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大经济论坛 标签 发展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发展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日志

分享 鸡鸣山养鸡场 (小说)
陈建国 2013-6-7 22:03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课堂上,王婷老师动情的念着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 一丝杂音都没有。 “对面山上起火了。” 教室外突然有人喊了一句。 听到喊话声,王老师停止了朗读,往窗外看了一下,班里的同学也不约而同的往窗外看,只见对面山上浓烟滚滚。 “不是鸡鸣山养鸡场起火吧?” 教室外又有人说了一句。 “是那个地方。” 另一人答道。 教室外的走廊上,两个工人在给走廊的护栏涂漆,是他们的说话声传了进来。 鸡鸣山养鸡场是一个产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全称为西岭浦国际禽业有限公司,建在鸡鸣山上,原址集体化的时候,就办过个养鸡场,新的公司成立后,当地人依习惯仍称之为鸡鸣山养鸡场。“养鸡场”有职工 1200 余人,不少同学的家里人在“养鸡场”工作。 “嘀铃铃 ...... ” 放学的铃声响了。 坐在我边上的刘芸拿起书包就急匆匆的往外走。刘芸和我是同村的邻居,她母亲也在“养鸡场”工作。我知道刘芸急着赶去“养鸡场”,也急忙跟在后面。 学校到“养鸡场”要走半个小时,刘芸和我还有班里的另外几个同学赶到“养鸡场”时,大火已熄灭。在距离工厂几百米的地方,警方已经拦起警戒线。警戒线外聚集了大量来寻亲的家属。事发后,亲属们一直等候在事发现场,希望得到一星半点的消息。 我们几个同学站在警戒线外,透过围栏,可以看到“养鸡场”院内停着许多辆消防车和救护车,“养鸡场”发生火灾的厂房主体已被烧焦,院内工作人员在紧张忙碌,消防车来来往往。 刘芸紧张的朝里面张望着,冷汗不时从额头上冒出。 “看到我妈妈了没有?” 刘芸不时的问着遇到的熟人。 “没有看到,可能没有事吧。” 每个人都这样安慰着她。 “看到我姐姐了没有?” 有个男孩问刘芸。 “也没有看到,我刚来。” 刘芸边说腿肚子边哆嗦着,有点站不住了,我赶紧扶住她。 “出事的时候,我正在作业,突然看到走廊里起了浓烟,还有火球,烟很大,工友们都不知道往哪跑,通道的门被锁上了,车间墙上的玻璃咔咔的响着。” 人群中有个穿白色工作服的女工在和别人说着话。估计是从火灾现场逃出来的。 你怎么出来的,有人问道。 “我向冷库跑,冷库断了电,一片漆黑,我在冷库里乱撞,撞到一个出口,逃出来了。” “其他人呢?” 有人问道。 “不知道。” 白衣女工答道。 “怎么会找不到通道?” 有人问道。 “工厂的安全出口有几处,但平时工人入厂后,部分出口就会上锁。 白衣女工答道。 “人一进去,门就锁了,我刚进厂,也没有人跟我们说消防通道在哪里。” 白衣女工补充道。 “灭火 器 呢。” 有人问道。 “没有看到,好像车间里没有看到有灭火器。” 白衣女工答道。 “消防部门不会来检查?”  又有人问道。 “不知道,我们只管做事,不会去管这些事。” 白衣女工答道。 “应该会有人管这个事吧,但不知道是谁?” 白衣女工补充道。 “应该管这个事的人很多,可是,谁也没有去管。” 人群中有人悲愤又无奈的叹息道。 “火怎么烧的那么快。” 带着一副黑边眼镜的中年男子问道。 “据说,失火车间,用的是彩钢板和苯板组成的易燃材料,彩钢板没有加上阻燃材料。” 一个记者模样的人答道。 “消防部门是明令禁止建筑采用可燃苯板作为外保温材料。” 一个穿着蓝色条纹短袖 T 恤衫的中年人说道 “禁止的东西很多,监督落实到位的又太少。据说,“养鸡场”存放了近50吨液氨的车间,竟然逃过消防部门备案抽检,成为“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一个记者模样的人说道。 “液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化工产品,大量危化品的集中地,竟然是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人群中有人边摇头边叹息道。 “尊重生命。” 我说道。 “我不能没有妈妈,要是没有了妈妈我怎么办呢。” 刘芸边哭边说道。 “不会的,你妈妈肯定还活着。” 我安慰着刘芸。 “刘芸,你在这里,你妈妈在到处找你。” 同来的同班同学许琴喊道。 “妈妈。” 刘芸叫了一句,昏了过去。 ........ 作者 :
个人分类: 小说|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12.14.2012从学生到职业人
songguoyuan 2012-12-14 11:15
从今天开始要准备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了,以 2013 年 7 月 12 日报到时间为界,在此之前应该积极做一些有关职场新人的前期准备工作。报到之后至 18 个月转正之前(也有可能不足 18 个月),应该立足能够明显胜任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并在同批入职员工中显现出一定优势,以方便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做出更有利的选择。 在农行北京分行签约为 5 年,先进行轮岗, 18 个月后正式定岗, 3 年工作经验估计要从定岗之后进行累加。这样在我工作 4.5 年时,我应该在同行业内在本岗位上具有竞争优势,而不止是单单在本机构内具有比较优势。 至于农行里的具体工作,我现在还不太清楚,但是我有条件搜集到相关的信息先做了解和处理,这样入职以后就不会反应迟钝。入职是需要适应时间的,先要积极了解对方是谁,在干什么,未来会做什么,和别的银行比做得怎么样,等等问题。注意的信息来源有若干,如下:( 1 )北京农行的时事信息,可以了解近期北分做了些什么,关注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主要客户属于什么行业,为客户提供了什么产品;( 2 )农行的时事信息,可以了解到来自于总行的发展方向,以及媒体评论,同时了可以了解到北分在农行系统中所处的地位的变化;( 3 )银行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包括其他三大行近期的主要动态,这样有利于做对比研究,可以了解到农行可能要做的事情,以及潜在会发生的改变,行业内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资质以及可以参与的培训等等;( 4 )宏观金融形势,央行政策、外汇管理局、海关、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主要部委有什么新的政策动向,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三大监管部门又分别干了啥;( 5 )主要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新发展,以及全球顶尖影响力银行他们的培养人才攻略,采用的资源,以及顶尖银行的发展方向,全球经济热点,峰会、论坛等认识。 