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凯恩斯C+I=C+S 公式的荒谬
——西方经济学批判之一
在整个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最著名、最基础的当属凯恩斯的C+I=C+S的公式了,在这个公式中,C代表的是消费需求,I代表的是投资需求,S代表的是储蓄,在一个没有国际贸易和ZF支出的产品市场上,根据市场出清、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原则,由于总收入可以分为用作消费支出的部分和未消费的储蓄部分,而总支出则被分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两部分,那么由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得NI=AE,即C+I=C+S,等式两边消去C,可得I=S。
然后大部分的宏观经济理论便在这个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种各样最为重要的经济模型,如国民收入决定和均衡模型,IS-LM曲线模型,乘数和加速数模型等等。几乎在每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里,这个公式以及建立它基础上的各种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都是主要的理论体系之一,它被毫无疑义地教授给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并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完全接受这个理论、毫不怀疑并经常加以使用于现实的经济学者。可这个几乎为大家公认为真理的凯恩斯等式,真的是完全正确,没有任何疑问之处了吗?
现在让我们来仔细分析凯恩斯的C+I=C+S 等式,这个等式的左边,代表的是从支出角度来观察的消费和投资支出,等式的右边,代表的是从收入角度来观察的用于消费的收入和未消费的储蓄部分。根据产品市场出清原则,总支出必然等于总收入,一个人的支出必然同时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从而可得C+I=C+S。说白了,这不就是等于同义重复吗?此等式怎么可能还会有错误呢?但是凯恩斯的这个等式,确有一个不那么惹人注意的纰漏之处,而恰恰是这个小小的纰漏之处,结果便造成了整个等式的错误和可笑。那么这个小小的纰漏之处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就是关于储蓄定义的模糊、不明确。
一、储蓄定义模糊造成错误
到底何谓储蓄呢?任何一本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通常是这样来解释的:储蓄,就是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从这个关于储蓄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例子。比如张三今年的收入共为2万元,其中的用于消费支出的为1万元,那么未用于消费支出的储蓄额自然为1万元了。咋看过去,储蓄的定义是非常明确和易于理解的,而且并没有任何逻辑矛盾之处,但是要知道张三今年存下来的一万块钱,打算是明年用来买电脑的,张三储蓄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明年的消费,而不是别的。
也就是说储蓄其本质只不过是延迟的消费而已,人类储蓄的目的并不是将钱藏起来,束之高阁,任凭其发霉也不使用,而只不过希望能在未来某个时候,用作更为满意的消费支出,只要人类欲望是无穷的,对于这点的真理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消费与储蓄,这二者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差别的地方只不过是支出的时间周期的不同,一个短些,一个长些,凯恩斯武断的认为储蓄是国民收入中的漏出量显然是错误、不符合经验事实的,储蓄并不是国民收入的漏出量,它最终也是重新流入国民收入体系中的,要知道不论何时何地,都有来自储蓄的消费支出源源不断地流入经济体中。
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储蓄行为,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与消费其实并无用途上的本质差别,也很容易发现凯恩斯等式的缺陷之处。一旦把研究对象从个体放大到整个宏观经济上的时候,我们更能发现凯恩斯等式的不足之处。
宏观经济学不仅是分析个体的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研究总体的经济现象,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整体,研究的是经济总量。现在让我们把目光从微观个体的张三身上移开,集中于整个社会的储蓄总量分析上。一个社会的储蓄总额到底是多少呢?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储蓄到底是一个流量概念还是一个存量概念呢?要是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储蓄明显是一个存量概念,是一个国民收入的漏出量。而要想计算某个时期社会的储蓄总额,我们就必须把每一人手中持有的尚未消费出去的货币储蓄额一一迭加起来,假设用Q来代表某个时期的社会储蓄总额,q(n)代表某个人此时的手中持有的尚未消费出去的货币储蓄额,那么很容易我们可得以下的等式:
Q=q(1)+q(2)+q(3)+……+q(n)
那么从这个等式出发,我们可以很惊讶的发现,不论在何时何地,社会的储蓄总额总是恒定的,它总是恒等于流通中的货币总额。仔细深想一下,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在经济体中,承担交易媒介角色的是货币,它总是处于不断的循环流转之中,从一个封闭的经济体来说,货币总是既花不掉,也存不起来,因为一个人支出,总会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一个人的收入总是来源另一个人的支出,货币不是在张三手中,就是在李四手中,因而每个人手中的货币储蓄额的总和必然是不变的。比如现在张三存了1万块与张三把它用作消费支出的两种行为,对于社会总储蓄的数额,并没有任何的影响,区别只在于这1万元到底是在张三手中,还是在李四手中;王五把存了2年10万元钱的积蓄拿去买汽车,那么王五手中减少10万元的货币额正好会等于汽车经销商手中增加10万元的货币额,由此可见不论在任何时间,这个社会的储蓄总额总是不变的,它恒等于流通中的货币总额Q。
对宏观经济来讲,既然S的数额为恒等于流通中的货币总额Q,而I的数量则在不同的年份处于极大的波动之中,可见I是绝对不可能恒等于S的,I=S的恒等式根本不成立,而所谓的C+I=C+S的等式显然也是根本无法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