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高生存能力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进化方向是通过实现职能分工和社会分工,从个体劳动向社会劳动的方向进化。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推动人类从个体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进化速度。
一、人类对于分工合作的反映方式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人与人之间逐渐形成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从家庭分工(以两性分工为主)开始,逐渐发展到社会分工,然后细化成为职业分工。
劳动分工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生产劳动效率,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适时调配劳动用工,因此要搞好劳动分工,就必须充分了解劳动者素质与能力、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劳动结果、劳动环境等跟劳动有关的诸多事物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
多个“条件反射”的运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就可以形成“知性”运动。高等动物能够通过知性运动来感知和区分多种事物以及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使人类具有更强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和经验总结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知性”运动是人类对于劳动方面分工与合作的基本反映方式。
二、社会分工的形成
随着生物进化到人类,人类机体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劳动的复杂性越来越强,所消费的生活资料的品种越来越多,于是就开始形成了对于不同形式的生活资料生产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性,二方面增加了产品的多样性,三方面增强了生产的技术性与专业性。这时,一个人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并不是直接用于自己的生活消费,而是通过销售的方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的通用价值,然后,再用货币通过采购的方式购置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或者,直接通过易货贸易的方式、再加工的方式、贮存的方式及交通运输的方式等具体的生产方式,将自己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首先必须将自己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通用价值形式(货币),再通过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通用价值形式(货币)转化为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
社会分工的形成,使人类的社会化劳动过程又可以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劳动过程,即将劳动潜能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劳动量;二是生产过程,即将劳动量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某一个生产系统(贸易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制造业系统等),转化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劳动价值,并凝聚于产品(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或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之中。也就是说,对于早期人类,其生产过程逐渐从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逐渐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相对独立性,在表现形式上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区分,在发生时间上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界限,在作用对象上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差异。
总之,早期人类的生命过程可以分解为消费过程、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三、劳动价值的形成
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通用价值形式主要是货币,在早期人类,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通用价值形式有大米、羊皮、盐巴、铜钱等。在劳动过程中,人的劳动潜能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劳动量,然后,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劳动量又转化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劳动价值,由此给劳动量与劳动价值的定义。
劳动量:劳动潜能的释放量。
劳动价值:人在劳动过程中所付出的能够被社会普遍认可的那部分劳动量,就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将劳动潜能释放出来,凝聚在产品之中,并转化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过渡的价值形式,使产品潜在地具备了满足人的相应客观需要的属性。
四、劳动量的失效率
在实现了社会分工以后,由于劳动产品出现了大量的“积累与贮存”,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劳动产品能否完全地销售出去,并被人所利用?如果没有销售出去,就会出现大量的浪费,从而使劳动产品中所凝聚的劳动量产生失效。也就是说,劳动产品所含有的劳动量在进行一定的积累与贮存、流通和交换以后,能够在多大概率上转化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劳动价值,并以通用价值形式(货币)表现出来?
一个人的劳动能力能否与社会生产力相匹配并转化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效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劳动量能否与劳动价值相匹配并转化成为社会认可的劳动价值,存在两个方面的选择驱动力:
