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丰台右安门街道的一些高龄老人,生活不久将会改变。
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该区域仍以托老所养老为主,尚未实行居家养老。不过这样的情况可能很快会发生变化。
该区域目前正在进行居家养老项目进行招标会,预备为部分80岁以上的空巢且家庭经济困难或享受社会救助的老人等,提供做饭、洗衣、整理家务等无偿的日常生活服务。
而这种以政府和社会、个人买单的居家养老方式,已经在宁波、上海和深圳等地试行。北京关安门外街道的试点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这种模式将在全国开始推广。
2月21日,全国老龄办在京举行新闻会透露,十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月15日正式颁布实施。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在会上指出,该意见“对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破解我国日趋严峻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由于居家养老分散了集中养老的成本,催生了巨大的居家养老市场。
200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6万,到2006年增长到382万;其比例从2000年的8.4%增至2006年的9.9%。与2000年调查数据相比,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由154万增加到194万,部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由260万增加到370万。
根据测算,中国城市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两项,目前潜在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2010年将增加到1300亿元。
居家养老需求大增
目前,全国老人总数量以及所占比例大增,但仅仅靠财政等方面难以满足需要。
宁波市海曙区的经验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借鉴。该地区老龄化问题严峻。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7.1%,机构养老难以满足需求。与此同时,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空巢”家庭的比例高达老人总数的47.9%,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
全国的老龄化问题与宁波类似。
催生千亿市场商机
以宁波的海曙区的试点为例,2004年3月出台政策,为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同年9月在全区65个社区中推行。并以此带动全市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
迄今该区成立了432家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区民间组织。大约有31700多名老人不用离开社区就能享受到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是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
这一政策的运作机制,是由海曙区政府出资向非营利组织——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星光敬老协会负责项目运作,承担审定服务对象,确定服务内容,培训服务人员,检查和监督服务质量等工作。
海曙区官员彭朱刚对此总结说,这有效地“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行个人购买服务、企业认购服务、社会认养服务等,积极开展社会动员,扩大和完善义工队伍”。
此外,有能力的个人、企业可以以购买服务、认购服务的方式参与进来;社会上的其他人士可以以义工的方式参与进来,最大程度地整合和利用了社会资源。
根据宁波的数据,如果集中建立托老所机构,先期人均投入5万元,每年人均还需要再投入3000元,现在居家养老后每年人均只需要投入2400元。海曙区政府每年只需支出一二百万元,就能履行传统机构养老需要支出三四千万元才能履行的职能。这种方式还创造了就业岗位。
由于居家养老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容纳力。根据全国老龄委估计,按照就业人员与有需求的老年人数1:10的比例计算,2006年城市大约需要180万服务人员,预计到2020年扩大为65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不过,这并未意味着居家养老不存在问题。
由于居家服务费用中,部分需要老人支付,而很多人由于种种因素无力或无意愿购买服务;而一些老人在接受服务费用补贴后,仍希望用现金补贴其他生活项目。
深圳市政府对具有深圳户籍的高龄老人、特殊困难老人,全面实行货币化居家养老服务费用补贴,根据不同情况,每人每月补助标准在200元到500元之间。
此外,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来于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的资助、社会捐助、市场化运作,整体数量仍然不够。这些资金在支持各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补贴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支付服务费用,来支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报酬后所剩无几。
此外,政府补贴的服务对象数量也比较少,如果要扩大补贴服务对象的范围,则需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增加资金总量。
全国老龄委建议,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把居家养老服务列入财政的经常性预算项目;各地的彩票公益金也要每年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扩大社会捐赠和慈善基金的募集渠道,为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提供帮助
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该区域仍以托老所养老为主,尚未实行居家养老。不过这样的情况可能很快会发生变化。
该区域目前正在进行居家养老项目进行招标会,预备为部分80岁以上的空巢且家庭经济困难或享受社会救助的老人等,提供做饭、洗衣、整理家务等无偿的日常生活服务。
而这种以政府和社会、个人买单的居家养老方式,已经在宁波、上海和深圳等地试行。北京关安门外街道的试点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这种模式将在全国开始推广。
2月21日,全国老龄办在京举行新闻会透露,十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月15日正式颁布实施。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在会上指出,该意见“对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破解我国日趋严峻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由于居家养老分散了集中养老的成本,催生了巨大的居家养老市场。
200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6万,到2006年增长到382万;其比例从2000年的8.4%增至2006年的9.9%。与2000年调查数据相比,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由154万增加到194万,部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由260万增加到370万。
根据测算,中国城市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两项,目前潜在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2010年将增加到1300亿元。
居家养老需求大增
目前,全国老人总数量以及所占比例大增,但仅仅靠财政等方面难以满足需要。
宁波市海曙区的经验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借鉴。该地区老龄化问题严峻。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7.1%,机构养老难以满足需求。与此同时,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空巢”家庭的比例高达老人总数的47.9%,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
全国的老龄化问题与宁波类似。
催生千亿市场商机
以宁波的海曙区的试点为例,2004年3月出台政策,为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同年9月在全区65个社区中推行。并以此带动全市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
迄今该区成立了432家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区民间组织。大约有31700多名老人不用离开社区就能享受到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是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
这一政策的运作机制,是由海曙区政府出资向非营利组织——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星光敬老协会负责项目运作,承担审定服务对象,确定服务内容,培训服务人员,检查和监督服务质量等工作。
海曙区官员彭朱刚对此总结说,这有效地“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行个人购买服务、企业认购服务、社会认养服务等,积极开展社会动员,扩大和完善义工队伍”。
此外,有能力的个人、企业可以以购买服务、认购服务的方式参与进来;社会上的其他人士可以以义工的方式参与进来,最大程度地整合和利用了社会资源。
根据宁波的数据,如果集中建立托老所机构,先期人均投入5万元,每年人均还需要再投入3000元,现在居家养老后每年人均只需要投入2400元。海曙区政府每年只需支出一二百万元,就能履行传统机构养老需要支出三四千万元才能履行的职能。这种方式还创造了就业岗位。
由于居家养老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容纳力。根据全国老龄委估计,按照就业人员与有需求的老年人数1:10的比例计算,2006年城市大约需要180万服务人员,预计到2020年扩大为65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不过,这并未意味着居家养老不存在问题。
由于居家服务费用中,部分需要老人支付,而很多人由于种种因素无力或无意愿购买服务;而一些老人在接受服务费用补贴后,仍希望用现金补贴其他生活项目。
深圳市政府对具有深圳户籍的高龄老人、特殊困难老人,全面实行货币化居家养老服务费用补贴,根据不同情况,每人每月补助标准在200元到500元之间。
此外,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来于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的资助、社会捐助、市场化运作,整体数量仍然不够。这些资金在支持各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补贴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支付服务费用,来支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报酬后所剩无几。
此外,政府补贴的服务对象数量也比较少,如果要扩大补贴服务对象的范围,则需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增加资金总量。
全国老龄委建议,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把居家养老服务列入财政的经常性预算项目;各地的彩票公益金也要每年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扩大社会捐赠和慈善基金的募集渠道,为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