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ljqthzh
2145 0

[原创] 第十五章 商品弹性价值的形成与代数和原理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博士生

8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20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58 点
热心指数
68 点
信用等级
31 点
经验
7170 点
帖子
377
精华
0
在线时间
2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5
最后登录
2020-9-1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第四篇 弹性价值与市场经济

第十五章 商品弹性价值的形成与代数和原理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趋向白热化程度,任何商品都是弹性商品,因为刚性商品的弹性价值为零,可以看作是弹性商品的一个特例。

这样,考察商品弹性价值的形成过程,就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中

的每一类商品中的任何一个商品,因而具有普遍意义。

商品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的间接劳动职能,虽然是各不相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各种不同职能的间接劳动的投入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商品的弹性价值。因此,商品弹性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各种间接劳动所创造的弹性价值的累积过程。

由于商品的弹性价值是与间接劳动紧密相连的,我们就按照生产

商品的间接劳动投入先后的自然过程,来考察商品弹性价值的形成过程。

当我们说某种“间接劳动的弹性价值”时,是指这种间接劳动创造的商品弹性价值总量,舍此没有其他意义。

第一节 商品生产前的弹性价值形成

商品生产前的弹性价值形成,这似乎是个矛盾的说法,因为商品还未生产出来,怎么会形成商品的弹性价值呢?其实,并不矛盾。

商品生产前的间接劳动包括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市场决策三种间接劳动,尽管商品还没有生产出来,这三种间接劳动毕竟付出了,只要商品最终生产出来了,并且销售出去了,那么,这三种间接劳动就必然要形成相应的弹性价值。

除非付出了这三种间接劳动后,没有进行商品生产,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弹性价值。因此,这种说法并不矛盾。

商品生产前的市场调查、预测与决策,主要是针对需要上马的项目投入的间接劳动,以便进行可行性论证后再决策。

一、市场调查的弹性价值

商品生产前的三种间接劳动各自都形成相应的弹性价值,市场调查是其中的一种。

关于对上马项目进行的市场调查,主要是了解以下几个问题:新

产品应不应该生产?市场上有没有这种新产品?这种新产品对于原来的被替代的产品有什么影响?特别是还有哪些厂家也要上这个项目?他们的产品上市的速度如何?

如果这些信息收集得比较完备而且真实准确无误,特别是不利方面的信息都收集到了,那么,这样的市场调查所形成的商品弹性价值就比较高;

相反,如果很多重要信息都没有收集到,特别是还有其他厂家也

要上这个项目,并且投资规模更大,产品上市速度更快,这样极为重

要的信息都没有收集到,那么,此项市场调查的弹性价值只能是负数,

其绝对值相当大,足以毁掉整个刚性资本和弹性资本投资。

二、市场预测的弹性价值

市场预测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拟投资项目做出未来市场需求情况的前瞻性判断。如果是肯定性判断,其前提和结论都真实准确无误,那么,弹性价值就必然是正数,其绝对值也就比较可观。

如果是否定判断,其前提和结论也都真实准确无误,那么,弹性

价值就必然是负数,其绝对值也可能很大。即使绝对值不大,只要市

场预测的弹性价值是负数,其项目就不能上马,这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市场预测是建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之上,要想提高预测的质量或准确程度,就要求市场调查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至少要在主要的、关键的信息方面准确无误,否则,市场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发生的结果就是相反的,就会带来重大损失。

三、市场决策的弹性价值

市场决策是在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在一种以上的备选方案中,取其最佳方案的选择过程。

市场决策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真

实性和可靠程度。如果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真实性强,可靠程度高,那么,市场决策的质量就高,其弹性价值就必然是正数,且绝对值相对也比较大,盈利额自然就比较可观。

如果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真实性很小,可靠程度低,那么,市场决策的质量就低,其弹性价值就往往是负数,绝对值可能也很大,自然会导致比较严重的亏损。

当然,市场决策的原则和程序是否科学也是影响决策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都没有问题,信息准确无误,而市场决策不科学或不够科学,都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使市场调查、预测和决策的总弹性价值降为负数,不仅使商品生产前的三种间接劳动完

全失效,而且会使直接劳动全都付诸东流。

因此,市场调查、预测和决策是三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四、商品生产前的弹性价值公式