我一方面要具有行业从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具有时事常识。同时,还要使自己具备职业人士的资质、技能等。其他的问题估计要边想边思考啦! 有些东西,特别是像职业发展这一块,由于本身必须基于一定的平台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发展,任何想脱离所在平台独立提升的想法都是难以实现的,哪怕是在不停地跳槽过程中都是不容易实现的。那么,我必须能够尽快发现农行北分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立,其最充裕、最珍贵的资源在哪个部门手上,然后基于这样的资源再求得最佳的对待,从而有可能立刻获得超出同机构内其他部门的员工,获得向上的机会。所以,充分地了解北分是当务之争,对目前的我而言也是最重要的。我要使自己尽量符合这一资源的需要,先跻身进去。加油!
个人分类: 职业|1 个评论
分享 寇北辰:官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障碍
寇北辰 2012-11-27 20:20
十八大闭幕之后,新常委接二连三地提出了反腐败的观点,表达了新一代领导人对反腐工作的重视以及坚定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 打铁论 ” 、 “ 腐虫论 ”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把反腐称为 “ 一场斗争 ” ,并提出反对 “ 庸懒散奢、文风会风 ” 等政治腐败;李克强副总理在座谈会上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等生动话语概括现阶段改革形势及四层意思,皆可谓精到之见。 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政府决策,政府采取什么样的决策要看执政人员的态度。如果某些政府官员中盛行官僚主义思想,那这部分人就是社会的蠹虫,腐蚀社会和谐,阻碍社会发展。 官僚主义,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领导作风,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 一方面,官僚主义是一种 “ 只唯上 ” 的表现,认为上司决定了自己的仕途前程,就极力讨上司欢心。不看重自己居其位该做什么,而看重要往上爬该做什么;不在乎百姓怎么看自己,更在乎领导怎么看自己;不研究怎么解决民生问题,只琢磨怎么讨得上司欢喜;不体察人民疾苦,只观察上司脸色。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荒废政事,不谈民生,一心钻研上司喜好。在人民面前官腔十足,作威作福,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在上司面前摇尾乞怜,谄媚奉承,溜须拍马,极尽所能。这样一来,有多大的权就误多大的事,行政级别越高,影响范围越大。不止坏了百姓的事,还寒了百姓的心。 另一方面,官僚主义还是一种不求上进的堕落思想。虽然对上极力讨好,可对下却作威作福。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独断专行,不负责任。越不求做事就越不会做事,不只不在乎如何解决民生和发展问题,不学无术的态度也使其没有能力去解决。又因为高高在上的姿态听不进所有的建议良言,只是主观主义的瞎指挥。态度有问题就发动不了群众;方法有问题自然办不好事。 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里说 “ 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 ” 。社会发展需要政府带头,发动全民共同建设。官僚主义不仅使政府不能带头,还影响了政府形象,也摧毁了民众的积极性,发展的脚步自然就慢下了。 所以,官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障碍,要想根除这些障碍,必须加强党性教育,弱化腐朽思想,从根本上转变这部分存在官僚主义作风的干部思想,才能放开政府迟滞的脚步,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个人分类: 军事论坛|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挖掘文化潜力,着力特色打造
寇北辰 2012-11-25 20:58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就我国文化产业目前发展的态势来看,与过去相比好了许多,但 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形成以文化为主导的产业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文化产业的挖掘潜力巨大,需要加大力度来挖掘,需要在文化特色上下一定的功夫才能让文化在国家产业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文化产业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的发展趋势,文化转化为经济链的力度不够,存在:文化特色缺少系统性深层次的东西、文化产品方面缺少魅力、文化观赏景点存在的配套设施不全、服务质量不高、人文环境欠缺等因素,严重地影响着我国文化产业链的快速形成与发展。 西欧及日本曾经以一根香草带动一个区域甚至整体经济的发展。我国不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种植文化与这些国家相比都具备优势。但就我国文化产业还存在:挖掘不够,特色不足、深加工延续性欠缺,管理及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如:上海的七宝镇、张闻天故居、江苏千灯镇、绍兴鲁迅故居等及全国很多历史文化基地都存在着缺少一些文化性商业配套。这样就会导致观赏有余, 留不住人的现象。 留住人方面还是要在更多配套性方面下功夫,尤其在衣、食、住、行、乐及养生度假方面打造特色、挖掘潜力、增强服务、改造环境。 文化是产品的灵魂,是产业的灵魂,更是发展的灵魂。要让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在文化上多下功夫,在文化转化经济链上多下功夫,把文化特色更好地 通过 各种形式体现出来,以文化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形式刺激消费增长,文化、经济双腿并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科学平稳地发展。
