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5271 0

[经济学论文] 我国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515 个
通用积分
311.4075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  要:从理论和经验上研究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特征,通货膨胀具有调节城乡之间、不同体制企业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效应。对代表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去趋势后的实证分析表明,通货膨胀可部分解释基尼系数的波动成分,其趋势成分由经济增长等因素决定。  关键词:通货膨胀,基尼系数,收入分配
  一、引言
  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经济发生通货膨胀对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所产生的影响。通货膨胀是特有的经济范畴,是在纸币流通情况下发生纸币贬值和物价水平普遍上升。通货膨胀按成因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型通货膨胀。按预期情况又分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包括对经济增长影响、对产出和就业影响及对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收入分配差距是指不同收入组别的居民在国民收入中占有份额的差距,国际上通常采用基尼系数来度量一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通货膨胀和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经济中两种不同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病态“,本质上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结果。而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教育等因素的综合反映。由于通货膨胀具有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效应,经济发生通货膨胀会否影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二、文献回顾
    关于通货膨胀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在国外的研究文献中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有观点认为通货膨胀使固定名义收入(养老金、补助金)贬值从而恶化穷人的境况(Gustafsson andJohansson,1997;Parker,1999;XuandZou,2000;Cornia and Kiiski 2001)。也有研究认为通货膨胀降低收入分配不公(Johnson and Shipp,1999)。另外Creedy and van deVen(1997)从他们对澳大利亚数据的分析中得出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没有影响的结论。
  Anneli Kaasa详细分析了影响收入分配不公的因素[1],并归类为经济发展、人口统计、政策、文化和环境、宏观经济等五大类。经济发展包括一个国家财富(以人均GDP度量)、经济增长、技术发展和经济结构发展。其中有Kuznets著名的“倒U假说”,认为随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收入分配从相对平等到不平等再到更加平等,即收入分配不公与经济发展是非线性关系。人口统计因素包括城市化率、年龄结构、家庭结构和教育结构。政策因素包括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经济中的份额、民主和自由等。文化和环境包括土地集中度、地下经济、腐败和自然资源等。宏观经济因素包括通货膨胀、失业、金融发展、进口、出口和外商投资。认为各因素对收入差距的效应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一些因素的效应方向是不明确的。
  Ales Bulir使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过去的通货膨胀影响当前的以基尼系数测定的收入分配不公水平;从恶性通货膨胀降低通胀水平可以显著降低收入分配不公,进一步降低通货膨胀至低水平对基尼系数的影响不明确(Bulir,1998)[2-3]。
  Rossana Galli等分析了时间序列数据(美国,1966-1999)和横截面数据(15个OECD国家),发现收入分配不公与通货膨胀的非单调关系,即“U”型关系,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取决于初始通货膨胀水平(门限值)。在该门限值以下,通货膨胀税是递减税,在门限值以上是累进税[4]。
  Hong yi Li和邹恒甫使用关于收入分配的跨国横截面数据分析了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通货膨胀恶化收入分配,提高富人的收入份额,对穷人和中间阶层的收入份额有负的效应但不显著,降低了经济增长率(Hong yi Li and Heng fu Zou,2002)[5]。
  国内关于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献较少,可能和我国缺少相关经济数据有关,国家统计局到目前还没有发布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只有反映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另外国内对如何认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应用还没有形成一致看法。邓晓益和李四维(2006),对1978-2002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和通货膨胀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居民收入差距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我国过大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将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上升的压力,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对其的影响却不显著。同时,通货膨胀将会拉大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短期影响更为明显[6]。
  张玉梅和和王子柱(2007)将2007年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与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的通货膨胀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收入分配不公是通货膨胀背后的深层原因[7]。
  杨勇等分析上海的房地产市场,认为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不同,过大的收入差距导致了结构性的通货膨胀[8]。
  总结:已有文献对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问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有的文献认为通胀膨胀提高收入分配不公,有的文献认为降低收入分配不公,也有的认为没有影响。本文认为,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构成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环境、历史等的综合反映,通货膨胀只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波动成分。
  下面将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其基本成分的决定因素是该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的“病态“,是一种短期现象,因此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在于其波动成分。在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相对稳定和连贯的特定时期里分析,才能真实反映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有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在1978年之后的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我国经济的特征是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还没有建立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1978年以后,一方面农村富裕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加大了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差距。经济中的私有成分快速发展,成为国有经济的重要辅助成分。基于这些特点,通货膨胀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影响收入差距。
  (1)扩大城乡间收入差距。不同收入层次的群体在消费与投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投资倾向以及消费结构等方面有着重大差异,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也差别很大。对高收入者而言,消费在其全部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大,边际消费倾向较小而边际投资倾向较大,再加上收入和财富为消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较小。此外,高收入者还可以通过资产的保值增值来弥补消费支出方面的损失,例如,在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上升过程中,高收入者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和房地产来抵消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对低收入者而言,通货膨胀无疑是其福利的“掠夺者“,因为低收入者购买力不足,消费在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边际消费倾向较大,消费品以必需品(这部分消费品往往缺乏价格弹性)为主。此外,低收入者往往不能像高收入者那样通过资产的保值增值来抵御通货膨胀。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割裂,城镇与农村之间在经济发展、金融发展、教育等方面差距巨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是2.72;2000年是2.79.我国最穷的人群集中在农村,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农村居民整体上属于低收入群体,由于通货膨胀“劫贫济富“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效应,农村居民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伤害者。通货膨胀伤害农村居民的福利,因而对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具有正效应。
  (2)缩小不同体制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和非公有制,其中公有制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多是垄断性行业。垄断性行业由于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而在通货膨胀时期相对受益。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职工的收入大幅度提高,而国有企业由于天然的低效率,收入增长缓慢,形成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收入差距。1998年国有经济单位职工收入比上年仅增长2.1%,而其它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收入和个体经营者收入分别比上年增15%和11%。通货膨胀有益于公有制企业,从而有助于缩小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3)扩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根据区域贸易理论,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不同,必然会形成生产要素和经济商品在区域间流动。伴随区域间的商品流动,通货膨胀也会在不同区域之间迅速传导。落后地区生产效率底下,生产和收入低于发达地区,对通货膨胀的抵御能力差,因此通货膨胀对于落后地区的伤害大于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相对滞后。东部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收入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2000年全国各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序中,排在前八位的是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天津、福建、江苏、山东,都属于东部地区,排在后五位的地区中有三个属于西部地带,其中收入最高的上海为11718元,最低的山西仅为4724元,两地之比为2.48:1;同期东西部地带之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则更为明显,从全国各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前十位的都是东部地带的省、直辖市,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辽宁、福建、海南、山东,后十位都是属于西部地带,收入最高的上海为5565元,收入最低的西藏为1325元,两地之比为4.2:1。
  四、实证分析
  (1)数据与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代表收入分配差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代表通货膨胀率,研究基尼系数和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统计关系。样本范围为1978年至2007年。见表1。

