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mingjingfeitai
2177 10

[财经时事] [转]许成钢:国家垄断土地所有权是高房价根源 [推广有奖]

苗实:读书是我最大的嗜好,没有之一。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京城四老和白老师

京城四少和林老师

学者苗实现象争论

威望
9
论坛币
260448 个
通用积分
20765.4806
学术水平
1387 点
热心指数
1922 点
信用等级
1076 点
经验
581613 点
帖子
32272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4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31
最后登录
2022-5-5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1 05:47:2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10331/08149621769.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土地所有权 国家垄断 许成钢 所有权 高房价 垄断 房价 根源 土地所有权 许成钢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1 05:50:2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但是,在产权制度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是在不触动现有体制的条件下,以通融的办法来不断改革中国的经济。中国过去30余年改革的成功,实际上核心就在于成功地部分改变了中国的经济体制,但是,这些改变是静悄悄地进行的。经济体制里面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以制造业为主的领域里,允许私有企业进入,并且快速扩张。私有部门的快速发展,是30余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土地私有制不容回避
  这里讲的私有部门,可以讲得更宽一点,即在中国经济改革早期到中期,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中以后,越来越清楚地变为私有部门。除这种静悄悄的私有化,中国也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以外的体制改革上的成绩,以法律的形式,来保护中国的私有经济,保护中国改革的成果。最突出的就是2004年中国的宪法修正案,首次明确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产权,这是中国人民在改革以来获得的一个值得歌颂、值得庆贺的伟大进步。
  必须看到,虽然2004年的修宪表明了重大进步,但是,宪法对中国公民私有产权的保护仍然极其有限。最突出的问题是宪法仍然规定中国公民没有私有土地产权。从简单的跨国研究就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工业化国家都保护私人土地产权,而且,在所有这些国家里,多数土地为公民私人所有。世界上只有少数不发达国家不允许公民拥有私有土地产权,例如,古巴、朝鲜。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私有土地产权问题?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在所有经济里,产权最基本的部分是土地产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私有产权的基础是土地私有产权。当公民的土地产权没有保障、随时可能被剥夺的时候,其他所有私有产权的保护都可能形同虚设。当个人没有土地产权的时候,个人其他所有产权方面的保护也会形同虚设。
  经过30余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以工业化为主变为城市化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产权问题就成了中心问题,不仅决定中国能否顺利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不仅决定中国经济是否能够进一步发展,而且决定中国社会的稳定。土地私有产权问题已经成了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问题,成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问题。
  土地私有化是中国经济改革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此问题同时又深刻影响其他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当前,非农用土地的所有权问题及强制拆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核心问题。中国现行法律规定,一切农用土地转换为非农用土地的时候,必须先国有化。这为许多地方**剥夺农民土地的劣行提供了法律和制度的支持。虽然,在国家相应的法律中,有关于征地时补偿农民的条文,但是,法律关于土地产权的规定已经设定了前提,即只要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决定征地,所有不愿出让土地的农民的意愿已经被剥夺,补偿是强加给农民的。对城市公民,情景亦为相同。中国现行法律规定,一切城市土地均为国家所有。这为地方**强制拆迁奠定了法律基础。
  国家垄断土地所有权带来的五大问题
  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广义地说是土地权益的控制权问题。在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这一基本问题不仅与农民有关,同时与全体公民、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利益都密切相关。最基本的一点是,保护土地私有产权,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土地的所有权关乎所有公民的巨大权益。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当有巨大利益相关时,有权有势的人侵犯普通公民权益的动机就会强烈,引发严重后果。在任何社会里,最有权最有势的机构是国家,是国家的各级**,包括地方**;最有权最有势的人是**官员。当有巨大的利益可获得时,他们就有可能、有兴趣去侵犯公民的利益。中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国家对土地拥有最终的控制权,这给了各级**不受束缚的巨大的侵犯公民利益的权力,是造成社会经济根本问题的根源。
  国家对土地的垄断权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即是,这使得**可以“依法”剥夺农民和市民对土地的权利。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强制拆迁。最近这些年,恶性社会问题大都涉及强制拆迁。有人会以为,强制拆迁只是某个地方**的不恰当行为。实际上,强拆有其基本的法律和体制根源,即不承认公民对土地的基本权利。强制拆迁显然是最重要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国家剥夺农民和市民对土地的权利产生的第二个问题是导致社会、经济的严重不平等。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有法律的依据来剥夺农民和市民的时候,就会挤压他们的利益。当有人在剥夺过程中致富的时候,就有人由于利益被严重挤压,变得更加贫穷。这一问题对农民尤其严重。由于农民没有对土地的处置权,农民不可能在对他有利的出让方式下自主自救。基本权益被剥夺导致许多农民的贫困,也严重阻碍了农民变成企业家。
