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是LZ好友Xueheng Li原创,LZ经其允许发到人大经济论坛。作者联系方式 : xuehenglee88@gmail.com
(一)经济学家们都惊呆了
“他就是个冷漠无情,没有亲情,很自私,完全不会考虑别人只考虑自己的人。”
——郭美美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 《孟子·告子上》
让我们回到1982年。在那一年,有一个关于讨价还价的游戏实验发表在了一本经济学杂志上。这个游戏非常简单,每组只有两个参与者。参与者A有权提议如何在他与参与者B之间分配一定数目的金钱。在看过A制定的分配方案以后,参与者B有权接受或拒绝这个方案。如果方案被B接受,那A和B就分别按照方案所说的拿到自己份额的金钱;如果B拒绝了A的方案,那么双方的收益都会是0。这个游戏是匿名的,意味着无论是在游戏之前,在游戏之时,还是在游戏之后,A和B都不会有机会知道对方是谁。
在我们继续之前,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A,或者你是B,你会怎么做?
让我们想一下如果人是自私的这个游戏会有怎样的结果。如果B是自私的,他只关心他自己的金钱利益,那他就不会拒绝任何能分给他一点金额的方案,因为拒绝意味着他一分钱都拿不了。如果A知道B是自私的,那A就会想到B不会拒绝任何能拿到一点份额的方案。因此如果A也是自私的,他只在乎自己的金钱利益,那他就只会分给B非常非常少的一点钱;而B,一定会接受。——这也是在1982年之前几乎所有经济学家对这个游戏的预测。
但是,这个实验的结果是这样的:作为A的实验参与者一般会提议让B拿走总额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极少有人会提议只让B拿走百分之十或更少,也极少会有人提议分给B超过总额的一半。而对于B来说,他们很少会拒绝分给他们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方案,但他们大约有一半时候会拒绝掉分给他们少于百分之二十的提议。
或许,这个实验结果并没有让你感到惊讶。事实上,从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到普通民众,可能都不会对这个结果感到惊讶。但是,这个结果的确让很多经济学家感到非常惊讶——如果A是自私的,A为什么会愿意分给B那么多钱呢?如果B只考虑自己的利益,B为什么会拒绝能拿到百分之二十金额的机会呢?有那么多人愿意分给B那么多钱是因为他们有利他之心吗?如果人们分给B那么多钱只是简简单单地因为人们多多少少有利他之心,那么作为B的那些人不也应该有利他之心吗?那他们就更没有理由拒绝A的提议了啊——拒绝意味着A也一分钱都拿不到,这不就是损人而不利己吗?
这个实验叫最后通牒实验,用来模拟讨价还价或谈判过程的最后阶段:其中一方有权提议如何分享一个蛋糕,而另一方有权拒绝或接受提议。如果提议被拒绝,那谁都不能获得这个蛋糕的分毫。传统经济学家们认为基于“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假设的模型可以解释绝大部分经济学家所关心的问题,而最后通牒实验的结果却让很多经济学家大跌眼镜。
(二)人是自私的吗
在最后通牒实验里,提议方A一般会提议分给另一方B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份额,而少于百分之二十的提议有一半机会会被B拒绝。很显然,自私的预设无法解释B的行为,因为自私的人没有动机拒绝任何提议。但是先不管B,自私的假设有可能可以解释A的行为吗?A愿意提议分给B那么多钱,似乎说明A有利他倾向,但也存在另一种可能——A可能只是怕提议太少,B会拒绝。因此,最后通牒实验的结果并不能确切地证明A有利他倾向。
究竟A是不是自私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奖者之一,和他的合作者们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同最后通牒实验一样,也是每两人一组,其中一人A有权提议如何分享一笔金钱。不同的是,另一方B没有权拒绝,A的提议就是最终分配方案。这个实验被称为独裁者的游戏,是对最后通牒实验一个很漂亮的修改。最后通牒实验不能确切检验出A是否有利他倾向,是因为存在B可能会拒绝的威胁。而独裁者实验把这个威胁去掉了,简单、直接地质问:A究竟是不是自私的?如果A的确是自私的,那作为独裁者他应该只会分给B微不足道的份额。在卡尼曼的实验里,A可以选择分给B总额的百分之五十或只分百分之十。结果是:四分之三的参与者选择了分给B百分之五十。在后来更多更完善的实验里,A可以任意选择分给B多少份额,A平均仍然愿意分给B百分之二十,并且在很多实验里,各拿一半仍然是最多人提议的方案——这回证据确凿,A们也不是自私的。人,不是自私的。
A们的行为似乎能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利他倾向来解释,但是,B们的行为就不好理解了。在最后通牒实验里,他们为什么要做损人又损己的事情呢?这不是和A们的利他倾向恰恰相反吗?任何一个的经济学家都不会甘心于人性是飘忽不定的这种模凌两可的解释。我们需要一个理论同时能解释A的“善”与B的“恶”。 (持续未完)
(三)“这不公平!”
在独裁者实验中,作为独裁者的A一般愿意分给没有拒绝权的B总蛋糕的百分之二十到五十的份额,这似乎反应了人类“善”的一面。但在最后通牒实验(B有拒绝权)中,B却会作出损人又害己的行为,有一半会拒绝掉低于百分之二十的分配方案,结果就是双方都得不到蛋糕的分毫。为什么B们会做出这样的“恶行”呢?如果读者们尝试把自己代入B的角色,大概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因为对方拿八十我只拿二十,这样不公平啊!”——对的,今天要介绍的理论对人性的预设就是,人类不只是会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还同时存在对平等、公平的追求。
换句话说,我们当然希望自己越富有越好,但同时我们也厌恶不平等。更具体一点,我们既不喜欢作为不平等的劣势方,也不喜欢作为不平等的优势方。——因为不喜欢不平等,A愿意付给B一些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双方之间的不平等;因为不喜欢不平等,B会拒绝掉太不公平的分配方案,宁愿大家一起穷。
(四)走后门博弈
“我们恨贪官,又拼命报考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又拼命往高薪单位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因为觉得不公平,而是觉得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们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这种骨子里的自私,才是我们真正该反思的。”
——转自网络,原作者不详
你可能并没有被最后通牒实验和独裁者实验的结果所说服,根据自己以往的所见所闻,仍然认为人是自私的。你可能尤其会问,如果我们真的连处于不平等的有利位置都不喜欢,那怎么解释——“我们恨贪官,又拼命报考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又拼命往高薪单位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 这些“骨子里的自私”的现象呢?
