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寅第1经济
中国经济奇迹与顺差拉动
中国改革开放后,利用顺差拉动,在价值实现上,为过剩商品找到了市场,避免了债务拉动;在价值创造上,推动了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两者的结果是中国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
顺差拉动受制于债务拉动,当中国经济规模变大时,美国的消费债无以承受,次贷危机爆发,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中国开启双循环,宣布了该模式的不可持续。
顺差拉动形成的高速增长,不是中国所独有,20世纪初的美国、战后德国与日本,20世纪末的亚洲四小龙,都曾经历。
2009年次贷危机后,中国果断实施4万亿,效果显著,2008年、2009年仍保持了9%以上的速度,2010年达到峰值10.6%,此后,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长安讲坛”上表示,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增长速度下滑具有必然性,但是年年下滑就是一定有问题的。
央行屡次提及防范系统性风险,但它是如何形成的?根源是什么?人们不禁疑惑,之前运行良好,系统性风险却如太空来客,陡然降落。这表明,因果链条尚不明晰,缺乏深入研究。
新平庸与债务拉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2014年11月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表示:世界经济面临新平庸风险,其特征是一种持续的低经济增长和高失业率状态。
如果横向比较世界经济体的物价,那么,陷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经济体绝对物价水平也高,典型为欧美日等老牌市场经济国家,其本质即为滞胀产出减少,物价上涨,其特征为负增长、高物价、高债务、资产泡沫化、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
滞胀如何形成的?传统观点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带来的,这既不符合经济史实,也不符合经济逻辑。
早在1893年就已出现,随后1896年、1904年、1914年、1917年、1920年频发,尤其是1917年的产出增长为-2.5%, 物价上涨高达23.3%,表现出极为显著的滞胀特征。
老牌市场国家欧美日先有滞胀,人口老龄化,然后产业转移至中国,而今,中国也出现滞胀迹象,产业同样向外转移。因此,滞胀并非凯恩斯主义带来的,它是市场主体对债务拉动的一种消极的反应,是债务长周期的一个阶段,卢卡斯批判并不能成立,新古典需要对其做出重新解释。
经济学流派看似纷杂,实则有主脉络。
古典的劳动价值论与全要素价值论之争,可归于生产函数贡献,而生产函数属于供应侧;边际革命转向需求侧,但它却是主观的形式,无法客观计量;马歇尔将上述供需调和,结果不伦不类;凯恩斯强调有效需求,弗里德曼关注货币,即需求以货币表达,但缺乏债务成分;费雪、辜朝明、达里奥述及需求中的债务,但均只是片断,没有建立完整的货币循环,缺乏正确的货币流量与流速,将M2视为货币,一边大声呼喊货币超发了,一边又对挤兑、通缩困惑不已。 新宏观不是天外飞仙,而是经济学主脉络的继承与发展。
新宏观指出:央行出现后为货币主导的经济,独立的货币循环形成,设初始投资为1,储蓄率为s,则消费率为1-s,因为s>0,故1-s<1,即初始投资必然亏损,具体表现为大企业亏损,负债累积,比如中国铁路,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墨西哥石油公司等,而储蓄再投资必然血本无归,由此导致养老金保值增值难题,以及储蓄过剩,它们开始脱实向虚,炒作房地产、大宗原材料,从而推高生产生活成本,形成滞胀;流入股市、汇市、债市,由于无法实现最终增值,于是资产泡沫周期性破灭,这就是债务主导的金融周期,其机理可由月度GDP=基础货币*(1-储蓄率*法定准备金率)^(月度序数-1)完成量化,该月度GDP公式统一了货币乘数、投资乘数、费雪公式。
可见,货币经济条件下,储蓄导致宏观投资必然亏损,它没有变成经济增长的动力,反成为阻力,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失效了,节俭悖论出现了,其本质为个体储蓄可以致富,而整体储蓄却导致贫穷,因为个体储蓄的价值实现空间足够大,整体储蓄使价值实现空间变小。债务全是坏的?也非如此,比如,富有竞争力的小企业可以加杠杆,约束条件为价值实现远离天花板。
债务长周期的路径可划分为以下四大阶段:
市场是由大企业带动的,对于大企业而言,项目初始投资期,由于折旧的影响,利润表靓丽,误导企业积极借贷增加投资,而追加的投资又会进一步美化利润表,于是在良好预期的推动下,形成物价上涨与产出增加的复苏;
由于央行对储蓄存款增量提取法定准备金,使货币流量不断衰减,而随着储蓄存款存量的累积,债务利息支出同步加重,导致消费需求不断萎缩;供给方面则由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产出增加显著,商品普遍过剩;两者作用形成物价下跌与产出增加的繁荣;
随着实体经济出现严重通缩,宏观投资必然亏损规律显化,储蓄资本脱实向虚,炒作房地产、大宗商品,推高生产生活成本,导致企业收益无法覆盖债务利息,不得不减少投资还债,而企业的普遍减产使居民收入减少,需求进一步萎缩,于是再次减产,形成滞胀;
为了避免形成螺旋向上的恶性通胀,货币当局不得不紧缩,这又使得债务负担愈发加重,即债务通缩,形成物价下跌与产出减少的萧条。
可见,完整的经济路径是由菲利普斯曲线与反菲利普斯曲线组成。
滞胀与萧条是债务拉动的必然产物,它让老牌市场国家陷入负增长、高物价、高债务、资产泡沫化、产业空心化,逐渐衰落,而新兴经济体在顺差拉动下稳步崛起,世界格局重新洗牌。
