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川
我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一文中,已经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既然,我们现在已经放弃了‘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体制转而采用了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已经加入了WTO,我们又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那么,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料就不是‘只有通过生产才能取得’,而主要是通过商品交换取得。既然,商品交换是人们获取物质资料的主要途径,那么,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不仅仅是物质生产,还有商品交换和消费需求,还要考虑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①
下面我们来讨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二、科学抽象法。三、逻辑与历史结合的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亦称矛盾规律。所谓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的哲学范畴,这里所说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辩证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着的每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如果矛盾双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存在。例如,一块磁铁,南极和北极总是具有同一性,相互依赖,同生共死。……其它如正和负、大和小、上和下、化合与分解、民主与集中、教师与学生等等,这些对立面之间都是相互依存、同生共死的。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如此,它们都是作为这样的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着。”②从这段引文中不难看出,唯物辩证法只强调了事物的两极、两端或两个方面,而忽略和否认了其中点和中间部分。下面我们就在唯物辩证法认为是对立统一的事物中寻找中点和中间部分以及它们构成的和谐统一情况。
1、磁铁是由两极与中间部分构成的和谐统一体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证明对立统一规律的第一个例子就是磁铁南、北两极构成的对立统一。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磁铁的情况:磁铁有两极:一个是南极、另一个是北极。然而,除南、北两极以外磁铁还有中间部分存在。如果磁铁没有中间部分存在并与两极相联,南、北两极就不可能成为一体,或者南、北两极缩成一个点。所以,磁铁的南、北两极和中间部分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缺一不可。磁铁南极(S)呈阴性,磁铁北极(N)呈阳性,磁铁中间部分没有磁性或呈中性。南极(阴性)、中间部分(中性)、北极(阳性)是三个因素以上的系统存在,如果从整体和全面来看,从南极经过中点和中间部分再到北极就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过程,它们符合和谐统一情况。磁铁中间部分的中性是没有阴性和阳性对立情况的,不符合对立统一而符合和谐统一情况。如果把整个磁铁分割开,单独看南极和北极,它们构成对立统一。但是,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它只看事物的局部而不看全局,只看磁铁的两极对立和斗争而不看磁铁两极与其中间部分构成的系统与和谐,这种作法是片面的,只能是对磁铁的部分认识。唯物辩证法只强调磁铁的南极和北极构成的对立统一,而否认了磁铁南极、中间部分和北极构成的和谐统一,这种作法正是把磁铁分割开来只看部分的认识方法,是用磁铁南极和磁铁北极的特殊情况来代替磁铁南极、磁铁中间部分和磁铁北极的普遍情况──以偏盖全。南极和北极的对立统一不能反映磁铁的全部情况。对立统一不能反映系统和谐情况。
2、正数、零和负数构成了和谐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证明对立统一规律的第二个例子就是数学中的正和负构成了对立统一。数学中的实数有正数(用符号+表示)、零(用符号0表示)、负数(用符号-表示),它们构成了和谐的系统存在。例如,数轴就是这样,左边为正数(+),中间是零(0),右边为负数(-)。如果把整个实数分割开来,单独看正和负是对立的统一。如果从整体全面来看从正到负就是一个系统过程,其中间还有无限个正数和负数。零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唯一的中性数。在零这个实数中没有正和负的对立,不符合对立统一规律。具有中学数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从零到任意一个正数之间有无限个正数,在正数中没有正和负的对立,它不符合对立统一,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系统。从零到任意一个负数之间有无限个负数,负数中也没有正和负的对立,它也不符合对立统一,同样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系统。如果没有零的存在就不可能有正和负的界线,从而也就没有正和负的存在。如果没有零这个实数,只有正数和负数,那么还能够进行数学运算吗?还是完整的数学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只强调了数学中的正和负构成的对立统一,而否认了正数、零和负数构成的和谐统一,这是把整个数学分割开来的作法,是用正和负的特殊情况来代替正、零、负的普遍情况,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偏盖全的手法。正和负的对立统一不能反映数学的全部情况。对立统一只是和谐统一的特殊情况,它不能反映事物的全面情况,不能反映系统和谐情况。
