;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24人,居第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23人,列第三;海南中学有21人,列第四;太原五中有18人,列第五;南宁二中有17人,居第六;石家庄一中有16人,列第七;哈尔滨第三中学有15人,居第八;银川一中和海拉尔第二中学各有14人,并列第九。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 经济欠发达、文化较落后、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地区状元毕业中学分布相对集中,因为不同城市的中学办学差距较大,产生高考状元的中学多集中在省会城市或大中型城市,很少有高考状元产生于县级中学或县级市的中学。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10强 名次 中学名称 所在省市 所在城市 状元人数 1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云南 昆明 35 2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吉林 长春 24 3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广东 广州 23 4 海南中学 海南 海口 21 5 太原五中 山西 太原 18 6 南宁二中 广西 南宁 17 7 石家庄一中 河北 石家庄 16 8 哈尔滨第三中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 9 银川一中 宁夏 银川 14 海拉尔第二中学 内蒙古 呼伦贝尔 14 社会对状元未来发展有更高预期,职业的评价标准远高于普通人 高考状元作为中国各地区高考赛场的最高分得主,是高考公平选才的结果。他们能在竞争激烈的高考竞赛中脱颖而出, 凭借的完全是其聪明的才智和辛勤努力,大都接受了中国一流的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获取到普通人无法得到的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是中国精英教育模式的典型受益者,也应是职场状元的最佳候选人;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对于学习能力突出、学业成绩拔尖的高考状元而言,他们大都能进入中国一流大学接受一流的高等教育,考研和出国留学并非难事,毕业后成为普通的教授和企事业单位的中层管理者也较容易,社会不能以普通考生所能达到的职场标准来衡量状元们应该取得的职业成就。 报告指出,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看的是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多元评价,把高考的成功渲染成人生的成功是不妥当的,但大多数高考状元成不了职场状元也是值得反思的。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多数人都会对高考状元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目标有更高的预期,认为享受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高考状元今后必能继续高考的辉煌,成为社会瞩目的职场状元,成为行业的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未来能在职场成就一番大事业。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高考状元难成才值得反思 报告指出,造成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高考状元职业发展远低社会预期的原因很多。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我们认为应该从状元自身、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方面来反思高考状元的成才问题,莫让状元成为现代“伤仲永”。反思状元教育的同时,还应努力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让我们的高考状元尽可能成为未来的职场状元,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和引领者。 其一,高考状元应主动转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求学心态,父母应积极帮助他们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完全不同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学更多强调理解记忆学习,大学更强调反思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除了需要良好的记忆力外,更需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同时,高考状元的父母应抛弃在孩子人生发展道路上“急功近利”包办一切的做法,鼓励孩子不做“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不要集中选择北大清华等个别高校的经管等热门专业,而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充分挖掘他们自身的专长和潜力,引导他们选择一些国家民族发展亟需的基础长线专业,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最大的贡献。 其二,中学和大学应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模式,教师应积极帮助他们培养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能力素养。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学和大学教师应加强对优秀学子长远发展所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抛弃现行“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观念,积极改革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提升计划,减少我国应试教育导致的“高分低能”现象。应树立通过学生的职业发展成就来检验中学与大学教育成效和办学水平的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加强对高分考生的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指导,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素质,为他们将来的职场成功打下最坚实的教育基础,从而改变过去几十年来高考状元教育投资回报率过低的问题。 其三,社会和用人单位应反思人才选拔和用人机制,选人用人应注重德才兼备素质优先。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均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和大学毕业生总量都显著增加,高等学校的人才供给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逆差:一方面很多企事业单位缺岗空编招不到合适人才,另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而待业失业。