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建平
2589 89

[张建平] 经济学结论:撑死农民,饿死市民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8粉丝

贵宾

大师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49357 个
通用积分
10574.8512
学术水平
1474 点
热心指数
1318 点
信用等级
987 点
经验
129367 点
帖子
12227
精华
12
在线时间
25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5
最后登录
2023-10-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一条妇孺皆知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就是所谓的供求定律。这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定律指出,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人们就会增加对其需求,相反,如果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需求。



  一个值得相信的合理分析模式是,交换制度起源于产品的剩余,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产品自足有余后人们把多余的产品拿出来交换。如果农户种的粮食自己吃都填不饱肚子的话,就不会有多余的粮食卖给不种粮食的人家或与之交换其它东西了。只有盈余才会构成交换当中的有效支付。这种分析就是所谓的“经济盈余论”,与流行的所谓“稀缺论”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

  著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决定需求”的观点,也是基于以上盈余论。有剩余才有支付能力,才有参与交换的资格,萨伊定律用通缩的词语讲就是“量入为出”,看看自己有什么超出自己需求的、能够拿出去的东西,以此来考虑需要换回些什么。



  但是,如果人们的行为方式遵照基于稀缺论的需求定律,即使是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产品自足有余的程度,交换制度也不可能形成。

  当产品比如粮食剩余时,对农户自己来说,多余的产品如果自己继续消费的话相当于是极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机会成本)自己卖给自己,那么,如果是低价多需,此时农民会无限度地增加对粮食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在已经吃饱基础上的增加,换句话说,丰收之后农民个个都会把自己撑死。

  这可不止是市场上的谷贱伤农了,而是谷贱撑死农了。

  进而,如果农民因为余粮的低价而自己增加消费直至撑死,不把余粮拿出来卖掉,那么,也就不会有不种粮的市民阶层,即便是有人做市民,也会因为无处买到粮食而被饿死。



  谁也不会傻到自己把自己撑死的地步,因此,如果价低则多需的供求定律是对的,那么农民为了避免自己把自己撑死,只有设法把种粮的规模控制在恰恰够自己需求的水平上,既能吃饱,又不会因为余粮价廉就增加饭量撑死自己。如此一来,也就没有余粮了,也就没有粮食交易和市场了。



  需求定律错在何处(《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其错之一就是它把人的需求看作是单一的而且是无满足界限的。而行为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多种的、分层次的和渐进满足,且逐步提升的。

  当一个人有多种需求的时候,基本的需求会排在最优先的位置,不论其满足的代价有多高,而当基本需求可以通过低代价的方式满足之后,不论它再怎么进一步降价,人们也不会增加已经满足的需求,而是会把多余的资源用在后边的高层次需求上。

  例如,一个人需要吃饱饭和穿皮衣,前者是必要的、非选择性的基本需求,后者则属于非必要的、选择性的高层次需求。如果饭食便宜了,他最可能的行为方式是会把因为粮食便宜而节省的钱存着等待够买皮衣,而不是把一日三餐改为四餐五餐。相反另一面,如果饭食涨价了,他也只会首选将对皮衣的需求推后,而不是减少饭量选择饿肚子。

  个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需要ABC……多种材料,企业采购部门只会根据材料清单去采购所需之量,而不会因为其中某种材料降价了就把采购资金追加这种材料的采购,也不会因为其中某种材料涨价了,就减少对它的采购。



  你是稀缺论者还是盈余论者?是一个遵从需求定律的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 行为心理学 微观经济学 生产力水平 微观经济学 供求定律 价格 需求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4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dxsheng 发表于 2012-2-2 23:57: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农民消费剩余粮食的机会成本很低?即使很低吧,那农民生产粮食的成本呢?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吧?农民也要穿衣服吧?还要用锅做饭吧?农民需要钱,这些钱从哪儿来?必须从出售剩余的粮食中来。所以农民根本不可能只生产仅够自己消费的粮食,否则他也生产不了。并且除了粮食他其他什么东西也不能买。
从这一点来看,楼主的观点就是谬论了。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4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liuqi7222 发表于 2012-2-3 00:06: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需求理论与需求层次理论相结合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蓉婕 发表于 2012-2-3 01:04: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历史的路线是:稀缺-分工-盈余
稀缺在前,人类要继续生存必须改变稀缺的现状,因此分工,分工的结果是盈余。盈余是结果,是表面现象。

商品社会的存在前提是盈余,因此盈余论是商品学的内容。但经济学并不仅仅研究商品社会,追本溯源,经济学的研究是从稀缺开始的,因此稀缺论是经济学的内容。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4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眼高手低毁掉了是无数满有才华的年轻人,造就了无数的愤世嫉俗与伤不起;世界却在那些不那么高调却肯踏踏实实付出自己努力的手眼协调的人面前,华丽丽地展开。——By沈艳老师