个人分类: 经济论坛|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寇北辰: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寇北辰 2012-11-7 20:51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 10 年,是中国文化不断发展繁荣的 10 年,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比翼齐飞的 10 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 10 年。文化体制改革确定了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以此为契机,中国文化释放出的蓬勃活力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治国之道尚且重视文化的作用,治企之道怎能怠慢。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 人类存在地方,必有活动的记录、历史的沉积、生活的需要和愿望,这就是文化,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产物和精神产物。 企业 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种组织,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人,哪里就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与企业 发展 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低俗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从 管理 者到 员工 都具有统一的价值观念和发展目标、正确的心态、良好的 工作 习惯,就能团结一心共谋发展,企业将会立于不败之地。反之,企业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各个方面都会出现问题,不仅难以实现企业的发展大计,甚至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正处于缺乏良好企业文化的境况,这也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俗话说:“小型企业靠老板,中型企业靠管理,大型企业靠文化。”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固然存在这样的现象,但小型企业也要谋发展,也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大型企业也要考虑生存问题,也需要进行管理。无论企业规模是大是小,都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尤其是我国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没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利用,没有更好的技术可以支持,没有更多的人才可以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企业能够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改变“三个和尚没水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低俗文化,形成良好的企业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那么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就能得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相应提高,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金,不仅可以使民营企业稳定经营,还能帮助民营企业走上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拦路虎。我国民营企业若要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必须及早地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保证企业顺利运营,快速发展。
个人分类: 企业管理|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制约人的发展瓶颈之五------缺乏自我约束力
寇北辰 2012-11-4 20:39
纵观历史成败之人,都是因自我约束力不同而导致自我发展的不同,大到帝王将相,小到平民百姓都是如此。人一生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自我约束力,否则,就会因小失大,制约自身的发展。 首先,我们看帝王,有些皇帝不能自我约束,有些失了江山,有些丢了性命,有些还背上了千古毁誉。夏桀如此,商纣如此,唐玄宗如此,同治亦如此! 其次看政界,有些将相不能自我约束,一味争权逐利,最终也难有善终,摘乌纱帽是小,甚至还会赔上性命。鳌拜如此、和珅如此、文强如此,陈良宇亦如此! 再次看商界,有些商人,一旦有钱就胡作非为,甚至无视法律,行贿ZF,不良竞争,最终不但把自己的经营成果丢了,甚至还身败名裂。红楼如此,苏丹红如此,三聚氰胺如此,瘦肉精亦如此! 最后看更多的社会普通人,企业里,员工不约束自己而违反企业的规章制度,做不好本职工作,得不到企业重用,甚至被企业开除;学校里,学生不遵守校纪校规,放任自己,不好好学习,学不好知识,浪费了青春,甚至被学校开除,从而影响自己的发展;公民不严格约束自己,不遵守法律法规,影响了组织发展,断送了自己前途,甚至还损失了他人生命。公交车如此,动车如此,校车亦如此! 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学校也都有自己组织内部必须的规章制度。人必须要在一定的框架或者范围里生存与发展,如果离开了这些基本必须遵守的框架及范围,就会制约人的发展。不论是在国家层面上,还是其他任何层面的人,如果失去自我约束力都是人的发展中一大瓶颈。 综上所述,自我约束力是制约人发展的一大瓶颈,需要人不断提高自我约束力,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人要提高哪些自我约束力,主要从有:一要约束自己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二要约束自己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三要约束自己遵守不违反组织的规章制度;四要与人合作必须遵守诚信;五是对不好生活,工作,学习习惯约束;六是言行举止要进行自我约束。只有时时处处都形成自我约束力才能克服瓶颈,走上发展坦途。