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其中的重要原因,一是部分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或主动待业失业,二是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现象,选人用人首看学历出身。其实,高分只是代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好,学历并不一定等同于能力;用人单位和社会在选人用人和评价人的时候,既要看重学历,更要看重能力,不要把“第一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首要标准,忽视对人才的兴趣和事业心的培养;要加强引导、注重培养、给足支持、鼓励拔尖、追求卓越、实现创新,从而创造高考状元变身职场状元的宽松环境和人文氛围。 中国相关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的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他们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他们成为高考头名,只是应试教育作题的“状元”而已,只能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计划性较强,但是在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得到多少反映。也就是说,高考只是有限度地反映了学生学习应试能力,而应试能力不能衡量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能力。 其次,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这种思维反映到将来的工作上,他们也只是过分看重僵死的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又视学习现成知识为一种享受,而对其它则看得比较淡漠。而这种思维却严重影响到了他们在事业上的发展。 第三,许多高考状元们对来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够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思维是对来自应试教育做现成试题而又想获得完美答案的一种重复。 第四,高考状元们只是在应试上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而他们却又往往以这一次成功引以为一生的骄傲。过分地回顾过去,却丧失了以后为更高远目标努力的动力。 第五,高考状元们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们在学习上心元旁顾,梦想摆脱某种困境。一旦实现理想,却又陷入了没有目标的窘境。而在就业上却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更为理想的指导。结果好多人也就听天由命。 高考状元只是学习成功者 今年的高考(微博)成绩公布后,很多记者都跑来学校采访,因为今年北京高考文理第一名(我不喜欢用“状元”这个词,更愿用“学习成功者”)双双花落人大附中。 连续多年,人大附中在高考中交出的成绩单一直都非常漂亮。回顾人大附中这几年走过的道路,也许能对我们的基础教育与人才培养有所启发。 就在前不久的6月11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在人大附中召开了“落实《纲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走进人大附中活动”的现场会,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首站活动选在人大附中,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到实施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体验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浓郁氛围,感受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袁部长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人大附中这几年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人大附中的办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有了科学、先进的办学思想,才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才会连续八年摘取北京高考理科的第一名。这看似偶然,当中却有必然的道理。 人大附中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创造性地把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与对社会的发展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了;把教育的人本位理论与社会本位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了;把德育和创新精神在育人中的位置明确下来了。这就是人大附中实施高层次素质教育的先进和成熟经验。 另外,我注意到,这几位学习成功者,在谈到自己的成长时,都说到他们很喜欢艺术、体育等活动。理科第一名梁思齐同学在小学就达到了钢琴九级,很喜欢足球,是学校足球社的副社长;文科第一名伊思昭拉得一手很好的小提琴,还喜欢画画……由此进一步证实了,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 我想起钱学森说的话:“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创新思维。”钱学森常说,他在科学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美国航空学会和美国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协会。钱学森曾感慨:“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我们当时搞火箭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 是的,科学和艺术是永远连在一起的,诚如钱老说的“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同样,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人大附中这几年的艺术教育孕育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才成就了我们的学生。 几位成功的学习者还有一个共性: 平时最喜欢的事都是读书。读书使人智慧。在美国加州一所小学的图书馆里,我曾看到这样一幅标语: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越聪明,你表达思想或作出选择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我始终认为,读书是养心的智慧。种桃,种李,种春风;养花、养草、养心灵。学校是文化场所,如果能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那将会让孩子受用终身。 最后,我还是想说那几句老话: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天才。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学校要让孩子天性有展现的空间,智慧有表达的机会,美德在学习中扎根,梦想在勤奋中实现。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学校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培养学生从情感开始而不是从知识开始。人大附中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真正的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只要是适合学生健康发展需要的,他们就会去创造,希望能做到打开学生智慧之窗、点燃学生心灵之光、铺设学生创新之路、激起学生报国之志。 注:本文作者,肖远骑(人大附中副校长)