3、大、中、小构成了和谐系统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证明对立统一规律的第三个例子就是大和小构成的对立统一。现实中的空间形式有大、中、小之分,它们同样构成了和谐的系统存在。如果把它们分割开来,单独看大和小是对立的统一。如果从整体全面来看大、中、小就是一个系统过程,其中间还有无限个大和小的存在。例如,任意一个大和中之间还有无限个比中还大而比大还小的空间形式存在,它们都是比中大、没有比中小的空间形式,大和大里面就没有大和小的对立问题,它们不是对立统一而是和谐统一。同样道理,任意一个小和中之间还有无限个比中还小、比小还大的空间形式存在,它们同样是小和小之间的关系,不存在大和小的对立问题,它们不是对立统一而是和谐统一。换句话说,从大到小不光是大和小而是包括中间在内的一个系统存在,甚至是无限系统存在。唯物辩证法只强调大和小构成的对立统一,而否认了大、中、小构成的和谐统一,这是把整个空间分割开来只看部分的作法,是用大和小的特殊情况来代替大、中、小的普遍情况──以偏盖全。大和小的对立统一不能反映空间形式的全部情况。对立统一不能反映系统和谐情况。上和下与大和小的情况相同,不在赘述。
4、原子的化合、常态、分解是同时存在的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证明对立统一规律的第四个例子就是化合与分解构成的对立统一。化学中有原子的化合与分解过程,还有大量存在的不化合也不分解的常态原子。如果单独看化合与分解是对立的统一。如果从整体全面来看有原子的化合过程,有原子的常态过程,有原子的分解过程。但是,原子通过化合过程后形成了新的常态原子,原子通过分解过程也形成了新的常态原子。所以,原子的化合、原子的分解、原子的常态都同时存在着,常态原子就是一个和谐的系统。原子从常态到化合,化合的结果还是常态,然后再从常态到分解,分解的结果仍然是常态,这一系列过程的本身就是和谐的系统过程。唯物辩证法只强调了化合与分解构成的对立统一,而否认了化合、常态和分解构成的和谐统一,这种作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不符合事实,也不是科学的态度。
5、民主、协商和集中是和谐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证明对立统一规律的第五个例子就是民主与集中构成的对立统一。在党的政治生活中有民主与集中的制度----民主集中制。在现实中从民主到集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从民主一下子就到了集中的程度,特别是民主过程要反复征求意见和反复交换意见才行。即便是集中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或者一下子拍板定案,也是需要领导班子进行讨论的,这又是一个过程。所以,在民主和集中之间还有多个既不是民主也不是集中的协商过程存在。正是民主、协商、集中构成了和谐的决策过程,使党群、干群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如果没有中间的协商过程,就不可能有和谐的民主集中制。唯物辩证法只强调了民主与集中构成的对立统一,而否认了民主、协商和集中构成的和谐统一,这不符合事实,也不是科学的态度。
6、教师、教育资源、学生等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教育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证明对立统一规律的第六个例子就是教师与学生构成的对立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其中间还存在着教育管理机关、其它教务人员、学生家长及其整个社会,还存在着教学设施、教学用具、教学材料等等。如果单独看教师与学生是对立的统一。如果从整体全面来看教师、教务人员、学生、学生家长、教育管理机关、教学设施、教学用具、教学材料等等就是一个系统过程。他(它)们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教育体系。唯物辩证法只强调了教师与学生构成的对立统一,而否认了教师、教务人员、学生、学生家长、教育管理机关、教学设施、教学用具、教学材料等等构成的和谐统一,这是片面的认识,这不符合事实,也不是科学的态度。
7、地球是由两极和中间部分构成的和谐统一体
地球有两极,周围被大气层包围,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如果单从两极来看一个是南极另一个是北极呈现两极对立,符合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但是,如果从整体和全面来看,地球就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不但有两极而且还有大气层、陆地和海洋,被多条纬度线分割,其中点纬度线就是赤道。绝大多数生物就生活在南极和北极之间的陆地上或海洋里,我们人类也生活在南极和北极之间的陆地上。从南极经过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到达赤道,然后再从赤道经过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最后到达北极,这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过程。也正是在南极和北极之间形成了自然界的物质、生物、人类、社会、思维等多个系统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如果地球除南北两极以外没有中点或中间部分的话,那么地球也就只能缩成一个点了。整个生态系统和我们人类也就无从谈起。如果只用主客二分、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看到地球的两极对立,而看不到两极与中间的陆地和海洋构成的生态系统,这种思维和认知模式岂能正确和全面?
