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中,量化投资一直是以“高、大、上”和“高、精、尖”的投资面目出现的。这一方面源于其投资过程中,大量运用高等数学、金融学以及计算机编程知识,天然形成了一些学术上的壁垒。另一方面,也源于这个行当的不成文准则——“黑匣子”原则。
所谓的“黑匣子”原则,即通常行内的量化投资团队是不会就投资本质和过程对外透露过多的。细细盘问一个量化团队的投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跟询问“官府私房菜”的制作秘方一样,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而且,通常——就我的个人经验——对量化投资信心越少的团队,在运用“黑匣子”原则方面更为熟练。
上述的神秘色彩在今年造成了行业的一大困扰。即,如何解释今年几个季度里,量化基金之间何以走势如此迥然。这个问题,连许多保险公司的投资人士和第三方渠道的专业人员也解释不了。
本人在过去一个月和三组不同的业内人士聊过这个话题,负责任地说,大家给出的“揣测”都不怎么靠谱。
我的疑惑直到遇到华泰柏瑞副总经理田汉卿,才有了不小的突破。一方面,田汉卿是今年业绩最出色的量化基金之一华泰柏瑞量化增强的操盘者,是真正的局内人。另一方面,她的从业经历也足够丰富。田是当年巴克莱亚洲团队的核心投资经理,更早前则在巴克莱旧金山总部的“32floor”工作。巴克莱旧金山总部曾经是美国量化投资的一个绝对高地。熟悉武侠小说的投资者,可以想象武当派在武林中的地位。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方面,田汉卿对于量化投资本质的解读是我迄今为止听到的最清晰和完整的。以我不完全的个人经验来看,这是对于投资领域和业绩有相当自信的人才能做到的。
综合一下专家的观点,基本面量化的业绩差异,多数出自三个方面的高低。第一层面是因子的好坏。第二层面是投资理念和执行的差异。第三层面是临场决策和风险控制的把握。这也算是打开量化投资这个“黑匣子”的三把钥匙。
在任何量化投资中,模型因子的好坏多寡都是绝对重要的事情。因子的重要性就好比做菜时的原料。同样还是以“烧私房菜”为例,原料的新鲜和丰富程度当然会对菜品口味有重大影响。类似的,在量化投资中,是否拥有大量的高质量的投资因子,对于业绩有极大的影响力。
不过,这一点局外人通常辨识不到。“菜”都烩成一锅了,究竟是原料不新鲜还是后期烹炒蒸煮的不得法,并不容易分辨。不过有一个小窍门可以观察,由于因子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通常一个量化团队成军时间越长,核心人员投资年限越长,拥有“好因子”的概率越大。
除了原料以外,“烹炒”的技艺是否得法也很关键。于量化投资而言,这一关就是理念与执行的层面。投资理念的重要性,投资过股票或基金的人都明白。运用的得不得法,其实是存乎一心的。但能否坚守住量化的大局,则事关成败。
从旁观者来观察,不同投资经理的理念差异,主要还是在于量化模型的使用范围和边界上。其中,既要防止“模型决定论”,一概强调模型决定一切;更要警惕投资经理过于主动,越界干预投资过程。如果,仅仅是拿个统计表算下,然后基金经理自己挑股票下单那种量化投资,业绩后果且不论,实在算不上量化。
除了以上两把“钥匙”以外,第三把钥匙的重要性同样不可低估。这就是风险控制。用田汉卿的说法,量化投资相对主动投资的最重要优势之一,就是可以把“风险”控制地很好很具体——甚至细化到每天的净值最大回撤幅度上。而对风险控制的把握,也成了不同投资团队差异最大的一个环节。
再打个比方,如果投资经理是一支球队的主教练,那么派哪些球员上场,则是其最大的考验。风格激进的教练,可能同时上阵5个前锋;而换一个风格的教练,可能只有1个前锋在场上。同样不同风格的量化投资经理,在具体操作上也可能有不同的差别。而这一定会反映到基金中长期的净值上。
总体来说,无论投资风格差异如何,长期、相对稳定的净值表现才是最佳。这样的选择标准,和主动的股票投资又何其相似耶?(作者:周宏 来源: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