通过以上所述,商品生产前的弹性价值为市场调查、预测和决策各自所形成的弹性价值总和,其公式为:

商品生产前的弹性价值=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决策

如果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市场决策的弹性价值分别是40元、60元和100元,那么,代入数字为:

商品生产前的弹性价值=40元+60元+100元=200元

以上市场调查、预测和决策主要是针对商品生产前的上马项目而言的,除此之外,在商品生产前,对于生产资料的购买和劳动力的选择,都存在市场调查、预测和决策的间接劳动投入,并且在商品生产

中和商品生产后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市场调查、预测和决策,只是内

容有所不同罢了。

在商品生产中和商品生产后进行的市场调查、预测、决策所形成的弹性价值,同样要计入商品弹性价值的总和之中,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商品生产中和商品生产后的所有环节,不再重复罢了。

第二节 商品生产中的弹性价值形成

商品生产中的间接劳动包括科学管理、技术革新或技术革命。商品生产中的弹性价值的形成同样是这三种间接劳动的总和,只不过是在有的商品在生产中,尚未投入技术革新或技术革命。但科学管理无论如何不能缺,只不过是管理的“科学”程度不同罢了。

一、科学管理的弹性价值

生产中的科学管理在整个商品生产中,与科学技术同样占据着极

为重要的地位。每个国家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都必须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先进技术和管理是生产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商品生产中的科学管理水平决定弹性价值的取值范围。

如果科学管理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科学管理所形成的弹性价值就为正数;

如果科学管理的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科学管理所形成的弹性价值就为负数;

如果科学管理水平等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科学管理所形成的弹性价值就等于零。

二、技术革新的弹性价值

技术革新的水平同样决定弹性价值的取值范围。

假如某个生产厂家的生产水平为社会平均生产水平,而他们将要进行的技术革新项目,又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那么,技术革新所形成的弹性价值就是正数;

如果某厂家的生产水平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下,而引进的技术革

新项目又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技术革新项目,那么,这个技术革新项目所形成的弹性价值就是负数;

假如处于社会平均生产水平的所有厂家,同时都引进一种完全相同的技术革新项目,并且这些厂家由于数量众多,没有哪些厂家可以左右这些厂家的平均生产水平的地位,那么,所引进的技术革新项目的弹性价值就为零。这样的技术革新项目的作用,只是作为社会平均生产水平的提高,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商品的刚性价值量。

假设某厂家的生产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商品的个别刚性价值与刚性价值之差为-4元,而引进的新技术革新项目的个别弹性价值为4元,这样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弹性价值为零,这只是由于原来商品的刚性价值为-4元所致,不是新技术革新项目自身的问题。应该与上述技术革新项目的弹性价值真正为零的情形相区别。

三、技术革命的弹性价值

技术革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所引起的科技史上的跨跃式进步,谁能抢先应用,谁就能获得巨额的弹性价值。历史上的技术革命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普遍推广;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推广普及;还有当前的以电脑、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材料、新能源的新技术革命等等,都可以为人类创造巨额的弹性价值。

关于技术革命的弹性价值的取值范围,同样是以开发的速度和社会平均开发速度,来评价技术革命的弹性价值。与技术革新的弹性价值的确定,大体相同,不再赘述。

四、商品生产中的弹性价值公式

商品生产中的间接劳动包括科学管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的间接劳动如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可能缺项,缺项的间接劳动的弹性价值自然为零。

但作为商品生产中的弹性价值公式不能缺项,即:

商品生产中的弹性价值=科学管理+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商品生产中的科学管理是每个厂家都要进行的日常工作,当然是管理得越科学越能够提高弹性价值。此外,最为重要的就是技术革新,如果能够创造条件,抢先开发超过社会平

均水平的技术革新项目,就能够获得高额弹性价值。

而技术革命项目往往需要巨额资金才能开发,自然也能获得更为巨大的高额弹性价值,但一般的厂家多不具备条件。尽管如此,也应该密切关注技术革命的动态,一旦有可能,就要不失时机地抢先开发,以求实现弹性价值的最大化。

