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陈才天
1027 2

[学术哲学] 第10章:物象思维假设。64 :物象思维是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 [推广有奖]

  • 5关注
  • 83粉丝

svip3

学术权威

93%

(VIP/贵宾)三级

38%

威望
1
论坛币
81429 个
通用积分
3803.8589
学术水平
1301 点
热心指数
1219 点
信用等级
828 点
经验
274818 点
帖子
10386
精华
0
在线时间
52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11
最后登录
2024-3-29

陈才天 发表于 2023-3-29 10:46:0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64 物象思维是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

人类对自然万物和社会的认知,首先是通过物象思维形式进行的。物象思维是人由感性认知、理智认知和直觉认知的活动,获得对于直观的、非直观的事物的形状、结构、状态、运动、性质、性能、关系、作用等信息,在记忆中形成再现实体的心理样态或心理表征即物象进行有目的的物象加工、物象判断、物象推理获得知识的过程。

宇宙万物和人的社会活动都以它们特有物理化学能量存在形式被人体感觉神经系统的阈值所接受感知得到,或者通过人类创造的仪器设备接收并转达到人的感觉阈值所能感知它们的存在。这种感知的存在,在采用语言文字表达之前,是以物象的形态被记忆储存的。人的感官知觉的、理智的、直觉的物象思维认知活动是普遍的认知方式。

一、物象是思维的基本要素之一

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或成分。大家知道,思维不论说它是大脑的机能,还是理性认识,都称得上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是不为过的。思维既然是一个系统,就必有构成它的一些要素。关于思维要素,哲学家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出某些要素来。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授夏甄陶等认为思维要素(8) “它包括一定的社会经验—知识背景,一定的动机—价值目标体系,一定的逻辑方法论原则,一定的情感偏好和审美追求等要素。” 我们认为,这种把思维对象的信息排除在思维要素之外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虽然,这种观点是把思维对象即“客观世界”是作为思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的。那么,思维作为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它究竟有多少个要素或称之为成分呢?上文提到的有学者把思维形式划出80余种,也未曾不可以说思维有数十种要素或成分。我们把通过“五官”直接感知世界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和图像即物象的信息,看成是思维的基本要素之一,这是勿庸置疑的。

为什么说物象是思维的基本要素呢?因为物象是具有高度抽象的概念。在上节(四)中,我们讨论了物象的种类,已经将人的精神生活现象纳入物象范畴,物象。

概念比主体性哲学中“客观世界”还要高阶一级。

物象是思维的基本要素,是在构成思维活动即认识过程的成分作用和意义上来说的。或者说,物象是思维活动必有的要素,思维活动如果没有物象要素是不可能进行的;或者说,物象认识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结论的证据在于:人们通过“五官”直接感知到的是事物的信息在头脑中形成的物象,既不是将事物移入头脑中,也不是语言文字指称和意义的对象。而且还在于:语言文字形式的知识,不过是对于头脑记忆中已经形成的物象的描述和表达,通过语言文字接受信息的本源乃是宇宙及社会实在的事物。符号信息最终还是须要回归到事物本身,这就需要在大脑中有一个由符号信息向物象信息的转换和过渡,即由符号信息到认识改造事物,必须经过“物象”这个中介的过渡。换句话说,语言文字形式知识的实质内容就是物象。比如,当我们读到:“人体DNA遗传信息”时,马上就会联想到它们是人的精子或卵子细胞核中的双螺旋体大分子结构中碱基对、氢链、核酸,以及RNA、m RNA、r RNA、氨基酸等实物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它们并不在眼前,我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们只不过是我们头脑记忆中的物象而已。如果我们不能形成它们的物象,就无法理解“人体DNA遗传信息”这句话。因此,物象是思维的基本要素,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进一步说,我们如果要制造出能够观察到这些分子的设备仪器,就必须在头脑中形成它们的物象;尽管是一种想象的或是虚构的物象。

