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JDWII
9750 14

资本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3粉丝

大师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1668 个
通用积分
4.2942
学术水平
730 点
热心指数
788 点
信用等级
654 点
经验
251699 点
帖子
6828
精华
2
在线时间
120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9
最后登录
2024-1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所谓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从会计学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抄来的。
       可见,生产资料的价值由于转移到产品上而被保存下来。(有什么证据能证明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等量转移?谁见黄金的价值从来不变?谁见过物化劳动的价值永远恒定?价值都象这样等量转移,中国就应该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劳动的价值是变动的,物化劳动如此,所谓活劳动也如此。同样一个工人,同样的劳动时间,昨天的价值与今天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226
  新价值的加进,是由于劳动的单纯的量的追加;昨天的8小时劳动与今天的8小时劳动是不相等的,是不同质的,是不可以直接相加的。一个农民去年种粮,劳动时间3000小时,收入10000元;今年搞养殖劳动时间不变,收入20000元。一家工厂,去年生产DVD产值1亿,在其它所有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今年的产值却只有1000万。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产品中的保存,是由于所追加的劳动的质。同一劳动由于它的二重性造成的这种二重作用,清楚地表现在种种不同的现象上。
  假定由于某种发明,纺纱工人6小时纺的棉花同过去36小时纺的棉花一样多。作为有目的的有用的生产活动,他的劳动的能力增加为6倍。他的劳动的产品也增加为6倍,从6磅棉纱增加到36磅棉纱。但是,现在36磅棉花吸收的劳动时间只和过去6磅棉花吸收的劳动时间一样多。加在每磅棉花上的新劳动比用旧方法时少5/6,因此,加进的价值也只是过去的1/6。另一方面,现在在产品36磅棉纱中包含6倍的棉花价值。纺纱6小时,保存并转移到产品上去的原料价值是过去的6倍,虽然加到同量原料上的新价值小5/6。这说明,在同一不可分割的过程中,劳动保存价值的属性和创造价值的属性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效率提高了,剩余价值也会增加,而这个增加的剩余价值与工人同样多的6小时劳动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才是应该重点论述的。此处不提剩余价值,而在计算所谓的剩余价值率时,却又会偷偷塞进去。假设这是一家企业采用的发明,也就是说市场的供求不会改变。现在为了适应马克思的理论,我们再假设该企业为了维持原有的产量进行了进行了裁员。再假设工人6小时劳动价值6先令,棉纱售价6先令/磅,其它成本24先令/6磅,那么,使用发明前剩余价值为6先令。使用发明后,剩余价值为(36*6-6-36*4)66先令。这多出来的60先令的剩余价值又是怎么回事,又是谁创造的?这个例子正常情况下应该放在前一章或后一章。然而马克思没有这么做,这太重要了。如同在前面假劳动力的价值是6小时劳动而在这章里就直接拿来应用,好象是已经证明过了的。这是马克思的逻辑。)  纺同量的棉花所必要的劳动时间越多,加到棉花上的新价值就越大;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纺的棉花磅数越多,保存在产品内的旧价值就越大。

