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AS的零碎印象(2009-10-20 19:22:47)
SAS的起步学习确实是我所知道的软件最难的,既要懂一般的编程语言,又要懂SAS很多语法,而且无论用什么模块,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看SAShelp文档,就好像一本高过你身高的大百科全书。不同人用起来结果差异巨大,难怪文章说,用起来像是不同公司的产品。这篇文章非常不错。作者SAS功力可见非凡。
不管你以何种方式接触SAS,不管你接触SAS已经多久,“SAS是什么”,始终是一个几乎无法回答的问题。
不同应用领域的人使用的SAS特性差异,可以大到像不同公司的产品。所以,SAS交流大会,经常听到的惊呼是“啊,SAS还可以这样做”,而发出这样惊呼的人,不乏很多资深者。
因此有种说法是“SAS博大精深”,可是事实上似乎不是SAS本身而是SAS涉足的领域博大精深。去考察一下SAS产品和方案模块的各个细分市场,几乎每个都是竞争对手强悍,业内知识浩繁;再去考察SAS的各种成功案例,主要的成分往往都是使用者的智慧积累而非产品功能,与同业软件并无大异,很多时候案例的吸引力是决策分析领域相对于其它领域的吸引力,不是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其实,公平的说法好像应该是,使用SAS的人,往往是愿意在决策分析方向上不断思考的人,他们会通过SAS产品,在决策分析领域进行深入实践,最终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气候。
很多情况下,SAS用户所做的事情已经让SAS厂家感到非常惊异,所以说“SASOR博大精深”仿佛更贴切些。
从SAS发展的功能范围,时间跨度和地域差异上去思考一下,也许可以离“SAS是什么”的回答更近一些。
SAS的功能范围,大致上是从专业统计分析到企业级应用,从工具销售到解决方案销售逐渐演进的。从90年代初开始,也就是SASV6系列的产品起,SAS加大了企业应用类模块的开发和推广,主要是数据存储管理,复杂报表工具,大型分析套件,前端应用开发工具,企业应用系统管理工具,还有针对性更强的特定应用套件,2000年以后,更是把专业咨询服务作为发展重点,所谓的解决方案,就是定制的系列产品线+特定内容的咨询服务的收费组合。十几年的发展,按照现在国内软件企业的流行说法,已经形成了“几横几纵”的格局,横指的就是从数据管理,分析建模到前端展现各个环节的工具层,纵指的是金融、电信等行业和细分行业的针对性方案,组合了各种工具和服务。这种变化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同样也遭遇了更多的强劲对手,更遭遇到了企业级应用领域的诸多难题,客观的讲,SAS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并不明显比对手好。到目前为止SAS在企业应用领域的声誉并没有超过在专业统计分析领域的声誉,即便是革新时期声名鹊起的代表作EnterpriseMiner,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了经典统计算法的扎实基础。所以,很多关于“SAS好还是不好”的争论,放在不同的应用层面,结论会大有不同。
个人看法是,SAS具备“两强一有”的特点,就是分析强,处理强,企业级应用的大体功能环节都有。SAS的分析功能,综合考虑其深度和广度,至今还是业界最高地位,其它产品如S-Plus,SPSS等,综合比较很难占到上风,当然,反过来说SAS的优势也不是绝对的;
处理功能说起来有点像一滩浑水,因为处理的范畴很大,但是通常讲,把数据从原始状态转换成适合于各种分析的状态,不考虑回滚、事务等特征,SAS在语言功能上的丰富性是有优势的,它的分析对手尤其是强调免编程的对手,在这方面功能不免捉襟见肘,它的处理对手尤其是数据库系的对手,在针对分析的变换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这个优势比分析优势还大,只不过这个领域比较模糊,不容易形成明确印象罢了;至于说到企业级的应用,不论从数据仓库工具,OLAP工具,报表工具,到风险管理方案,市场营销分析方案,大大小小SAS还都有,和其它厂家一样,这年头也是言必称CRM,数据仓库和Java。就是这“两强一有”,让SAS在决策分析领域有独特的地位。