8、生物体都是和谐的统一体
生物体同样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比如一个人的肉体就是和谐的统一体。如果把人体分割开来单独看部分器官的话,人体有上(前、左)和下(后、右)两个方面,有左右手、左右臂、左右腿、左右脚、左右身,单独看左手和右手、左臂和右臂、左腿和右腿、左脚和右脚、左身和右身等等,它们都呈现对立统一。但这只是就人身体器官的部分情况而言,并非完整的人体认识。如果从整个人体来看,上(前、左)再到下(后、右)、左手再到右手、左臂再到右臂、左腿再到右腿、左脚再到右脚、左身再到右身等等,它们都必须通过身体中间部分,它们都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或系统过程。如果没有中点或中间部分的话,那么人也只能是一个点了。其它生物体也是一样。
总之,在唯物辩证法所说的两极、两端和两个对立面(矛盾)之间,都能找到中点和中间部分的存在。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和谐的统一体,无机自然界、生物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如此,它们都是作为这样的和谐统一体而存在着。两极、两端和两个方面的对立只是客观事物系统中的特殊情况,对立统一规律只是和谐统一规律的特殊情况。唯物辩证法只强调事物两极、两端和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而否认了与其中点和中间部分构成的和谐统一,这是不全面的认知模式和思想方法。唯物辩证法体系没有反映客观事物的全部情况,只是说明了事物的部分情况,所以,唯物辩证法是有局限性的。
二、唯物辩证法局限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体现
唯物辩证法是《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得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的结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强调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文认为,在人类社会中,首先是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构成了生态关系,其次,在生态关系基础上形成了形成了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再次,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系统平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生态关系决定和制约着生产关系。无机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以生物圈和食物链的形式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形成了绚丽多彩、无限多样和生机勃勃的生态世界。无机自然界决定和制约着生物界,例如,自然条件恶劣的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和沙漠地区生物群落分布有限,生物种类很少,而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生物群落分布繁盛,具有生物多样性。无机自然界、生物界决定和制约着人类社会。例如,自然条件恶劣的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和沙漠地区不仅生物群落分布有限,而且不适合于人类居住。在自然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特别是靠近海洋和大江大河有水的地方不仅适合生物群落分布,而且更适合人类居住。
在无机自然界决定和制约着生物界的前提下,生物界也改变着无机自然界。例如,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变气候,给各类昆虫和动物提供生存空间,从而形成局部生态系统,进而改变了气候和环境。无机自然界和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在无机自然界、生物界决定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前提下,人类活动也改变着无机自然界和生物界。例如,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出现了温室效应,使自然灾害贫发。臭氧层的破坏使人类失去了大气屏障保护,宇宙射线可以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等等。人类对石油、煤炭和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且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使大量生物物种灭绝,结果造成了食物链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无机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
从无机自然界到生物界,再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生态链。生态系统和生态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具各自有独特的属性并遵循各自的运动规律,他们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别区,形成了制约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生态关系。物质、生命和人类之间的生态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密切相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主要问题。
2、商品交换的必然性。有人说,首先是物质生产,其次才是商品交换。如果没有物质生产,哪来的商品交换呢?生产决定了交换,从而生产决定了消费。这种看法只是从生产一个角度来说的,是非常片面的。没有看到消费能力和商品交换对物质生产的制约和限制作用,没有看到人口压力、资源瓶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对物质生产的限制和制约作用。从消费角度来说,是以销定产,如果市场没有需求,即便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人要,消费决定了生产。从交换角度来说,是交换促进了生产,如果生产的产品多了不交换就会浪费,如果缺乏某些资源和原料不通过交换就得不到,从而生产就无法进行,交换决定了生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源瓶径制约和决定了生产。工业“三废”污染了环境,损害了人类健康。过度排放使地球变暖,影响了生态,影响了人类。生态破坏影响了生物圈和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人口过度膨胀迫使人类增加生产、从而造成资源瓶径、环境压力和生态问题等等。
实际上人口、资源、环境是相互制约和协调发展的母生态系统,人类的生产、交换、消费是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子生态系统。他(它)们缺一不可。至于哪个环节起主要作用,这要看具体情况。当环境污染严重的时候,就要治理环境。当生态破坏严重的时候,就要恢复生态。当遇到资源瓶径的时候,就要节约资源和开发替代资源。当供小于求的时候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当供大于求的时候消费起决定性作用,当供求平衡的时候,交换起决定性作用。物质生产属于供给,生活消费属于需求,从供给到需求之间必须通过商品交换过程。问题的关键是:物质资料为什么不能通过生产直接取得而非要通过商品交换呢?