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职业分析
lyyzzly 2014-2-21 02:09
A. 分析性格 —— 分析长处和短处 —— 分析大家都有的长处 —— 确定自己最终发展的 专业 B. 确定兴趣 —— 分析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发展的空间大小 —— 寻找相对优势 — 确定自己最终进入的行业 C. 确定行业内自己的专业方向,继续保持自身的专业优势。
0 个评论
分享 赚钱
wnh728 2013-7-28 08:15
赚钱   1、钱是给内行人赚的--世界上没有卖不出的货,只有卖不出的货的人。   2、想干的人永远在找方法,不想干的人永远在找理由;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3、销售者不要与顾客争论价格,要与顾客讨论价值。   4、带着目标出去,带着结果回来,成功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有方法。   5、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够的服务。   6、营销人的职业信念:要把接受别人拒绝作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   7、客户会走到我们店里来,我们要走进客户心里去;老客户要坦诚,新客户要热情,急客户要速度,大客户要品味,小客户要利益。   8、客户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一套解决方案,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卖。   9、客户不会关心你卖什么,而只会关心自己要什么。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产品。
0 个评论
分享 做自己的职业管理者
s1332177151 2013-1-2 15:58
不要怕多做事,任何付出都是有意义的。主动去寻找并争取更多做事的机会,并且出彩地去完成任务,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需要自己规划,自己经营,不能漫无目的,更不能被动地等待机遇。只有你对自己负责,别人才会对你负责。      求职时需要主动思考自己的优势      应聘者面试时,当面试官问道:“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样的优势可以胜任应聘岗位?”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对新东方有强烈热情。我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你觉得我适合做什么就安排我做什么吧,反正公司都会有培训吧,我会努力学习的。”当遇到这样的面试者时,虽然欣喜于其对新东方的认可,但同样也会令人很担忧,工作岂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胜任的?当你入职后,发现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经验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时,无论对员工本人还是企业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事实上是一种对企业和自己都不负责任的结果。      在求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或者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将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后,在面试时简练精彩地陈述给面试官,这样才能让面试官在有限的 时间 内获得你与岗位匹配的一些信息。也只有这样,才能有进一步面试的机会。首先让公司知道你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公司才会考虑要不要给你机会。而不能只表达对公司的热爱,对于自己的优势不做任何主动陈述,被动地让面试官去寻找你的优点,替你做 职业规划 ,这样有可能就与你所向往的岗位擦肩而过。      而且,很少有公司仅仅会因为你喜欢公司而录用你,因为喜欢公司不意味着你能胜任岗位。任何人做任何工作,个人获得成长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能胜任这份工作,且能做出成绩,这样才能得到我们想得到的。如果你不能给你所喜欢的公司带来价值,那么这个岗位对你、对公司都没有意义。      工作中需要主动思考如何去工作      某员工入职后去问领导,“我该做什么工作?”领导答:“你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工作,那你来做什么?”次日,员工又去找领导请示:“那我就从某某工作开始做起吧?”领导答:“知道该做什么工作了,就去做什么工作吧!”      这个小案例也许有一点儿讽刺,但实际上却是职场的一种现象。如果什么工作都要让领导帮你思考怎么做,那等于把你的工作量加在别人身上,你并没有完全胜任你的工作。      因此,在工作中需要请示,但不要等着被安排,因为执行只意味着完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当你入职后,了解了岗位工作职责,需要自己去了解之前的工作模式,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思考该如何开展工作,拿出成型的工作计划来给你的领导。给领导做选择题,不要做问答题。      在工作中出现任何问题,不要不假思索地急着去问领导怎么办,要知道你自己才是这项工作的负责人,首先要自己承担起责任。认真分析,努力思考,周全考虑公司各方面利益,权衡利弊之后拿出可以选择的两种以上方案,将每种方案的利弊详细解释给你的领导,供你的领导进行选择决策,这样才是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的表现。只有具备独立思考并完成工作的能力,才算是胜任了本职工作,也才有机会成长。      不要问公司什么时候会给你晋升的机会,只要你够闪亮,机会随时可以被创造。      不要羡慕别人升职,也不要抱怨自己没有机会,任何事情都有原因。人才的缺乏是任何一个公司都很头疼的事情,如果你没有被公司重用,第一说明你没有做出体现你能力的事情;第二说明你不够闪亮,没有将你的才华展现出来。      当领导安排事情时,如果这件事不属于你的常规工作职责,不要推脱,因为这是表现你工作能力的很好机会。而且你会传递给公司一个信号,那就是你是个有意愿做事,并且有更多能力做事情的人。如果公司发现了这样的人才,有机会一定会让你去试一试,如果你足够优秀,公司会主动创造让你发光发热的平台。      公司提拔一个人,主要看这个人做事的能力与意愿。有能力、有做事意愿的人,公司一定会给与平台,重点培养;能力不足而有做事意愿的人,公司会适当给予培训和锻炼的机会;有能力无做事意愿的人,自己会错过很多发挥的机会,也许要在一个不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埋没自己的才华;无能力也无做事意愿的人,必定是要被公司淘汰的。      不要总是抱怨公司没有给你平台,先要看看自己是否有做出让公司刮目相看的事情。不要害怕多做事,任何付出都是有意义的。主动去寻找并争取更多做事的机会,并且出彩地去完成任务,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12.14.2012从学生到职业人