个人分类: 个人管理|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寇北辰:和谐是发展的基础,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寇北辰 2012-10-25 17:58
寇北辰:和谐是发展的基础,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和谐是发展的基础,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 和气生财,以和为贵 ” 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 远在几千年之前,我们的老祖宗都能认识到这一点,说明了 “ 和 ” 字的重要性,如今在国际方面虽然倡导 “ 和平发展 ” ,但是美国一意孤行带领着一些西方国家发动了一些侵略战争。美国虽然在战争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就其现在的结果来看,美国经济及西方国家经济在这几年中节节衰退。 中国 “ 文革 ” 使发展倒退很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了 “ 和谐发展 ” ,结果的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很多公共管理部门或企业组织,由于权责利的争端,导致效率下降,企业效益下滑的现象屡见不鲜。 很多家庭,父子不和,兄弟不和,亲亲不和导致了家庭衰落。 很多个人,好争好斗,与他人不能和谐相处,结果失去他人的帮助,导致个人不得发展。 不论是任何组织,任何家庭,任何个人,只有和谐才能获得发展,和谐才能取得进步!和谐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要做出来的,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从世界角度来讲,要认识到和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不和谐对人类发展的危害性。要不断地调节国家之间的摩擦,改善国家之间的关系,重视 “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从大局上走向和谐。 其次,从国家角度上讲,要调节国家分配关系,注重民生问题,不断倡导和谐观念,不断提升国民素养,才能达到和谐。就拿重庆发展来讲,薄熙来把促和谐落实到行动中,倡导共富作为重庆发展的重点,在实际中从各个方面采取了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结果是 GDP 得到了增长,重庆得到了很快发展。 再次,从组织角度来讲,要合理调节组织之间、组织与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无论组织之间、组织与成员之间还是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不和谐都是因利益不同而导致的。组织要和谐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组织对和谐的教育与疏导,增强组织对和谐必要性的意识,统筹利益。组织人有正确的认识,才能获得组织的和谐发展。 第四,从家庭角度来讲,家庭要和谐不但要注重利益关系的调节,还要注重和谐因素的创造,例如重视情感,少争吵,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团结友爱,家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五,从个人角度来讲,俗话讲: “ 祸从口出 ” ,闲事莫论他人非,多帮助他人,少责怪他人,多理解他人,多包容他人,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有了帮助就会迎来发展。 综上所述,不论是世界、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家庭抑或一个人,只要和谐,和气,以和为贵为出发点,就会得到很快的发展;凡是搞不和谐因素的,都会发展滞后甚至是倒退。所以,和谐是发展的基础,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个人分类: 管理论坛|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寇北辰:论强国之道
寇北辰 2012-10-23 18:18
寇北辰:论强国之道
强国之道,在于强民;强民之道,在于强力。 强国之道,在于强民。国家强盛的前提是和谐,国家和谐的前提是稳定。 首先,民为本,本固则位定,本固则丰茂。有民才有国,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国家稳定的根本,人民生活稳定国家才能稳定。根基牢固国家制度才会稳定,国家体系才会稳定,国家政权才会稳定。根本不牢固,国家必将面临内忧外患,政权也将岌岌可危。 其次,民为贵,贵民方为民贵。君视臣如手足 , 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 , 臣视君如仇寇。人民是国家和谐的根本,国家重视人民的尊严,人民才会重视国家的主权,国家重视人民的需求,人民才会重视国家的繁荣。国家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前提,不断丰富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人民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充实国家才能和谐, 再次,民为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民弱则国弱,民强则国强。国家的建设都是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国家强盛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来源,只有人民工作努力国家才能发展。