 227

  如果纺纱过程的技术条件不变,而且它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不变,(变是永恒的,没有不变的。对于过去的劳动在当前时间点上,也只能按当前的效率来评价计量,也就是说今天的价值不等于昨天的价值。任何劳动的价值量都是在不停地变化的,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在不断变化,它所含的劳动量相对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在不断变化。)   
     但是不管怎样,他两个劳动小时保存的价值总是一个劳动小时的两倍。(两个劳动小时保存的价值并不一定是一个劳动小时的两倍。今天的太阳不是昨天的太阳。昨天的一个劳动小时所相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与今天的一个劳动小时相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并不一定相等、张三一个劳动小时相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与李四一个劳动小时所相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也不一定相等。)
229
  这十分清楚地表明,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在劳动过程中因本身的使用价值的消灭而丧失的价值。(这只是会计核算方便采用的方法,从经济学上讲,它必须是按当前的公允价值转移的,否则,是不能更新的,否则社会只能重复而不能发展。客观事实之所以没有发生这种现象,就因为现实中没人会相信这种鬼话。)如果生产资料没有价值可以丧失,就是说,如果它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末,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给产品。它的作用只是形成使用价值,而不形成交换价值。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等,都是这样。这些生产资料之所以在今天可以与劳动产品相交换,具有交换价值,只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既指所有权的私有,也指使用权的私有)。
231
这位“学者”还借这次引证的机会说道:“李嘉图学派通常把资本当作‘积蓄的劳动’包括在劳动概念内,这是不高明的,因为资本所有者不单纯是生产和保存它<什么东西?>,而且的确还做了更多的事情:就是节制了自己的享受,为此,比如说,他要求得到利息。”(同上,[第82页])这种单纯从“要求”中得出“价值”的政治经济学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方法”是多么“高明”啊!这些观点仍然是现代庸俗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资本不是积蓄的劳动,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在原始积累过程中,是有许多血腥、不法和不道德的因素,但这决不是所有原始资本的积累途径,更不是永远的积累途径。鼓励投资就是鼓励积蓄的劳动用于再生产,但按马氏理论鼓励投资就是鼓励洗钱
233
。相反,作为这个力量的价值再现的,也并不是生活资料,而是生活资料的价值。同样一些生活资料,如果它的费用减少一半,仍然产生同样多的肌肉、骨骼等等,总之,仍然产生同等的力量,但不是同等价值的力量。(吃两个面包产生100公斤的力量与吃一个面包产生100公斤的力量,虽然在力量上是相等的,但不是同等的价值。你吃一个面包,那么你就只能得到一个面包,虽然你出的力量是一样的。)这种把“价值”换成“力量”,以及全部伪善的含糊其辞,掩盖着这样一种显然徒劳的企图:想从预付价值的单纯再现中得出剩余价值。现代庸俗经济学的主要部分仍然是掩盖这种徒劳的企图。】
  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即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却不是这样。当劳动通过它的有目的的形式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并保存下来的时候,它的运动的每时每刻都形成追加的价值,形成新价值。假设生产过程在工人生产出他自己的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以后就停下来,例如,他劳动6小时加进3先令价值。(劳动6小时价值等于3先令,劳动有时没有价值的,有时是有价值的。)
234
  然而我们已经知道,劳动过程在只是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并把它加到劳动对象上以后,还越过这一点继续下去。要再生产出这一等价物,6小时就够了,但是劳动过程不是持续6小时,而是比如说持续12小时。这样,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超额价值是谁的价值,是劳动的价值还是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已经有一个自身的价值,劳动没有价值。按说劳动没有价值,劳动6小时与劳动12小时是没有区别的。有什么理由假设劳动力的价值是6小时劳动?6小时劳动的价值又是多少?既然6小时劳动的价值是3先令,又有什么理由不认为12小时劳动的价值是6先令?)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

  可见,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我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不变资本。谁知道不变资本为什么不变吗?因为等价交换  
    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
235
本部分,或简称为可变资本。谁知道可变资本为什么可变吗?因为不等价交换,资本家用3先令交换了6先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可变资本 资本论 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社会必要劳动 劳动的价值 会计学 资本论 中国 国家 产品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LightsOn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什么书

使用道具

藤椅
YJDWII 发表于 2013-10-11 13:32: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骑着毛驴回家 发表于 2013-10-11 13:15
什么书
资本论

使用道具

板凳
qi509 发表于 2013-10-11 14:19: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之说。这个是马克思为了编造”剩余价值“杜撰出来的。

不信你仔细阅读《资本论》第三卷。第一卷出版后遭到众多人的质疑,马克思为了解释他的所谓的”剩余价值“理论,在第三卷中将自己的”剩余价值“硬往利润上贴。还给出了一个公式。须知:利润=成本*%=(c+v)*%。而马克思的的“剩余价值”=c+v*%。

利润=成本*%=(c(不可变资本)+v(可变资本))*%。而成本包括一切不可变资本,这样一来,不可变资本就成了可变的了。实际上,在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当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可变资本”一说。

所以,马克思的“可变资本”“不可变资本”之说纯粹是胡说,谬论。这就是我所说的《资本论》第三卷彻底否定了第一卷的原因。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YJDWII 发表于 2013-10-11 14:58: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qi509 发表于 2013-10-11 14:19
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只说。这个是马克思为了编造”剩余价值“杜撰出来的。

不信 ...
对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不变资本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地板
xiaxt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10-13 12:35: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qi509 发表于 2013-10-11 14:19
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之说。这个是马克思为了编造”剩余价值“杜撰出来的。

不信 ...
509兄看问题最尖锐,赞。

的确如509所指出的,产业资本(包括马克思所述的三个常态性的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它们在各自价值的生产职能上,没有“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之说。

马克思自己说,劳动力是生产力,在参与劳动过程中劳动力可为自己带来新价值,实现价值增值。马克思说,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与劳动者相结合,劳动者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就是劳动器官,是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是个体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劳动资本。既然如此,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在哪里?回答是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就表现在劳动者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作为人的劳动工具所分别承担不同劳动职能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又说,价值是指人类抽象劳动的耗费,是指劳动过程中的人的脑力、体力和神经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既然如此,劳动表现为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的耗费,那么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劳动力耗费又在哪里?