关于“SAS是不是好用”的问题,一种说法是“SAS是架钢琴”,上手不容易,但是可以玩到至高境界,而其它竞争对手如S-Plus和SPSS则像“电子琴”,上手容易,想玩儿的很深很灵活比较难;的确,SAS的学习曲线初期是比较长,不仅对用户,甚至对工程师内部学习都是这样,而真正事倍功半的境界需要较长的积累;不过现在的事实是,SAS和竞争对手都在向“合成器”这个方向上使力,做成傻瓜加专家都适用,“演奏”都可以登得厅堂的产品,所以SAS开始发力前端,甚至Java架构不离口,但是在这方面,毕竟是晚生后辈,而其它竞争对手也是全力以赴,或加强后端,或收购合并,像SPSS收购了ISL的Clementine,在数据挖掘上从易用性到功能上对SAS形成了极大冲击,要知道ISL是业界最早以产品化思路研发数据挖掘的公司之一,功能设计上的功力也非同一般;目前,SAS这架钢琴的学习曲线尚未明显缩短,而以Clementine、QuadStone为代表的产品在功能深度上的迫近却是咄咄逼人,SAS的排位也因此变得微妙。
另一种解决易用性的方法是加入向导服务,也就是,“SAS的人教你弹钢琴”,是SAS卖服务的思路,存在的问题是:“造钢琴和保养钢琴的知识不代表能弹好琴,或者教好琴”,很多决策分析应用服务的成熟性和重用性都相对不高,连达到ERP的规范级别都难,要想用好不仅仅是看懂语法那么简单,“钢琴教师”需要懂产品,懂行业,可以举一反三,还要有传授知识的方法,这些往往靠多年的专业服务经验积累。SAS的服务经验多来自参与项目人员的自发经验积累,水平高低往往看各人的造化,以商务模式有组织的发展专业服务,SAS公司自身也需要一个积累学习的过程,并不像商务宣传口号那般简单;所以,在很多场合下,“SAS是不是好用”,还要看用户自身的水准,以及与产品服务的沟通。
从公司发展的时间阶段来说,SAS公司的策略也如其它厂家一样,在各个阶段有明显变化,特别是从2000年以后,SAS在推广策略上进入了大转型阶段,从公司CI,到产品组织,都不断地变化着。这一点从SAS网站上可以明显看出。很多时候,SAS在新版本的更新中,不是在开发新的功能,而是重新拆分和合并模块组合,改变宣传口径,有些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同时,在过渡期,也造成了相应的混乱;常有的情形是,看到一个神奇的名称,仔细一打听原来是几个老模块改了个名字,或者是,老用户突然在新版本找不到自己熟悉的模块调用了;V9很多变化是这种重组的结果,相对来说算是一个总结,但是这种架构是否稳定到下一版本,也很难说。所以考察SAS方案,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形,更要摸摸它的模块……
对于SAS功能和发展方向的转型,各个地域消化并不均衡,有些时候,不同SAS分公司的对于SAS的推广,也让人有天壤之别的感觉。比如历来SAS有北美和欧洲两大强势阵营的划分,北美阵营以工具销售为主,强调软件的通用功能和强壮性,而希望用户及推广伙伴去开发针对性应用,欧洲阵营重视开发有针对性的应用,强调根据具体应用特点自己主动进行二次开发,认为对用户的适用性比软件的绝对性能重要,结果经常是欧洲开发了一些应用,反响比较好的,拿回北美总部去做引擎整合。因此,看欧洲和北美的客户案例,感觉不一样。再看亚太区,日本是传统的统计分析工具式的销售仍占主导,单纯的Base或加上STAT的组合销量很旺,用户的应用是扎实稳健,但是技术的发展有些滞后;台湾是在V6的时候重点推广了QC和针对性OLAP应用,一时成为亚太的亮点;韩国则是骤然加速,在电信流失分析和制造行业管理分析上成为领头羊;说到中国,则像现在很多领域的发展一样,有的方面很前卫,有的方面又滞后得多,有极强的动态性。所以,如果有机会去亚太转转,不同人讲的SAS故事会让你想“这是一家公司的产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