让我们来设想一个办事可以找关系、看病可以走后门的情景。假设现在有十个人在同一时间患上了同一种病,你是其中一个。但当地能治这个病的医生只有一个,因此你不得不和大家一起排起队来轮着看病。由于大家是同时到达医院的,因此排队的顺序默认由随机抽签来决定。但是,你发现,如果你塞给医生一个红包,你就可以排在所有其他没塞红包的人的前面。如果有两个或以上的病人都塞给了医生红包,那他们就都能排在其他人前面,但在塞了红包的人的内部之间,顺序就由随机抽签来决定。假设提前看病对自身健康的收益超过塞红包的成本。设想一下,你会怎么做?大家又会怎么做?
如果你有学过一点博弈论,或许你马上就能认出这就是一个囚徒困境,或者叫,社会困境。如果你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你又能承受塞红包的成本,why not?而每个人都这样想,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每一个人都塞给了医生红包,而预期的排队顺序却和大家都不塞红包的时候一模一样。——没错,这个基于自私假设的预测正好符合了我们在国内观察到的很多大家一有机会就争着抢着塞红包走后门的现象。但是,我们能反过来,通过塞红包走后门的现象推测出人必然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吗?难道在人人追求平等的世界就不可能会有塞红包走后门的现象了吗?
(五)不同的世界,同一种追求
“我并不提倡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我只是讲事物是如何进化的,而不是讲人类应该怎样行动才符合道德准则。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因为我知道我有被人误解的危险。有些人不能把阐述对事物的认识同提倡事物应该如何这两件事区别开来,此类人为数实在太多。我自己也觉得,一个单纯以基因那种普遍的、无情的自私性法则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生活在其中将会令人厌恶之极。然而我们无论怎样感到惋借,事实毕竟就是事实。”——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有趣的是,在道金斯出版他的《自私的基因》的时候,西方国家的读者的反应似乎刚好相反。有很多读者写信给道金斯说,根据他们多年以来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他们身边有太多“利他现象”了,如果人是自私的(有意思的是他们也误解了道金斯的原意;道金斯说基因是自私的,没说人是自私的),这些利他现象应该如何解释呢?
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读者反应,我们似乎能得到两个教益:一是,在我们身边,“自私的现象”和“利他的现象”可能同时存在,“舍己为人”的现象和“损人不利己”的现象可能同时存在。第二个是,身边的自私现象和利他现象的相对比例可能存在国际差异。同样是亲身所见、亲耳所闻,西方国家的读者似乎更愿意相信他们身边的人多少存在利他倾向。
这也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2013年的圣诞假期,爸妈来英国探望我。他们第一次出国,面对英国人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感到不适应。我带他们去逛街,每一次走进大超市,或者走进大的衣服店铺,他们都会提起手上在别的店铺买的商品和衣服问我:“提着这些进去,不要紧么?”他们的言下之意是,在国内,为了防止小偷、或者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店主一般会要求顾客把在别家店铺买的商品暂存在店门口,或者至少也要经过专门的打包才能入内。而在英国生活了一年半的我,印象中还真没有过在逛哪条街哪个超市哪个店的时候店主有这个要求的。当然,造成这种差别的,关键不在店主,而在于潜在的小偷小摸有多少。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走到英国,最让我惊奇的不是这里的法制有多健全、对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多严格(作为一个普通学生,你一般不会触及到这些),而是,在缺乏监管的地方,人们依然善良。
现在,让我们想象存在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里的人类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都在关心自己利益的同时存在对人人平等的追求。但两个世界的初始状态是不一样的。其中一个世界的初始状态是,大家都一有机会就争着抢着走后门塞红包。给定这个初始状态,你会选择改变你的习惯选择不走后门吗?不会。因为别人都塞红包而你不塞,你就会排到这条队的最末位,而其他所有人都会排在你前面,这样既耽误了自己的就医时间,又丧失了公平。
而在另一个世界,大家一开始都没有人会走后门,因此大家就都公平地随机抽签排号。这时候,你会选择偏离原来的习惯去走后门吗?或许有些亲们会,毕竟这样对自己有利。但是我相信,也有很多亲们不会背着其他的所有亲们去走后门,因为那样破坏了公平。只要平均意义来说,大家放在维护公平上的权重不太小,或者完全自私的人不太多,这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都不走后门的状态就能维持下去。
或许,这两个世界都同时存在于一个叫地球的星球上。
References
Camerer,C. (2003). Behavioral game theory:Experiments in strategic intera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ehr,E., & Schmidt, K. M. (1999).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cooper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114(3), 817-868.
Forsythe,R., Horowitz, J. L., Savin, N. E., & Sefton, M. (1994). Fairness in simplebargaining experiment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6(3), 347-369.
Güth,W., Schmittberger, R., & Schwarze, B. (1982).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ultimatum bargaining.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 3(4), 367-388.
Kahneman,D., Knetsch, J. L., & Thaler, R. (1986). Fairness as a constraint on profitseeking: Entitlements in the market. The American economicreview,728-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