其实,作为任何一种生产要素,都具有生产力属性,都具有实现价值的自我增值的职能,不是说它本身不具备这一自我增值的劳动职能,而是说它需要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作用,才能共同完成劳动过程的价值增值。劳动过程,既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实现资本总价值的增值的过程,同时也是每一个生产要素各自实现价值的自我增值的过程。

土地本身就是生产力(注:各地方ZF的财政收入大多来自于土地的生产力),科技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劳动力是生产力,生态环保也是生产力,牧羊犬对于牧羊女而言是生产力,耕牛对于农夫而言是生产力,马对于牧民而言是生产力...,牧羊犬、耕牛和马都是活的生产资料,一种活的生产要素,在奴隶社会还有一种活的,会说话的生产资料——奴隶。它们都是“社会劳动”下的生产资料,都具有生产要素性质,如马克思所述: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是“个人劳动”下的生产资料,也一样具有生产要素性质。总之,不论是“社会劳动”下的生产资料,还是“个人劳动”下的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要素,它们都具有自我增值能力。只不过一些生产要素的劳动职能,若不源自于人造的劳动职能,就必源自于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的劳动职能,都是劳动力的一种延展和深化。劳动本体是什么?有人认为,劳动本体是劳动者,不太准确。应当说,劳动主体是劳动者,但决定劳动者做出相应劳动行为的,则是人的劳动本体即人的劳动意志。本来事实很清楚:土地、资本、厂房、机器设备、科技、经营管理、信息、生态环保以及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等都是生产要素,都是生产力,但是经马克思一搅,反倒把明摆着事实搞乱了。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之所以具有了人的劳动职能和人的行为意识,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就因为在它后面站着的是劳动者及劳动本体。同理,土地、资本、机器设备、科技、经营管理、信息、生态环保等生产资料,之所以具有了人的劳动职能和人的行为意识,形成各种的生产要素,也正是因为它后面站着的是劳动者及劳动本体。劳动者是劳动主体,但决定劳动者做出相应劳动行为的,则是人的劳动意志(劳动本体)。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人劳动——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作为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意志相结合,表现为人的劳动力耗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则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要素,与社会的劳动意志相结合,表现为资本的各种生产要素耗费包括劳动力要素耗费。最为关键的是,在社会劳动中,各种生产要素不再表现为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即不再独立地表现出每一个生产要素在价值生产上的自我增值能力,而是要形成社会生产上的一种合力,形成各种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比,才能实现最大化的增值。自然界的本质和谐的,人类社会的本质也是和谐的。所以,唯有在此基础上,每一个生产要素进而才能实现价值的自我增值。然而,马克思毫不理会经济学术规程及范式,直接将“简单劳动过程”的个人劳动力定义引入“市场经济”的社会劳动过程。其间,马克思十分突出人的活劳动力的性质及作用,大力渲染所谓“物化劳动掠夺活劳动”、“过去劳动榨取今天劳动”、“死劳动剥削活劳动”和“劳动异化”等噱头,把价值增值的原因统统归结于人的活劳动力耗费上,这样一来,就把人的活劳动力当做一个不受任何限制、独来独往的“神灵”,而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其他生产要素,一律要对这个“神灵”顶礼膜拜,否则,这个“神灵”一发怒就不得了,它要跳出社会劳动过程之外,去搞社会暴力革命!搞乱了人们思绪。

我们知道,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人的生理学意义上的劳动力,同时也是相对独立的生产力。也就是说,劳动者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作为人的生理学意义上的劳动器官,对于个体人的劳动而言,仅仅是个体人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这种人的生产资料的耗费,就表现为个体人在劳动过程中的脑力、体力和神经力的耗费,这就是马克思所指的劳动本质,即人的劳动力耗费的本质。但是,如上所述,我们知道的社会生产力是由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即由各种生产要素分别作为各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所组成的,其中每一个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力之中都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性质,起着不同的作用、发挥不同的职能和做出大小不同的贡献。

