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落下了帷幕。本次会议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其中,最大的亮点和创新之处是突破性地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而言,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白永秀教授认为具有四大特点:一是背景的特殊性。此次决定的出台是在国际经济低速增长态势延续,主要国家经济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进入了由超高速增长转向相对高速增长,暴利时代结束以及国内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不满情绪剧增的情况下出台的,其现实意义很强。二是历史的继承性。此次决定的主要精神与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时代的发展性。三是内容的全面性。此次决定内容全面,涵盖范围广,包括16个部分,60条,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生态体制、社会体制、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四是思路与措施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改革的长期性表述、市场决定性、混合所有制、金融体制等十个方面。
那么,我要问一个尖锐的问题,那就是:三中全会与转型陷阱的关系究竟怎样?或者说,三中全会的重大安排能否让中国经济顺利摆脱转型陷阱?
首先,什么是转型陷阱?在我看来,就是头在窗子外面,身子却在窗子里面,整个人被卡住了,进退两难。而从经济学上讲,有三个侧面:第一,长期无法实现从ZF主导型向市场驱动型的转变;第二,长期无法实现从要素投入型向科技创新型的转变;第三,长期无法实现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的转变。说实话,中国的转型已经进行了三十五年,初见成效。可以说,无论是社会生产力,国家综合实力,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至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以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所以,发展是硬道理,还依然是中国的主旋律。而要继续发展,转型就是一个必须逾越的阶段。既不能继续走ZF主导的路子,也不能继续走要素投入的路子,更不能继续走投资拉动的路子,而要走市场驱动的路子,科技创新的路子,以及消费拉动的路子。毕竟,发展经济,本质上要靠效率的提高,要靠科技的强化,要靠消费的拓展。
其次,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具体指什么?我认为,就是在资源配置领域,市场发挥最大化作用,主导性作用,以及强覆盖作用。或者说,过去ZF在资源配置领域还有某种作用,而现在要逐渐退出来,让市场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因为,我们已经形成共识,市场配置资源是一般规律,而且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么,更好发挥ZF作用又指什么?毫无疑问,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最后,按照三中全会的精神主旨,能否成功转型?经过慎重思考,我觉得还是大有希望。不过,我有几句真话必须说出来,那就是:本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力度当然是好事,但是是否能够立起来,疑问相当大。可以说,我既有支持,又有疑问。其中有一点就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格局与全球化大趋势应该是什么关系?而且,只有经济的市场化,就是孤军深入。过去有效果,而当下和未来如何?现在,有一堵金刚墙横在改革面前,如果决策层自身的力量无法打通,那么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会被抑制,没用发挥的空间。所以说,未来的改革任务相当艰巨,如果搞不好,就极有可能无法兑现。当然,如果真正能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老百姓的权利得以全方位伸张,那自然大有希望。
【苗实(原名张春田,字苗实,号道邻),独立经济学家,现任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永秀热点栏目主笔。著有《中国经济如是说》和《人生经济沉思录》,均可在苗实新浪博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