国家的强盛在于人民的强大,人民是捍卫国家最坚实的后盾,是强盛国家的最强大的攻坚力。 强民之道,在于强力。使人民富强的基础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力。人要生存必须用自己的劳动力换取生存必须的物质,人要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力水平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人只有不断在社会竞争中锻炼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发展力。个人能力提升才能衣食无忧,才能温饱充实,才能谋求发展。 强国之道,在于强民;强民之道,在于强力。人民的实力就是国家的实力,人民的能力就是国家的能力。人民竞争力的增强就是增强国家生存力,人民发展力的增强就是增强国家竞争力,万众一心共同为了国家强盛奋斗才能不断增强国家发展力,才能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个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竞争,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国家必须始终致力于提高人民生存发展的能力,使人民生活稳定富足,温饱充实,才能与民共进退,共发展,共强盛。
个人分类: 国家管理|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寇北辰:为成功育苗
寇北辰 2012-10-15 16:30
每一次秋的丰收,首先都要有春的播种;每一次成功的播种,都是在为收获育苗。 有的人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人说你想要收获什么,就播种什么。 那么到底是先有播种,还是先有收获? 当然是先有播种,后有收获。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播种前你要先想好你想收获什么,然后再去播种。如果自己种了豆,等到收获时才发现自己想要得瓜那已经是为时已晚。即使,豆的收成再好,也于事无补。 看似滑稽,可是却真正的概括了大多数人的成长历程,也蕴含了我们人生的道理。 入学时,我们想着要努力学习,每天完成作业做好预习后才休息;工作后我们积极工作,领导安排下来的工作都认真完成。这样我们是过着被动的生活,被动的接受任务,被动的被安排着生活,可能生活也过得去,但是难免有点单调而随意,况且不是每一次都会把所有的事情做的很到位。而如果是更一般的情况,就连积极努力也没有,只是想玩就玩想学就学或者不想学,工作学习有一下没一下都是应付的,那结果就更加不用说了,更加有点且行且停得过且过的味道,混日子的生活又能有多少收获。 我们生活中大多人都是只管做更甚者是只管混日子,尽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成什么样是什么样,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结果往往都不怎么样。积极一点的会觉得我尽力就好,认为天道酬勤,认为努力了就会获得最好的结果。殊不知,这样无论是努力还是尽力,都是自己现有的力量。那么我们的力量永远都只有这么大,我们的生活就只是一直在这个水平打转,不会前进不会发展。况且,没有固定的目标,东努力一下西努力一下,很多时候是费了半天劲却都是做了无用功还在原地打转。 而如果事先为自己定好了目标,对于跳一下才能吃到了苹果,我们不仅会因为有路口固定的目标而清晰的指导自己努力的方向,坚定不移的努力避免了做无用功;也会因此挖掘出我们的潜力,久而久之,这种不断被挖掘出来的潜力也就逐渐成了我们信手拈来的力量,因此我们会变的更强大。 这才叫发展。 《礼记大学》 中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只有在播种前,先明确自己想要得瓜还是得豆,正确的播种,辛勤的育苗,此时的天道酬勤,肯定会有丰硕的果实。
个人分类: 发展论坛|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不可忽视的“人情世故”
寇北辰 2012-9-29 20:18
为什么人情世故不可忽视?人生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可没有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是纲,其余都是木。人情世故是建立人与人良好关系的基础,不论对于任何一个组织、任何家庭、任何个人,人情世故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情世故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前途、发展与归宿。 人与人之间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情就会淡漠、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失去外援,没有外援人就会有很多无奈,就会陷入孤立,就会陷入困境,就会使人生没有意义,更会使人没有发展,更谈不上人的幸福。 因为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人与人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只有与人在一起才能获得生存,获得发展,获得进步、获得快乐、获得幸福。如果没有社会、组织、家庭或他人的帮助,一个人的一生就会一事无成。因此,人情世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本领。 每个人都渴望发展、渴望得到他人的帮助、渴望得到组织提拔晋升、渴望自己有个幸福的生活。为什么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呢?其原因在于不懂人情世故,不懂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所以,如何能获得发展、获得他人帮助、获得提拔晋升、获得幸福生活是摆在年轻人面前难题。要攻克这难题必须从重视人情世故,人际关系开始。 就目前而言,有很多年轻人由于不懂人情世故,从而导致与社会,组织、家庭、他人的人际关系不好。这些人情世故具体表现在,个人自私、懒惰、没有礼节礼貌。自私表现在只求回报不求付出,甚至在一些小的细节中如:我见过一个年轻人,有一天和一些同事出去,同事经常吃东西都要给他买吃,他出去后走饿了只知道自己买东西自己吃。还有些年轻人只知道吃别人,用别人东西,自己一分钱都舍不得给他人买吃的买东西。