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基于洛伦茨曲线的定义最为容易理解,如图
基尼系数=A/(A+B),一般来说值越小越好。
在实际的应用中,大部分机构和学者通常采用变差系数和基尼系数来刻画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世界银行索性直接采取了利用基尼系数判断一个国家收入是否平等的标准。具体的有几个区间:小于0.2;0.2~0。3;0.3~0.4;0.4~0.5;0.5以上。于是这就引发了国内某些人对于基尼系数的追捧,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基尼系数进行比较,当然比较是必要的,但是比较的角度值得商榷。
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国家中存在4个人(应用具有洛伦兹一致性的人口准则可以代表4个不同的收入组),分别有收入(75,25,200,600),而在另一个国家中也存在4个人,分别有收入(25,175,250,550),下面我们分别计算它们的基尼系数。采用方法如下:
G=1-1/4{2*(25%*k1+25%*K2+25%*K3+25%*K4)+1} ,其中K1=75/(75+25+200+600),K2,K3,K4同样计算可得。注:公式的采用参考山西农业大学张建华文章。
这时我们计算后发现两个国家的基尼系数都是0.4125。我们能否说他们的收入分配是一样的结构呢?显然不能,我们明显发现第一个国家中最富的人的收入是最穷的人收入的8倍,而第二个国家最富的人的收入是最穷的人收入的22倍。由此可见,基尼系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绝对不能按照世界银行的区间简单的理解如果基尼系数跨入0.4就意味着中国收入的严重不平等。其实画个图就容易理解上述的差别。
如图,
没画好,但基本意思是说实线与虚线和45度线围城的面积相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讨论我们发现,实线国家比虚线国家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实线的低收入人群更加接近45度线!当然这个话题假如要继续往下讨论的话就会引申出更多的问题,这也不是我能力能够说明的。综上所述仅仅为了说明判断收入分配平等与否的标准需要客观,不能仅仅依靠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