  第三个问题是,**对土地的垄断严重扭曲土地市场,土地的严重供给不足是造成城市房价飞涨的基本因素之一。中国现在经济发展的重点已经变成了城市化,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土地开发。中国土地供给严重不足根源在于由**对土地的垄断权带来的以下问题。
  其一,地方**利用对土地的垄断权试图最大化其收入。任何一个垄断者,无论是有垄断权的商人还是有垄断权的**,当他追求收入最大化的时候,垄断者一定要限制供给。在土地问题上也不例外。因此,中国城市高房价问题的核心就是由**垄断土地而有意识地减少供给带来的。
  其二,利用对土地的垄断权,**可以无约束地推行错误政策,全面限制土地供给。例如以保护可耕地,即所谓“18亿亩红线”为理由限制土地供给的国家政策。“18亿亩红线”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道理特别简单,因为18亿亩耕地,即120万平方公里耕地,只占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约八分之一。但是,占国土八分之七的绝大部分不可耕地是完全可以用于城市建设的,是没有理由限制的。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江苏和浙江省,人口密度和中国台湾及韩国差不多,而中国台湾及韩国大都是山区,可耕地少。如果没有人为限制土地供给,如果像中国台湾及韩国那样,大量不可耕地被用于城市建设的话(由于土地是私人拥有的,是在市场上交易的,除小范围的区域规划外,没有人为的全面限制土地供给。因此,除了在中国台湾台北市及韩国首尔市中心和个别的几个市中心地价高以外,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国台湾及韩国普遍地价并不高),中国的地价不会这么高,房地产市场不会像今天这样。核心的问题就是只要坚持**对土地的垄断,所有的房市调控政策除了会损坏市场之外,解决不了高房价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限制土地供给造成的高房价,不仅严重阻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是导致内需不足及城市劳动力短缺的基本原因。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内需的很大部分都是同住房紧密相关的。随着住房的扩大和改善,消费水平稳定大幅上升(例如,美国从19世纪以来的长期发展)。当住房的扩大和改善缓慢时,内需发展就会受严重影响(例如,日本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历)。同时,城市住房又直接影响城市工人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成本。因此,城市住房的高度短缺和高价会大大推高城市劳动力价格。即土地的问题引发劳动力供给不足。
  第五个问题,国家对土地的垄断制度是制造腐败的温床。国家对土地的垄断权不仅给了官僚很大的机会在土地交易中贪污腐败,而且给了他们以国家的名义侵吞公民权益的法律保护伞。与土地相关的腐败是中国最大的腐败之一,这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
  经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改革遇到的许多严重问题的体制根源所在。在改革开放30余年里,我们一直试图回避把体制改革讲出来,但实际上,凡是比较成功的改革,都是在静悄悄地改变中国的体制,都是在进行体制改革。
  土地私有制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最终建立民主政体和市场经济。为此,体制改革最基本的内容就是逐渐建立宪政和市场,以削弱**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在改革的早期,在削弱**在政治、经济中的作用这一方面,有了相当大的成就。改革的起点就是把土地的使用权,产权的一个重要部分,分配给农民。接着是制造业和商业里面私有部门的大发展。至今中国经济主体已经是私有部门,而除土地之外的私有财产得到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承认和保护。**在制造业和商业中的作用已经有了明显削弱。但是,自从2004年宪法承认除土地之外的私有产权之后,土地产权方面的体制非但没有向着改革的方向进步,反而出现退步。
  虽然在改革的早期,**的权力已经开始有所收敛,但是,当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到城市化,当土地在城市化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利益越来越大的时候,借助于未改革的体制,即中国公民没有私有土地产权,**的权力开始重新扩张。**权力扩张的核心内容是侵吞公民的权利。可以说,中国早期推行的没有私有化计划的私有化已经走到了尽头。原因在于,土地带来的巨大利益对于以法律保护的无处不在的**威权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占有动机。法律赋予**的不可限制的对土地的权力,使得腐败随**的权力一起扩张,也更使得**不会像早期改革那样,静悄悄地自行削弱其力量。社会的基本问题已无法以通融的方式解决。回避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中国的改革已经碰壁。继续回避这些基本问题,中国改革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人类进步的历史表明,土地所有权是任何经济体制里最基本的产权,而土地私有制是决定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人类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性发展阶段是英国和美国的产业革命。其之所以发生于英国和美国而不发生于欧洲大陆,也不在中国,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在产业革命发生之时,美国和英国已经有了相对的完善的土地私有制,有了法律对私有土地的强有力的保护。这正是最不同于其他欧洲大陆国家以及中国的地方。
  与此相似,所有战后成功发展的东亚经济体都经历过一个相同的体制改革:土地改革。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都实施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一方面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另一方面法律充分承认和保护农民以及全体公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如同早期英美的发展,土地私有制不仅奠定了这些经济体内人民的平等、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奠定了政治体制向民主化健康发展的基石。
  许成钢为本刊首席经济学家、香港大学经济系教授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1 05:51:0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具体内容正在审核!!!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1 05:52:3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10331/15569625013.shtml

