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gjingfeitai
1091 3

[财经时事] [转]孙立坚:大地震不会让日本经济沉没 [推广有奖]

苗实:读书是我最大的嗜好,没有之一。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京城四老和白老师

京城四少和林老师

学者苗实现象争论

威望
9
论坛币
260439 个
通用积分
20765.5036
学术水平
1387 点
热心指数
1921 点
信用等级
1075 点
经验
581472 点
帖子
32239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4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31
最后登录
2022-5-5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sbzt/20110317/08169546378.shtml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东北9级大地震,不仅给还没有摆脱危机阴影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冲击,也给正在面临通胀风险的全球经济蒙上了阴影——全球股价下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流动性逃避”引起美元和日元大涨的恐慌格局。再加上福岛核电站放射物的泄漏事件,更让海内外投资者对日本经济的未来和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增添了许多忧虑。
  那么,现在市场强烈的反应是否会持续很久?中国经济是否会受到严重的拖累?世界经济是否会因为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经济体的发展放缓而再次陷入低迷?
  能否控制核污染是关键
  首先,笔者以为,日本大地震给内外经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问题。
  尽管这次大地震给日本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但是,它对日本制造业、出口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冲击,并不一定会超过1995年神户大地震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因为支撑今天日本制造业及其出口竞争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京滨区域、阪神区域和九州区域。而目前重灾区——东北区域的经济表现则要排在日本国内中下游的位置(不可否认,最近几年日本东北区域加快了产业现代化的步伐,很多著名厂商都在仙台内外区域建立了其生产和研发基地等)。1995年阪神重灾区生产能力的复苏只用了半年,经济的全面复苏只用了两年,远远好于市场当时悲观的预期。更何况经过了16年的变化,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已大大提高,分散日本经济风险能力已大大增强?如果核污染没有进一步恶化,日本产业的复苏和企业生产能力的恢复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
  但是,如果最坏的局面出现,即严重的核污染问题无法控制,从而导致日本不得不进行人口和产业大迁移的局面,那么,这种将花费巨大的财政成本的“结构调整”,可能会让日本社会出现恐慌性的震荡——不仅日本经济会大幅度的下挫,而且,日本民众抛售国债恐慌性的离场,也会让日本国债市场价格暴跌,由此引发金融资产价格一路下跌的恐慌现象,日本**也会被逼到没有能力再融资的“破产”地步。当然,我相信在核污染可能引起的“日本沉没”危机发生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7主要国家乃至G20成员,都会加入到援助的行列之中。否则,一个经济大国的“退出”所掀起的巨浪,一定会严重威胁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
  短期负面影响无法回避
  其次,即使核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日本大地震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也无法回避。
  从实体经济层面上看,日本国内的生产线因直接破坏和电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面积的停产,必然会出现暂时性的商品和产品的短缺现象。日本**大规模的救市资金投入,不仅给已经债务累累的日本**增加了财政负担,也会因为流动性的过剩和商品短缺的复合效应,而导致灾难中常见的通胀高企现象。另外,从金融市场层面上看,大量向海外做“逃息交易”的机构资金,因为危机中有强烈补充流动性的需求,导致日本国内资金流入急剧增加,日元瞬间大幅升值,而投向日本短期国债、谋求“流动性保障”的资金也在短时间内变得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基本面恶化的担忧、离开股市的大量资金和海外“回归”的大量资金汇拢在一起,一下子就把日本国债的价格抛向了空中。今后,日本国债价格大跌的风险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大。
  从中长期看,家园重建的机会给大批日本企业打开了投资的空间,很多企业会找到难得的 “商业感觉”,而危机给日本经济所遗留下来的就业压力也会得到慢慢的缓解。今后可能出现的失业率下降和日本企业利润的回升,反而有利于日本**财政赤字的减少。
  中国需建立有效替代方式
  第三,中国经济摆脱日本大地震负面影响的关键,在于迅速建立起有效的替代方式。
  从短期而言,日本东北地区提供给中国的半导体电子部件、汽车零部件等高附加价值的中间品,会影响到高端客户市场的产品生产。由于东亚制造链长时间以来分工明确,短时间内来自韩国、欧洲等地的其他替代品还很难快速投入使用,如果我们要解决市场短缺现象,就要快速寻找替代的渠道来调整“信价比”。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因为日本经济的震荡产生了打压大宗商品价格的效果,这对缓解中国输入性通胀和货币政策的从紧压力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从中长期来看,日本产品“缺位”对中国的影响,可以通过内外“替代”得到缓解,一旦日本灾后经济复苏,仰仗大量避险资金的外流所带来的日元贬值优势,就会使得日本企业对华出口的规模进一步增大。事实上,日本贸易振兴协会在大地震发生前,刚刚发布的中日贸易展望报告曾乐观地判断日本贸易顺差将创下历史的新高。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核污染对中国产业政策和世界能源市场带来的影响。前者可能会影响中国投资的取向和相应股市板块的表现,后者会影响中国所面临的输入性通胀的环境,即核电站产能的萎缩会增加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由此推高油价。
  世界经济受金融市场影响
  最后,世界经济受到日本大地震的负面影响,更多的可能来自于金融渠道。
  由于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国,而欧美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又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所以,日本的“缺位”会让外部市场判断中国的最终产品供应能力也受牵连。于是,世界最大制造基地的萎缩,可能会短时间内打压大宗商品价格。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源于日本的影响会被韩国和欧洲制造商、乃至中国的成长性企业的崛起所冲销。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日本大地震中长期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金融领域。短期内,关联保险公司股价的破位和后来可能发生的倒闭现象,会再次引起市场的恐慌。但是毕竟这次保险市场的派生风险,已经不再是2008年前金融创新滥用的那个时代,保险市场的震荡不会波及到所有的金融行业。另外,由于日本低息政策的长期化和财政赤字的持续膨胀,日元流动性的泛滥和日元的日益贬值,会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造成持续的通胀、资产泡沫和货币升值的压力。
  不管怎样,从日本的民族性和经济基础来看,日本经济不会轻易沉没,而市场今天的过度反应,很多时候可能也是金融资本想在价格的变化中谋求暴利的表现。所以,决策部门和我们一般的消费者在出乎意料的重大事件面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提高全社会摆脱非常事件所需要的危机管理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日本经济 孙立坚 大地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经济 日本 孙立坚 大地震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沙发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3-17 18:28: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17/00579544231.shtml