人类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界的总供给也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每种资源和产品的具体供给却是有限的,分布不匀的,占有不均的。例如,沿海地区具有海洋资源,鱼、虾、蟹和食盐等海产品丰富。内陆地区粮食、蔬菜、瓜果、绵麻等农产品丰富。草原地区马、牛、羊、乳品、皮毛等畜牧产品丰富。这些资源和产品都是有限的、分布不匀和占有不均的,但是,这些资源和产品又都是人们所需要的,存在着互补性。互补性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性。
人类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个人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和手段又是非常有限的,个人显然不能依靠自己的独立活动满足自身的全部需要,而必须借助他人的资源和产品。这就出现了分工与合作的问题,分工与合作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性。
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物质生产要消耗资源。第二,物质生产要消耗人类劳动。第三,物质生产会形成工业“三废”,工业“三废”造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损害了人类健康。第四,环境污染造成了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影响了生物圈和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第五,过度排放改变气候,使地球变暖,影响了生态,影响了人类。总之,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是要付出代价的。
由于资源和产品的有限性、分布不匀性、占有不均性,决定了资源和产品的互补性。个人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分工与合作。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是要付出代价的。物质生产需要消耗一定资源和劳动力。这些都决定了资源和产品消耗的补偿性。也就是说,他人的资源和产品不是白来的,要付出代价、消耗资源和劳动力的。所以,他人的资源和产品不是白拿的,需要用一定资源或产品来补偿的。由此看来,只要是资源和产品具有互补性、合作性、代价性、补偿性,社会经济就必然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那种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就会取消的想法只能是一相情愿。”
3、商品是多因素构成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得的出了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因素论。按照《资本论》的观点,价值是“抽象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这是指商品的劳动消耗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只用劳动性和有用性来说明商品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它没有反映出商品的全部情况。
我们已经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所以,商品经济是不会消失的。商品是交换的产物,交换属性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必然具有交换价值(价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人是交换的主体由买卖双方组成,连接着人们的需求与供给。商品是交换的对象,它从供给领域通过交换领域最终到达消费领域完成使命。货币是交换的媒介主要起交换职能和价值尺度作用,派生职能是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市场是交换的场所和行销区域,也是人们合理消费满足和生产要素流动的调节中心,从而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枢纽。
在市场上,首先由卖方提供交换产品,并根据产品的有用性、产品成本、比价效应、供求关系、利润原则、竞卖情况等多种因素报出产品卖价(还有定购、拍卖、投标等报价形式)。其次是买方根据卖方产品的品质用途、需求程度、产品要价、购买能力、供求关系、竞买情况等多种因素决定是否交换。如果卖方产品正好符合买方要求,买卖双方就讨价还价进行协商。当协商一致时买卖成交,卖方的产品转化为买方的商品以满足需要,买方的货币转化为卖方的价值以获得一定的利润。这就是商品的交换过程。
从交换过程中可以看出,商品价格(构成商品交换比例数值的货币表现)主要是由买卖双方根据产品的有用性、产品成本、购买能力、利润原则、需求程度、比价效应、品牌效应、供求关系、竞争机制、讨价还价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都是随机变量,所以,商品价格总是不断地波动。某个商品价格到底是多少这要根据当时市场上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商品价格形成过程中上述因素都有可能是主要因素,但是,某个商品的价格究竟是由那些因素起主要作用,这要根据当时市场上的实际情况而定。
我们已经说明了商品具有互补性、合作性、代价性、补偿性,生产商品不仅消耗资源,而且消耗人类劳动,还要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所以,商品具有消耗价值(成本)。
商品交换是买卖双方的共同行为,后来出现了市场管理的政府行为。在商品交换关系中,买方需要的是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卖方需要的利润(剩余价值),政府需要的税收。所以,商品具有剩余价值(利润)。
商品具有交换性(交换价值),有用性(使用价值),资源消耗性(消耗价值),劳动消耗性(马克思的价值),税收性(贡献价值),利润性(剩余价值)等等。商品是多因素构成的,而不是“二因素”构成的。所以,只用有用性(使用价值)和劳动消耗性(马克思的价值)的“二因素论”来说明商品,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