使用道具

报纸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2-3 07:49: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dxsheng 发表于 2012-2-2 23:57
农民消费剩余粮食的机会成本很低?即使很低吧,那农民生产粮食的成本呢?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不会从天上 ...
低成本,是对比从外部再获取来说的。种粮的农民消耗自己的余粮合算?还是放着余粮再从其它农户那里获取粮食合算?
如果街上有施粥,流浪汉选择到这里吃比自己乞讨要合算,他不会考虑施粥也有成本的。
起先农民穿衣吃饭都是自足。“粮食”只是一个代名词,表示一切自足的需求品。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地板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2-3 07:52: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蓉婕 发表于 2012-2-3 01:04
历史的路线是:稀缺-分工-盈余
稀缺在前,人类要继续生存必须改变稀缺的现状,因此分工,分工的结果是盈余 ...
稀缺导致分工的说法不可行。
人也是生物。生物的生存法则就是“适者生存”,人类存活在这个星球上,就是“适”的结果,和资源条件相适应。适,只能解释为盈余,而不是稀缺。
当然,这样讲,指的是整体公共的生存。所谓稀缺,是个体之间的私有制导致的,如果没有私有权的分隔,就不会有所谓的稀缺。

你若对稀缺话题感兴趣,可以把它和经济学常常挂在嘴边的“生产过剩”一并考虑。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
蓉婕 发表于 2012-2-3 13:10: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生物间竞争的结果是人类留了下来,人类是适者,适是一种结果,盈余也是结果,所以适只能解释为盈余只是因为他们的属性相同。
稀缺是所有生物的共性,能解决稀缺问题的生物就有很大的机会留下来。私有制在稀缺之后,是解决稀缺的手段的衍生品。
生产过剩和盈余一样,是商品社会、商品学的内容。
稀缺和盈余是一对反义词,但是他们的属性不同,我认为盈余是结果属性,稀缺是本质属性,因此并不具有比较的意义。稀缺永远都在,生产力的提高一直都在解决稀缺问题,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基本需求的稀缺问题的都解决,基本需求的物质变得盈余,高级需求的稀缺问题摆了上来,如果需求是无限的,至少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看不到所有的需求都被满足,那么稀缺问题就一直都在。然而盈余,只是一种结果。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4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眼高手低毁掉了是无数满有才华的年轻人,造就了无数的愤世嫉俗与伤不起;世界却在那些不那么高调却肯踏踏实实付出自己努力的手眼协调的人面前,华丽丽地展开。——By沈艳老师

使用道具

8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2-3 18:59: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蓉婕 发表于 2012-2-3 13:10
生物间竞争的结果是人类留了下来,人类是适者,适是一种结果,盈余也是结果,所以适只能解释为盈余只是因为 ...
你这个分析值得借鉴。
但说盈余只是结果并不敢苟同。我觉得说盈余是条件(即“适”)也非常合理。如果没有足够养育一个物种生存的物质条件,物种就不能延续。动物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就是从资源稀缺的地方迁徙到资源盈余的地方,他们是在躲避稀缺,而不是解决稀缺。人类都集中居住在资源丰富的地域,也是如此。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9
蓉婕 发表于 2012-2-3 19:23: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建平 发表于 2012-2-3 18:59
你这个分析值得借鉴。
但说盈余只是结果并不敢苟同。我觉得说盈余是条件(即“适”)也非常合理。如果没 ...
盈余确实是条件,是商品社会存在的条件。没有盈余就不会有商品交换。
我说的盈余是结果,是解决稀缺问题的结果。相对于稀缺的本质性来说,盈余只是结果属性。两相对比,在经济学上,显然稀缺的概念比盈余的概念有意义得多。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眼高手低毁掉了是无数满有才华的年轻人,造就了无数的愤世嫉俗与伤不起;世界却在那些不那么高调却肯踏踏实实付出自己努力的手眼协调的人面前,华丽丽地展开。——By沈艳老师

使用道具

10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2-3 19:50: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蓉婕 发表于 2012-2-3 19:23
盈余确实是条件,是商品社会存在的条件。没有盈余就不会有商品交换。
我说的盈余是结果,是解决稀缺问题 ...
呵呵,我倒是觉得稀缺论不仅对于分析经济学问题没有裨益,相反误导了经济学的发展。
现代经济学所谓的稀缺,实际上强调了私有权制度的天然合理性。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稀缺,人类应对的方法却往往是公有权制度。如扶贫、救灾等等。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1-6 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