懒惰主要体现在,大老爷习惯,在单位不主动搞卫生,不主动为长者、上司倒茶端水,回到家里不搞卫生,不搭理家事,不做饭不洗碗,家里没有米面自己不主动买,等长者做好了,买好了,请吃;别人干活不去帮助,只顾自己玩耍。这些都是个人懒惰行为。这些方面做不好,就会使人情世故变得灰暗,一个人没有人情世故,将把自己置于无法获得发展的境界之中。 不懂人情世故的表现主要有以下 5 点:一是爱占便宜不吃亏,“铁公鸡”喜欢吃别人的喝别人的,而自己不愿给别人吃或别人喝。二是接受别人礼物很高兴而自己不愿给别人送礼。三是偷懒,不论是单位的工作或者是家务事,能偷懒就偷懒,不积极不主动,更有甚者只知道吃饭不知道干活。四是一说一动不说不动,没有主动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是被动地做事。五是没有礼节礼貌,见长辈,见领导、见他人不主动问好,节日不发信息不知道问候。 这种现象在很多组织及家庭中都普遍的存在,如果不能改变年轻人的自私、懒惰行为,就无法改变人情世故,就不会赢得社会、组织、家庭和他人的喜欢与欢迎。 只要回报不想付出、只想自己不想他人的这种观念,将会对年轻一代未来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会毁掉年轻人更加美好的前程。在这里奉劝年轻一代,要高度重视人情世故,克服自私、懒惰、没有礼节礼貌的行为。要想发展必须学会与社会,与组织、与家庭、与他人相处。 综上所述,人情世故是人生发展,追求幸福的前提条件,是“人情世故”是人生不可忽视的必修课。不懂人情世故,人就会面临着脱离群体,脱离社会、脱离家庭、脱离他人。最终,陷入困境之中。
个人分类: 教育论坛|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人生的五大发展阶段
huangyuzhu 2012-7-6 11:59
人生五大发展阶段:首先自己要行;其次要有人说你行;再次说你行的人要行,然后你说谁行谁就行,最后没人敢说你不行。
个人分类: 每日生活|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误解
sunwenkui2010 2012-5-7 15:26
吴敬琏 原创 | 2012-05-07 09:45 标签: 误解 改革 经济 发展 顶层设计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当前许多经济学家甚至全国人民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迄今为止,中国 30 年的经济改革一直是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向走的,但是本世纪初以来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选择,于是改革似乎重新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一个选择。以下,我就这段时间对此问题的思考,谈一些个人见解。   “ 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    2010 年中共中央制定 “ 十二五 ” 规划时提出两个要点。一个是整个 “ 十二五 ” 时期的主线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外一个要点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动力是全面改革。    “ 十二五规划纲要 ” 在提出 “ 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 的同时,还要求 “ 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 。   此后,许多部门都在研究本部门的 “ 顶层设计 ” ,学界也在讨论今后改革应当选择哪些重点领域和如何进行这些领域改革的 “ 顶层设计 ” 。从中央各个部门如财政、金融,直到一些具体的改革项目,如公立医院改革,都在谈顶层设计。我认为,这多少是对 “ 顶层设计 ” 的一种误读。   什么叫顶层设计?为什么提出这一说法?对此,有许多人也提出这样的疑问。   所谓 “ 顶层设计 ” ,原本是来自网络工程学( Network Architecture )的一种说法,英文原文是 top-down design 。它是说在进行一个大系统的建设前,要从顶层开始,由上到下地进行设计。 2001 年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在讨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问题时,发现许多地方往往热衷于购买最好的电脑、最好的外围设备来建设自己的网络,而不注意整个系统的设计。比如说,政府机关的内网和外网之间是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还是逻辑隔离的方式,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首先提出了 “ 加强顶层设计 ” 的问题。一些 IT 方面的科学家指出,建设电子政务网络需要首先要在顶层设计一个网络,而不能从各个子系统开始着手,只有这样,各个子系统之间才有可能互相沟通、兼容、联动。时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的刘鹤主持了这场讨论。    为什么提出 “ 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问题 ”   为什么 “ 十二五规划 ” 提出要 “ 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 ?原因可能有二:一个原因是不少人以为中国改革从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案的设计,一直停留在 “ 摸着石头过河 ” 的水平上,而不了解中国改革在上个世纪已经形成了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现在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另外一个原因是本世纪初出现了另一种 “ 顶层设计 ” ,需要来比较哪一种 “ 顶层设计 ” 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加正确和更加有可能成功的。   在我看来,说我们直到现在还在 “ 摸着石头过河 ” ,是一种误解。 “ 摸着石头过河 ” 是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做法,因为那时我们与世界学术界已经隔绝了很多年,原来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就一定是苏联式的体制,当事实证明这一体制是行不通的时候,对于到底怎样才行得通,心中是完全无数的。