我们知道,人的思维能力是大脑的机能。但是作为思维对象的来源,主要渠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通过感知觉器官功能直接接受宇宙及社会事物的信息即物象,二是通过视听觉功能接受语言文字的信息。物象是对宇宙及社会事物直接接触而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对事物的认识,它们显然不同于通过语言文字接受的信息而形成的对于事物的间接认识。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认识方式,但是后者在实质仍是一种物象生成过程。因此,物象是思维的基本要素或成分,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由于通过学习语言文字形式知识的方式,日益成为人们获得对于世界事物认识的主要道路,而这种认识道路却是远离实物的,因此人们忽视了头脑中物象对于思维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物象在思维过程中的作用的忽略,表现在理性主义哲学家历来主张思维与语言不可分离的原则。

在虚构物象类型的文学、神话、动画、网络游戏等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场景等,都是物象思维有力的证明之一。

二、物象思维之必然性

我们的思维认识活动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是在没有语言条件情况下的进的,二是在语言条件下进行的。毫无疑问,在无语言条件下的思维认识活动的方式,就是物象思维活动最有力的证明。那么,在语言条件下进行的思维认识活动方式,在形式上是语词及其规则的认识思维活动,但它在实质上其实仍然是物象信息的思维认识活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不同语言的人们中可以对同一事物进行认识思维活动,并得出同样的结论。比如,中、英、法、德、日等语言文字的人们都可以用其语言文字思维认识同一种飞行器的结构、发动机及其设置等,这表明运用语词及其规则的条件进行认识活动,归根到底还是物象思维活动。

物象既然是思维的基本要素之一,那么,人们以物象为对象内容进行思维的认识活动,就是一种认知世界事物的基本的思维形式,我们叫它物象思维,这应是没有问题的。这不仅仅是个推论,而且是事实。物象思维的必然性表现在许多方面,我们在这里列举几点较为容易理解的不需要用语言思维的事实。

1、物象思维,可以是在“词、语言等间接作用的结果”的情形下进行。

科学发明和创造的主要对象是微观的物质体,而我们对于它们的结构、性质、状态、形状、动态、性能、关系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直接观察认识它们。而是在通过学习文字语言表述的科学知识体系中来认识它们,是通过文字的指称和意义所代表的实物信息来认识它们的。但是,在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中,科学工作者绝不是把文字符号进行组合的游戏。而是对某些物质体的结构进行分解或重组,才能产生新的物质体,然后进行语言文字的表达;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就是在“语词间接作用的结果”下,形成物象思维活动,才能对于物象进行分解或重组而形成新的结构物体的构想。这实际上是由物象思维来完成,而不是通过语言思维来实现。许多科家在谈论自己的创造性发现、发明的思维认识过程时,都一致声称没有、也不需要语言帮助的原因。

2、人们日常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事情的回忆或思考是以人物、景观、工具等组成的活动场面,即运用物象进行的思维活动,而不是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除非需要说出来或写出来。比如,当我们回忆一次到泰山旅游的经历时,我们头脑中呈现出来的绝对不是语言文字的东西,而是我们一行在泰山走过路线,在一路上的山势树木、人群等景观。回忆,就象是我们做梦一样,都是物象,而不是语词。或许有人认为,这类型的回忆思索称不上是思维。但是,它至少可以说明非语言的思索活动,是确切存在的。

3、物象思维,不仅是“在头脑中再现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回忆,而且也是认识眼前事物和对眼前事物的体验、理解、掌控的思考。例如飞行员驾驶飞机在跑道上准确地起飞和降落等,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时飞行员必须运用物象思维,而不是语言思维。书本上记述的飞行员驾机起飞和降落的知识可能有数千字之多,而在这短短的一二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去背那些文字是不可能的。数千文字的内容已经转换成为肢体简单的动作对飞机相关部件的操作,和视觉对机场、跑道空间的观察等的物象思维。这时飞行员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为能够体验、理解、掌控眼前出现的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直接的迅速的反应来自于物象思维,而不是语言思维。

