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olow到DSGE的直觉理解
某种意义而言,Solow(1956)是宏观经济学定量分析的起点。在初级教科书中,宏观很大篇幅为IS-LM-AS框架所占据,并将前者称为增长模型,并认为Solow是研究长期行为,因而供给决定经济均衡,而IS-LM是短期行为,因而需求决定均衡。但事实上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并不在于短期和长期,而在于IS-LM只有总量分析,没有个体行为特征,是Solow第一次建立了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ZF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General Equilibrium,GE),也第一次考虑了微观行为(厂商决策,虽然并不严格),揭示了决定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因素,为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能。
之后,宏观经济模型的演变可以说是对Solow模型假定条件的一步步放宽。放宽的方向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外生变量内生化,另一种是引入随机。Ramsey可以视为是将Solow模型中利率内生化,并在内生化的同时,打开消费者行为这个"黑匣子",将个体消费纳入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中[1] 。 除了将消费行为内生化,还可以将技术A进行内生化,这大致是内生增长模型的思路。
在Ramsey框架里,通常将经济理解为直线式的增长和围绕直线的波动,因而将宏观经济学分为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经济波动两大类。但这种平滑趋势的假定,以及由此拟合出来的趋势线离现实太远,导致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RBC模型(Real Bussiness Cycle)。从模型结构和推导来看,Ramsey和RBC所使用的模型框架一致,均是涵盖了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ZF部门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区别在于Ramsey中没有冲击,而RBC中引入了技术冲击(引入随机,Stochastic。)。在解释目的上,前者更多考虑均衡状态是资本存量和产出,而RBC更多强调对GDP、消费、投资波动的拟合程度。
但从经济学的理解而言,RBC相对于Ramsey模型要前进了一大步。在RBC模型中,不再把经济分解为增长和波动的加和,不再认为波动是对趋势的偏离,而强调实际观察到中的任一时刻的波动实质上都是对生产可能性变化的最优反应,市场总是时时刻刻出清,周期和趋势合二为一。RBC又被称为第一代DSGE模型(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DSGE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汇总。从方法上,相对于Ramsey加入消费者行为考察,RBC加入生产冲击(并将模型扩展到动态),DSGE则是在RBC基础上通过加入价格/工资粘性而引入需求冲击。
[1] 似乎从这开始,还和Lucas批判有关系,暂时没理解清楚,先放在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