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近年来在我国“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国内一些报纸不时报道,某大学生毕业后竟回乡下种田养猪,某包工头只有初中文化却腰缠万贯,某卖菜大叔月收入也过万元。于是,社会上有些人哀叹:“读书无用!”
然而,单凭这一点就认为“读书无用”,未免以偏概全。读书岂会无用?
宋代文圣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纵观古今,哪个爱读书的人不是有用的人?汉代的司马迁从10岁起阅读古代史书,日后过目不忘。从20岁起,他不仅去各地游学,而且在宫内阅读大量书籍,积累了充足的史料。后来,经过13年的艰苦奋斗,他写成《史记》,名垂青史。今天的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读书故事。第一次高考落榜后,他就去蹬三轮车谋生。一次在金华火车站候车室,他捡到一本路遥的小说——《人生》。读完后,他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于是乎,他拾起信心,常常一个人跑到浙大图书馆刻苦自学。又经过两次高考,他终于圆了大学梦。到如今,他从一个寒门子弟蜕变为一代商业巨子。
所以说,读书使人有前途。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读书给人以知识,而知识宛如春雨,润物无声,点点滴滴地滋润人的心田,使人变得有涵养,收获意外之喜。宋代文豪苏东坡亦有言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增添人的人文修养,让人气质脱俗,谈吐优雅,耳聪目明。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读书尤为重要。一个人读书越多,越能抵住物质诱惑,从而守住精神家园,不为名利所累,不迷失人生的方向,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
所以说,读书使人有修养。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这是诗圣杜甫笔下的盛唐景象。唐朝何以如此强盛?其重要原因就是重视教育。据史载,唐朝完善了科举制,读书蔚然成风,国家人才济济,使得国力空前强大。到了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其重要原因却是教育落后。教育落后导致科技落后,导致国力衰弱。毛主席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将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从此以后,特别是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有了人才支撑,我国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而今我国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所以说,读书使国家有力量。
一言以蔽之,上对江山社稷,下对黎民百姓,读书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读书岂会无用?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人,是不是该清醒过来呢?
作者: 潇湘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