4、物象思维,是在没有语言或不需要用语言、词的情形下进行的。

比如,当我们专注诸如跳舞、跳水等非语言活动时,我们的语言思维实质上应该“关掉”。如果后来我们试图用语言去记忆在那些时间里我们的感觉如何,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记忆中存在一种空白。一般来说,象快照一样的印象会留在脑中;但我们语言记忆中的线性时间记录却有一个明确的中断。这表明物象思维与语言思维是两个明显差别的不同性质的思维形式或模型。或者说,从外显的躯体反应来看,说话动作(如嘴巴)与肢体动作是大脑的两套不同的运动程序的功能。神经科学家已经在大脑皮层上准确的区分了语言运动功能区。

每一个舞蹈、杂技节目和体育某些项目的动作,都要有编导者构思的,这种对于动作的编排构思,都是编导者物象思维的结果。编导的口述或成文记述,都是不过是对自己编排节目肢体动作的物象思维的描述和表达。

物象思维就是以实物在头脑记忆中形成的印象和图像进行认识实物的思考,而不是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的思索。物象思维不仅仅是运用于回忆,而且也运用于眼前观察和处理实物的过程。物象思维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追溯实物本来的面目,使实物有鲜明、完整和稳定的图象的思索;是对事物的结构、运动轨迹、性能、演变方向、时空以及物与物的联系及其规律的图像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的物象思考。

物象思维是认识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而不是认识活动的全过程。

此外,我们还看到人类追求形象美观而付出的努力,比如建筑物造形、家具造形、服装服饰造形、动画造形、车辆造形等等,这些事实都表明人的物象思维、认识及知识的普遍性。人们对美的感受主要是物象思维认识的性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思维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 到泰山旅游 创造性思维 语言文字

陈才天 发表于 2023-3-29 10:47:3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三、物象思维的现实性

物象思维不仅是“在头脑中再现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也是认识眼前事物的体验和对眼前事物的理解、把握、掌控的思考。物象思维不是“更多的是词、语言等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在没有语言或不需要用语言、词的情形下进行的认识事物的思索活动;是事物的物象信号冲动引起词、语言的发生,和词、语言的意象返回转换为物象即意象向物象的回归的思考活动。

科学创造主要对象是宏观、微观的物质体,而人对自然物质体是通过感知觉形成的是物象记忆系统,而不是通过语言符号的视觉意象记忆系统,进行理解和把握的。许多科家在谈论自己的创造性发现、发明的思维认识过程时,都一致声称没有、也不需要语言符号意象思维的帮助。

物象思维表现在我们日常对于事情的回忆过程,我们发现许多事情的回忆并不是用语言进行的,而是人物、景观、交通工具等组成的活动场面。比如,当我们回忆一次到泰山旅游的经历时,我们头脑中呈现出来的绝对的不是语言文字的东西,而是我们一行在泰山走过路线,在一路上的山势树木、人群等景观。回忆,就象是我们做梦一样,都是物象,而不是语言符号。或许,有的人认为这类型的回忆思索活动称不上是思维。但是,它至少可以说明非语言的思索活动,是确切存在的。

现代物象思维与意象思维间的相互转换,最显著的例子是气象工程师对人造气象卫星的云图分析,并根据云图分析做出天气预报。

我们知道,物象就是思维的对象即认识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或图像,一切语言符号所表述的内容都不过是物象而已,或者说物象就是知识的内容,因为一切知识都不可能是实物的直接的再现。最明显的例证是,全世界有数千种语言,有上百种文字语言;这种情形并不能表明人类有数千种思维方式,而只能说人类对于同一事物有数千种表述方式。比如,驾驶这一辆汽车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的知识是不变的,但它可以用多种文字或语言进行表述,而在不同语言的数百人中形成的驾驶汽车操作程序的物象是一致的。只有把语言文字的内容转换成头脑中的物象,才能过渡到实物。也就是说,符号信息的内容,最终也要指向物象或转换为物象,再通过动作、行动联系到实物。