所以当时陈云和邓小平都提出 “ 我们现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 , “ 走一步看一步 ” 。这种情况到 80 年代中期已经发生了改变。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从决策层到经济学家和社会大众,都认识到改革总是摸下去是不行的。所以,就提出了一个 “ 顶层设计 ” 的问题。不过当时不叫 “ 顶层设计 ” ,而叫做 “ 目标模式 ” 。    1985 年的巴山轮会议上,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部主任科尔奈( Janos Kornai )有一个关于改革目标模式的重要发言,提出现代经济的体制模式分为行政协调和市场协调两大类,两大类又分为直接行政控制、间接行政控制、没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 4 个子类,科尔奈倾向于选择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作为改革的目标。对此大家都很认同。后来,由于 1988 年经济波动和 1989 年的政治波动,对于中国应当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分歧的意见。 1989 年以后,坚持计划经济成为主流。    1990 年 12 月和 1991 年 2 月邓小平提出 “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以后,从 1991 年年中到 1992 年年中,中国的党政领导人到经济学家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认真探索,最后在 1992 年 10 月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中国改革的目标,这就是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体系。这可以说就是当时确定的中国经济改革的 “ 顶层设计 ” 。在这个 “ 顶层设计 ” 确定以后,就开始了经济改革的 “ 总体规划 ” ,即各个领域改革方案和它们之间配合关系的研究。然后, 1993 年 11 月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0 条 ” )》,形成了市场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各个方面的具体方案。这一决定非常具体,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好评。 1994 年开始就按照这个总体规划进行改革。此后, 1997 年中共十五大又提出 “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 ,对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的 “ 战略性布局调整 ” ,以便确立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不断改善的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奠定了体制基础。 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在 20 世纪末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初步框架还存在很大缺陷。这一方面表现为它还保留着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若干重要因素,其中集中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国有经济对市场的控制。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治没有建立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 2003 年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在许多重要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可是由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进一步推进改革会越来越多地触动政府和政府官员自身的权力和利益,改革的阻力非常大,也由于改革的进步,使中国经济开始崛起,各级政府官员普遍自我感觉良好,不觉得需要推进进一步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既无压力也无动力,于是改革步伐开始放缓。改革停顿不前,市场秩序混乱,权力干预加强使得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得到扩大,于是腐败愈演愈烈,即便用严刑峻法也难以禁止,同时贫富差也愈拉愈大。现在回想起来,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民众群情激奋地批判的以 “ 官倒 ” 为代表的腐败,与新世纪出现的腐败是无法比拟的。 腐败猖獗和贫富分化加剧,为一些支持旧体制和旧路线的人运用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言说误导大众提供了机会。本来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改革就不断受到来自支持旧体制和旧路线人们的质疑和反对。本世纪以来这种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强,而且在错误的舆论导向下获得部分弱势群体的支持。这些支持旧路线和旧体制的人们提出的 “ 药方 ” 或者叫做另一种 “ 顶层设计 ” ,就是动用国家机器来制止腐败和贫富分化;同时运用政府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靠海量投资来营造炫人耳目的政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 政府的控制越是加强,寻租的制度基础就越大,腐败也就更加严重;而腐败越是严重,在某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下,也越有理由要求加强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控制力。   