日本经济难以迅速摆脱地震阴影


  目前有许多人把此次日本灾后经济前景与二战后和阪神大地震后的情形相比,认为日本二战后和阪神大地震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灾后重建的需求拉动,并由此推断这次灾后大规模重建有可能使日本经济出现“V型”复苏。然而情形是不是如此,我们还需要分析其大背景,全球经济产业格局的迥异很可能让这次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从战败后的阴影中走出来,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有三大最重要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是美国在全球推行“马歇尔计划”,日本成为美国亚洲战略的重点扶持对象,日本获得了大量的物资采购,从而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打开了大门。
  二是二战后日本在实现“经济自立”的战略指引下,大规模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和工业体系建设,包括制订钢铁、煤炭、造船、电力等行业的生产合理化计划,把私人投资的40%吸引到这些行业,加快改造旧设备的步伐;设立日本开发银行和日本进出口银行,对重点行业的设备投资和进出口提供长期低利贷款,并直接对铁路、港湾、电力等部门进行财政投资,支持基础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修订税制,对企业设备实行特别折旧制度,加速设备更新等等,形成了日本的一次大规模资本积累。
  三是日本选择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实现赶超,并利用国际经济“三低”(汇率低、油价低、工业原材料价格低)的有利条件,构筑了“日本制造”的强大基础。
  再来对比一下1995年阪神大地震。阪神地震后,日本能迅速从灾害中走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日本的债务余额对G D P之比为90%左右,财政赤字(中央**和地方**赤字)对G D P之比为5.4%,**财力仍然充裕,足以让日本**花费20万亿日元用于实施创新复兴计划。
  日本在此次大地震后,能否像前两次一样,经济迅速复苏呢?情况恐怕不一样了,全球产业和经济格局的改变让日本所处的大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从重建的财力看,无论是债务总额与G D P之比、财政赤字与G D P之比,还是国债依存度,目前日本都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最差的。**没有充足的财力用于规模重建,与此同时,全球正处于脆弱的危机修复期,总需求低迷,同样饱受高债务、高失业率困扰的美国、欧洲经济体很难拿出资金来支持日本。再次,日本部分制造业恢复也可能遇到来自于中国等新兴制造大国以及德国等老牌制造大国的竞争。所以,地震将对日本乃至全球的产业经济格局带来深远变化。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藤椅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3-17 18:46: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了解日本经济,不敢发言!!!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板凳
fayedi 发表于 2011-3-18 09:56: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沉了日本,灭了这个劣质民族,比什么都强。什么这个那个,没有谁地球都照样转。沉了日本,是全亚洲人民的福音。
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4 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