从人类的社会生产力的经济学意义上说,而不是从个体人的劳动力的生理学意义上说,任何生产要素的耗费,都具有价值上自我增值的能力。

社会生产力有二个不同性质的劳动内涵。

其一是指:在由单个劳动力或若干个劳动力构成个体劳动过程中,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作为人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耗费,即人的生理的“劳动器官”耗费所形成的劳动。为此,马克思曾说,人类整个劳动力是由无数的单个劳动力所组成的,指的就是这类个体劳动,其劳动性质由简单商品生产的私人性质所决定的;

其二是指,在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所构成劳动过程中,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作为人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耗费,即人的生理的“劳动器官”耗费,并不是独立的社会劳动,而仅作为人类整体的社会劳动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作为人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耗费,从某种意义上讲,仅仅作为人类整体的社会劳动的一个“奇点”或“基点”,在此基础上,人的劳动力耗费作为人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耗费,已经演化和进化出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生产要素耗费,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它们与人的劳动力具有不同的性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它们与人的劳动力具有价值的自我增值能力。为此,我们说,马克思仅指出的“人类整个劳动力是由无数的单个劳动力所组成的”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人的生理学上的劳动力仅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中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的现实生产力则是由人的生理学上的劳动力,以及人们占有的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共同构筑而成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是以“小商品生产者之心”度“社会化大生产者(资本)之腹”。

马克思在资本论说道,一切商品都是人的劳动产品。这话不准确。因为,商品生产划分为二个不同性质的时期,前者是简单的商品经济,后者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前者是私人性质的小商品生产;后者是资本性质的社会化大生产。剖析前者的生产性质,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生理学意义意义上的劳动力作为个人生产力的耗费,凝结于社会产品之中;剖析后者的生产性质,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经济学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力的耗费,凝结于社会产品之中;其中也包括人的生理学意义上的个人劳动力的耗费。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说一切商品都是社会产品,例如科技产品是社会产品,是科技生产力的成果;同理,经营管理是社会产品,是智力生产力的社会成果;文化产品是社会产品,是文化生产力的成果;自然品虽不是社会产品,但它是自然界生产力的成果,所以它可作为生产要素也就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二重属性。马克思仅是对简单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劳动及其产品进行抽象分析,将“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xiaxt注:即劳动力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引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劳动及其社会产品进行抽象并归结为“鲁滨逊式”的原始劳动及其原始产品。所以,你在马克思劳动力范畴中,找不到科技生产力、找不到文化生产力、资本生产力、智力生产力和自然界生产力,你仅能找到人的生理学意义的个人生产力!马克思劳动力理论是建立在小商品经济基础上的,是一种原始的、落后的劳动力理论。它不是跟马克思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时俱进”的,而是站在小商品经济基础上,拔高“田园牧歌般”的道德伦理,藉以批判有关市场经济发展的所有经济学理论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弊端。马克思的“活的劳动力耗费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该观点不对。


例如,卫星是人类探索宇宙或验证宇宙科学的一种“生产资料”,首先它不是人的生理学意义的生产资料,但是,卫星作为人类劳动的生产资料,与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劳动器官,这二者在生产资料具有的劳动职能上是相同的。所以,卫星所担负的人的劳动职能,它与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劳动器官所具有人的劳动职能上,这二者的确相同。人类劳动意志通过卫星探索宇宙之奥秘,有的卫星,通过撞击月球所形成的陨状云,验证月球是否存在着水;有的卫星终生行走在火星上,搜集火星相关资料;有的卫星最终飞出太阳系,进入浩瀚的宇宙空间,飞向距太阳系最近的那个星座,它承载着人类智慧去探索未知世界。谁又能说,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产品,诸如人造卫星不是生产要素呢?谁又能说,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呢?既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么科学技术就应当在人类社会生产力之中实现它自身价值的自我增值。同理,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要素,最终都能在财富生产中实现价值的自我增值。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力具有自我增值的职能,而资本的生产资料不具有自我增值的职能,这是不对的。因为,不论是劳动者个体生产,还是资本家私人生产,从劳动职能上看,前者是使用人自身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即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参与劳动;后者是除了使用自身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之外,即使用人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参与劳动(经营管理)之外,还使用其他人——例如工人们自身生理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即工人们的四肢、躯干、头脑和五官等生理器官参与劳动,更重要是,资本还要使用社会的生产资料,诸如土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科技等生产力共同参与劳动,其中任一生产力都具有实现自我增值能力。