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二因素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因素论”,都是以唯物辨证法为方法论的结果。由于方法论具有局限性,所以,导致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具有局限性。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用错了抽象法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部分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也是整个《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现在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个问题。……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吨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吨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或者象老巴尔本说的:‘只要交换价值相等,一种商品就同另一种商品一样。交换价值相等的物是没有任何差别或区别的。’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末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③这就是《资本论》有关劳动价值形成过程的论述。
看完了马克思关于对劳动价值形成过程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一点就说错了。交换价值首先应该表示两种物品能够相交换的交换关系,其次才是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众所周知,交换环节或交换过程是由买卖双方在市场(商店)上,由卖方(销售者)提供物品(自然物品、劳动产品和服务产品),然后,由买方(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购买力等实际情况,与卖方(销售者)进行协商或讨价还价,以便实现等价交换或对自己有利。在供不应求和卖方市场的时候往往是卖方具有定价权;在供大于求和买方市场的时候往往是买方具有定价权;在供求基本平衡的时候,买卖双方具有同等的定价权。当买卖双方协商一致、确认等价成交时,卖方用产品去换买方的货币(价值)、买方用货币(价值)去换卖方的产品。成交之后,卖方原来的产品转换成了货币(价值),买方的货币(价值)转换成了商品。与此同时,卖方原来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就转换到买方一边,买方货币的所有权就转换到卖方一边。这才是一次完整的商品交换过程。只有通过这个交换过程以后,卖方的物品(自然物品、劳动产品和服务产品)才能转化为买方的商品;买方的货币才能转换为卖方的价值。也只有通过这个交换过程以后,凝聚在卖方劳动产品中的劳动才能转换为社会性质的劳动,卖方的劳动产品才能转换为社会的劳动产品。交换环节或交换过程改变了出卖物品(自然物品、劳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所有权归属和社会性质。所以,交换环节或交换过程是形成商品的关键所在。
不是所有的有用物品都能交换和都需要交换,例如,阳光和空气是人们的必需品,以至于没有它们人类就不能生存,但是,它们不是商品。原因在于阳光和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交换就能获得。这就说明阳光和空气不能交换,也就是说它们没有可交换性。两种有用物品没有可交换性,它们不能交换又怎么能有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呢?水在非常丰富的时候也是这样。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等物品、遗产和赠与物品都是有用物品,然而它们又都不是商品,原因也同样是它们都不是通过交换而获得的。凡是在市场(商店)上通过交换(货币)而获得的物品、劳动产品和服务产品都是商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通过交换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商品不是自然自有物品,也不是自产自用的劳动产品,更不是遗产和别人赠与物品,商品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获得的物品。所以,是否通过市场交换就是区别商品与非商品的唯一标志,交换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这就证明了交换关系或交换过程是商品的先决条件。交换是实质,比例是形式。
马克思把商品可交换性作为既定前提,才在考察商品价值并寻找“等量的共同的东西”时找错了方向。认为“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从而得出“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结果马克思就“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用劳动产品的劳动属性(抽象劳动)来决定商品的价值。最终使劳动价值论走向了荒谬。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里马克思用了两次抽象法。马克思第一次抽象法用错了,因为,劳动产品不是所有商品的特征,劳动属性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只有交换属性才是商品本质属性。马克思第二次抽象法用对了,因为,劳动属性是劳动产品的本质属性,从劳动产品中抽象出抽象劳动,没有错。但是,把从劳动产品抽象出来的抽象劳动,再放到商品中就错了——张冠李戴。所以,《资本论》用错了抽象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具有局限性,再加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活劳动价值一元论”用错了抽象法,结果,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了只强调劳动性、社会性、阶级性的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阶级斗争学说。它产生在阶级斗争年代,正好符合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所以,才被无产阶级捧为“圣经”。但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全面的,也是正确的。只有用系统生态论,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方法论,才能得出科学和正确的经济理论。
注释:
①人民网 >> 理论 >>网络论文 >>,连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8648093.html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戴晓仪等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9月第1版,第128-129页。
③《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第49-51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5 9:42: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