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妇孺皆知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就是所谓的供求定律。这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定律指出,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人们就会增加对其需求,相反,如果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需求。
一个值得相信的合理分析模式是,交换制度起源于产品的剩余,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产品自足有余后人们把多余的产品拿出来交换。如果农户种的粮食自己吃都填不饱肚子的话,就不会有多余的粮食卖给不种粮食的人家或与之交换其它东西了。只有盈余才会构成交换当中的有效支付。这种分析就是所谓的“经济盈余论”,与流行的所谓“稀缺论”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
著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决定需求”的观点,也是基于以上盈余论。有剩余才有支付能力,才有参与交换的资格,萨伊定律用通缩的词语讲就是“量入为出”,看看自己有什么超出自己需求的、能够拿出去的东西,以此来考虑需要换回些什么。
但是,如果人们的行为方式遵照基于稀缺论的需求定律,即使是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产品自足有余的程度,交换制度也不可能形成。
当产品比如粮食剩余时,对农户自己来说,多余的产品如果自己继续消费的话相当于是极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机会成本)自己卖给自己,那么,如果是低价多需,此时农民会无限度地增加对粮食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在已经吃饱基础上的增加,换句话说,丰收之后农民个个都会把自己撑死。
这可不止是市场上的谷贱伤农了,而是谷贱撑死农了。
进而,如果农民因为余粮的低价而自己增加消费直至撑死,不把余粮拿出来卖掉,那么,也就不会有不种粮的市民阶层,即便是有人做市民,也会因为无处买到粮食而被饿死。
谁也不会傻到自己把自己撑死的地步,因此,如果价低则多需的供求定律是对的,那么农民为了避免自己把自己撑死,只有设法把种粮的规模控制在恰恰够自己需求的水平上,既能吃饱,又不会因为余粮价廉就增加饭量撑死自己。如此一来,也就没有余粮了,也就没有粮食交易和市场了。
需求定律错在何处(《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其错之一就是它把人的需求看作是单一的而且是无满足界限的。而行为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多种的、分层次的和渐进满足,且逐步提升的。
当一个人有多种需求的时候,基本的需求会排在最优先的位置,不论其满足的代价有多高,而当基本需求可以通过低代价的方式满足之后,不论它再怎么进一步降价,人们也不会增加已经满足的需求,而是会把多余的资源用在后边的高层次需求上。
例如,一个人需要吃饱饭和穿皮衣,前者是必要的、非选择性的基本需求,后者则属于非必要的、选择性的高层次需求。如果饭食便宜了,他最可能的行为方式是会把因为粮食便宜而节省的钱存着等待够买皮衣,而不是把一日三餐改为四餐五餐。相反另一面,如果饭食涨价了,他也只会首选将对皮衣的需求推后,而不是减少饭量选择饿肚子。
个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需要A、B、C……多种材料,企业采购部门只会根据材料清单去采购所需之量,而不会因为其中某种材料降价了就把采购资金追加这种材料的采购,也不会因为其中某种材料涨价了,就减少对它的采购。
你是稀缺论者还是盈余论者?是一个遵从需求定律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