  表1 1978至2007年的基尼系数和CPI

  数据来源与说明:基尼系数引自尹成远,中国人身保费收入的实证分析与预测。[J].保险研究,2008,(1)。CPI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从表1中可知,在样本期间,我国经历了两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年和1989年由于供给方面的原因而导致18%的通货膨胀率。1992年以后由于总需求因素(投资过热),又形成一轮较严重的通货膨胀,1993年CPI是14%,1994年CPI更高达24%。
  为了避免伪回归,对基尼系数和CPI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ADF检验),参见表2。结果表明:1978年至2007年我国基尼系数时间序列在5%置信水平上是一个趋势平稳过程,CPI序列在5%水平上是平稳过程。

  表2 摘要统计量与单位根检验

  (2)模型设定。根据前文分析,通货膨胀只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波动成分,即只能解释基尼系数中的波动成分,而基尼系数的长期趋势是由其它的因素决定,如经济发展、金融深化、社会发展等。基尼系数的平稳性检验也表明其是一个趋势平稳过程。为了研究基尼系数和CPI之间的统计关系,在对基尼系数和通货膨胀时间序列建模时,要对基尼系数进行去趋势处理,处理后的残差才能够由通货膨胀部分解释。本文采用如下两式作为模型:
  Cini=b0+b1*t+ui(1)
  ui=α0+α1*CPI+εi(2)
  在方程(1)中,Gini表示基尼系数,残差ui表示基尼系数经过去趋势处理后的波动成分。在方程(2)中以ui作为因变量,CPI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
  (3)实证分析结果。首先对方程(1)进行OLS估计,得到基尼系数的波动成分,即残差ui,然后对ui进行平稳性检验,t-统计量为-4.178,概率为0.0029,在1%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残差ui是一平稳过程。
    由于ui和CPI都是平稳过程,可以对方程(2)进行估计,表3列出了估计结果。结果表明:模型的截距项是不显著的,模型斜率系数的t统计量是1.637,在10%的水平上显著。斜率系数值为0.0009,表示CPI上升1%,将引起基尼系数提高0.0009。

  表3 实证分析结果

  五、结论
  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认为:①由于不同收入阶层具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通货膨胀损害农村低收入阶层的利益,从而扩大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②由于国有企业多属于垄断行业,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在通货膨胀期间受益或遭受较小利益损害,改善国有企业职工收入低的状况,缩小不同体制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③通货膨胀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传导过程中,由于落后地区生产效率底下,抵御通货膨胀能力差,会遭受更大的利益损害,从而通货膨胀会扩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基尼系数在样本期间具有很强的上升趋势,这是由经济增长等因素决定的;第二,通货膨胀对基尼系数的波动成分产生正的影响,即上升的通货膨胀率加大基尼系数的波动;第三,通货膨胀只能部分解释基尼系数的波动,约9.8%,表示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不大,通货膨胀不是主要因素,在解释收入分配差距时,应包括其它的经济变量,如政策等。
  参考文献
  [1]Anneli Kaasa.FACTORS OF INCOME INEQUALITY AND THE IRINFLUENCE[M],Tartu University Press,2005.P27-28.
  [2]Ales Bulir.Income Inquality:Does Inflation Matter?[J],A Working Paper of IMF,January 1998.P10.
  [3]Ales bulir.Infl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Further Evidence on EmpiricalLinks[J],A Working Paper,August 1995.P5.
  [4]Rossana Galli and Rolph van der Hoeven.Is inflation bad for income inequality[J],A Employment Paper of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2001/29.P4.
  [5]Hong yi Li and Heng fu Zou.Inflation,Growth,and Income Distribution:A Cross-Country Study[J],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3,85–101(2002)。P87.
  [6]邓晓益、李四维:《居民收入差距与通货膨胀关系(1978-2002)》[J];《经济师》2006(10):32.
  [7]张玉梅、王子柱:《收入分配不公-通货膨胀背后的深层原因》[J];《商场现代化》2007(11)(下旬刊):370.
  [8]杨勇、李然忠:《高经济增长下的低通胀现象:收入分配的结构性效应》[J];《太平洋学报》2005(3):78.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许业友 来源:《价值工程》2009年第8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收入分配 效应分析 通货膨胀 distribution Internation 效应 通货膨胀 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 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分配差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1-5 14:51