次贷危机是债务危机的导火索,它引爆了消费债务、大企业债务、主权债务危机,导致银行挤兑、企业倒闭、居民失业、政府关门,社会动荡。
国际金融协会(IIF)公布的周报显示,2020年全球债务升至275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2020年末中国除去股权融资的社融存量为276.5万亿(当然,股权融资也是要求有回报的,属于广义的债务),一年期贷款利率为4.35%,名义GDP为101.6万亿,名义增长率为 2.535%,则社融存量*贷款利率=12.02万亿>>名义GDP*名义增长率=2.58万亿,债务超越资本、劳动力、原料、技术等要素约束,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阻力,迫使企业减少投资,导致就业困难,危及社会稳定。
凯恩斯主义减弱了萧条,但它并没有解决摆脱宏观投资必然亏损的约束,只是让债务转嫁给政府,国债的无限累积最终求救于央行,而央行的无限量宽尽管可以使债务延续, 但又陷入长期滞胀,且让货币崩溃。MMT的国债非债论本质为国家带头违反债权债务法理。根据月度GDP公式可以推得,企图通过扩大分母去杠杆是徒劳的,因为分子增加的更快。
由于市场内在的不稳定性以及正反馈机制,如自由放任或调控不当,则陷入长期的滞胀或萧条,失去复苏与繁荣,即经济周期并不是最坏的结果,现实要求更为完善的经济解决方案。
外汇占款下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本质
中国加入世贸后的10年间,外汇占款与货币发行的比例超过90%,因此,对外汇占款与持有美国国债的本质值得深入研究。
美联储发行美元,中国外贸企业顺差,结售汇中国外汇管理局,购买美国国债,增发等量人民币;
美国财政部收到美元,中国外贸企业顺差,结售汇中国外汇管理局,购买美国国债,增发等量人民币;
如此重复的结果,美元数量不变,美债无限增加,人民币无限增加,美国环境、资源得到保护,居民工作少,物价低,中国则环境、资源被破坏,居民工作多,物价高,即中国福利受损。
越战让美国的债务从1965年的3,170亿美元增长到1976年的6,200亿美元,供给主义口号下的里根总统实为赤字总统,1980年的9,070亿美元攀升到1989年的2.85万亿美元,这是自大萧条以来第一次在和平时期美国债务与GDP的比值出现攀升。2008年次贷危机后,奥巴马延续了布什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美国国债的年度增速提升至每年1万亿美元。2020年美国国债余额为27.748万亿美元,该年GDP为20.936万亿美元。
增长强劲的美国国债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与黄金脱钩,借新还旧捉襟见肘,各国央行纷纷避之不及,美联储被迫出手相救,量化宽松已然不够,无限量宽悍然上场,负利率大行其道,庞氏骗局最终将使美国霸权的关键支柱——美元跌下神坛。
外汇占款下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本质:美国财政部相当于零法定准备金率的商业银行,中国不断地存入商品,拿到写有美国国债数字的长期存折,中国为美债背书,美债为美元背书,具有显著依附性。
中国继续持有美国国债的弊端
1. 无法摆脱美元超发下的债权贬值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2020年3月初仅为4.24万亿美元, 4月8日至6.13万亿美元,4月9日又推出再贷款2.3万亿美元计划,截止6月3日为7.21万亿美元,三个月扩张幅度70.05%,保值率为1/(1+70.05%),即58.8%,以此计价的美国国债必然随之贬值。
2. 助长美元铸币税收割
美元通过无成本发行,向世界征收铸币税,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涨幅惊人,中国输入性通胀显著,而人民币扩张幅度小,兑美元升值有限,中国商品贸易顺差在为抑制美国的通胀做贡献。
3. 人民币国际化受阻
SWIFT数据显示,2021年5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欧元的占比为39.03%,超越美元的38.35%,成为全球跨境支付的首选货币。紧随其后的英镑和日元分别以5.78%和3.02%的占比占据第三、四位,人民币则以1.9%位列第五。人民币排名与世界第一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极不相符,持有美国国债,使用美元是主要原因。
欧元的成功是欧盟长期坚持独立自主,推动多元化,反对一元独霸的硕果,它给人民币提供了有益借鉴。
4. 经济成果的钱袋子质于潜在对手
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钱袋子以美国国债存在,它是一种债权,其偿还取决于债务人的经济状况与友好意愿,美国现在已经将中国明确为战略对手,极力遏制、打压、脱钩,中国不能一厢情愿,完全将经济核心要件质押于对手。戴高乐将黄金从美国运回,打响独立自主的第一枪;普京抛光美债,头脑清醒的大国行动。
5. 对台独释放错误信号
因为尚持有美债,大陆的军事威慑台独会被台湾当局视作虚张声势,不会与美开战;而一旦中美开战,潜在对手显化,中国持有的美债被没收,相当于经济上资助敌人。
新宏观的中国对策
1. 上策:对顺差拉动进行优化改造,即储备需求,央行发行非债务货币,购买公共品,带动储蓄投资公益资产,从而消除储蓄累积债务,避免债务长周期造成的重大倒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人民币有了可靠之锚,具备了战胜美元的可能,人民币对美元的胜率为8:2。
2. 中策:沿袭美元锚定美债发行,人民币锚定中国国债发行,难免重蹈债务长周期,由于美元具有先发优势,人民币与之抗衡任重道远,人民币对美元的胜率为4:6。
3. 下策:外汇占款持有美国国债,人民币被动发行,不但经历债务长周期,而且还受美元支配,人民币对美元的胜率为2:8。
废除外汇占款,抛光美国国债,摆脱依附,开启中国的奋发自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