马克思说,作为生产资料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是不变资本,因为它们的生产性耗费在生产成本中反映为“折旧”和“消耗”,这是不对的。的确,从会计成本上看,机器设备价值和原材料价值的生产性磨损是不变的,但这仅是机器设备价值和原材料价值的生产性磨损所形成的“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费用,不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费用。表面上资本家没有将其价值增值计算在内,但实际上其生产性耗费与生产性增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已经由资本生产过程的最终成果决定了。同理,劳动力价值与其增值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由资本生产过程的最终成果来决定的。例如,NBA球员工会与NBA联盟(资本家)之间的收入分成比例的谈判,总是在上届NBA结束后开始,未到此时此刻之际,参与NBA职业赛的劳资双方都不清楚自己一方实际贡献有多大,谈判中彼此间因缺乏事实根据,难以相互沟通和达成妥协。

资本购置先进的生产资料,就是因为它们能够节省劳动力成本,在这一点上,马克思是承认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这二者之间在生产职能上是协同的又是相通的,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二者是相互转化的。为此,马克思多次举例指出,增加生产资料,特别是购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就可以减少劳动力,且又不会因劳动力减少而导致名义劳动量的减少,从而相应降低或影响到资本的价值量。因为,决定价值量的变化,不是个别资本的有机构成,而是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但是,马克思却坚持认为,唯有作为活的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具有价值的自我增值能力,他否认作为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也同样具有生产力性质,具有价值的自我增值能力。马克思面对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作为可变资本的劳动力数量占总资本比例相对减少和作为生产资料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不变资本占总资本比例相对增加,同时总资本随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总利润也随之增加的这一现象,马克思给出解释为:“利润的外部性影响”或者说“利润的社会平均化”,即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资本,攫取了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资本的剩余价值,从而在其外部形成的“超额利润”,弥补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因劳动力减少而导致的实际劳动量减少从而减少的利润量。事实上,作为生产资料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资本,可以带来比劳动力资本更高的生产效率,提升了竞争力。所以,生产资料资本的增加不仅是减少了劳动力成本价值与总价值之间的比例,而且也凸显了生产资料的贡献,增加了总利润。

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时,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把生产资料作为劳动的物的条件,把劳动力作为劳动的人的因素,并通过市场纽带将这二者连结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其实,在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中,并没有什么“物”的条件与“人”的因素之间的划分,为此,我个人以为:劳动力是物,不是人;同时,生产资料是人,而不是物。如何理解这句话?也就是说。劳动力即是人又是物,同理,生产资料即是物又是人。或则说,劳动力表面上看是人的形态、人的意志,而实际上人的劳动力是一种物,是一种物质力量,是“物化”的资本;生产资料表面上是物的形态,是物化的资本,但实际上生产资料后面是人,是人的劳动意志的物化,是劳动力经“物化”形成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及其职能。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会计学上的价值并不等于政治经济学上的价值,两码事。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YJDWII + 1 + 1 + 1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
对与更对 发表于 2013-10-13 14:51: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JDWII 发表于 2013-10-11 14:58
对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指不因工人使用价值的使用延长而增值的那部分原材料,是指它不会在整个过程中产生剩余价值而言。你所指的黄金还会贬值云云,和马克思要讲的原意不是一回事。

使用道具

8
YJDWII 发表于 2013-10-13 15:00: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与更对 发表于 2013-10-13 14:51
不变资本,是指不因工人使用价值的使用延长而增值的那部分原材料,是指它不会在整个过程中产生剩余价值而 ...
固定成本而已,会计方法
从经济学角度,原材价值也是在变的,包括工人的劳动也是在变的,昨天的8小时与今天的8小时也不一定是等值的
至于说黄金,你将它看作资本不就明白了

使用道具

9
对与更对 发表于 2013-10-13 15:06: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昨天的8小时劳动与今天的8小时劳动是不相等的,是不同质的,是不可以直接相加的”
----------------------------------------------------------------------------------------------------------------------
马克思在说劳动的二重性中指出:从价值角度而言,即价值的产生者“共同的人类劳动”而言,价值只有量的区别。自是可以相加的。马克思说那节文章是理解经济学的枢纽。

使用道具

10
YJDWII 发表于 2013-10-13 15:33: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与更对 发表于 2013-10-13 15:06
“昨天的8小时劳动与今天的8小时劳动是不相等的,是不同质的,是不可以直接相加的”
-------------------- ...
这正是马克思错误所在,他的必要劳动时间到是对的
同质化为必要劳动时间才是可以相加的
价值如同劳动的重量,时间如同体积,效率如同比重
要相思不同劳动之间实现相加,就必须同质,如同将一立方棉花与一立方铁的重量相加一样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1-5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