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度决定价值来源,由于资本所有者有权瓜分产品,所以交换价值的一部分是由资本利润决定的:
“在这种状态下,劳动的全部生产物,未必都属于劳动者,大都须与雇用他的资本所有者共分。
一般用于取得或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劳动量,也不能单独决定这种商品一般所应交换、支配或购买的劳动量。
很明显,还须在一定程度上由另一个因素决定,那就是对那劳动垫付工资并提供材料的资本的利润。”
产品价值大于劳动价值:
“由于在文明国家内,交换价值单由劳动构成的商品极不常见,大部分商品的交换价值,都含有大量的利润和地租,所以,社会全部劳动年产物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远远超过这年产物生产制造乃至运输所需要的劳动量。”
举例说明:
“假定某处有两种不同的制造业,各雇用劳动者二十人,工资每人每年十五镑,即每年各需支工资三百镑,而该处制造业资本的普通年利润为百分之十。又假定一方每年所加工的粗糙原料只值七百镑;另一方所加工的精细原料值七千镑。合计起来,前者每年投下的资本不过一千镑;而后者却有七千三百镑。因此,按百分之十年利计,前一企业家每年预期可得一百镑的利润;后一企业家每年却预期得到七百三十镑的利润。”
分析:
两个工厂劳动者是一样多的,劳动量基本一致。但每年创造的价值,一个是400镑(300工资+100利润),一个是1030镑(300工资+730利润)。
显然,价值的来源是工资和利润,而工资来源于劳动,利润来源于资本。所以,劳动创造一部分价值,资本创造一部分价值。
两个工厂价值创造量的不同,源自资本占用量的不同,而非劳动量的不同。
如果你非得说价值都是工人劳动创造的,那后一个工厂里的工人并不比前一个工厂里的工人厉害,劳动量也并不多,怎么可能创造价值如此悬殊呢?
某人倒是憋出来一个办法,说1430镑的价值确实都是40个工人创造的,但创造完之后呢,这价值还能随着资本家的心意在不同工厂之间乱跑,其中400镑跑到第一个工厂产品里去了,1030镑跑到第二个工厂产品里去了。。。
我就奇怪了,既然资本家的心意这么厉害,那不如干脆直接说他能创造价值完了呗!
最后还得赞叹斯密的厉害,在他这个例子里,利润的差异来自“投下的资本”数量的不同,直接表明了利润的本质!——就是资本家想要(文中为“预期得到”)而已!而社会分配制度也允许和认可他的要求了!所以他们就要成了!相应的,商品也就更贵了一些!就这么赤裸裸!
而现代经济学则逃避了这个本质,虚伪地把工具设备厂房之类的貌似有“生产能力”的东西叫资本,似乎觉得这样一来资本牟利就有了一点儿正当的理由了,而回避了原材料、水电这些东西,更不敢提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