第三节 商品生产后的弹性价值形成

商品生产后的间接劳动包括广告宣传、销售渠道的选择、价格策

略的定位、售后服务和用户意见反馈等等。这些间接劳动都可以形成

商品的弹性价值,不应该只重视其中的某一种间接劳动而忽视其他,否则就不能实现弹性价值的最大化。

一、广告宣传的弹性价值

广告宣传具有介绍产品、引导消费、指导生产、促进流通和刺激

需求等多种功能。如果广告宣传得法、真实可靠,就可以扩大商品的辐射面,增加商品的销售量,提高商品的弹性价值。

真实性是广告的生命。实事求是地宣传商品的特点,尽心竭力地为消费者负责,既是经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广告宣传的生命线。

虚假广告泛滥成灾,消费者上当受骗,人人喊冤,个个自卫,如临大敌,如履薄冰。种种欺骗行为只能得逞于一时一事,而不可能长远持久。

在消费者如惊弓之鸟、真实广告受到极大影响的情况下,广告宣传必须慎之又慎,媒体的选择,费用的投入,都要循序渐进,不可贸然投入高额广告费用。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会带来不可逆转的重大亏损而导致失败。

广告宣传的弹性价值同样要经过市场供求关系的检验,并且精确的弹性价值很难测定,只能通过广告宣传前后的商品销售量的对比反映出来,但有的销售量的增加还不一定就是广告的作用,只能做模糊的概算。

虽然广告宣传的弹性价值难以精确测定,但是广告宣传的弹性价值毕竟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厂商只有把质优价廉的精美商品,同真实可靠的广告宣传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告宣传的弹性价值,才能获得成功。

二、销售渠道的弹性价值

销售渠道又称为“分销途径”或者“分销通道”;西方有的称为“分配路线”或“配销通路”。

所谓销售渠道,就是商品由生产者有偿转让给消费者所经过的通道。生产者出售商品是销售渠道的起点,消费者购买商品是销售渠道的终点。出售商品的起点和购买商品的终点之间就形成了完整的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直接销售形式和间接销售形式。直接销售形式就是商品生产者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直接把商品销售给消费者。

间接销售形式就是商品生产者要经过一个或若干个中间环节,如经销商或代理商、批发商或零售商,然后再把商品销售给消费者。

不同的商品往往适合不同的销售形式。有的商品适合直接销售形

式,有的商品适合间接销售形式。

能够适应商品特点,选择适当的销售形式,可以保持或提高商品

的弹性价值。反之,如果销售渠道选择错了,则会降低商品的弹性价值,甚至会使商品的弹性价值降为负数。我们所说的销售渠道的弹性

价值正是这种意义上的概念。

直接销售形式主要适合以下三种商品:

一是适合价格较低、弹性价值较小的商品。因为弹性价值较小的商品,如果中间环节多,当弹性价值微薄到一定程度,就没有人去经销了。如农贸市场上的有些农副产品就是采取直接销售形式。

二是适合鲜活易腐的商品,如海鲜产品等。这类商品如果不采取直接销售形式,往往容易腐烂变质。特别是在保鲜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尤为如此。

三是适合生产用的较大规模的仪器设备等生产资料。这类商品由于体积很大,不易运输,一般都是直接销售给生产厂家。这样不仅方便运输,而且还可以获得较高的弹性价值。

三、价格策略的弹性价值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的定价原则是以刚性价值为基础。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在揭示了商品弹性价值的情况下,仍然以刚性价值为基础就远远不够了。除了间接劳动要计入商品成本外,更重要的是要预测商品的弹性价值,或者是根据商品实际销售过程中的弹性价值进行调整,这是实施价格策略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价格策略主要有三种形式:

这里我们先重申一下商品的价格构成:商品的价格包括刚性价格和弹性价格,即商品价格公式:

商品价格=刚性价格+弹性价格

因此,在以下价格策略中所说的价格是包括刚性价格和弹性价格在内的价格。

第一种价格策略是与市价相同的价格出售。这种价格策略是联合相同的生产部门,与消费者展开对峙。

这种价格策略的有利方面是相同的生产部门成为一个整体,可以

形成一定的压力,迫使消费者接受商品的价格。

而不利的方面是,如果自己商品的个别弹性价值高于其他同类部门的,就要蒙受一定的损失。

第二种价格策略是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这种价格策略是与生产相同商品的部门展开竞争,立场站在消费者一边,使商品迅速打开销路,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当然这种价格策略必须以盈利为前提,也就是说,价格虽然低于市价,但仍然可以获得一定量的弹性价值。否则,销售越多越赔钱。