后一种 “ 顶层设计 ” 的初始形态叫 “ 北京共识 ” ,后来则被称为 “ 中国模式 ” 。其主要内容是依靠强政府、大国企,用海量投资来支持高速增长。这种政府主导的发展道路,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从西方各国政府短期政策中得到鼓舞。其 “ 优越性 ” 似乎也得到了某些短期业绩的支持。实践中还出现了一些 “ 样板工程 ” ,例如被 “ 中国模式 ” 的支持者所盛称的 “ 高铁奇迹 ” ,还有某些地方依靠政府的强力动员和大量注入资源实现的超高速发展等等。   于是就出现了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还是国家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 “ 顶层设计 ” 之间的选择问题。在我看来, “ 十二五 ” 重新提出 “ 顶层设计 ” 的问题,其实质是明确未来改革的正确方向。    争取形成新的 “ 改革共识 ”   近几年事态的发展表明,出现了总结不同 “ 顶层设计 ” 之争,形成新的 “ 改革共识 ” 的可能性。   首先,近些年来,通过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分析和讨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其次,近来,那些采取 “ 强政府、大国企 ” 模式发展经济的部门和地方这种模式所造成的种种严重后果正在显露出来。因此,近来朝野上下推进全面改革的呼声开始提高,甚至出现了形成新的 “ 改革共识 ” 的可能。   这一新的改革共识不是脱离过去的基础重起炉灶,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比如说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特别是小平 “ 南方讲话 ” 以后形成的新的改革高潮存在着缺陷。其中最主要的缺陷是, 1992 年以后就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并提。事实上,中国改革进程中落后的方面,包括政府职能明确界定和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调整,都涉及到政治改革。正如小平在 1986 年讲过多次的,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改革也落实不了。    “ 十二五 ” 规划要求 “ 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 所说的 “ 改革 ” ,是指 “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 ” ,因此,我们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也应当不是某个单项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而是全面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目前,各界人士正在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进行热烈的讨论。对于经济改革总体规划的讨论,大体上涉及三个领域:一个是私用品领域,即 “ 竞争性领域 ” ,包括市场开放、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农地改革、金融改革等项目;一个是公共领域,包括财税改革、民间组织发展等;还有一个是市场监管,包括从实质性审批到合规性监管、反垄断执法等。   对于政治改革的讨论,也大体上涉及三个领域:一个是法治,一个是民主,一个是宪政。至于三者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它们应当有重点地进行,还是协同推进,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深入地讨论。   顶层设计要和基层创新相结合   社会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巨型的系统,为了保证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必须要有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但是,进行顶层设计一定要倾听民众诉求,与从下到上的创新相结合,从地方政府主动探索获得启发和经验。   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地方的改革试验。比如上海从前几年起就要求国有资本退出几十个竞争性行业,而且每年都要检查落实情况。增值税扩围试点,也是上海市最先提出的,这项对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很有意义的改革,很快就得到了一些大城市和国家财税部门的积极响应,有望加快增值税最终向消费型转型的步伐。   还有广东省的一些体制创新也很值得注意。一个是从 2010 年开始,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现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提出应该用 “ 非禁即入 ” 取代 “ 准入 ” 制度。现在他们已经获准进行宽松商务登记制度的试点。再比如深圳试水创新的民间组织无主管设立,现在已经在广东全省实施,实施效果很好,包括国家民政部的一些官员们也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有益无害的。再有就是村民自治的选举制度。这本来是我国现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制度,但是事实上绝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很好地执行,现在广东乌坎树立了一个好的范例,也有可能减少今后推广的阻力。   许多基层的制度创新,往往都能为整体改革提供重要的方向提示和实施经验,甚至本身就具有全局意义。我们应当热情支持,使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协力推进改革,这样,中国就必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在新的、更高的水平上重显辉煌。   (在 “2012· 金融四十人年会 ” 上的演讲)
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