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经济史外行
11924 73

[价格理论] 所谓吉芬商品,是把“自变量”和“因变量”搞颠倒了! [推广有奖]

11
iooo 发表于 2012-4-23 22:02: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说的很对。但这是“常”识。

使用道具

12
盼儿 发表于 2012-4-23 22:53: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这水平,绝对高
很安静。

使用道具

13
yancong529 发表于 2012-4-23 23:02: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史外行 发表于 2012-4-23 20:54
吉芬商品 绝对不是因为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多.

恰恰相反的是,因为需求量的提高,导致了价格的上涨,
需求定律讲的是其他条件不变,商品价格上涨会引起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吉芬商品是不满足需求定律的商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只是解释价格-需求量关系不遵循需求定律的分析工具,跟因果律没关系啊。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谈天阔

使用道具

14
yancong529 发表于 2012-4-23 23:07: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史外行 发表于 2012-4-23 19:45
张五常先生在其连载的《经济解释》中的一个例子:如果大雨连天,雨伞的价格上升,而其需求量也增加了。

...
雨伞和雨的问题中,雨是价格、需求量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的是对雨伞的需求而不是需求量。
另外,马克思爷爷经常讲互为因果关系,价格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也是互为因果关系吧。要不然股票市场怎么会涨涨跌跌~~~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谈天阔

使用道具

15
1020063824 发表于 2012-4-23 23:17: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思路明显有问题。楼主没有分清经济学中的需求和生活中所说需求,其实准确来说不是一个概念。

需求的定义:一定价格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脱离价格谈需求是无意义的,如果只是有消费意愿,根本构不成需求。例如此例饥荒时其他粮食绝收,土豆的需求激增,这处只是单纯的愿意购买数量增加,并无价格前提,因此不能成为价格-需求关系中的需求。也就不能反过来说了。

使用道具

16
经济史外行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4-23 23:18: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ancong529 发表于 2012-4-23 23:07
雨伞和雨的问题中,雨是价格、需求量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的是对雨伞的需求而不是需求量。
另外,马克思 ...
感谢先生的思考!

我的意思是,正是由于吉芬商品的提出者吉芬本人,吧因果关系搞颠倒了,这才导致他提出这一概念。

学者们把这一现象网深处探索,认识到这是“其它因素”引起需求变化了(主要是又换了一条需求曲线表示)……他们重在解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了需求……

而在我看来,直接就是吧因果关系搞颠倒了,把”因变量“看做”自变量“了,这是一个根本性错误。

(未完,下续)

使用道具

17
WangLuoxuan 发表于 2012-4-23 23:24: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ancong529 发表于 2012-4-23 18:56
饥荒的时候因为其他粮食绝收了,土豆这种本来便宜的商品成为穷人对粮食的替代品,于是需求量大大增加(抢购 ...
原来脑子里有个想法,糊糊弄弄就那么过日子了。现在忽然觉得吉芬品不该和其他几类商品放在一起讲呢。涉及到预期对Qd的影响了啊。“抢购”
朋友,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回复对楼主有帮助,请站内短信我帖子地址获得奖励。精力有限,实在不能每个回复都看一遍啊!

使用道具

18
yancong529 发表于 2012-4-23 23:29: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史外行 发表于 2012-4-23 23:18
感谢先生的思考!

我的意思是,正是由于吉芬商品的提出者吉芬本人,吧因果关系搞颠倒了,这才导致他提 ...
需求、需求量、供给、供给量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啊~~
经济学的主题是市场均衡,以及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经济学家认为,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把价格单独抽象出来进行研究,从而有了需求规律~~~
经济学家们太坏了~~~
把鸡和蛋谁因谁果之类的问题,留给哲学家们去思考了~~~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谈天阔

使用道具

19
xin_zi 发表于 2012-4-23 23:33: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勒个菜,够绝的了。。受教

使用道具

20
经济史外行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4-23 23:33: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先生对因果律的认识,还有偏差啊!还是教科书认识啊!

先生说:马克思爷爷经常讲互为因果关系,价格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也是互为因果关系吧。要不然股票市场怎么会涨涨跌跌~~~

我说,正是这种”互为因果“的模糊不清的理论,混淆了事物运行的”连续因果关系链条“,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严重干扰……

就拿吉芬商品土豆为例,在吉芬观察到的那一段时间中,就正好是需求增大引起价格上升的阶段。等待价格上升到定点,才出现”价格升高引起需求下降“,达到一个新的(暂时的)供需平衡。

这里的逻辑次序是: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下降,这是两个连续的因果关系,而不是马克思爷爷所说的”相互因果“。因为第二个需求(下降),已经不是第一个需求(上升)了。

吉芬把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升的连续一段时间的过程割裂为一天天,认为第二天的需求量增加是第一天价格上升的结果(这才能够套用需求定律嘛),这是认识的错误,而不是经济现象本身超越了经济学能够解释的范围。

先生您固守那种”相互因果关系“的模糊认识,当然也就看不到他们何以把”因果关系“搞颠倒了。
(未完,待续)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