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世界观是如何可能的
§1 何为哲学
哲学是人类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对哲学的含义和核心使命的争论自古以来就从未间断。仅从近代以来,东西方哲学对此问题的回答就至少存在三个主要的倾向:
1、哲学是关于“思”的学问,其核心使命是:如何以思的方式把握、认识世界;
2、哲学是关于“语言”的学问,其核心使命是:如何用有意义的合适语言来表述世界,表述人与世界的“活”的关系;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核心使命是:如何在已有具体知识的基础上说明(解释)世界,并在其指导下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
要搞清楚究竟“何为哲学”,首先必须搞清楚与哲学有关的“三种世界”。
§2 与哲学有关的“三种世界”
与§1的三种回答对应,有三种与哲学有关的所谓“世界”,即实在世界、“思的世界”、“语言世界”。据笔者看来,上述“三种世界”存在如下关系:
人或人类 |
“思的世界” |
“语言世界” |
实在世界 |
实在世界是“思的世界”和“语言世界”的基础和起点。与实在世界相对应的是作为实践、思维和语言表达的主体的人或人类。——严格说来,人或人类也属于实在世界的一部分,但其特有的实践活动、思维活动和表达活动,使人能够在一定的意义上超出其他实在而具有某种“优越地位”。
人或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活动和表达活动,从而分别形成了表面上看存在于实在世界之“外”的“思的世界”和“语言世界”。——实际上,“思的世界”只存在于人脑这种特殊物质之内,而“语言世界”则是把“思”的成果以声音、线条、色块、电磁信号等“物化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结果。
实在世界、“思的世界”、“语言世界”的边界是用虚线划出的,这是因为它们均是处于流动和变化、发展之中的,因而其内容是无法限缩在任何精确的框架(边界)内的。基于同样理由,人或人类的边界也是用虚线给出的。
实在世界、“思的世界”、“语言世界”各自与人或人类的互动都是现实的、直接的和频繁的,因而其互动关系用粗的实线标出;“三种世界”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不是直接的、现实的,其关系因其各自具有的“相对独立性”而互相脱节、疏离,以至于无法一一对应,因而用虚的实线标出。
§3 何为“思的世界”
哲学所讲的“思”实际上是指的人的全部认识活动,即从感知觉到判断、推理的全部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全部成果。
根据笔者对心理学的肤浅了解,感知觉一般以神经冲动(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入人脑的相应区域,而后引起人脑内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并在大脑皮质上的诸神经元的相应部位以某种形式形成相应的“生物——化学印记”;该种“印记”及其所指代、表征的感知觉内容会成为“思”的原材料,在人脑的相关区域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加工改造”,从而以新的方式“组合”和“联结”起来,以新的面目在人脑中“呈现”出来;其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思”的原材料而被“再思”、“三思”……如此循环往复而形成“思”的全过程。
“思的世界”是人脑中特有的“世界”,它本质上是以神经活动形式承载的“能动的反映过程”,是一个因“注意”和“忽视”共同发挥作用而得以形成的“意向世界”,是一个“随‘意’加工”和“脑内显现”的“意识世界”。——在上述的“加工”和“显现”过程中,“思”有时力图“指代”和“揭示”外在世界中的实际内容(刺激源及其所具有的相关内容),有时又流于单纯的“主观想象”甚至于纯粹的“幻想和幻觉”,或者时不时地在二者之间“跳转”、“过渡”、“转化”或“相互叠加”。
“思的世界”是一个“意向或意识世界”,其中,“思”的表现形式及其成果可以称为“思的能指(指代者)”;“思”的原材料及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称为“思的直接所指(直接被指代者)”,实际上就是“思”的直接对象性内容;“思”的原材料及其所发生的变化最终所对应的乃是外在世界中的相应对象性存在或者该对象性存在的诸要(因)素被“思”所“揭示”或“想象”的“可能形式、过程及关系”,可以称为“思的间接所指(间接被指代者)”。
§4 何为“语言世界”
如果说“思的世界”是一个“随‘意’加工”和“脑内显现”的“意识世界”,那么“语言世界”就是一个“随‘意’表达”和“身外显现”的“表征世界”。