这种价格策略有利的方面是可以比较迅速地占领市场,扩大销路。

而不利的方面是,如果随着竞争对方的降价而降价,引起“价格战”之后,所实现的弹性价值可能降至为零,甚至是负数,往往就难以承受了。也就是说,自己的商品在成本低、质量好这两方面应该占据绝对优势,否则,不宜实施此项价格策略。

第三种价格策略是高于市价的价格出售。实施这种价格策略的首要前提是,企业本身具有非常高的商誉,自己的商品在质量、外观、功能等各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如中国的海尔产品。

这种价格策略有利的方面是通过提高商品的价格,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弹性价值,从而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而不利的方面是,如果对自己的商品优势估计不足,就会适得其反,造成商品滞销而蒙受一定的损失。

四、售后服务和用户意见反馈的弹性价值

售后服务主要是针对类似家用电器的商品,在销售的主要大中城市设立维修和保修的服务网络,便于消费者日后对商品的维修。

用户意见反馈主要是收集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意见,以便改进或增加商品的功能,扩大商品销路。

这两种间接劳动都可以提高企业的商誉,从而获得一定量的弹性价值。

五、商品生产后的弹性价值公式

商品生产后的间接劳动包括广告宣传、销售渠道的选择、价格策略的定位、售后服务和用户意见反馈等等。其弹性价值公式为:

商品生产后的弹性价值=广告宣传+销售渠道的选择+价格策略的定位+售后服务+用户意见反馈

这一阶段的间接劳动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的是,五项间接劳动或缺一项或缺多项未必一应俱全。因为不用广告宣传,不搞售后服务和用户意见反馈,照样可以销售商品。

总之,商品生产的间接劳动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学科,不是拙著研究的主要内容,并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第四节 弹性价值形成的代数和原理和弹性价值公式

商品的弹性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间接劳动,由于在生产商品的直接劳动的前、中、后都分别有间接劳动的投入,因此,每个

阶段的间接劳动对于商品弹性价值的形成,都有三种取值范围,即正

数、负数和零。而每个商品的弹性价值的形成,都遵循代数和原理。

一、弹性价值形成的代数和原理

所谓商品弹性价值形成的代数和原理,就是商品弹性价值是由每个生产环节的间接劳动所创造的弹性价值的代数和组成的原理。这一原理不仅贯穿于生产商品的每一阶段的间接劳动中,而且贯穿于间接劳动的所有环节之中。

商品弹性价值的代数和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在商品的所有阶段的所有环节都实现了弹性价值的最大化,才能最终实现商品弹性价值的最大化。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有的企业在生产中提出了“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口号,其本质上就是要实现每道工序的弹性价值最大化,正是不自觉地应用了弹性价值形成的代数和原理,只是应用范围小一些罢了。

二、弹性价值公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商品弹性价值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十一个环节,三大阶段为商品生产前阶段、商品生产中阶段和商品生产后阶段,每个阶段都要形成相应的弹性价值;

十一个环节为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决策、科学管理、技术

革新、技术革命、广告宣传、销售渠道的选择、价格策略的定位、售

后服务和用户意见反馈,每个环节都要形成相应的弹性价值。

商品弹性价值公式既可以用三大阶段来表示,又可以用十一个环

节来表示,即:

弹性价值的阶段公式=间接劳动前+间接劳动中+间接劳动后

弹性价值的环节公式=市场调查+预测+决策+科学管理+技术

革新+技术革命+广告宣传+销售渠道的选择+价格策略的定位+售

后服务+用户意见反馈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厂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通过投入充分有效的间接劳动来创造大于零的弹性价值,即必须保证间接劳动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实现弹性价值的最大化。

否则,有的环节甚至是有的阶段形成的弹性价值小于零,致使其代数和小于零,就必然导致失败。

通过代数和原理我们也可以看到,实现商品弹性价值的过程,就是一个总体控制过程,而这一总体控制过程,是通过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控制来实现的。

因此,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对每一环节所创造的弹

性价值的控制。这对于整个经济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代数和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 商品生产者 市场占有率 原理 弹性 价值 商品 代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