许成钢:私有制基础的市场经济才能支持经济发展


  许成钢(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
  国人对其他转轨国家的历程有个误区,即只看到俄国碰到的严重问题,以偏概全,不知道东欧国家最近20年来的转型历程,有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以波兰为例,它是东欧转型国家中除了前苏联以外最大的国家,自从体制转型以来,其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之前,波兰总体的经济增长和中国相差并不很大。
  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波兰的人均GDP水平比中国高很多。虽然现在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比波兰稍微快一点,但这并不值得特别骄傲。因为中国比它穷太多,可以从国外抄来的东西太多,太容易。即使中国在15到20年后GDP总值超过了美国,其人均GDP与美国的差距仍然大于波兰在转型之前的水平。
  问题在于,当中国GDP总值超过美国的那一天到来之际,中国经济还能不能像波兰经济一样继续增长;当中国人均GDP同美国的差距达到波兰的水平的时候,中国经济还能不能继续快速增长,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追本溯源,以波兰为代表的中东欧经济在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之后仍然能够快速增长,应当归功于以下三点因素:一、经济体制的基本转变,即从中央计划的国有经济转变为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二、政治体制的基本转变,即从过去的体制转变为民主、宪政体制;三、货币的可兑换性,这一因素的作用小于前两个因素,但也非常重要。如果中国不在所有这三点上学习中东欧国家,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愿望会成为泡影。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1 05:55:2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10331/17119625705.shtml

王一江:**并非独立的根据知识决定如何行事


  王一江(长江商学院副院长)
  整个经济学界对转型问题的研究存在较大不足。我们总是在告诉**你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但是,我们缺少一个系统的理论去分析**会做什么。我们总把**看成一个外生变量,好像它如果明白了做什么是对的,那么在它愿意的时候,它就能做什么。
  实际上,**并不是独立地根据知识来决定如何行事。比如,怎样做才能获得土地的高收益?世界上成功的国家有哪些经验和共同规律?这些知识其实主要是讲给民众听的。对于**在什么条件下会做什么事情,我们并没有一个理论,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我们应该把**看成一个player,看成一个内生变量、一个完整游戏的一部分。
  还有,对于宪政和保护私有产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没有异议。但是,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到底是怎么成功的?我不是说改革中不存在问题,但是它的成功也是不能否认的。没有人否认宪政的重要性,但如果中国无法立刻达到宪政,怎么办?政治体制尚未改革,宪政还很遥远的时候,怎样建立私有产权的基础呢?
  私有产权和宪政的关系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关系,中国特色就是我们不知道这个鸡和蛋的循环在哪里突破。但背后的原理是**要受制约、要受限制。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1 05:57:0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10331/16489625540.shtml

钱颖一:中国开放带来出口大增长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每次读转型报告的时候,我就不免联想到中国。因为毕竟在很长时间里,中国与东欧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很相似。我总疑惑为什么中国和东欧前苏联的转型不一样。比如,这个报告中提出“更安全地增长”(safer grow)、“更强有力地增长”(stronger grow)。中国从来没有这种说法,中国提倡的是“高质量的增长”和“可持续的增长”。
  报告提出“更安全地增长”是为了防止增长太脆弱、起伏太大,但中国的增长似乎很安全;报告提出“更强有力的增长”,但中国需要“可持续”。中国对外输出资本,东欧前苏联转型国家是输入资本;中国主要是本国货币融资,东欧前苏联转型国家主要是外币融资,都正好相反。
  这说明开放经济对中国和转型国家的影响有不同的机制和渠道。比如,开放之后,外资把匈牙利的银行全部收购了。从经济学上讲,这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它带来了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比如,虽然在金融危机以前,这些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已经相当不错,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一来,它们受到的负面冲击远远大于类似的其他国家。报告中提到,东欧的出口增加还不够。相反,中国的开放带来了出口大增长。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可能与地缘因素有关。东欧前苏联国家紧挨着欧盟国家,而中国隔着太平洋(11.29,-0.29,-2.50%)与美国相望。欧洲经济和美国经济不可比,而且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不只是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良好,印尼、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没受到太多负面冲击,它们都是经常账户盈余,继而复苏得非常快。
  我想,基本原因在于,一、中国、印尼、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实际上都非常受益于从1998年金融危机中汲取的教训,都因此知道了要靠自己的经常账户积累,靠自己的储备积累,才能抵御金融危机。加上最近二三十年的技术进步,使得生产可能性边界大幅度外移,使得这些国家具备了很大的增长潜力。东欧前苏联国家的情况不太一样。它们更多地受到欧盟的影响。从短期来看,中国和不少发展中国家受益于开放的正面影响,这一影响可能比东欧国家大得多。
  二、技能的制约因素,技能就是培训和教育。一个国家的技能指标是和它的发展阶段相关的。比如,在中国的前一发展阶段,最需要的可能就是大量的中学水平的技能。具有中学水平的,超级的复制能力,是中国的强项。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国的出口值很高。但是,东欧那些较富裕国家的生产成本、工资水平都比中国高很多,它们需要的不是中学水平的技能,而是更高的技能。而在它们所需要的技能层次上,这些国家的情况却很差,也很受制约,虽然它们的人均教育程度比中国高不少。
  因此,关键问题在于,中国现在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首次举办奥运会的时间,日本是1964年,韩国是1988年,中国是2008年。在这些时点上这些国家的人均GDP差不太多。前苏联(并不仅是俄罗斯)在1980年举办奥运会时的人均GDP可能也差不太多。
  中国的一大本领是模仿能力超强。在模仿能力超强的情况下,开放可以带来巨大的好处。而如果模仿能力很差,开放的好处就相对有限。开放和新技术给中国带来的好处超出了人们的设想。因此,尽管今天中国在制度转型方面,用转型报告中提出的各种指标来衡量,可能很差。但是考虑到开放和技能这两大因素——这里的技能是适应今天中国发展水平的技能——中国经济还是很有活力的。开放和技能这两大因素也恰好是东欧前苏联转型国家的短板。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1 05:59:0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jcgc/20110331/14599624718.shtml