由于我们对于世界的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知识,都是对头脑中物象的表达或描述,所以,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物象思维是认识过程的现实情形。

物象思维的现实性可以由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证明:

1、物象思维是有逻辑性的,物象思维的逻辑性由物象概念、物象判断和物象推理所构成。

物象思维是大脑力图追溯实物本来的面目,使实物有鲜明、完整和稳定的图像的思索;是对实物的结构、运动轨迹、性能、演变方向、物与物的联系及其规律的图像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的思考。

人类有了物象抽象的认识能力,能够对实物从形状、状态、性质、颜色、性能进行分类,产生物名概念。并且通过物象思维对实物做出判断,掌握实物的特性。比如,人类在远古时代,在还没有文字语言的原始时期,就开始形成了家禽的饲养,谷物种植的技术知识。

2、物象思维是人类在进行生产、科学实验和科学发现发明创造过程中,常用的认识事物的思考、思索的方法。

汉大学哲学博士何萍女士在研究人类原始思维时认为,人类思维发展的初始阶段的原逻辑思维是一种“实体性”思维。(9)“实体性思维,则仅仅依靠与人直接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判断和推理。①” 这种实体性思维,实际上就是物象思维。

人工物都是由物象思维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联想或想象而形成新的物象,并通过动作、行动而实现的。比如建筑物的形象设计。

3、虚构物象是物象思维有力的证明之一

物象思维可以根据物象进行想象或幻想的虚构加工,形成新的物象。

虚构新的物象是许多类型工作的思维方法,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事件发生的环境场面、人物形象、景物描写等,都是作者新组构的物象。虚构物象是组构新物象的一种形式。虚构物象的突出特征是,现实中根本不能够存在的事物形式。

如果说,要在物象思维上找到人与动物的区别的话,那么,虚构物象思维是任何动物都不可能有的能力。只有人类才有虚构物象思维能力。

四、物象思维不同于“形象思维”

哲学认识论中,形象思维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形象是表象所派生的。表象一般区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形象是想象表象。所谓想象表象就是知觉形象与记忆表象相结合,并对记忆表象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的新形象,即想象表象。想象表象是人类思维能动性的重要表现,科学发明创造、艺术形象的创造,都有赖于人的这种想象表象的能力的发挥。二是形象思维亦称“艺术思维”。(10)“形象思维是按照认识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的。它通过实践由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形象思维又有自身的特点,它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客观现实。作家、艺术家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进行深入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之后,不仅从感性具体的细节中,从个别的东西中进行抽象,保留那些生动、鲜明、典型的细节作为艺术形象的基础,通过想象、联想和幻想使它成为具有认识论意义、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概括,来塑造出完整而富有感情的艺术形象。形象思维活动具有美学的价值,从形象、画面、乐感、色彩等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激起读者、观众、听众和作者之间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和交流。”

上文中,我们已经讨论了物象的两个基本属性,即物象不受人的意志愿望随意改变和与事物同一性;而形象是想象表象,形象思维是“艺术形象”。 显而易见,这可以帮我们确定形象思维与物象思维的关系。从艺术的角度看,形象思维带有创作者的情感、意志、个性等特性,比如舞蹈动作的编排等。这表明形象思维是创造出新物象的思维,形象思维属于物象思维的一个类型。但是物象思维是最基础的东西,形象思维是在物象思维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活动。科学家创造的物象思维活动,也有部分可划归形象思维,如建筑设计,采用新工艺分解重组出新的物质体,新产品结构和外型等等。

显而易见,形象是想象表象,形象思维是“艺术形象”。这可以帮我们确定形象思维与物象思维的关系。物象思维是最基础的东西,形象思维是在物象思维基础上进行的创造而形成的新的事物。这个新的事物具有创作者的情感、意志、个性等,它是新的物象。