一是,个人对于社会的选择驱动力,体现个人对于社会的选择倾向性大小,反映到人的大脑中就形成了“自尊心”,自尊心的本质就是个人对于社会的选择性的主观反映。如果一个人对于社会具有较高的认可程度或归属感程度,他就会较多地热爱这个社会,较多地热爱他周围的人,他就会把自己的一切劳动能力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把自己所付出的劳动量主动地投入相应的生产系统并转化为社会认可的劳动价值。
二是,社会对于个人的选择驱动力,体现社会对于个人的选择倾向性大小,反映到人的大脑中就形成了“威信”或“威望”,“威信”或“威望”的本质就是社会对于个人的选择性的主观反映。如果社会对于这个人有较高的信任程度,他就会有较高的威信与威望,社会就会尽可能为他提供合适的劳动岗位,他的劳动成果也就最容易得到社会以及他人的承认和使用。
由于存在内部“自尊因素”和外部“人尊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劳动量在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中随时会遇到各种风险因素,从而存在一定的浪费概率。由此,人就形成了一种更高级的需要,以追求较高的、对于社会的认可程度(即自尊程度)以及社会对于自己的认可程度(即人尊程度),使自己的劳动产品所含有的劳动量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社会可普遍认可的劳动价值,并以通用价值形式(货币)表现出来。
五、自尊与人尊类价值的定义
人为了提高劳动量转化为价值的比率,或降低劳动量的失效率,就必须让他人尊重自己的劳动,接收自己的劳动成果,认可自己的劳动能力,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使自己的劳动能力能够充分地应用于社会,由此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社会的认可。
由此,给出自尊与人尊类价值的定义。
自尊与人尊类价值:就是那些用以提高劳动量向劳动价值的转化效率或降低劳动量的失效率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
自尊与人尊类价值的主要类型:
1、自尊类价值。用以降低个人内部因素所产生的社会生命失效率(即认同率与归属率),它是由个人对于社会的选择倾向性来决定的,其价值大小取决于个人对于社会或他人的认同与归属程度。如果一个人对于社会或他人有较高程度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他就会在一切可能的场合积极主动地为这个社会或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自觉地把自己的劳动量与社会或他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实现他对劳动岗位的最佳选择,从而使其劳动量尽可能地转化为对社会或他人有用的劳动价值。
2、人尊类价值。用以降低外部因素所产生的社会生命失效率(即失业率与失信率),它是由社会对个人的选择倾向性来决定的,其价值大小取决于社会或他人对于个人的爱与尊重的程度。如果社会或他人对于这个人有较高程度的爱与尊重,就会充分认可他的道德品质、知识水平和劳动能力,并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为他提供相匹配的劳动岗位,为他尽情地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使他的所有劳动量尽可能地与社会的需要或他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使其劳动量尽可能地转化为社会认可的劳动价值。
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的具体形式有:体现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象征物(标志、服饰)、人际交往的礼仪、正式的荣誉标志及仪式、体现专业技术水平的各种资格证书、体现道德水准的各种荣誉称号等。
六、“自尊与人尊类价值”与“个体化价值”的关系:
人类通过一些具体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与人尊程度,使自己的社会生命失效概率下降,即提高个体化价值(即温饱类价值与健康与安全类价值)转化为劳动价值的概率,从而使人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新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使相同数量的个体化价值转化为更多新的劳动价值,这就相当于增加了额外的个体化价值。总之,自尊与人尊类价值等价于个体化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个体化价值,它是个体化价值的高级形式。
“自尊与人尊类价值”与“个体化价值”统称为社会化价值。
七、高等动物的生命过程
早期的人类(称之为高等动物)已经开始出现有严格等级社会地位的现象,此时,高等动物的价值循环图中就增加了一个环节:劳动价值。劳动潜能需要先转化为劳动量,再将劳动量转化为劳动价值,并凝聚于新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之中。
即人类的生命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消费阶段,即将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价值转化为体内的劳动潜能,二是劳动阶段,即将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量;三是生产阶段,即将劳动量转化为劳动价值,并凝聚于新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开始有了明显区别与分离,出现了价值的社会过渡形式——劳动价值,因此早期人类的生命过程可以描述为:
早期人类或高等动物的生命过程可分为三种状态:
1、发展状态。此时,高等动物所获取的新社会化价值(即温饱类价值、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要大于所消费的社会化价值,这些多余的社会化价值将主要用于繁衍后代,或者向体内积累食物能量(脂肪等),或者提高机体的安全环境与健康水平,或者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2、平衡状态。此时,高等动物所获取的新的社会化价值正好等于所消费的社会化价值。
3、萎缩状态。此时,高等动物所获取的新的社会化价值要小于所消费的社会化价值,高等动物将消耗体内以前所积累的温饱类价值,或者降低安全环境与健康水平,或者降低其社会地位,从而导致高等动物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不断萎缩。
八、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的变迁
在落后的社会里,个人展现自己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方式主要是服饰和住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生产的专业性、技术性越来越强,人与社会的相互选择越来越强烈,优胜劣汰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多样性、动态性和复杂化越来越高,个人就会越来越需要积极地、主动地、灵活地、明确地、充分地、全方位地向社会和他人展现自己的学识、品德、身份、仪表、地位、特长和个性,以便充分地得到社会和他人的理解、支持、合作,用以展现自尊与人尊价值的方式越来越新颖性和先进性,如高档服饰、品牌车辆、住房装修、网络形象等。
参考文献:
①仇德辉著,《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②仇德辉著,《数理情感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