李稻葵:个税改革要大幅降低税率


  3月29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微博 专栏)(博客)(微博)教授在长安讲坛上表示,中国个税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大幅度降低税率。对于目前限购令的问题,他指出,限购只是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并非长期政策。
  他表示,现在的个人所得税事实上是一种“工资税”,征收对象只是劳动收入。个税改革要考虑劳动收入、资本增值、分红,同时也考虑其他各种综合收入和家庭的负担。他说,现在个税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大幅度降低税率。个税改革的关注点不要仅仅局限在起征点的问题上,而且要关注制度上的改革。他认为,个税改革要先把社会福利搞好,再征收个人所得税。针对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他说,以后的个税改革可能需要分散化、地区化。新一轮的改革需要更多地让地方去尝试,去创新,总结经验。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4-1 07:18:3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10331/16339625430.shtml

王小鲁:通过寻租腐败换取的私有化是发展隐患


  王小鲁(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成钢讲到,转型最关键的因素,一是私有制,一是民主宪政。我觉得,如果私有化指的是私有经济占经济的主要部分,从长远发展看,多数人对这两点都没有什么疑问。中国如果回避这两个因素,即使过去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未来的发展也难免会面临重大的问题。
  但就经济而言,私有制是不是惟一的评价标准呢?我认为,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私有化怎么推行,私有财产是通过市场竞争积累起来的,还是偷来的、抢来的,抑或通过腐败、通过寻租拿到的?其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和中国相比,俄罗斯很快实现了私有化。但上世纪90年代这个私有化过程很大部分是以偷、抢的方式进行的。很多国有财产是被少数和权力勾结在一起的人瓜分的,结果形成了私人的垄断权力。
  另一个问题是,私有制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是促进竞争,还是导致垄断?叶利钦时期的休克疗法,造就了一大批石油财阀、垄断寡头。他们都是私有的,但他们的财产基本上是偷来的。在福布斯世界排行榜前100名中的俄罗斯富豪,大部分都是来自石油、银行、矿山一类具有垄断性的行业。现在中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中国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占份额最大的是房地产商。为什么?因为房地产开发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竞争行为,它必须要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因为**垄断土地,它就会围绕垄断产生寻租、腐败。
  因此,不见得中国也有私有化,中国同样也在私有化,但除了靠竞争发展起来的私有经济外,还存在一个静悄悄的、围绕权力发生的私有化。结果是少数人积累了几十亿、几百亿元的资产,这些资产是靠寻租、官商勾结得到的。这种情况和改革早期以竞争为主导的私有化的方向是相反的,是危险的,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靠**的透明和社会公众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来杜绝这类现象。
  最后,并非每个领域都要私有化。有些天然垄断部门不是国家垄断就是私人垄断。在这些领域,未必私人垄断就比国家垄断更好。但国有经济要做好,也需要股份化等制度改革,并由社会监督。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475896642 发表于 2011-4-1 07:36: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也觉得,特别是保障房。**放出来的地都比规定的房价高那么多,开发商要贴上商品房赚的钱。商品房必然越来越贵
可是怀念 竟比失去 还要更难受

使用道具

有人终于说了实话。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