物象思维不同于、也不是形象思维,物象思维比形象思维更基础、更基本。应该说,动物的思维主要是物象思维。但是,人的物象思维不能等同于动物的物象思维。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是人的感觉系统综合指标高于所有的动物,虽然有的动物在视觉或听觉阈值方面高于人。也就是说,人的物象思维能力,不论是在量上远远超出所有的动物,而且在质上也高于所有的动物。我们既不能认为动物有物象思维能力就乏低物象思维的性质,也不能因此认为人就不应有物象思维。二是动物没有产生虚构物象的思维能力,三是动物没有将物象转换成文字符号的思维能力,更没有将符号信息转换成物象思维的能力。

综上所述:物象是思维的基本要素之一。物象是感觉、知觉的产物,物象思维要求感觉知觉对事物有鲜明、完整和稳定感知图象。物象思维不仅仅是事物形状、特征,还要求掌握事物的细节和性质;人们通过物象思维的概括和抽象能够认识事物的部分向全体、整体的发展的过程,并通过物象思维直接理解、掌握事物的进程和准确度,以及事物与事物间的联系。

五、物象思维的形式

根据我们对“物象思维”与“表象”和“形象思维”进行比较的讨论,我们对物象思维做出一个总结:物象是感觉、知觉的产物,物象思维要求感觉知觉对事物有鲜明、完整和稳定感知图象。物象思维不仅是对于事物的体积、形状或状态的细节与整体观察、理解和掌握,还包括对于实物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性能和属性的观察、理解和掌握。比如对物体的运动、演化、力、能、场、信息、空间和时间的观察、理解、体验、掌握,并企图达到准确程度的思考。人们通过物象思维的概括和抽象,能够认识实物的部分向全体、整体的发展的过程,并通过物象思维直接理解、掌握实物的进程和准确度,以及事物与事物间的联系。物象思维可以通过物象抽象对事物进行本质上区分,比如猫与狗、鸡与鸭、人与猴、石块与水、植物与动物等等;物象思维可以通过物象对实物进行直接判断或推理。

但是,人类的物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怎样构成的呢?我们仍然以逻辑形式研究物象思维问题,物象思维是由物象抽象、物象判断、物象推理所构成。下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六、物象思维就是以物象进行思考认识事物

物象思维,首先表现为能够知道现在还没有出现但将来可能出现的事物的联系和关系,而这种预测最直接的、迅速的反应来自于物象思维,而不是符号的意象思维。例如飞行员驾驶飞机在跑道上准确地起飞和降落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鸟巢模型设计过程,首先就是物象构思,然后才有精确的图形设计和材料力学的计算。

我们认识人体物象也是物象思维的一个证明。比如,舞蹈、体育、杂技,都是人的躯体动作的物象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

物象思维是大脑追溯实物本来的面目,使实物有鲜明、完整和稳定的图象的思索;是对事物的结构、运动轨迹、性能、演变方向、时空以及物与物的联系及其规律的图像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的思考。

物象思维是人的认识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而不是认识活动的全过程。


使用道具

陈才天 发表于 2023-3-29 10:48:0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物象思维是人类原始的认识方式和能力

人类的思维发展史表明,物象思维先于语言文字意象概念思维。但并非由此证明物象思维是一种落后的没有效率的思维方式。而是证明物象思维方式具有基础性,语言思维只不过是在物象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思维方式。虽说语言思维有为人类如虎添翼的功效,但由于物象思维功能、功效长期被人类忽略,未曾挖掘出来。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人类在还没有语言文字的时代,是怎么样思维的,并达到认识世界获得对周围事物的知识的。