首先要说明的是,语言并不仅仅限于声音和文字,它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意向”表达方式,如肢体语言、图形图画、电磁信号等。
“语言世界”是人或人类向它者表达的诸媒介及其所指代、表征的相关内容和意义混合而成的“世界”。
上文所谓的“向它者表达”,首先是主体间的表达即人际表达,包括从“思”出发、“物化”为表达媒介、在人际传导、引起另一个“思”来与之对应和互动的全过程;其次,还包括某些人与物间(如人与动物、植物、机器设备甚至某些无机物之间)的语言表达过程——这主要是因为,语言的表达需要采用一种“物化”媒介来传导,从而不可避免地和人改造世界的活动交织在一起,成为了人作用于世界的一种常用手段。
上文所谓的“表征的内容”,直接而言,是指语言媒介的具体形式及其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可以称为“语言的能表(表征者)”;间接而言,乃是指的“语言的能表”所表征的“思”的相应意向性内容(即“思的能指”及其“直接所指”)和“思”所表征的外在世界中的(现实的或可能的)对象性内容(即“思的间接所指”),可以分别称为“语言的直接所表(直接被表征者)”和“间接所表(间接被表征者)”。
上文所谓的“表征的意义”,直接而言,是指语言表达对表达者的意向性思维活动和实体性表达活动所具有的意义;间接而言,还包括对表达活动的“接受者”的意向性思维活动和实体性表达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说明:本文所谓的“意义”,主要是指某种存在及其运动所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它者和自身的变化及其所达到的效果。就语言表达而言,其可能的意义包括:诸“思”之间的对应与互动,对对象性内容的“揭明”或“遮蔽”,对对象性活动的“推动”、“阻滞”或“误导”、“扭转”,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影响。
§5 何为实在世界
实在世界实际上就是整个世界。只是由于人的不同活动,它才会被相应的划分为不同的“世界”。
在近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中,一般把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但由于这种划分单纯是以“世界”中的不同内容与未经澄明的所谓“观”的关系来划分的,因而是模糊不清的和难以有效言说的。要使哲学对世界的认识更精确、细致,首先就要更精致地划分各种“世界”。
就“思”的活动而言,应有四个与之有关的所谓“世界”,即“能思的世界”、“与能思者有关的实在世界”、“思的能指世界”、“思的所指世界”。所谓“能思的世界”属于客观世界,主要是指与“思”所对应的神经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人脑活动、人身活动等等构成的“世界”。所谓“与能思者有关的实在世界”也属于客观世界,主要是指与人的神经活动、脑活动、身体活动有关的实在世界中的诸事物及其运动所构成的“世界”。所谓“思的能指世界”属于主观世界,主要是指以意识流和概念流为基础的“思”的具体形式、过程及其成果所构成的“世界”。所谓“思的所指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主、客观混合的世界,主要是指“思”所指向的“内容”所构成的世界,直接而言乃是一个“主观拟在的世界”,间接而言,它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和意义上对应着、指代着“可能的外在实在世界”中的相关内容。
就“语言”而言,应有三个与之有关的所谓“世界”,即“能言的世界”、“语言的能表世界”、“语言的所表世界”。所谓“能言的世界”属于客观世界,主要是指与人际交流、人物交流有关的表达主体及其表达活动所构成的“世界”。所谓“语言的能表世界”属于一种“物化”的主观世界,主要是指各种语言符号所组成的语言表征体系及其在具体表达活动中所呈现出来“世界”。所谓“语言的所表世界” 实际上是一个主、客观混合的世界,主要是指语言所直接表征的“意向活动”及其成果(它本质上是一个“主观拟在的世界”)以及上述“意向活动”所表征的“可能的外在世界”中的相关内容等所构成的“世界”。
就“观察和测量即观测”而言,应有四个与之有关的所谓“世界”,即“能观的世界”(主体及其观测工具构成的“世界”,属客观世界)、“与观测有关的对象世界”(即被观的“世界”,属客观世界)、“作为观的结果的能显世界”(即主观世界)、“观的结果的所显世界”(即已知世界,实际上是一种“拟在化”了的客观世界)。
就“实践活动”而言,应有四个与之有关的所谓“世界”,即“实践者及其使用的工具构成的世界”(即主体世界)、“活动的对象世界”(即客体世界)、“作为活动的成果或以其他形式打上了人的烙印的世界”(即人化世界)、“人及人化世界所生存和活动于其中的实在世界”。这四个所谓的“世界”一般而言都属于客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