songguoyuan 2012-12-14 11:15
从今天开始要准备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了,以 2013 年 7 月 12 日报到时间为界,在此之前应该积极做一些有关职场新人的前期准备工作。报到之后至 18 个月转正之前(也有可能不足 18 个月),应该立足能够明显胜任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并在同批入职员工中显现出一定优势,以方便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做出更有利的选择。 在农行北京分行签约为 5 年,先进行轮岗, 18 个月后正式定岗, 3 年工作经验估计要从定岗之后进行累加。这样在我工作 4.5 年时,我应该在同行业内在本岗位上具有竞争优势,而不止是单单在本机构内具有比较优势。 至于农行里的具体工作,我现在还不太清楚,但是我有条件搜集到相关的信息先做了解和处理,这样入职以后就不会反应迟钝。入职是需要适应时间的,先要积极了解对方是谁,在干什么,未来会做什么,和别的银行比做得怎么样,等等问题。注意的信息来源有若干,如下:( 1 )北京农行的时事信息,可以了解近期北分做了些什么,关注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主要客户属于什么行业,为客户提供了什么产品;( 2 )农行的时事信息,可以了解到来自于总行的发展方向,以及媒体评论,同时了可以了解到北分在农行系统中所处的地位的变化;( 3 )银行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包括其他三大行近期的主要动态,这样有利于做对比研究,可以了解到农行可能要做的事情,以及潜在会发生的改变,行业内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资质以及可以参与的培训等等;( 4 )宏观金融形势,央行政策、外汇管理局、海关、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主要部委有什么新的政策动向,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三大监管部门又分别干了啥;( 5 )主要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新发展,以及全球顶尖影响力银行他们的培养人才攻略,采用的资源,以及顶尖银行的发展方向,全球经济热点,峰会、论坛等认识。 我一方面要具有行业从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具有时事常识。同时,还要使自己具备职业人士的资质、技能等。其他的问题估计要边想边思考啦! 有些东西,特别是像职业发展这一块,由于本身必须基于一定的平台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发展,任何想脱离所在平台独立提升的想法都是难以实现的,哪怕是在不停地跳槽过程中都是不容易实现的。那么,我必须能够尽快发现农行北分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立,其最充裕、最珍贵的资源在哪个部门手上,然后基于这样的资源再求得最佳的对待,从而有可能立刻获得超出同机构内其他部门的员工,获得向上的机会。所以,充分地了解北分是当务之争,对目前的我而言也是最重要的。我要使自己尽量符合这一资源的需要,先跻身进去。加油!
个人分类: 职业|1 个评论
分享 职业优势
xuyu1991 2012-9-27 09:38
即将毕业了,想进证券,基金,投资类的公司,不知道考哪些证比较受欢迎?
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报关员的职业发展前景(转载)
denislin 2012-7-22 14:10
报关是货物进出口的必经环节,也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和国际商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关业务质量直接关系着进出口货物的通关速度,关系着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因而,随着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经验丰富的报关员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报关人员作为代表进出口单位的专门人员,其主要职责是办理向海关申报货物情况、配合海关对货物查验、缴纳进出口税费、提取和发运货物等进出境海关手续。由于报关活动与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法规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也要求报关员具备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操作性。   据海关总署统计,到2005年底,在海关注册的报关从业人员已达74878人,分布在全国254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0多个内陆设立海关的地区,其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业的人员约占报关从业人员总量的70%。近年来,报关单数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随着业务量的增长,报关从业人员人数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从2006年起,海关明确要求所有加工贸易货物的报关手续均需由在海关注册的报关员办理,进一步拓展了报关业务的范围,报关员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根据报关业务量的增长趋势,预计在“十一五”末期,报关从业人员的人数将比现在翻一番,达15万人左右。   近年来,有经验的报关员在一些地区仍然是比较紧缺的。可以肯定地说,报关业作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各地的需求情况来看,主要需求仍然集中在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内陆口岸和地区也将有一定数量的增长。   据预测,我国将要逐步建立以报关员,报关师和高级报关师为主体的报关行业技术职称,以提升报关行业和报关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因此报关员的职业发展前景是极其乐观的,相应带来的便是较为丰厚的工资待遇。据估计,评定报关行业技术职称以后,报关师的月收入一般在5000-6000元以上,高级报关师的收入将会接近或超过万元。   不过,报关员考试面向社会开放,门槛很低,而企业对报关员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不但要有外贸知识、报关知识,对金融、通关英语都有要求。另外,报关员是不可以做兼职的,因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入行要慎重考虑。
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