人类史和语言史的研究表明,思维与语言的历史是不等同的。思维是同人连在一起的,我国人类学家吴汝康在《人类起源的新争论》一书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人类学家多数都认为人类历史接近于一千万年(也有一些研究者又提出了人类历史应为一千七百万年的新见解)(11)。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语言学家王士元教授在北京大学讲学时也认为:(12)“人和黑猩猩都是从古猿演变而来的,分开的时间不过在一千万年以前”,而“通常认为语言至少有几十万年,甚至一百万年的历史”。这些根据科研成果的说法,人类有大约900万年的非语言的历史。硬说思维历史与语言历史同样久远,思维与语言不可分割,就只能人为地缩短人类的历史或人为地拉长语言的历史。显然是不科学的。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最近的研究成果,人类在大约400万年前与大猩猩分手,而人类有语言的历史不过一百万年左右,有文字符号的语言时间更短,估计不超过一万年。在漫长的无语言的岁月里,难道人类就没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维形式吗?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物象思维。人类通过物象思维认识世界达到了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并能掌握一定的自然规律。比如选择食物,趋利避难与同类群居生活、繁衍后代的经验知识等。并且,逐渐形成种植谷物、驯养禽畜的生产能力。

以语言作为界定思维的标准,已经逐渐打破。不论心理学家关于思维的起源,还是哲学关于思维的萌芽,都是动物身上的表现,都不是以语言文字概念间接概括为标准的。这就在一定的层面上表明,思维并一定要以语言文字意象概念的间接概括作用为标志了;它表明非语言文字的直接概括抽象思维,即物象思维是可能存在的。

承认动物界有思维活动,并不等于把降低了人类的价值等级,人类走出动物界是由多方面的不同性质的力量共同作用逐渐完成和实现的。其中,在思维能力方面,人类最终把物象思维转换为语言文字的意象思维,就是人与她们的始祖分道扬镳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人类的物象思维活动比起动物来,在数量和质量是有巨大差别的,大不必要以有无思维能力作为人类与动物的区分的绝对标准。

思维功能是认识世界,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物作为自己生存的价值标的物。而人类要做到这一点,并不一定需要语言文字作用。物象思维不仅是人类的原始思维形式,而且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形式。我们的物象思维能力是人体的神经生理基础的。

我们已经不能真实地考察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人类是怎样思维的。在15世纪,欧洲人先后发现非洲、美洲、大洋洲后。人类学家们对那里的土著民族认识事物的方式时,她们大多数人群都有一定语言能力。但是,这些语言能力不足以表述她们已经掌握对世界事物的了解、理解和控制。换句话说,人类学家考察她们时获得的资料,是可以资助我们了解土著民族的主要思维方式是物象思维的。

一位人类学家这样记述大洋洲的土著民族的物象思维现象。(13)“这里的土著具有敏锐的官能,他们精确地注意到了陆地和海洋生物的一切物种的种属特性,以及象风、光和天色、水波和海浪变化、水流和气流等自然现象的最细微的变异。”一位生物学家对菲律宾群岛的俾格米矮人作了如下描述:“尼格利托矮人的另一特征是他们有极其丰富的关于动植物界的知识,这一点使他们与周围住在平原地区的信奉基督教的人判然有别。这种经验知识不仅包括对极其大量的植物、鸟类、牲畜和昆虫的种的识别,而且还包括关于每一种动植物的习性和行为的知识……。” “我曾多次看见一个尼格利人,当他不能确认一种特殊的植物时,就品尝其果实,嗅其叶子,折断并观察其枝茎,捉摸它的产地。只有在做过这一切之后,他才说出自己是否知道这种植物。”这些例证都说明,土著族人是在用物象思维,认识世界事物的。

认为物象思维(实体性思维)不具有概念抽象、判断和推理的逻辑性的观点,是长期以来,学术界把抽象思维功能授给语言文字词、词组的专利的错误带来的偏差。实际上,语言文字的抽象来自物象抽象,语言抽象概念不过是对物象抽象的一种表述形式而已,那种认为只有语言文字的抽象,而没有物象思维抽象是没有根据的。语言就是起源于物象抽象,如果没有物象抽象,语言的发生是难以想象的。虽然,抽象思维必发展到相当高智能阶段才具有的能力,我们很难判定人类是在哪一个阶段上才具有抽象能力的,但可以认为,在语言发生前,人类的物象抽象思维是已经发生了。就目前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对灵长类的研究成果表明,猩猩已初步具有抽象能够,但是标准仍然是人类语言。……因此,我们的方法限制了结论判断的对象范围。然而,大多数人认为,高等动物的群体生存过程中是有极少量的语言的。比如獴在外出觅食时就有一只獴站在高处警戒,一旦发现天敌鹰来临,就发出一种叫声,獴群听见这种叫声就迅速逃避。类似这种警戒方式在雁、鹭等鸟群中都有。约定用一种叫声预警应是一种抽象能力。

但是,人类的物象思维是怎样构成的呢?我们仍然以逻辑形式研究物象思维问题,人的物象思维是由物象抽象、物象判断、物象推理所构成。下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七、物象思维是原始性思维,但不能等于动物思维

物象思维是原始性思维,这是根据有关学者提出的“实体性思维”和“表象思维”是原始思维的观点得出的结论。之所以说物象思维是原始思维,是由于它是不需要语言的思维。由于物象思维是非语言的思维,人们就产生了两个联想。一是既然物象思维是非语言的原始性思维,动物很可能有这种思维,因为人类是从动物界演变发展而来的。那么,物象思维就可能比语言文字性思维落后或低级一些。二是人类是由无语言时代的远古演变发展而来的,物象思维一定早于语言文字性思维,所以物象思维是原始性思维方式;这种原始性思维方式可能已经落后于现代社会,不那么重要了。

以上两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物象思维是原始性思维,但它不是低级的落后的思维方式,而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正如本章一·(三)和(五)中讨论的那样,物象是感知觉认识的基本形式和认识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物象思维就是认识活动的中心环节,其它的思维形式都是由物象思维派生的,即便是语言文字性思维活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物象思维上来。所以,物象思维在现代社会仍然不失落,而且仍是重要的思维方式,比如创造性思维活动,主要是物象思维活动。这是其一。

其二,物象思维不等于动物思维。

我们认为,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动物究竟有没有思维能力,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类似于动物有没有视力和听力。我们不能以人类的视力和听力的阈值不同于动物,而去否认动物的视力和听力。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动物都有思维能力,可以把这个问题划定在有脑动物的界线上。二是动物如有思维能力,那么是什么性质的。我们认为动物的思维是物象思维类型,而不是语言型思维。即便是在少数高等动物群体中有语言,那也是极其简单的,不过是人类的一二个单词而已。因此,从语言思维的角度来说,动物界才算是只有“思维的萌芽”。

但是,动物的物象思维也不能与人类物象思维同日而语。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的“五官”感觉系统综合指标高于所有的动物,虽然有的动物在视觉或听觉阈值方面高于人;二是人的大脑容量比(即体重与脑重之比)高出所有的动物,尤其是脑的质量是任何动物无与伦比的。

如果把人类大脑整体性思维能力与动物比较,那就是地球与乒乓球之比例了。因为人类不仅仅有比动物强大无比的物象思维能力,还有将丰富的物象知识转换成为语言文字的意象知识,并且能够将语言文字意象知识转换成为物象知识,而应用于生产,还有强大得令人类自己也生畏的创造性(物象)思维能力。

物象思维是知识的起点,也是知识的终点即任何语言文字形式的知识起源于物象抽象和物象思维,并且语言文字所表达描述的知识最终都会与事物相联系即回归事物本身上去。

参考文献:

(8)夏甄陶 李淮春 郭湛 主编《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 第17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9)《人类认识结构与文化》第195页 何 萍 著 武汉出版社 1991/

(10)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第458~459页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11)参见吴汝康《人类起源的新争论》,《百科知识》1984年第10期。

(12)《语言学论丛》第11期,第108页、130页。

(13)转引自(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第6~7页,商务印书馆1987/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